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台江县 >> 台拱街道 >> 排朗村

排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排朗村谷歌卫星地图)


排朗村简介

  排朗村人口总数529人,农业人口521人,非农业人口8人,行政区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亩,主要是苗族,下辖4个村民小组。
  --人口总数:529人农业人口:521人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0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30100 556300 -- 查看 排朗村谷歌卫星地图

排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排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文昌社区

  文昌社区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拱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5226301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2630。邮政编码为556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855 ,车牌号码为贵H。与展福村、五寨村、桃香村、牛打坪村、排朗村、红阳村、展坐村、桃尧村、翁腮村、排下村、报恩村、南兄村、秀眉社区、南市村、台雄村、梅影村、泗柳村、长中村、台拱村、翁孟村、张家村、洋汪村、大德村、西街村、朗等村、南冬村、下桃村、展下村、排汪村、板凳村、交碾村、交片村、登鲁上村、登鲁下村、东街村、上桃村相邻。  

秀眉社区

  秀眉社区于2003年7月29日正式命名成立,位于台江县城东南面,苗疆东大道旁,北面以文昌东路为界,西面以翠文路为界;辖文昌东路、翠文路、苗疆东大道、城南环路、翁你东路、秀眉大道等,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社区居民共3031户,7492人,常住人口2072户,6327人,暂住人口959户,1165人,苗族占总人口98%,其中,非农业6833人,农业659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有442人,我社区共有党员82人,有十四个小组,46个院落,驻社区单位有县委、县政府、检察院、县联社、运管所、交警队、卫生局、人事局、组织部、宣传部、消防大队、邮政局、地税局、建设局、人行、交通局、教育局、养护段、计生局、县汽车站、粮食局、城关一小、林业局、台拱镇派出所、法院、等74个单位,社区内有秀眉河边公园、民族大舞台、政府花园….秀眉广场,反清英雄张秀眉塑像,古典朴雅的南门风雨桥和望江楼等建筑设施。   我社区将以“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以人为本、服务千家、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为服务宗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社区服务为突破口,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不断满足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展福村

  展福村有2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1079人,农业人口1035人,非农业人口44人,行政区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0亩,主要民族是苗族、汉族、布依族等。主要产业水稻,名特产品有生姜、太子参、杨梅,特色美食有土鸡稀饭、酸汤鱼。   

五寨村

  五寨村位于台拱镇西北方向,距离台江县城15公里,全村辖4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250户,1260人,其中农业人口1245人,非农业人口15人,耕地面积812亩,田632亩,土180亩,森林覆盖率达56%,主要以苗族为主,经济产业主要有:板栗、油桐、油菜、辣椒等经济作物。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夏季休闲娱乐的最佳环境。  

桃香村

  桃香村于台拱镇东部,是台拱镇37个行政村之一、距台拱镇城区10公里、距台盘乡18公里。全村辖2个自然寨,四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5户,总人口665人,男性有360人,女性有305人;劳动力有345人。其中农业户138户,农业人口653人,占总人口98.1%;苗族人口659人,占总人口99.1%。桃香村总面积1700多亩,有耕地面积356亩,其中土102亩,田254亩、其中板坡田182.88亩、占耕田面积的72%,林地面积1200多亩,林地覆盖率约为70%;境内平均海拔730米,年平均气温15.7℃,有效积温7.85℃,无霜期286天,年平均降雨量1133毫米。   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地肥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民族风俗文化,适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等行业。拥有2个40方自来水畜水池,水源较好,未遇干旱年份,人畜引水勉强解决。居落集中,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和交通不便,阻碍充分的开发利用生产资源与旅游资源。   村民经济收入单一,主要是靠原始种养业和外出务工取得经济收入。外出青壮年劳动力有32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8.2%。2009年全镇人均吃粮400公斤,人均收人2600元;桃香村人均产粮37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1700元。   

牛打坪村

  牛打坪村,位于台江县台拱镇东南部,距城关有11千米。牛打坪村人口总数为778人、农业人口总数740人、非农业人口48人、行政区总面积1345亩、主要民族成分是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是苗族,牛打坪村一共有四个村民小组。经济产物主要是小规模的栽培果树,其中金秋梨居多、没有什么特产和旅游景点、有有待开发的点、特色美食是农家菜。   牛打坪村是一个单一民族单一姓氏的大家庭聚居村落,虽然经济相当落后,全村统一的生活习俗使得大家相处的很融洽。有客人来到牛打坪村,我们会用香甜的米酒、友好的氛围、纯朴的农家菜、真诚的情意、动人的敬酒歌招待客人。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牛打坪村正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村两委也正在考察能够适合牛打坪村发展的经济作物,力争能够带动牛打坪村改变现状,向社会主义新农村靠拢。   

排朗村

  排朗村人口总数529人,农业人口521人,非农业人口8人,行政区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亩,主要是苗族,下辖4个村民小组。   --人口总数:529人农业人口:521人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0亩   

红阳村

  红阳村位于台拱镇南面,距离台江县城18公里。全村总人口1022人,其中农业人口1010人,非农业人口12人,行政区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9亩,以苗族为主,侗族也有一小部分。   辖区有6个村民小组,以种植水稻和发展旅游业为主。红阳万亩草场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景观。村内有历史悠久的包利王、天生桥等景点。   

展坐村

  展坐村位于台江县台拱镇西南部,距离县城16公里,全村人口785人,农业人口768人,非农业人口17人,行政区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多亩,主要是苗族聚居。下辖4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主产冷凉生长周期长的优质水稻,野生食用菌香菇、野菜等。  

桃尧村

  桃尧村位于台拱镇西部,距台江县城1公里。全村总人口520人,农业人口508人,非农业人口12人,全村耕地面积167亩,主要民族为苗族,苗族占全村人口的99%,下辖4个村民小组和3个自然村寨。   近年来,桃尧村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经历风风雨雨,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率先基本实现了小康村,特别突出的是:桃尧村四组全体村民大胆开创发展种植柑橘,柑橘规模种植面积100亩,柑橘果汁鲜美,酸甜适中,口感特好,深受全县人民热门果品。   

翁腮村

  翁腮村总人口211人,行政区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4.18亩,主要民族为苗族,下辖1个自然寨2个村民小组,主要产业是水稻种植,名特产品有天麻、百合粉、药材,特色美食有鲤鱼、黄尾鱼等。   

排下村

  排下村距离台拱镇政府驻地7公里,1个自然寨,2个村民小组,全村73户,345人,现有劳动力226人,耕地面积251.3亩,其中田221.8亩,土29.5亩,平均海拔960米,森林覆盖率82%。2010年人均纯收入2100元,人均产粮420公斤,生产条件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缓慢,村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属台拱镇一类贫困村。排下村由于长期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和传统种养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寨道路面硬化,村容寨貌改造,排下村通村公路和村容村貌得到初步改善。2010年底,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立以来,将着力围绕畜牧养殖、中药材等山地农业做文章,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报恩村

  报恩村位于台拱镇西南部,距离台江县城9公里,辖3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780人,162户,0党员19名,村民大多是苗族,田面积338亩,土98亩,山林2160亩,目前已建有村级活动室,通电话、电视。主要产业水稻。  

南兄村

  南兄村位于台拱镇东南部,距离台江县城8公里,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98人,其中男性311人,女性287人。大部分是苗族,南兄村山林面积有540亩,田面积350亩,土面积58亩。村主要产业是水稻、玉米。   

南市村

  南市村位于台江县城南部,美丽的翁里河畔,处于南宫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干线的入口处,距离台江县城3公里。总人口461人,农业人口百分之百,行政区面积4980亩,其中耕地面积230亩,主要是苗族,全村有112户,辖一个自然寨,2个村民小组,主要经济产业以传统水稻为主,其次有玉米、金秋梨、红薯、土豆等。  

台雄村

  台雄村位于县城西部,距离台江县城7公里,是台拱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通公路、通水、通电,有2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族、苗族、侗族等民族的村民。现有人口652人,行政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亩。台雄村人多地少,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打工、运输业、农家乐接待,种养殖业等。名特产品有杨梅、稻田养鱼。全村人民以勤劳致富,社会治安稳定,被州人民政府评为文明村寨,是台江县最有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接待前景的村寨。   

梅影村

  梅影村位于台江县西部,距县城0.5公里。全村总人口;682人,153户,4个村民小组,两个自然寨。全村是农业人口,民族苗族,苗族占全村人口的99%。全村耕地面积290某,其中田200亩,土90亩。   主要经济产业以大棚蔬菜为主,蔬菜发展种类已增加到几十种;花卉、果树、草、竹子、茶叶等种植面积发展到50亩,蔬菜产业不断发展,梅影成为了全县种植蔬菜大村,科技典型示范户60户,实现了每户拥有大棚蔬菜0.5亩以上,蔬菜产业不断发展,是供应台江县城吃菜的主要来源地。全村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村级集体经济从“空壳村”发展到年收入1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   

泗柳村

  泗柳村由3个自然寨组成,有4个村民小组,距离台江县城16公里,全村辖区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05亩,现有117户,556人,其中,男250人,女306人,有耕牛205头,多为苗族,寨内语言一致,多用苗语交流,全村党员17名,其中女党员2名,男党员15人。   

长中村

  长中村位于台江县东部,距离县城7公里,全村有2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06人,200户,主要是苗族,耕地面积531亩。村级公路、各组主干道已经实现路面硬化。建有一个学校、一个村级活动室、一个卫生室、一个消防池。主要产业为水稻、马铃薯、玉米、水果等。  

台拱村

  台拱村,总人口1782人,其中农业人口1767人,非农业人口15人,耕地面积588亩,主要民族成分是苗族,下辖11个村民小组,主要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   

翁孟村

  翁孟村,距离台拱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左右,全村辖2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共142户,62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以上。全村耕地面积180亩,人均占有耕地0.3亩,主要产业农作物(蔬菜、水果),翁孟村主要旅游景点有风雨桥和李子花节。  

张家村

  张家村位于台拱镇西南部,距离台江县城仅1公里,是城乡结合部的一个村,有2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208户,976人,全村行政区面积3.8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110亩,森林覆盖率32.27%,全村耕地面积241亩,其中,水田220亩,旱地21亩,全村976人,苗族人口960人,全村主要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  

洋汪村

  洋汪村,总人口398人,其中农业人口382,非农业人口16人,耕地面积198亩,村民主要是苗族。粮食是主要产业。洋汪村是台江县人民政府指定的“苗家乐”旅游接待村之一,建有旅游山庄,洋汪村旅游具有距离县城近、交通方便的优势。   

大德村

  大德村位于台拱镇西南部,距离台江县城10公里,320国道穿境而过。大德村有4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92亩,其中,田580亩,土512亩,人均占有耕地0.84亩,林地面积7480亩,森林覆盖率54%,大德村主要产业水稻种植。   

西街村

  西街村位于台江县城内,是台江县和台拱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全村所辖区域有村民小组12个,245户,1240人,其中男608人,女632人,少数民族以苗族为主,人口为1054人,占总人口的85%,贫困人口30人,占总人口的2.4%,;全村有党员24人,女党员6人,流动党员4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全村有耕地145亩,其中田80亩,土65亩,人均耕地面积0.12亩,由于西街村90%以上为失地农民,群众以建筑业、服务业、饮食业、运输业为主,人均纯收入1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为畜牧交易市场管理收入,门面出租收入等作为村办公经费。   

朗等村

  朗等村位于台江县西部,有着距离县城近、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朗等村总人口1026人,其中农业人口786人,非农业人口240人,拥有耕地面积372.9亩,主要是苗族。朗等村有两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主要经济产业有杨梅、红薯等。   

南冬村

  南冬村位于台拱镇西北方,距台江县城12公里与南省村相邻,辖5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176户,926人,苗族人口占98%,耕地面积522亩,林地面积7110亩,森林覆盖面积23.88%。2010年人均收入1850元,劳力516人,主要产业,种植水稻和西瓜,现有竹荪种植基地1亩。   

下桃村

  下桃村位于苗疆腹地“天下苗族第一县”——台江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公里,东邻九里村,难接上桃村,西接南省村,北接南冬村,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六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56人,农业人口1244人,非农业人口12人,耕地面积720亩,村民都为苗族,是台拱镇下辖的行政村之一。   几年来,围绕着台拱镇党委、镇政府的总体要求“工业化、城镇化,结构调整产业化,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围绕凯里经济圈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发展方针和思路,下桃村在三、四组翁生沟成立葡萄协会,农民种植葡萄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一、二组蔬菜种植40亩,人均收入在1000以上,五组在翁你河段开展河套垂钓休闲带供钓鱼和捕鱼爱好者提供管理服务,六组以务工为主,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但是下桃村的经济发展等项目建设离镇党委、镇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桃村新的两位班子和全体村民将共同努力,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把下桃村的经济建设、文明新风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展下村

  全村总人口557人,全部为农业人口,耕地面积280亩,主要以苗族为主,下辖3个村民小组,主要经济产业为林业,名特产品松杉林,无乡村旅游景点,特色美食为苗家酸汤鱼。   --人口总数:557人农业人口:557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亩   

排汪村

  排汪村总人口1021人,全部为农业人口,主要民族苗族,近年来,排汪村按照“工业化、城乡化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思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锐意进取,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先后被台拱镇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板凳村

  板凳村位于台拱镇西北部,距离县城中心15公里,行政村占地面积约4.2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710人,辖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50亩,全村居住民族为苗族,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板凳村经济的发展,目前主要以传统种植和养殖为主要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和试点,林区覆盖面大,发展林业成为目前村里经济的突破口和方向。   

交碾村

  交碾村位于台拱镇西北部,距离县城中心12公里,行政村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388人,共78户,村辖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16亩,林地面积1099亩,全村居住的民族为苗族,主要以传统种植和养殖为主要产业,林区面积较大,发展林业是目前的经济发展突破口。  

交片村

  交片村位于台拱镇南部,距离台江县城18公里,全村辖两个自然寨,三个村民小组,182户820人,其中,农业人口815人,非农业户口5人,耕地面积810亩,林地面积12000亩,森林覆盖率达60%。以苗族聚居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杨梅、板栗、油桐、辣椒、药材等经济作物。这里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有苗年节、姊妹节、芦笙节等10多个节日。还有闻名古老的倒栽松和千亩原始森林。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夏季休闲避暑的最佳环境。   

登鲁上村

  村总人口356人,农业人口354人,耕地面积242亩,主要民族苗族,下辖68户,2个村民小组,主要经济产业为林业,名特产品杉、松。特色美食苗家酸汤鱼。   --人口总数:356人农业人口:354人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2.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登鲁下村

  登鲁下村位于台拱镇南部,距离台江县城12公里,全村辖两个自然寨,六个村民小组,140户,580人,其中:农业人口570人,非农业人口10人,耕地面积680亩,林地面积9600亩,森林覆盖率达70%,以苗族聚居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杨梅、板栗、油桐、油茶、辣椒、药材等经济作物。这里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情,有着得天独厚的国家级二级保护树种楠木、红豆杉等群居树种。这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夏季休闲娱乐的最佳环境,欢迎广大宾朋前来观光旅游。   

东街村

  东街村人口总数986人,农业人口556人,非农业人口430人,行政区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亩,主要民族有汉族、苗族、侗族。下辖7个村民小组,村主要旅游景点是东山寺。特色美食酸汤鱼。   

上桃村

  上桃村位于台江县城北部,距离县城1.5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28人,全村以苗族为主。上桃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被台拱镇列为猪——沼——菜为一体的示范村,年出栏猪600头,蔬菜百亩年产50万公斤,马铃薯百亩年产23万公斤以上,被评为台江县先进村。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桃村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发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资源整合,以城郊菜篮子和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着力促进经济增长,确保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排朗村特产大全




排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