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县辖乡。1976年分置上迈马公社和扎巴公社,1988年两公社合并建折巴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125公里。面积1600平方公里,人口0.15万。辖达木、沙旦林、麦玛、洛麦、卡门巴、芒杂6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牧养牦牛、黄牛、绵羊等,羊奶产量居全县之首。.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1600平方公里 | 540234200 | 857000 | 0892 | 查看 折巴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宗嘎镇 |
吉隆县辖乡,县府驻地。1961年建宗嘎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面积3029平方公里,人口0.2万。境内有公路分别与邻近县乡相连。辖宗嘎、普拉、加木、沃马、贡布、扎龙、夏7个村委会。以农为主的半农半牧乡,种植青稞、油菜,牧养牦牛、绵羊、山羊等。名胜古迹有西藏著名的-米拉热巴出生地,沃马的扎龙村,相传其在查嘎寺修道成仙。境内有玛拉山温泉,能治疗多种疾病。. |
吉隆镇 |
吉隆镇位于吉隆县城南部73公里处,海拔2600米,属林区,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千余人。中国稀有树种红豆杉、喜马拉雅长叶松、长叶云杉等多种珍惜植物种类就分布在这里,有世界植物博物馆之称。天麻、贝母、黄莲等80多种药材广为分布,还有雪豹、金钱豹、黑熊、长尾叶猴、恒河猴、马鹿、岩羊、豹猫等生物出没,勘称生物的王国。吉隆镇药材、野菜、食用菌、林木资源丰富,镇内有国际市场一个。吉隆镇自古就是西藏与尼泊尔交往通商要道,1961年设立海关,作为开放口岸,1978年吉隆镇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口岸,边境贸易较为活跃。镇内有尼泊尔建筑风格的千年古寺——帕巴寺。. |
折巴乡 |
吉隆县辖乡。1976年分置上迈马公社和扎巴公社,1988年两公社合并建折巴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125公里。面积1600平方公里,人口0.15万。辖达木、沙旦林、麦玛、洛麦、卡门巴、芒杂6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牧养牦牛、黄牛、绵羊等,羊奶产量居全县之首。. |
贡当乡 |
吉隆县辖乡。1961年建南扎尔区,1963年改名为贡当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220公里。与尼泊尔仅一山之隔。面积987平方公里,人口0.08万。辖贡当、康北、汝、樟4个村委会。以农为主的半农半牧乡,种植青稞、小麦、土豆,牧养牦牛、黄牛、绵羊等。. |
差那乡 |
吉隆县辖乡。1961年建东岸区,1963年改名为差那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100公里。面积2606平方公里,人口0.24万。境内有公路与邻近的萨噶县和聂拉木县相连。辖差那、乃龙、干布、唐果、卡丹、孔欧、拉布7个村委会。以农为主的半农半牧乡,种植青稞、小麦、萝卜,牧养绵羊、山羊、黄牛等。境内有60多平方公里水面的佩枯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