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扎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虾扎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虾扎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72公里。面积834.5平方公里,人口0.3万。石(渠)马(尼干戈)公路过境。辖洞日、差地、娘格、塔文、拉龙、格加6个村委会。
虾扎乡牧业以牛、羊、马为主。野生动物有羚羊、野马、山羊、野兔,产虫草、知母、贝母、独一味等名特药材和白菌等土特产品。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834.5平方公里 | 513332212 | 627350 | -- | 查看 虾扎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尼呷镇 |
尼呷镇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镇,县府驻地。1959 - 年置菊母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6年建尼呷镇。 尼呷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490平方公里,人口0.5万。川青公路通过。辖阿弟、低龙、沙马、古恩、沙岔、菊母6个村委会。 尼呷镇乡镇企业有粮食加工厂和商贸、饮食服务业。 石渠县辖镇,县府驻地。1959年置菊母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6年建尼呷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490平方公里,人口0.5万。川青公路通过。辖阿弟、低龙、沙马、古恩、沙岔、菊母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食加工厂和商贸、饮食服务业。 - 文化特色 -:大会的主要仪式-----颂果“藏语,意为煨桑,祈福,阿芝-在 前面领路,车队、马队、摩托车队和人群紧跟其后,以顺时针方向绕着煨桑台转(一般是转三圈),同时,-们吹响法螺、长铜号等法器,煨桑台上的-点燃柏丫枝,向人群分发糌粑,人们边转边高呼“哦啦嗦”,并向空中不断地抛撒“隆打(藏语,意为风马,风马只能由男人在高山顶或是祭祀时向空中抛撒,以请四方神灵,护佑众生)”和糌粑。整个仪式壮严而热情。 |
洛须镇 |
洛须镇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镇。1958年置洛须乡,1974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建镇。 洛须镇 洛须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428.7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洛须龙、温拖、拉空龙、丹达、龙溪卡、纳扎、俄巴纳、更沙8个村委会和洛须镇1个居委会。 洛须镇农业主产青稞、冬麦、豆类。境内有赵尔丰行辕遗址和“照阿娜姆”石刻雕像。 |
色须镇 |
|
真达乡 |
真达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8年置真达乡,1974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 真达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80公里。面积715.2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更恩、细绒刀马、志巴、紫夫、麻达、真达、当巴、甲日、洞古、普马、细绒牙马11个村委会。 真达乡牧业以养殖牛、羊、马为主。产虫草、知母、贝母、大黄、羌活等名贵药材。 |
奔达乡 |
奔达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8年置奔达乡,1974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 奔达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40公里。面积242.9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昌戈、满真、呷巴、奔达、阴巴、格绒、德卡7个村委会。 奔达乡牧业以养殖牛、羊、马为主。有虫草、知贝母、大黄、莨宿等中药材,还有獐、鹿、盘羊等野生动物。 |
正科乡 |
正科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8年置正科乡。 正科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82公里。西南与西藏自治区隔金沙江相望。面积629.7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正科、许巴、曲德、更生、普巴、钟青、生巴、娘巴、下拉、正通、甲松、然足、更萨13个村委会。 正科乡牧业以养殖牛、羊、马为主。 |
麻呷乡 |
麻呷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8年置麻呷乡。1974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 麻呷乡盛产虫草、贝母、知母、羌活、大黄等中药材,还有獐、鹿、盘羊等野生动物。 |
德荣马乡 |
德荣马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建德荣马乡,1974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 德荣马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796.4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贡恩、龙江、扎马、错茶4个村委会。 德荣马乡牧业以养殖牛、羊、马为主。为全县牦种牛基地。 |
长沙贡马乡 |
长沙贡马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长沙贡马乡,1974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 长沙贡马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80公里,北与青海省毗邻。面积5 123.1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查拉、查堆、约瓦、口司、色更、查格、查麦、岗青、绕瓦9个村委会。 长沙贡马乡牧业以养殖牛、羊、马为主产虫草、贝母、大黄等中药材。 |
呷衣乡 |
呷衣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呷衣乡,1974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西与青海省称多县接壤,距县城102公里。面积2 388.2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拉麦、洁金、翁波、尼打康多、俄金、洛绒、洼翁、当拉8个村委会。牧业以养殖牛、羊、马为主。是名贵药材虫草、贝母等的主产地。 |
格孟乡 |
格孟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1540.5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格孟、扎母、港穷、格贡、呷日5个村委会。 格孟乡 格孟乡距县城40公里。乡人民0驻金融巷10号。辖拔妙社区居民委员会、4个居民小组和白蜡园、保全寨、石和寨、长堰沟、马鞍山、三角寨、大兴庙、复兴等8个村、59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乡有6580户、196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1人。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土家族等9人。格孟乡牧业以养殖牛、羊、马为主。盛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是野生“白菌”的主要产区。 - 自然资源 格孟乡 农业用地16728.07亩(其中水田8987.16亩,旱地7740.91亩);林业用地232620亩,位全县之首,擎天大树就在百合乡境内。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5℃,最高温度39.6℃,最低温度13.4℃,年降雨量为1270毫米左右。那化村规匡山海拔1388米为全乡制高点。主要河流有百合河,接德隆河,经清华流至百合,与北斗河汇流至百南乡入百南河,河长约23公里,集雨面积32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431立方米,最枯水期流量每秒1.5立方米,年径流量3.89亿立方米左右。 - 发展思路 格孟乡 乡党委、0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写好四篇文章,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的经济发展思路,锁定“农、工、商”三个主攻方向,“农”即:以“八角玉桂强乡,畜牧水产富民”为目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即: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中心,加快该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商”即:以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集市功能,发展商品贸易,推动我乡小城镇建设。极大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 工作重点 特色产业 1、围绕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推进八角低产林改造和种桑养蚕项目。全乡完成八角低产林改造12000亩,占全乡八角林面积46000亩的30%;种桑面积1500亩,年产值可达300万元。 招商引资 2、围绕以工促农目标,积极招商引资。近年来共引进企业4个,总投资1142万元。其中耘发木业有限公司、香料厂、音洞砖厂均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百合水电站在建。 基础设施 3、围绕小城镇建设,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万元的百合街道过境油路;完成4条村级砂路56公里,6条屯级路32公里;完成投资80万元的东莫易地安置新村建设,安置20户87人;完成沼气池建设2474座,入户率达75%。 格孟乡 示范屯建设 4、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屯建设。那乐村那乐屯列为全县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完善了道路硬化1300米,球场、文化活动室、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民房改建率达85%以上,沼气池入户率达100%。 社会事业 5、围绕和谐社会,积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300万元,完善中、小学校“八室一场”建设,促进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生入学率达99.41%,中学生入学率达95.66%;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百合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医院评定,积极开展农村初保、母婴安全等项目,孕产妇入院分娩率达75%;社会治安逐年好转,两案发生率逐年下降,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
蒙宜乡 |
蒙宜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蒙宜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蒙宜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7公里。地处翁曲河畔,马石公路沿线。面积528.6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俄马龙、呷加、蒙宜、蒙格、俄蒙、各龙、扎虾7个村委会。 蒙宜乡牧业以牛、羊、马为主。产虫草、知贝母、大黄、人参果等中药材。 - 经济 经济以粮食、养殖、柑桔、劳务输出、石膏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素有“石门粮仓”、“桔都”“石膏之乡”之称。200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132万元,同比增长11%;工农业总产值50685.02万元,同比增长13%;劳务收入13950万元,同比增长13.4%;全镇人均纯收入3856元;全镇柑桔总面积6万亩,每年总产量达150万担,总产值达1个亿。湖南省九峰实业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养殖业龙头企业,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每年生产销售二原母猪1万头以上,生产销售活大猪3.5万头以上,2007年实现产值6000万元,利润800万元。 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蒙泉湖是湘西北的一颗明珠,蒙泉湖景色优美,水质清澈,景区内自然景色美不胜收,名胜古迹颇多,是一块具有极高开发价值的旅游处女地。 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地下矿藏有石膏、矽砂、煤、海泡石等,其中石膏储量1亿吨,煤储量30万吨。森林资源相当丰富,森林面积17.74万亩,活木蓄储量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9。74%。蒙泉境内真正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鸟语花香、四季常青的人间仙境。 全镇有中小学校17所,其中中学4所,小学13所,在校学生5495人,在校教职工415人,市示范性中学一所,教职员工145人,在校学生2087人;一所中心医院一所分院,有病床120张,在职医务人员125人;敬老院1所,可容纳100人;建有电视差转台3座,有线电视用户6400户,开通程控电话用户14000户,移动电话用户8000户。 |
新荣乡 |
石渠县新荣乡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74年从宜牛乡析出置新荣乡,同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1433.7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贡格、多呷、汪穷、麻亚、河绕、多棒6个村委会。牧业以牛、羊、马为主。产虫草、知贝母、大黄等名贵中药材。 |
宜牛乡 |
宜牛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宜牛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宜牛乡位于县境中部,北与青海接壤,距县城28公里。面积955.4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棒泽、麻曲、亚曲度龙、亚曲多、祝日、扎龙、扎龙西热7个村委会。 宜牛乡牧业以牛、羊、马为主。出产虫草、贝母等药材还有獐子、马熊、旱獭等野生动物。 |
虾扎乡 |
虾扎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虾扎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虾扎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72公里。面积834.5平方公里,人口0.3万。石(渠)马(尼干戈)公路过境。辖洞日、差地、娘格、塔文、拉龙、格加6个村委会。 虾扎乡牧业以牛、羊、马为主。野生动物有羚羊、野马、山羊、野兔,产虫草、知母、贝母、独一味等名特药材和白菌等土特产品。 |
起坞乡 |
起坞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起坞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起坞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89公里。面积1045.6平方公里,人口0.2万。马石公路过境。辖绕拉、甲松、热仁、扎呷、玛洞、差麻6个村委会。 起坞乡牧业以牛、羊、马为主。盛产虫草、知母等珍贵药材和盘羊、黑熊等野生动物。 |
阿日扎乡 |
阿日扎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阿日扎乡,1974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 阿日扎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60公里,北与青海省达日县毗邻。面积2133.6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格地、麻曲、洞龙、各拥、拉拥、多呷、俄龙7个村委会。 阿日扎乡牧业以养殖牛、羊、马为主。盛产虫草、知贝母、大黄、羌活等中药材。 |
长须贡马乡 |
长须贡马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74年析长须干马乡、温波乡置长须贡马乡,同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 长须贡马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60公里。面积802.2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托思、河差、红马、哈伟、日美、尔马底6个村委会。 长须贡马乡牧业以养殖牛、羊、马为主。有羚羊、野驴、獐鹿等野生动物和虫草、知母、贝母、羌活等中药材。 |
长沙干马乡 |
长沙干马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长沙干马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长沙干马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92公里。面积688.2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约得、什龙贡马、肯德、扎西、俄拉、各加6个村委会。 长沙干马乡自然资源丰富,出产许多药用植物,雅砻江河谷地带发现沙金矿藏。 |
长须干马乡 |
长须干马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长须干马乡,1974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 长须干马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北与青海省接壤,距县城170公里。面积712.9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同呷、莫日、领多、阿都、热乌、地委6个村委会。 长须干马乡牧业以牛、羊、马为主。盛产虫草、贝母、知母等名贵中药材,有鹿、獐、羚羊、熊等野生动物。 |
温波乡 |
温波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温波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温波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东北与青海省接壤。距县城135公里。面积621.5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俄马弟、日玛、阿沙、阿加、空达、翁见6个村委会。 温波乡牧业以牛、羊、马为主。盛产虫草、知母、贝母、大黄、羌活等名贵药材。 |
瓦须乡 |
瓦须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辖乡。1959年置瓦须乡,1974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 瓦须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50公里。面积945.4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干布、热哥、日莫、杨争、多树5个村委会。 瓦须乡牧业以牛、羊、马为主。盛产虫草、知贝母、大黄、羌活等名贵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