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相村是“七十二寨”侗族行政村之一,位于乐里镇南面,距乐里镇政府驻地11.4公里。全村有4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358户,总人口15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4人,占全村人口5.27%。耕地面积1003亩,其中田面积857亩。山林面积1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88%。自然条件优越,最适应农作物种植生产。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养殖业和民族旅游业来发展。仅在2010年,全村总产值高达356.97万元,人均纯收入2548元。全村由侗族、汉族等民族组成,侗族占99.4%。这里的侗族人民待客热忱、大方,客人进寨和出寨唱拦路歌,举杯喝牛角酒相迎和挽留。民族活动有:斗牛、“吃新节”、唱琵琶歌、男女对唱坐夜情歌、“踩歌堂”、斗画眉、“过侗年”等。另外,平定“闷能归下”丰乳泉,极富催乳,在当地很有名气。平定风雨桥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家利“故利”著名侗族歌师就是平定侗寨人,这里先后涌现出以杨正辉、杨通仁、伍老天、杨全生、杨世芳、杨仕彬、杨梦凡、杨仙娣、李三妹等侗族歌手,都是杨故利师傅的徒弟,平定是七十二寨的“歌窝”。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632104 | 557200 | -- | 查看 平相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平相村 |
平相村是“七十二寨”侗族行政村之一,位于乐里镇南面,距乐里镇政府驻地11.4公里。全村有4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358户,总人口15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4人,占全村人口5.27%。耕地面积1003亩,其中田面积857亩。山林面积1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88%。自然条件优越,最适应农作物种植生产。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养殖业和民族旅游业来发展。仅在2010年,全村总产值高达356.97万元,人均纯收入2548元。全村由侗族、汉族等民族组成,侗族占99.4%。这里的侗族人民待客热忱、大方,客人进寨和出寨唱拦路歌,举杯喝牛角酒相迎和挽留。民族活动有:斗牛、“吃新节”、唱琵琶歌、男女对唱坐夜情歌、“踩歌堂”、斗画眉、“过侗年”等。另外,平定“闷能归下”丰乳泉,极富催乳,在当地很有名气。平定风雨桥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家利“故利”著名侗族歌师就是平定侗寨人,这里先后涌现出以杨正辉、杨通仁、伍老天、杨全生、杨世芳、杨仕彬、杨梦凡、杨仙娣、李三妹等侗族歌手,都是杨故利师傅的徒弟,平定是七十二寨的“歌窝”。 |
宰孖村 |
宰孖村位于乐里镇的东南部,东接高坪村,南接仁杏自然寨,西与岑勒村相接,北与归洪村相壤,全村辖三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276户,人口1076人,居住的全部是侗族同胞。宰孖村资源比较丰富,除传统的种植业外,宰孖的生姜、大蒜、西红柿等经济作物比较有名。宰孖村是乐里镇的一个重要蔬菜基地,其中生姜、大蒜、西红柿是乐里镇的示范基地;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楠竹居乐里镇之首,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宰孖的农民朴实勤劳,文化丰富多彩,三月三的“情人节”是非常隆重的节日,也很具民族特色的;宰孖的银饰加工非常特色,宰孖的银饰加工在乐里的影响非常大;宰孖的天然井水非常丰富,除了正常用水外,还有很多天然井水有待开发。 |
乔勒村 |
乔勒村位于乐里镇政府驻地东南12公里,辖境地处大瑞河,东邻孖鲁村、大瑞村、小瑞村,西界为大寨村,南邻归基村、归洪村,北邻本里村,侗、汉族聚居,共7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寨,313户,共有1209人口,有少数民族1193人,,主要以侗族为主。耕地面积783亩,其中田669亩,粮食总产量754吨,其中水稻产量270吨,玉米产量269.7吨。村里民族风情浓厚,素有热情好客、以歌会友、以歌样心等优良传统。境内属山区高原地带.这里民风淳朴,服饰美丽,让人眼花缭乱,每逢婚嫁,吹芦笙等等,你都会看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听到动听的歌声,让流连忘返.寨脚有一个百米高的瀑布,夏天特别凉爽,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距离寨子2公里处有一个神奇的泉水——峰乳泉.新生儿的妈妈如果没有奶喂孩子,只要吃了峰乳泉的水,奶水马上就有了,你说神奇不神奇?如今这碗口粗的峰乳泉水仍在静静地流着,它正等待着有识之人来开发呢! |
斗蓬村 |
斗蓬村位于乐里镇东北面,距乐里镇政府26公里。村辖俾雄、斗蓬、乌鲁等三个自然寨,斗蓬村由苗族、侗族、汉族等组成,主要以苗族为主。全村共3个小组,159户,共735人。耕地面积504亩,森林覆盖率达91.2%,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鉴于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全村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这里自然气候清爽怡人,风景秀丽。 |
保里村 |
保里村是乐里镇行政村之一,位居乐里镇北部,距乐里镇政府驻地12公里。辖岩艾、雷裸、计兑、记煞、平路、高料、彩龙等8个自然寨,十三个村民小组,共580户,2268人。侗族村民约占98%。保里村人均耕地仅0.48亩,森林覆盖率达68.85%以上。境内属山区丘陵地带,山势平缓,溪流纵横。保里村为侗族“七十二寨”之一,民风朴素。交通便利,柏油路过境,可直达乐里、平永、榕江、两汪、朗洞,地理位置重要。全村以侗族风情为主,民风浓厚,颇具特色,有“爬窗探妹”“拦路酒”“酒歌会”等。民族节日有“吃新节”“过洞年”等。侗族房屋建筑最具特色的是古建筑雕房,其悠久的历史,配一古老的村寨鼓楼,相互映衬,极具欣赏和文化研究价值。加上全镇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6.1℃,气候凉爽,四季宜人是人民居住,旅游和避暑的好地方。 |
小瑞村 |
小瑞村是乐里镇行政村之一,位居乐里镇东部,距乐里镇政府驻地11.5公里。历史以来是“七十二寨”侗族寨之一,是一个少数民族村民居住的一个自然村寨。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86户,802人。耕地面积369.35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43亩,林地面积2360亩,森林覆盖面率达98%,这里杉林绿化添彩,山高美丽。自然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凉爽,四季宜人,是人们最适宜居住的理想之地。全村以“七十寨”侗族风情娱乐为主,主要民族风俗特色是三月三“情人节”、六月六“吃新节”、农历十月“侗年节”、吹芦笙、踩歌堂等。全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种、养殖业及林业为主,在村民群众的勤奋努力创造中,这几年经济日益增长,全村生产总值高达199.37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486元。 |
本里村 |
本里村是榕江县北部“七十二寨”侗族地区的一个侗族聚居村,共826户人家、3320人、共15个村民小组。村辖面积29865母,其中林地面积2323亩、总耕地面积5080亩、稻田3千于亩,本里村距离县城79公里。距离镇政府5公里。海拔750米,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20c0年、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和,非常适合农业种植。交通便利南连乐里通榕江,北接两汪乡通剑河县西上雷山出凯里,东出朗洞入黎平,村内的森林植被保存得非常完好,有名贵的秃杉树群和红豆杉树群,并有2500亩的白岩山原始生态林区。村里民族风情浓厚,素有热情好客、以歌会友、以歌样心等优良传统。本里村自上个世纪90年代始,就由村民组建一支自己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队伍,对“七十二侗寨”的歌谣、芦笙、刺绣工艺等民间文化进行发扬,为村里的文化旅游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在2011年被县文化局授予了“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的称号。 |
三联村 |
三联村是乐里镇所辖区,村辖下寨,上寨,平阳寨,老街等四个自然寨。全村共十个村民小组组成,共502户,2238人。全村聚居着侗族、苗族、汉族等诸多民族,其中主要以侗族为主。耕地面积782亩,森林覆盖率78.9%,以种、养殖业为主。2010年三联村人均纯收入达2758元,突破两千元大关。全村生产总值达到617.24万元,同比增长18.46﹪。 三联村是“七十二寨”侗族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民风朴素,具有浓厚的民族风俗特色。(“爬窗探妹”,“拦路酒歌”,“斗牛”,“斗鸟”,“三月三侗族情人节”,“六月六吃新节”,“过侗年”等。)这里的侗族房屋建筑最具有特色的是“古建筑雕房”,“吊脚楼”等,都具有最悠久的历史和欣赏、研究的价值。再加上全村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达17摄氏度左右,自然气候清爽怡人,是人们最向往居住、旅游、度假和避暑的理想之地。 |
大瑞村 |
大瑞村是乐里镇行政村之一,位居乐里镇东南部,距乐里镇政府驻地10公里,辖大瑞、江边、党义、卑兰、溪口等五个自然寨,十五个村民小组,共723户,3027人,其中非农户口37人,侗族村民约占98.9%。2010年大瑞村人均纯收入达2238元,首次突破两千元大关。全村生产总值达到677.58万元,同比增长25.6﹪。大瑞村耕地总面积达2099亩,森林覆盖率达78.85﹪以上。大瑞村境内属山区丘陵地带,山势平缓,溪流纵横,历为侗族“七十二寨”之一,民风朴素,交通便利,柏油马路过境,可直达乐里、寨蒿、忠诚、榕江,地理位置重要。大瑞村以侗族风情为主,民风浓厚,颇具特色的有“爬窗探妹”(也称“悬窗恋歌”)、“拦路酒”、“酒歌会”等等;民族节日有“吃新节”、“过侗年”等。侗族房屋建筑最具特色的是古建筑雕房,其悠久的历史,配以古老的村寨鼓楼,相互映衬,极具欣赏和文化研究价值。再加上全镇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6.1℃,气候凉爽,四季宜人,是人们居住、旅游和避暑的理想之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