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黎平县 >> 龙额镇 >> 岑岜村

岑岜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岑岜村谷歌卫星地图)


岑岜村简介

  岑岜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7公里,地处山谷坡旁,海拨630米。东抵岑鱼村,西接岑吾村,南与岑母村交界,北同下付村毗邻。全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34亩,其中稻田面积318.98亩,旱地面积11.36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岑岜乡,辖5个自然寨,8个村民组,侗族聚居。
  全村共有192户,793人。有陆、吴、嬴、杨四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1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7元。未通公路、未年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8.3%,及格率98%,升学率98%。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31112 557300 -- 查看 岑岜村谷歌卫星地图

岑岜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岑岜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岑岜村

  岑岜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7公里,地处山谷坡旁,海拨630米。东抵岑鱼村,西接岑吾村,南与岑母村交界,北同下付村毗邻。全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34亩,其中稻田面积318.98亩,旱地面积11.36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岑岜乡,辖5个自然寨,8个村民组,侗族聚居。   全村共有192户,793人。有陆、吴、嬴、杨四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1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7元。未通公路、未年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8.3%,及格率98%,升学率98%。   

上俄村

  上俄村位于龙额乡驻地东北7公里,地处江南河畔,海拨220米。东抵下德俄村,西接黄甫村,南与地坪乡高岩村交界,北同平金村毗邻。全村总面积2.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92亩,其中稻田面积245.17亩,旱地面积8.75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古帮乡,辖2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135户,692人。有石、陆二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中药材(罗汉果、百合)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4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7元。1976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2004年通程控电话、2003年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98.8%,在校生巩固率98%,及格率98%,升学率99%。   

平金村

  平金村位于龙额乡驻地东北12公里,地处江南河畔,海拨220米。东抵亚改村,西接黄甫村,南与上德俄村交界,北同美更村毗邻。全村总面积4.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6.33亩,其中稻田面积459.51亩,旱地面积16.82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古帮乡,辖3个自然寨,6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204户,888人。有韦、杨、潘、石、欧、吴六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中药材(罗汉果、百合、淮山药、八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8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9元。1976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2004年通程控电话、2001年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9%,及格率98.6%,升学率100%。   

古帮村

  古帮村位于龙额乡驻地东北14公里,地处江南河畔,海拨230米。东抵亚罕村,西接美更村,南与平金村交界,北同起凡村毗邻。全村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4.86亩,其中稻田面积614.54亩,旱地面积20.32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古帮乡,辖2个自然寨,11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343户,1464人。有潘、韦、杨、吴、刘、张、王、曾、赵、范、温、龚、姚十三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中药材(罗汉果、百合、淮山药、八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9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76元。1976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2004年通程控电话、2005年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9%,及格率99.2%,升学率100%。   

亚改村

  亚改村位于龙额乡驻地东北14公里,地处山腰,海拨580米。东抵亚罕村,西接平金村,南与地坪乡归白村交界,北同古帮村毗邻。全村总面积2.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1.3亩,其中稻田面积175.33亩,旱地面积15.97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古帮乡,辖2个自然寨,3个村民组,侗、苗族聚居。全村共有108户,447人。有韦、吴、伍三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中药材(罗汉果、百合、淮山药)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3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2元。未通公路、2001年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9%,及格率98%,升学率100%。   

亚罕村

  亚罕村位于龙额乡驻地东北20公里,地处高山坡旁及山谷之中,海拨580米。东抵广西同乐村,西接古帮村,南与地坪乡归白村交界,北同德过村毗邻。全村总面积9.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6.19亩,其中稻田面积872.48亩,旱地面积33.71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古帮乡,辖7个自然寨,14个村民组,苗族聚居。全村共有452户,1980人。有龙、杨、吴、蒋、韦、张、代七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中药材(罗汉果、百合、淮山药)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2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7元。未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99.5%,在校生巩固率98%,及格率98.2%,升学率98.8%。   

德过村

  德过村位于龙额乡驻地东北19公里,地处坡旁山谷,海拨430米。东抵水口镇银南村,西接亚罕村,南与广西高培村交界,北同水口镇滚正村毗邻。全村总面积2.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9.59亩,其中稻田面积204亩,旱地面积5.59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古帮乡,辖3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89户,454人。有姚、潘二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中药材(罗汉果、百合、)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7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8元。尚未通公路、1996年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97.3%,在校生巩固率98%,及格率98.6%,升学率99%。   

起凡村

  起凡村位于龙额乡驻地北18公里,地处高山坡旁,海拨370米。东抵古帮村,西接美更村,南与水口镇岑比村交界,北同广荡村毗邻。全村总面积2.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5.92亩,其中稻田面积271.14亩,旱地面积14.78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古帮乡,辖2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苗族聚居。全村共有161户,769人。有吴、龙、潘、孔四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中药材(罗汉果、百合、淮山药)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8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0元。2001年通公路、2002年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1999年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8.5%,及格率98.2%,升学率99%。   

美更村

  美更村位于龙额乡驻地北偏东16公里,地处高山,海拨450米。东抵古帮村,西接思姑村,南与平金村交界,北同起凡村毗邻。全村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5.92亩,其中稻田面积271.14亩,旱地面积14.78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古帮乡,辖1个自然寨,3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113户,501人。有石、韦、杨、欧四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中药材(罗汉果、百合)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2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8元。未通公路、2002年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9%,及格率98%,升学率99%。   

思姑村

  思姑村位于龙额乡驻地北偏东15公里,地处高山,海拨520米。东抵美更村,西接黄甫村,南与平金村交界,北同广荡村毗邻。全村总面积2.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7.83亩,其中稻田面积251.83亩,旱地面积6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古帮乡,辖1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78户,360人。有石、吴、陆三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中药材(罗汉果、百合)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9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7元。2005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94.3%,在校生巩固率98%,及格率98.5%,升学率99%。   

广荡村

  广荡行政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偏北8公里,地处坡旁山谷,海拨600米。东抵黄甫村,西接岑鱼村,南与岑书村交界,北同水口镇归美村毗邻。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5.3亩,其中稻田面积373.6亩,旱地面积31.7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岑岜乡,辖4个自然寨,7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154户,692人。有陆、兰、石三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7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9元。未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黄甫村

  黄甫行政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偏北6公里,地处高山坡旁,海拨650米。东抵思姑村,西接岑书村,南与下德俄村交界,北同广荡村毗邻。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24亩,其中稻田面积311.28亩,旱地面积9.14亩。辖3个自然寨,3个村民组,侗族聚居。   全村共有88户,431人。有兰、吴、陆三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8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0元。未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8%,及格率98.2%,升学率99%。   

岑鱼村

  岑鱼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8公里,地处坡旁溪谷,海拨650米。东抵广荡村,西接岑岜村,南与六约村交界,北同下付村毗邻。全村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5.93亩,其中稻田面积415.92亩,旱地面积10.01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岑岜乡,辖6个自然寨,7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213户,935人有杨、陆、石、兰、嬴个姓氏。。   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9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0元。未通公路、2003年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96%,在校生巩固率99%,及格率99%,升学率100%。   

下俄村

  下俄村位于龙额乡驻地东北7公里,地处江南河谷,海拨210米。东抵地坪乡高青村,西接岑书村,南与地坪乡高岩村交界,北同村毗邻。   全村总面积6.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8.01亩,其中稻田面积2460.78亩,旱地面积17.23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古帮乡,辖1个自然寨,10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253户,1093人。有石、陆、吴三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中药材(罗汉果、百合)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5元。1976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2004年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8%,及格率98%,升学率100%。   

上付村

  上付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7公里,地处高山坡旁,海拨785米。东抵下付村,西接肇兴乡城格村,南与上地坪村交界,北同肇兴乡堂安村毗邻。全村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5.5亩,其中稻田面积223.65亩,旱地面积11.85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岑岜乡,辖3个自然寨,5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105户,468人。有石、杨、兰、吴、陆、林六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9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4元。2006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龙额村

  龙额村地处河谷,海拨200米。全村总面积10.3平方公里,东抵下德俄村,西接归养村,南与黄现村交界,北同六约村毗邻。耕地面积1056.54亩,其中稻田面积1014.97亩,旱地面积41.57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龙额乡,辖3个自然寨,13个村民组,全村共有414户,1887人。侗、壮、汉民族聚居。有姚、石、杨、王、吴、龙、曾、陆、伍、谢、赖、罗、张十三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中药材(罗汉果、百合)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罗汉果、板栗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2元。1974年通公路、1996年通自来水、1998年通程控电话、1995年通有线电视。   村里有中心幼儿园、完全小学、初中各一所(2004年幼儿园人数46人,小学在校学生数568人,初中在校学生数994人),校园设施完备、制度健全。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99.09%,在校生巩固率99%,及格率100%,升学率100%。   村里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主要有鼓楼、花桥、戏台、吊脚楼民居等民族建筑;有侗戏、侗歌、芦笙舞、踩歌堂、侗族笛子歌、拦路歌等民族文化艺术。   村里的民族节日主要有“社节”、“新米节”、“端午节”、“鬼节”、“中秋节”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龙额地区盛大民族传统节日——“社节”,立春“五戊”为“春社”,立秋“五戊”为“秋社”。“春社”前一天是“赶社”(即进行农贸交易、-宣传、民族服饰、侗戏表演、情歌对唱比赛、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等活动),当天是“吃社”,是龙额一带姚姓聚会请客的节日。每逢这两天,黔桂两省(区)毗邻接边村寨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云集龙额赶社、吃社。   

岑吾村

  岑吾行政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7公里,地处高山坡旁,海拨710米。东抵岑吾村,西接上地坪村,南与岑母村交界,北同肇兴乡堂安村毗邻。全村总面积3.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39亩,其中稻田面积324.75亩,旱地面积10.64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岑岜乡,辖3个自然寨,6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171户,721人。有罗、嬴、兰三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2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8元。未通公路、2003年通自来水  

岑母村

  岑母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偏南11公里,地处高山坡旁溪谷,海拨670米。东抵广荡村,西接吉林村,南与岑沟村交界,北同岑吾村毗邻。全村总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1.35亩,其中稻田面积641.81亩,旱地面积29.54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岑岜乡,辖7个自然寨,10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260户,1174人。有陆、吴、兰、龙、唐、杨六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5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4元。2006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吉林村

  吉林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偏南11公里,地处高山坡旁,海拨750米。东抵岑引村,西接上地坪村,南与唐面村交界,北同岑吾村毗邻。全村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8.1亩,其中稻田面积275.69亩,旱地面积12.41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岑岜乡,辖1个自然寨,3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104户,443人。有陆、杨、石三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8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6元。2005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上地坪村

  上地坪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偏南13公里,地处山谷坡旁,海拨600米。东抵岑吾村,西接肇兴乡登江村,南与从江庆云乡交界,北同肇兴乡城格村毗邻。全村总面积7.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2.07亩,其中稻田面积571.71亩,旱地面积10.36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岑岜乡,辖1个自然寨,7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192户,818人。有杨、陆、伍、唐四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板栗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3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0元。2005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2001年通有线电视。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9%,及格率99%,升学率100%。   

岑引村

  岑引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北5公里,地处坡旁,山青水秀,海拨550米。东抵岑沟村,西接从江庆云乡,南与唐面村交界,北同岑母村毗邻。全村总面积8.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9.13亩,其中稻田面积1005.19亩,旱地面积73.94亩。辖6个自然寨,9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293户,1282人。有杨、陆、蒋、梁、陈五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8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7元。2005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1998年通有线电视。   

堂面村

  堂面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4.5公里,地处山腰,海拨320米。东抵龙额村,西接从江庆云乡,南与归养村交界,北同岑引村毗邻。全村总面积2.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94亩,其中稻田面积226.93亩,旱地面积4.01亩。辖1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89户,434人。有蒋、陆、嬴、伍、吴五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3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9元。2005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2005通有线电视。   

岑沟村

  岑沟村位于龙额乡驻地北3公里,地处山垴上,海拨360米。东抵六约村,西接岑引村,南与龙额村交界,北同岑母村毗邻。全村总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02亩,其中稻田面积193.5亩,旱地面积12.52亩。辖1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苗族聚居。全村共有91户,478人。有杨、陈、覃、滚四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2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9元。2004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六约村

  六约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北5公里,地处河谷,海拨270米。东抵岑书村,西接岑沟村,南与龙额村交界,北同广荡村毗邻。全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5.39亩,其中稻田面积301.76亩,旱地面积13.63亩。辖2个自然寨,3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128户,499人。有杨、陆、罗、吴四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板栗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7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6元。1974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年通有线电视。  

岑书村

  岑书村位于龙额乡驻地东北3公里,地处坡旁,海拨460米。东抵下德俄村,西六约接村,南与黄甫村交界,北同龙额村毗邻。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64亩,其中稻田面积315.17亩,旱地面积10.47亩。辖4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154户,626人。有杨、石、陆、王、付、唐、梁、刘八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茶油、板栗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5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7元。2000年通公路、2005年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归养村

  归养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5公里,地处坡旁山谷,海拨370米。东抵龙额村,西接归养村,南与从江庆云乡交界,北同唐面村毗邻。全村总面积5.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8.64亩,其中稻田面积578.64亩,旱地面积20亩。辖2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169户,725人。有石、梁、李三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9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3元。2006年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2006年通有线电视。   

黄现村

  黄现村位于龙额乡驻地南4公里,地处斜坡半山腰,海拨390米。东抵地坪乡半江村,西接广西富禄村,南与登晒村交界,北同龙额村毗邻。   全村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4.33亩,其中稻田面积149.38亩,旱地面积14.95亩。辖2个自然寨,2个村民组,侗族聚居。   全村共有74户,313人。有宣、姚、陆、杨四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再生稻、腌鱼、腌肉、茶油、板栗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6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8元。未通公路、2001年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年通有线电视。   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9%,及格率98%,升学率99%。   

登晒村

  登晒村位于龙额乡驻地南8公里,地处山腰,海拔530米。东抵地坪乡岑扣村,西接广西富禄村,南与地坪乡岑董村交界,北同黄现村毗邻。全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2.02亩,其中稻田面积222.23亩,旱地面积19.79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龙额乡,辖1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全村共有140户,612人。有石、杨、姚、潘、伍、吴六个姓氏。与广西省三江县富禄镇岑广村交叉居住,侗族聚居。主要产水稻、油菜、茶油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百合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茶油、板栗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4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8元。尚未通公路、2005年通自来水、尚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下付村

  下付村位于龙额乡驻地西7公里,地处高山坡旁,海拨785米。东抵下付村,西接肇兴乡城格村,南与上地坪村交界,北同肇兴乡堂安村毗邻。全村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5.5亩,其中稻田面积223.65亩,旱地面积11.85亩。撤区并乡前隶属龙额区岑岜乡,辖3个自然寨,5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105户,468人。有石、杨、兰、吴、陆、林六个姓氏。主要产水稻、油菜等;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劳务和发展种养殖业;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等;主要土特产品有香禾、腌鱼、腌肉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9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4元。2006通公路、未通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未通有线电视。  


岑岜村特产大全




岑岜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