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县辖乡。解放前为林葱土司辖地。1958年置浪多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89公里。面积627.5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浪多、洞达、伦麦、生巴4个村委会。以牧为主,畜产品有毛绒、皮张等。森林以冷杉为主,有獐、雪豹、旱獭、白马鸡等野生动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627.5平方公里 | 513330220 | 627250 | 0836 | 查看 浪多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更庆镇 |
德格县辖镇,县府驻地。1985年建镇,1992年八里达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0.7万。317国道过境。辖城关、河西2居委会。规模雄伟壮观、设备完善、组织健全的德格印经院在境内。位于城西山丘的更庆寺汤甲经堂,为各地-教徒朝拜圣地之一。. |
竹庆镇 |
德格县辖乡。1962年置竹箐乡,同年协庆乡并入,1966年更名竹庆乡,同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66公里。面积1079平方公里,人口0.4万。三(岔河)邓(柯)公路和马(尼干戈)石(渠)公路过境。辖竹庆、扎东、更达、拉甲、巴色、档木、协庆、拥吉顶、更隆9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牦牛、绵羊等。境内竹庆寺为德格土司五大家庙之一。. 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德格县撤销竹庆乡,设立竹庆镇,辖原竹庆乡所属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更达村。 |
马尼干戈镇 |
德格县辖乡。1959年从玉隆乡划出、置马尼干戈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12公里。面积616.7平方公里,人口0.2万。国道317线过境。辖马尼干戈、错巴、洞真、雪柯4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主要牧养牦牛、绵羊等。. 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德格县撤销马尼干戈乡,设立马尼干戈镇,辖原马尼干戈乡所属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马尼村 |
达马乡 |
德格县辖乡。民国末年置麦宿乡,1957年划麦宿乡为上麦宿、中麦宿、下麦宿三乡,1974年改中麦宿公社,1979年更名达马公社,1984年置达马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89公里。面积283.7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荒达、折多、绒麦隆3个村委会。境内有野生动物白马鸡、獐、鹿等,并盛产虫草、鹿茸等名贵药材。. |
普马乡 |
德格县辖乡。1957年析麦宿乡置上麦宿乡,1975年改公社,1979年更名普马公社,1984年置普马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83公里。面积293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绒达、卡沙、真通3个村委会。以牧为主,主要畜种有牦牛、马、绵羊、山羊。手工业以小农具、制银器和陶器为主。. |
岳巴乡 |
德格县辖乡。1957年置下麦宿乡,1975年改公社,1979年更名岳巴公社,1984年置岳巴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7公里。面积420.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日炯、岳巴寨、阿木拉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元根。境内手工业制作的酥油盒远销西藏、青海等地。森林资源丰富,以冷杉、云杉、高山柏、白桦等为主。. |
八邦乡 |
德格县辖乡。民国年间置八乌乡,1959年更名八邦乡,1975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54公里。面积559.1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曲池西、然青隆、上八乌、下八乌、梅林、白卡6个村委会。八乌虫草驰名中外,八乌牛肉以其肉厚、鲜嫩、味美而闻名。境内八帮寺为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主要寺庙。. |
龚垭乡 |
德格县辖乡。1958年置龚垭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261.1平方公里,人口0.3万。317国道过境。辖龚垭、更达、康公、血嗄、秧达5个村委会。境内有香獐、白马鸡、鹿等珍禽异兽和虫草、贝母、羌活等中药材。. |
白垭乡 |
德格县辖乡。1957年置白垭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7公里。面积197.2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亚西、阿池、日火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等。手工业产品有土陶、金银珠宝装饰品、铁质银鞘短剑,小刀、牛马驮鞍等,远销青海、西藏。. |
汪布顶乡 |
德格县辖乡。民国年间置银汪卡乡,1957年更名汪布顶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223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亚且、西巴、汪布顶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素有 2 德格县“粮仓”之称。. |
柯洛洞乡 |
德格县辖乡。1957年置柯洛洞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987.4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贡布顶、春达、独木岭、郎达、色巴、贡村6个村委会。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为 2 德格县主要林业乡之一。与更庆镇接壤的川藏公路一线天,风景幽静宜人,是 2 德格县风景区之一。有白马鸡、獐、水獭、鹿等珍禽异兽和虫草、贝母、大黄等名贵药材。. |
卡松渡乡 |
德格县辖乡。1958年置卡松渡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288.4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麦拉、列西、宁多、绒卡、扎拉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荞麦等。土特产有桃、杏、樱桃、花椒等。. |
俄南乡 |
德格县辖乡。1958年初置绒交乡,后更名俄南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302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玛绒、俄南、绒加、真达4个村委会。境内有玛绒矿泉,能治疗多种皮肤病。. |
俄支乡 |
德格县辖乡。古为林葱土司治地,1958年置俄支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10公里。面积470.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俄支、烟达、热水塘、绒娘、洞绒达、安戈玛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 |
玉隆乡 |
德格县辖乡。解放初置玉隆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62公里。面积137平方公里,人口0.2万。317国道、玉(隆)扎(科)公路交会过境。辖班日、玉隆、火然、绒青4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牧养牦牛、绵羊、山羊、马等。. |
错阿乡 |
德格县辖乡。1959年析玉隆乡置错阿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33公里。面积1 010.7平方公里,人口0.1万。317国道过境。辖错通、绒岔、玛达3个村委会。以牧为主,畜产品有酥油、绒毛、皮张等。境内有獐、鹿、白马鸡、猴、熊等珍奇动物。. |
中扎柯乡 |
德格县辖乡。民国末年置扎科乡,1957年更名中扎科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71公里。面积421.4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同鸠、曲公、扎多、瓦通、熊托、村柯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豆类。境内生龙寺古色古香,以雕梁画栋的精湛工艺著称。. |
上然姑乡 |
|
窝公乡 |
德格县辖乡。1959年析玉隆乡置窝公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15公里。面积495.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格公、拉绒、曲西3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产乳、肉、皮、毛绒等产品。产虫草、贝母、知母等珍贵药材。. |
温拖乡 |
德格县辖乡。解放前为林葱土司东部地,1959年置温拖乡,196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33公里。面积279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温拖、满金、地茶、康郎、仁青里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碗豆。境内有鹿、獐、白马鸡等珍禽异兽和虫草、贝母、大黄等中药材。满金寺,依山旁水,造型讲究,系茶布派主寺。. |
年古乡 |
德格县辖乡。解放前为林葱土司辖地。1958年建年古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48公里。面积390.1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若达、门达、年古、娃巴4个村委会。为半农半牧区,农业主产青稞、小麦。畜产品主要有肉食、乳制品、毛皮等。境内以冷杉、云杉、高山柏为主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 |
浪多乡 |
德格县辖乡。解放前为林葱土司辖地。1958年置浪多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89公里。面积627.5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浪多、洞达、伦麦、生巴4个村委会。以牧为主,畜产品有毛绒、皮张等。森林以冷杉为主,有獐、雪豹、旱獭、白马鸡等野生动物。. |
阿须乡 |
德格县辖乡。解放前为林葱土司辖地。1957年置阿须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07公里。面积300.7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青稞、磨勒、真隆、浪隆4个村委会。以牧为主,牧养牦牛、绵羊、马、山羊等。是藏民族英雄格萨尔王的诞生地,有“格萨尔王庙”遗址。. |
打滚乡 |
德格县辖乡。解放前为林葱土司辖地。1959年置打滚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14公里。面积23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嗄拖、力穷、然尼、康千4个村委会。以牧为主,是德格县畜牧业主要基地之一。境内有白唇鹿、獐、白马鸡和虫草、贝母、羌活、秦艽等野生动物和中药材。. |
亚丁乡 |
德格县辖乡。解放前为林葱土司领地。1959年置亚丁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11公里。面积579.9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吉绒、吉黑、岸热、根达、扎青5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牧养牦牛、绵羊、马、山羊。境内有白唇鹿、獐、白马鸡等珍稀动物和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 |
所巴乡 |
德格县辖乡。解放前为林葱土司辖地。1957年置所巴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17公里。面积283.2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模通、嘛布、俄柯3个村委会。为纯牧业乡,主要畜产品有牛羊肉、乳制品、毛绒、皮张等。境内有豹、白唇鹿、獐、白马鸡等珍禽异兽和虫草、贝母等中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