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台江县 >> 老屯乡 >> 老屯村

老屯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老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老屯村简介

  老屯村位于台江县老屯乡东北部,828省道贯穿其间,巴拉河、翁你河流经其境,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老屯村是台江县六个旅游村寨之一,是古老的情人节“贵州苗族姊妹节”的发源地。村辖区面积6210.2亩,耕地面积423.1亩(其中:田386.6亩,土36.5亩),有林地面积4973亩,森林覆盖率为80%,多为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村境平均海拔568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8.5。C。全村辖两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共189户1112人,苗族人口占99%,村民主要以张姓和杨姓为主,另还有姜姓、黄姓等,党员30人,女党员6人。
  长期以来,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务输出、农副产品销售。多数群众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思想意识落后。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村中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是老屯乡整体发展较好的村寨之一。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30204 556300 -- 查看 老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老屯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老屯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阶薅村

  阶薅村位于老屯乡西北部,距乡政府驻地约8公里,位于巴拉河沿岸依山傍水人杰地灵是一个娱乐休闲的世外桃源,这里以苗族居民为主,民族风情独特浓厚有吃新节、苗年等。全村辖4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共172户732人,党员9人,预报党员2名,全村贫困户15户。全村土地面积6405.2亩,耕地面积379.5亩,其中田343亩,土36.5亩;人均耕地面积0.52亩,固定电话户数60户;长期以来,经济收入靠粮食作物和牲畜、家禽养殖收入为主,经济总产值低。当前阶薅村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全村整体上仍然相对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意识落后,经济发展滞后,是老屯乡经济相对落后的村寨之一,尽管如此村两委成员从来没有失去信心,不断带领群众奋勇前进,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努力发展特色产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主动和上级领导联系,争取发展项目,以改变原来落后的面貌。  

洋屯村

  洋屯村位于台江县西北部,距老屯乡政府驻地约14公里处。辖4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共178户782人,苗族人口占100%。全村总面积9496亩,其中耕地面积572亩,其中田489亩,土83亩;有效灌溉面积364亩,25度以上耕地面积316亩,人均基本农田0.64亩;森林面积5559亩,人均林木4.3亩。全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全村农业基础设施强,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洋屯村大力发展种养植、加之倍受党的关怀,农民生活水平较高。   长期以来,经济收入靠粮食作物和牲猪、家禽养殖收入为主,经济总产值低,无集体经济收入。洋屯村位于半山坡上,山高谷深,水、路不通,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基础设施薄弱。   

坝场村

  坝场村位于老屯乡境内828县道上,距乡政府驻地约14公里处。辖1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共217户943人。全村土地面积6276.5亩,森林面积4474亩,耕地面积583.4亩,其中田478.4亩,土105亩。长期以来,坝场村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经济总产值低,无集体经济收入。   目前,全村人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各项建设事业方兴未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村呈现出一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局面。作为带领全村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村党支部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动坝场村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受到群众的积极支持和交口称赞。   

工农村

  工农村位于台江县西北部,828县道穿境而过,距老屯乡人民政府驻地5公里、台江县城26公里。全村辖7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203户867人。全村耕地面积650.5亩(其中:田540亩、土110.5亩)。有林地面积4050亩,森林覆盖率为78.2%。2006年5月、2010年11月相继建成了村级活动室和村级卫生室,村民就近就医和村级办公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2010年10月建成工农村育苗小学,进一步优化了办学条件。   2008年8月维修了人畜饮水工程,2007年修通了工农村一组、二组、三组的进寨公路,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长期以来,村民靠耕种水稻农作物收入为主,生产方式单一,致富路子短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部分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人均纯收入1954元,人均占有粮358公斤。2011年7月全村共有正式党员12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村级八大组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村级领导班子精诚团结,社会治安良好,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岑邦村

  岑邦村位于老屯乡政府驻地正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3个自然寨,下辖5个村民小组,217户1036人;现有耕地面积776亩,林业面积5033亩。2008年人均纯收入1310元,以种植业为主要经济产业,发展方向是现代种植业,目前以每户一亩为规划目标。一个党组织即岑邦村党支部,共有党员、预备党员共20名。  

翁农村

  翁农村位于老屯乡境内翁你河下游,距乡政府驻地8公里。辖一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共117户597人,党员10人,全村贫困户19户78人,占全村总人口17%;低收入户22户86人,占全村总人口18%。全村土地面积3074.4亩,耕地面积282亩,其中田229亩,土53亩;有效灌溉面积207亩,25度以上耕地211亩,人均基本农田0.49亩;林地面积2503亩,人均林木5.4亩。长期以来,经济收入靠粮食作物和牲畜、家禽养殖收入为主,经济总产值低,无集体经济收入。2010年人均产粮276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加上翁农村位于山顶上,山高谷深,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基础设施薄弱,目前仅通电、通闭路电视和毛坯路,生产生活条件极度恶劣,使其劳动者素质低下,科学意识差,经济发展滞后,是一个典型的“远、边、山、穷”村,是老屯乡经济最为落后、位置最为偏僻的山村,属省级二类乡镇一类村之一。   

南匠村

  南匠村位于台江县西北部,距老屯乡驻地15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主要民族成分为苗族,现在全村共135户590人,其中农业人口为586,非农业人口为4人。村辖区面积有4639.6亩,耕地面积567亩(其中:田482亩,土85亩),有林地面积4068亩,森林覆盖率为86%。另外,村主要经济产业以农业为主。村境平均海拔568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26摄氏度。2006年11月以来,乡人民政府以旅游综合经济开发为主,对区内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享受县、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区内交通非常便利,县、乡级公路四通八达,有线和移动网络密布,通讯方便快捷。   

皆洼村

  皆洼村位于老屯乡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约10公里,全村辖5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共156户780人,党员14人,全村贫困户45户。全村土地面积8680.1亩,耕地面积489.5亩,其中田418.5亩,土71亩;有效灌溉面积187亩,25度以上耕地面积302.5亩,人均耕地面积0.56亩;林地面积8764亩,人均林木11.2亩。长期以来,经济收入靠粮食作物和牲畜、家禽养殖收入为主,经济总产值低。当前皆洼村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全村整体上仍然相对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意识落后,经济发展滞后,是老屯乡经济相对落后的村寨之一。  

排略村

  排略村位于台江县西北部,828省道穿境而过,距老屯乡人民政府驻地18公里、台江县城11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298户、1321人。全村耕地面积811亩(其中:田654亩、土157亩)。有林地面积5031亩,森林覆盖率为66.2%。2009年人均纯收入1554元,人均占有粮360公斤。2004年5月、2005年8月相继建成了村级活动室和村级卫生室,村民就近就医和村级办公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2008年4月建成了阿瓦山寨排略希望小学,进一步优化了办学条件。2010年4月底维修了人畜饮水工程和修通了排略—光条村级公路,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村共有正式党员18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长期以来,村级经济收入靠粮食作物收入为主,生产方式单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民脱贫致富举步维艰。   “思路决定出路”,今年以来在县绿茶办及乡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党员及村民的努力下,于3月底完成了500余亩的土地整治并种上了绿茶,目前长势良好。这将改变村级“经济总产值低,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历史,也必将对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岩寨村

  岩寨村位于老屯乡境内,巴拉河上游,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全村3全村民小组,共118户695人,都是苗族人口,贫困人口113人,占总人口20%,劳动力356人,其中极贫人口50人。耕地面积357.5亩,其中田327.5亩,土30亩。森林面积3462亩,森林覆盖率为83%,岩寨村地处高山深谷,河沟纵横,交通闭塞,生活条件极差,经济发展滞后。200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20元,人均占有粮290公斤,基础设施薄弱,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非常欠缺,属省级二类乡镇一类村之一。   

白土村

  白土村地处苗岭腹地,在台江县老屯乡境内,座落在巴拉河畔,距乡政府驻地以东1.5公里,是苗族人口集居地,历史悠久。全村辖1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共147户477人,党员20人,女党员2人,全村贫困户66户。全村总面积3391.53亩,林地面积2982.43亩,耕地面积319.1亩(其中:田286亩、土33.1亩)。村境平均海拔568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8.5。C。长期以来,经济收入以粮食作物和牲畜、家禽养殖为主,多数群众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思想意识落后。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村中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良好,是老屯乡整体发展较好的村寨之一。   

南你村

  南你村位于老屯乡西北部,距乡政府驻地约4公里,位于巴拉河和翁你河的交叉口。全村辖2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共105户457人,党员11人,全村贫困户10户。全村土地面积3962.2亩,耕地面积295亩,其中田275亩,土20亩;人均耕地面积0.65亩,固定电话户数30户;长期以来,经济收入靠粮食作物和牲畜、家禽养殖收入为主,经济总产值低。当前南你村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全村整体上仍然相对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意识落后,经济发展滞后,是老屯乡经济相对落后的村寨之一。   

长滩村

  长滩村,距老屯乡政府驻地3公里。总面积为15420亩,全是苗族人口的聚居地,全村辖1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共226户1060人,人均纯收入1850元,主导产业是大板栗、养猪、养鸭、等。总耕地面积482亩,其中田320亩,土162亩。人均占有粮400公斤。全村现有党员名48名。2009年,在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州航管处、县计划局、扶贫局、交通局、法院、农业局、等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先后投工投劳修建了一座长153米的跨河铁索桥,修建10吨蓄水防火池2个;开通了有线闭路电视和程控电话。   长滩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果林和畜牧养殖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全村现有大板栗420亩,户均出栏商品猪10头以上,此外,全村拥有养殖专业户86户,每个农民都学会了1至3门农业适用技术。现今人均纯收入近1800元。   长滩村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即门前屋后的卫生由屋主负责打扫、保洁,垃圾做到日扫日清,门前水沟确保无污水、粪水外溢。二是发挥党员、村民、组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长滩村党员、村民群众自发组建了一支义务清扫队,每周集中力量对村里的小集贸菜场、彩鼓场等公共场所进行彻底清扫,保持村容寨貌干净整洁,积极打造旅游村寨新形象。三是成立了“整脏治乱”日。长滩村把每周星期五定为“整脏治脏日”,组织人员挨家挨户检查卫生,对门前脏、乱、差的住户在村活动室宣传栏前“曝光”,并责令其当日整改。现在长滩村户户室内外庭院宽敞整洁,彻底地消除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同时人人自觉执行计划生育等法律法规,户户参加文明户创建,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现今村道错落有致,路面整洁,排水通畅,农户家家清洁有序,人们精神焕发,社会治安稳定,讲文明礼貌蔚然成风。   

辣子村

  辣子村,距老屯乡政府驻地5公里。总面积为6635亩,是苗族人口的聚居地,苗族人口99%以上。全村辖2个自然寨,共134户628人,人均纯收入2175元,主导产业是西瓜、大板栗、杨梅、养猪、养鸭、运输等。总耕地面积367亩,其中田300亩,土67亩。人均占有粮386公斤。全村现有党员名16名。   2004—2010年,在台江县计划局、扶贫局、交通局、等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先后投工投劳修通了老屯至辣子公路,校舍及村办公用房和活动室1栋;水泥硬化村道1000米;恢复人畜饮水工程两处;修通村级公路5000米;开通了有线闭路电视和程控电话。   辣子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果林和畜牧养殖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全村现有大板梨300多亩,杨梅200亩,户均出栏商品猪4头以上,发展稻田养殖123亩。此外,全村拥有种植能手96人,养殖专业户118户,沼气技术人员20人,每个农民都学会了1至3门农业适用技术。现今人均纯收入近2500元。   辣子村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即门前屋后的卫生由屋主负责打扫、保洁,垃圾做到日扫日清,门前水沟确保无污水、粪水外溢。二是发挥党员、团员、村、组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辣子村党员、团员和村民群众自发组建了一支义务清扫队对彩鼓场等公共场所进行彻底清扫,保持村容寨貌干净整洁,积极打造旅游村寨新形象。三是成立了“整脏治乱”日。辣子村把每周星期五定为“整脏治脏日”,组织人员挨家挨户检查卫生,对门前脏、乱、差的住户在村活动室宣传栏前“曝光”,并责令其当日整改。现在辣子村户户室内外庭院宽敞整洁,彻底地消除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同时人人自觉执行计划生育等法律法规,户户参加文明户创建,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现今村道错落有致,路面整洁,排水通畅,农户家家清洁有序,人们精神焕发,社会治安稳定,讲文明礼貌蔚然成风。   

稿仰村

  稿仰村地处老屯乡西南面,距乡政府驻地约1公里处。辖2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共148户619人,苗族人口占100%。全村耕地面积231亩,其中田209亩,土22亩,人均基本农田0.5亩;林地面积5718亩,人均林木10.8亩。稿仰村目前有新旧两个活动室,可以举办、开展各种大小娱乐活动、召开各种会议。   收入主要来源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土豆、玉米、西瓜、大豆、花生等,其中,土豆是主要经济作物。畜牧养殖业以户分散经营为主,主要是养猪。全村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务工,提供了农民增收的途径。稿仰村利用地理优势,水库、山林等资源优势,不断加快水产养殖与林果业的发展,目前稿仰村拥有脱毒马铃薯示范基地100多亩,绿茶基地500多亩。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稿仰村两委正在努力带动村民走向致富道路。   

老屯村

  老屯村位于台江县老屯乡东北部,828省道贯穿其间,巴拉河、翁你河流经其境,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老屯村是台江县六个旅游村寨之一,是古老的情人节“贵州苗族姊妹节”的发源地。村辖区面积6210.2亩,耕地面积423.1亩(其中:田386.6亩,土36.5亩),有林地面积4973亩,森林覆盖率为80%,多为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村境平均海拔568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8.5。C。全村辖两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共189户1112人,苗族人口占99%,村民主要以张姓和杨姓为主,另还有姜姓、黄姓等,党员30人,女党员6人。   长期以来,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务输出、农副产品销售。多数群众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思想意识落后。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村中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是老屯乡整体发展较好的村寨之一。   

岩脚村

  岩脚村位于老屯乡政府驻地、828省道旁,巴拉河依寨脚穿流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远近闻名的苗族刺绣村及全县“党建带妇建”示范村之一。全村辖2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共225户760人,党员30人,女党员6人,全村贫困户44户。全村总面积7311.4亩,林地面积5961.5亩,耕地面积483亩。长期以来,经济收入主要靠粮食作物和牲畜、家禽养殖收入,多数群众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思想意识落后。但近年来村中苗族刺绣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为岩脚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济总产值在全乡相对较高,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村中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良好,是老屯乡整体发展较好的村寨之一。   

榕山村

  榕山村位于台江县西北部,828县道贯穿其间,巴拉河、翁你河流经其境,距台江县城38公里。全村辖1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主要民族成分为苗族,现在全村共220户966人,其中农业人口为950,非农业人口为16。村辖区面积有11028亩,耕地面积476.8亩(其中:田416.6亩,土60.2亩),有林地面积5132亩,森林覆盖率为65%。另外,村主要经济产业以农业为主。村境平均海拔568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8.5。C。2006年11月以来,乡人民政府以旅游综合经济开发为主,对区内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享受县、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区内交通非常便利,县、乡级公路四通八达,有线和移动网络密布,通讯方便快捷。   

望虎屯村

  望虎屯村,距老屯乡政府驻地1公里。总面积为9673亩。全村辖2个自然寨,共155户684人,人均纯收入2475元,主导产业是金秋梨、大板栗、杨梅、养猪、养鸭、运输等。总耕地面积321亩,其中田260亩,土61亩。人均占有粮356公斤。全村现有党员名27名。   1998年,在台江县计划局、扶贫局、交通局、教育局、农业局、卫生局等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先后投工投劳修建了一座长97米的跨河铁索桥,两楼一底校舍及村办公用房和活动室1栋;水泥硬化村道1000米;恢复农业水利沟渠500米;修建10吨蓄水防火池2个;修通村级公路1500米;开通了有线闭路电视和程控电话,80户进行了厕所改造。   望虎屯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果林和畜牧养殖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全村现有金秋梨400多亩,杨梅200亩,大板栗220亩,发展稻田养殖123亩。此外,全村拥有种植能手96人,养殖专业户118户,沼气技术人员30人,每个农民都学会了1至3门农业适用技术。现今人均纯收入近2500元。   望虎屯村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即门前屋后的卫生由屋主负责打扫、保洁,垃圾做到日扫日清,门前水沟确保无污水、粪水外溢。同时发挥党员、团员、村、组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与村民群众自发组建了一支义务清扫队,每周集中力量对村里的公共场所进行彻底清扫,保持村容寨貌干净整洁,积极打造旅游村寨新形象。现在望虎屯村户户室内外庭院宽敞整洁,彻底地消除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望虎屯村村民人人自觉执行计划生育等法律法规,户户参加文明户创建,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现今村道错落有致,路面整洁,排水通畅,农户家家清洁有序。1998年以来,望虎屯村9次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集体,2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村,3次评为计划生育合格村,8次评为安全文明村;被团州委评为先进团支部1次;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州委命名为“红旗村”党支部,获得“州级文明村”光荣称号;被省妇联评为红旗“三八”集体1次;2000年、2002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先进集体”,连续10年无计划外生育;2005年,被县委命名为“文明生态富裕村”,2006年被评为全省“先进文明村寨”。现村里,人们精神焕发,社会治安稳定,“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好风尚蔚然成风。   

报效村

  报效村位于老屯乡西北部,距乡政府驻地约5公里,位于巴拉河精品旅游线路上,极具旅游开发前景。全村辖2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共176户816人,党员12人,全村贫困户50户。全村土地面积8680.1亩,耕地面积531亩,其中田480亩,土51亩;有效灌溉面积456亩,25度以上耕地面积120亩,人均耕地面积0.56亩;林地面积5483亩,人均林木5.3亩。村境平均海拔568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8.5。C。长期以来,经济收入以粮食作物和牲畜、家禽养殖为主,多数群众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思想意识落后。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村中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良好,是老屯乡整体发展较好的村寨之一。   


老屯村特产大全




老屯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