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黎平县 >> 双江镇 >> 高构村

高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高构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构村简介

  高构村位于黎平县城西南部,距县城60公里,共2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182户878人。全村均为侗族,村民委员会驻地海拔350米,国土面积23076亩,林地面积18351亩,共有耕地面积430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351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糯禾、洋芋、油菜。通程控电话、自来水、公路、有线电视。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31110 557300 -- 查看 高构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高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高求村

  高求村位于双江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北部与岩洞乡接壤,南与本乡觅洞地毗邻,是一个典型的边远的贫困苗族村寨。全村5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246户1201人,清一色是苗族人口,驻地海拔580米,国土面积21844亩,林地面积17553亩,耕地面积581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538亩,通公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油菜、洋芋,主要农副产品有:玉米、大豆、花生。   

乜洞村

  乜洞村位于双江乡东部,距政府所在地20公里,东临岩洞镇、西连寨高村、南接黄龙村、北倚岩洞镇,住地海拔330米,国土面积34975亩,林地面积27067亩。全村辖8个行政小组,284户,1435人,全村田面积1428亩,土面积60亩,属纯苗族村寨。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油菜、洋芋;主要农副产品有:玉米、大豆、花生;主要土特产有:椪柑。   

登界村

  登界村位于黎平县西南部,与从江的唐洞村、肇兴的平图村、本乡的高构、坑洞、坪天村接壤,位居高坡,海拔790米,是一个典型的边远的贫困侗族村寨,连村四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167户736人,其中劳动力335人。国土面积18729亩,林地面积15118亩,全村耕地面积647.9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544.6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糯禾、洋芋、油菜。没有接通程控电话和自来水,通公路。   

高构村

  高构村位于黎平县城西南部,距县城60公里,共2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182户878人。全村均为侗族,村民委员会驻地海拔350米,国土面积23076亩,林地面积18351亩,共有耕地面积430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351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糯禾、洋芋、油菜。通程控电话、自来水、公路、有线电视。   

坑洞村

  坑洞村位于黎平县城西南面,距县城60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为纯侗族村寨。全村310户,1500余人,全村均为侗族,村民委员会驻地海拔330米,国土面积45055亩,林地面积34321亩,共有耕地面积1763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712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亩。通程控电话、自来水、公路、有线电视。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糯禾、洋芋、油菜。主要农副产品:玉米、花生。有2月15日(农历)摔跤、斗牛节、开秧门节、六月六、甲戍节等很多具有侗民族特点的节日。

平天村

  平天村地处黎平县双江乡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22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340户,1570人,是侗族聚居村。与本乡的黄岗村、高构村、登界村、坑洞村接边。驻地海拔750米,国土面积27739亩,林地面积21039亩,共有耕地面积990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935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糯禾、洋芋、油菜。通公路、有线电视、通自来水,不通电话。  

黄岗村

  一、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   黄岗村地处双江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国土面积2970公顷,居地海拔780米,东部和东南部分别与从江县的洛香镇、贯洞镇、高增乡接壤,全村辖11个行政小组,共325户,1629人,两条小溪在村中交汇,为典型的纯侗族村寨,分2个自然寨居住。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607.06亩,其中田面积1547.84,土面积59.22亩,有林地面积28656.6亩,无林地荒坡1013.5亩,森林覆盖率为68.4%。2010年末人均纯收入2080元,人均产粮400公斤。是我县著名侗族风情旅游村寨之一。近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关心支持下,黄岗村实施了香禾糯等产业发展规划,修建了鼓楼群、风雨桥、戏台、表演楼等民族风情建筑及步道硬化、消防人饮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2、社会经济   基本上保持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收入主要靠出售禾糯及部分农业特产。最近几年,部分农民外出打工挣钱,成为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   3、历史   据口碑相传,黄岗村建寨已有800年历史。   二、民族文化   黄岗村座落在深山里,山青水秀,文化古朴,风情浓郁,保存和延续着上千年传统生产生活习俗。黄岗村是男生侗族大歌原生地,保存有一人领众人合,无指挥无伴奏的男声侗族大歌,其曲调古朴,气势磅礴。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侗语交流,穿侗装率达98%。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黄岗村男声侗族大歌久享盛誉,2003年,唱响在北京举办的侗族大歌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申报会。近年来黄岗村侗族大歌队多次参加州、县组织的各种演出及比赛,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得到了上级及观众的充分表扬和肯定。黄岗村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情韵原汁原味,禾晾错落有致,村容寨貌和谐统一;“饭养身,歌养心”是黄岗村人的口头禅,全村老少均会唱歌,均能唱歌,情至深处,倾情歌唱,用歌表达自己的感情。被誉为侗族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保存最古老、最传统、最完好的侗寨。黄岗村民族节日较多,最为隆重的有正月初七的“抬官人”节和“6?15”祭天节。   1、黄岗祭天节的由来   相传黄岗大将吴志和顺利平定狼寨、洛寨山林纠纷之乱后,狼寨自愿划拨出大片林地、田地给他以示答谢,从此黄岗寨一跃成为方圆百里内田土最多的侗寨,勤劳的黄岗人民开始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黄岗遇上了持续两年的干旱。河水断流,草木枯萎,庄稼大幅度减收,天灾的频频降临使人们极度恐慌。寨老吴万想为解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乡亲,徒步千里寻来当时最有名的天师吴为民。请他乞求上天,保佑黄岗年年风调雨顺。吴为民感动了吴万想对民众的热爱,对故土的赤诚,爽快地答应了吴万想的请求,定于农历六月十五这天举行祭天仪式为黄岗人民求雨。靠天吃饭的四方民众,听说吴为民能祭天求得雨,均不约而同云集黄岗看个究竟。六月十五这天凌晨,黄岗寨内人山人海,把“祭天坛”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吴为民叫寨老和“蜡汉”杀了大肥猪,他自己宰杀了大公鸡,摆腌鱼,烧香纸。一切准备就绪后,只见他抱起大圆鼓,飞身踏上高脚凳,猛击三下鼓,抬头朝天大吼几声。接着就随鼓点大念祭天辞:“天呀!地呀!今日大吉利,宰猪求雨益。待雷公哟而待神,平时干旱不收成。泉水不冒河断流,人人群众十个愁。拜天拜地求好雨,劳动人民个个喜。唤雨求露为人民,农民无雨心不平。给好雾,下好雨,禾苗棉地得适宜”刚念完毕,说也奇怪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的天空,转眼间就阴云弥布,紧接着就噼噼啪啪地落起大雨来。久旱逢大雨,全场民众情不自禁为之狂欢,个个手舞足蹈,跳着、叫着“真灵、真灵”。从那以后,黄岗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黄岗人民越来越富足,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后来为了纪念吴为民天师,为感谢上苍庇佑,六月在其他村寨青黄不接而黄岗富足的“六月十五日”定为自己的民族节日,大摆宴席,接待四方前来观看“祭天”的宾客。   2、抬官人节   “抬官人”节是黄岗继“祭天节”之后的第二大民族节日,每隔两年进行一天。正月初七这天,黄岗村全体男女老少身着盛装,颜开喜笑。寨内芦笙振地,锣鼓喧天,歌声陈陈,洒肉飘香,大搞庆祝活动欢度“抬官人”节。   黄岗“抬官人”节的形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黄岗有一个名叫吴和志的青年人,天生神力,后又是经高人指点而武节高强,法术神通。从江庆云大山出现一条白蛇妖精,为害四方,生灵涂炭,苦不堪言。和志毅然前往与白蛇精大战七天七夜终于将蛇妖斩首。多年以后,从江的兴安寨与洛香寨因山界纠纷,大动干戈,江安惨败,死伤人员无数,尚被侵占大部分林地,志和应邀前去去调解,公平划界。洛香欺兴安人少,志和人轻言微,不加理睬,并加侮辱。志和为了匡扶正义,单枪匹马与洛香开战,以少胜多,打败洛香众多战将。从那以后,吴志和名声大振,被朝庭封为“大将”,古人尊称“黄岗大将”。志和为官正直,关心民众疾苦,除强扶弱,成了周边村寨,特别是黄岗的保护神。乡亲们为了答谢他的恩情,在正月初七这天自发抬他走村窜寨,让父老乡亲参拜。年复一年“抬官人”就形成一个固定的节日得以流传下来。   黄岗大将死后,“抬官人”就成了纪念活动,全体寨老会议研究确定寨中德才兼备的年轻人扮大将加以庆祝。全寨姑娘身着盛装,拦路拜“官”,唱拦路歌,歌颂“官人”恩德,“官人”就散发些银两给以答谢。看上“官人”的姑娘可上轿与官人并肩坐,故作叨难,“官人”就要加给轿夫工钱,也有姑娘抬走“官人”鞋袜欲加以留念。官人为下轿方便就得花钱将“官靴”赎回。   新中国成立后,黄岗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生活方式亦有较大的改变,“抬官人”节活动也随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越来越变得游戏化,浪漫化。除去迷信的阴隐,人们的性情得以真实表现,奇特扮相,纵酒狂歌,方显黄岗人民热爱生活水平的本色,体现黄岗原汁原味的侗乡侗情。   三、产业发展情况   除发展民族旅游项目外,近年来,黄岗村大力实施以种植松杉、楠竹、山核桃竹为主的退耕还林工程和种草养畜工程,在村中设立猪、牛品改点。2006年,在州农科所与县扶贫办的帮助指导下,成立了黄岗村有机香禾糯协会,重点推出有机香禾糯品牌,目前取得了很好效益,仅此一项,全村群众人均增收近100元,使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同时,黄岗村积极推广杂交水稻优良品种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进一步为发展有机香禾糯项目打下基础。   

黄龙村

  黄龙村位于黎平县城西南部,距双江乡所在地20公里,与本乡的高构件、坑洞村及岩洞镇的竹坪村接壤。全村共2个村民小组,67户,208人,全村均为侗族,村驻地海拔930米,国土面积6020亩,林地面积4271亩,共有耕地面积148.4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17.6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53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糯禾、洋芋、油菜。通公路、有线电视,没有通自来水和电话。   

贵迷村

  贵迷村位于双江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与本乡四寨村、岑和村、天平村、黄岗村接壤,全村共2个自然寨,2个村民小组,98户478人,均为侗族人口。驻地海拔330米。国土面积12276亩,林地面积9235亩,全村耕地面积246亩,其中田面积229亩。通公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主要农副产品有:辣椒、玉米、大豆、花生。  

双江村

  双江村是双江乡政府驻地,距县城64公里,东临四寨村、南接从江帮大村、西连本乡吕孖村,住地海拔240米,国土面积16108.3亩,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00户,1148人,全村耕地面积311.56亩,林地面积12275.8亩,居住着侗、汉、苗、壮等民族,经商人数居多。通公路、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油菜、椪柑、蜜桔;主要农副产品有:玉米、大豆、花生。   

觅洞村

  觅洞村位于双江乡东北部,距政府所在地5公里,住地海拔330米,总面积890.71公顷,东面与乜洞村相邻,南面与四寨村接壤,西面与吕孖村相接,北面与岩洞镇高掌村相连。全村辖6个行政小组,共246户,1186人,国土面积26961.7亩,林地面积26635.7亩,全村田面积845.53亩,土面积45.18亩。属纯侗族村寨。通公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油菜、洋芋,主要农副产品有:玉米、大豆、花生;主要土特产有:椪柑、蜜桔。   

寨高村

  寨高村位于双江乡东南部,距政府所在地3公里,住地海拔250米,总面积1058.73公顷,东面与坑洞村相邻,南面与平天村接壤,西面与四寨村相接,北面与觅洞村相连。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286户,1248人,国土面积23130亩,林地面积18480亩,田面积1012亩,土面积48亩,属纯侗族村寨。通公路、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油菜、洋芋,主要农副产品有:玉米、大豆、花生;主要土特产有:椪柑、蜜桔。  

四寨村

  一、地理、人文等基本情况   四寨村位于黎平县西南部,距县城63公里,距双江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共分四寨、平城、摆架三大自然寨居住,辖7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是纯侗族村寨,365户,1709人,耕地面积898.77亩,2007年末人均纯收入1180元。是“侗族摔跤”发源地。是我县著名侗族风情旅游村寨之一。2006年被县委列为新农村建设县级示范点。近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关心支持下,四寨村实施了产业发展规划,恢复了鼓楼群、风雨桥、花街等民族风情建筑及步道硬化、消防人饮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寨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民间文化尚保留原生状态,民居及建筑艺术独特,生态景观、人文景观互相映衬,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多样性、完整性、地域性。勤劳的四寨人,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千百年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建筑以鼓楼、花桥为代表,文娱以侗族大歌和侗族摔跤为代表。最具地域特色的当属侗族摔跤。2004年10月19日,我乡被评为第七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近年来,我乡侗族摔跤表演节目在省、国家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   二、产业发展情况   四寨村地处黎平东南部,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节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8.3度,平均气温日效差为8.5度,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285天,土质鉴定为ph>4属黄沙壤、酸性土壤,对蜜桔、碰柑、沙田柚、速生丰产林(桉树)的种植生长十分有利,近年来,通过上级部门支持及群众投工投劳,全村共实施了蜜桔、碰柑、沙田柚、板粟等种植项目500多亩,为群众增收找准了路子。   三、党支部建设情况   四寨村支部委员会共有党员63名,其中正式党员59名,预备党员4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8名,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1名,女党员8名,支部书记韦海光,男,侗族,初中,44岁。   四寨村支部是双江乡最大的一个支部,也是全乡最有战斗力、号召力的支部,连续七年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00年被县委命名为红旗党支部,计划生育连续七年无多孩,公益事业发展最快,调动群众最有力,每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最好,连续多年全乡评比中,荣获综合一等奖。近几年党员发展较快,党员中能力较多,是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一个支部。   自本届支部班子组建以来,四寨村党支部坚持用“-”重要思想统领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和十六届四中、五、六中全会及-会议精神。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干部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使支部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工作机制和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四寨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有力的保障,促使四寨村社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已约村

  已约村位于双江乡西部,距政府所在地26公里,东临天堂村、西连从江网洞、南接从江谷坪乡、北倚口江乡,住地海拔670米,国土面积27929.2亩,林地面积23990.5亩,耕地面积454亩,其中稻田面积415亩。全村辖8个行政小组,160户,1016人,居住着汉、苗等民族。通公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油菜、洋芋;主要农副产品有:玉米、大豆、花生。  

天堂村

  天堂村位于双江乡西部,距乡所在地15公里,与本乡吕孖村、己约村,口江乡、谷坪乡接壤,全村共有四个自然寨,七个村民小组,248户,1212人,居住着汉、苗、壮等民族。住地海拔650米,国土面积23495.4亩,林地面积19434.4亩,耕地面积707亩,其中稻田面积675.69亩。通公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油菜;主要农副产品有:玉米、大豆、花生;土特产品:板栗、山核桃、黑木耳。   

吕孖村

  吕孖村位于双江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5公里,与本乡的双江村、天堂村以及本县的口江乡、谷坪乡接壤,全村共有3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247户1153人,居住着侗、苗等民族。村民住地海拔高300米,国土面积21304.7亩,林地面积16356.7亩,耕地面积415.69亩,其中稻田面积385.23亩。通公路、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油菜、椪柑、蜜桔;主要农副产品有:玉米、大豆、花生。   

岑和村

  岑和村位于双江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西、南面与从江县接壤,全村共有2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139户621人,居住着苗、侗等民族,住地海拔650米,国土面积23136亩,林地面积18293亩,耕地面积307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222亩,通公路,全村无村卫生室及文化室。   


高构村特产大全




高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