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学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古学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古学乡该乡位于四川达州开江县城东南,距县城40公里。东与云南省毗邻。
农业用地16728.07亩(其中水田8987.16亩,旱地7740.91亩);林业用地2326
古学乡旅游地图
20亩,位全县之首,擎天大树就在百合乡境内。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5℃,最高温度39.6℃,最低温度13.4℃,年降雨量为1270毫米左右。那化村规匡山海拔1388米为全乡制高点。主要河流有百合河,接德隆河,经清华流至百合,与北斗河汇流至百南乡入百南河,河长约23公里,集雨面积32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431立方米,最枯水期流量每秒1.5立方米,年径流量3.89亿立方米左右。
-
人口面积
幅员面积46.27平万公里。耕地面积1094公顷。乡人民0驻金融巷10
古学乡
号。辖拔妙社区居民委员会、4个居民小组和白蜡园、保全寨、石和寨、长堰沟、马鞍山、三角寨、大兴庙、复兴等8个村、59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乡有6580户、196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1人。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土家族等9人。
-
发展
乡党委、0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写好四篇文章,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的经济发展思路,锁定“农、工、商”三个主攻方向,“农”即:以“八角玉桂强乡,畜牧水产富民”为目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即: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中心,加快该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商”即:以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集市功能,发展商品贸易,推动我乡小城镇建设。极大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围绕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推进八角低产林改造和种桑养蚕项目。全乡完成八角低产林改造12000亩,占全乡八角林面积46000亩的30%;种桑面积1500亩,年产值可达300万元。
2、围绕以工促农目标,积极招商引资。近年来共引进企业4个,总投资1142万元。其中耘发木业有限公司、香料厂、音洞砖厂均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百合水电站在建。
3、围绕小城镇建设,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万元的百合街道过境油路;完成4条村级砂路56公里,6条屯级路32公里;完成投资80万元的东莫易地安置新村建设,安置20户87人;完成沼气池建设2474座,入户率达75%。
4、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屯建设。那乐村那乐屯列为全县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完善了道路硬化1300米,球场、文化活动室、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民房改建率达85%以上,沼气池入户率达100%。
5、围绕和谐社会,积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300万元,完善中、小学校“八室一场”建设,促进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生入学率达99.41%,中学生入学率达95.66%;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百合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医院评定,积极开展农村初保、母婴安全等项目,孕产妇入院分娩率达75%;社会治安逐年好转,两案发生率逐年下降,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721万人 | 320平方公里 | 513338206 | 627950 | -- | 查看 古学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松麦镇 |
松麦镇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置松麦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 松麦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松麦、松堆、格绒、曲雅、扎格、扎丁、英达、雅吉、约日、鱼根、冉绒11个村委会。 松麦镇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荞麦。 |
斯闸乡 |
斯闸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斯闸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斯闸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八郎、冻谷、郎中、下绒、卡龚、尼日6个村委会。 斯闸乡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荞麦。经济林木有核桃、苹果、桃。出产虫草、贝母、知母、雪莲等贵重药材。 |
徐龙乡 |
徐龙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劳动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更名徐龙乡。 徐龙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徐麦、布中、雪堆、嗄校、尼中、丁业、扎绒、莫丁、鱼波、张仁、宗绒11个村委会。 徐龙乡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青稞。经济林木有桃、核桃、橘子、梨、苹果等。手工艺品有土陶。 |
日龙乡 |
日龙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日龙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日龙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99.7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日堆、日免、如共、龙绒、麻衣、甲子、丹麦、直干卡、邓归9个村委会。 日龙乡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玉米。 辖1个镇、11个乡:松麦镇、斯闸乡、徐龙乡、日龙乡、曲雅贡乡、奔都乡、八日乡、古学乡、子庚乡、贡波乡、白松乡、茨巫乡。得荣,系藏语峡谷之意。旧称得隆。清置得荣县。 2000年,得荣县辖1个镇、11个乡:松麦镇、斯闸乡、奔都乡、八日乡、日龙乡、徐龙乡、曲雅贡乡、古学乡、子庚乡、茨巫乡、白松乡、贡波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379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松麦镇3899斯闸乡1178徐龙乡1477日龙乡1247曲雅贡乡1734奔都乡1899八日乡1385古学乡1977子庚乡1754贡波乡1183自松乡3366茨巫乡2692 |
曲雅贡乡 |
曲雅贡乡地处东经99°07′--99°34′,北纬28°09′--29°10′。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得荣县,属金沙江干旱河谷区,北部与四川省甘孜州巴塘、乡城县相连,东南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相邻,西南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毗邻。处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亚丁自然保护区”和云南省中甸县“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国际旅游环线上。 - 地理 曲雅贡乡地处川西高山高原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区。由于第四纪以来受各种地质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逐渐抬升,切割形成了典型的封闭式高山峡谷地貌。境内角峰刀脊、沟谷狭窄,山高坡陡,山脉和河流呈南北走向。最高海拔5599米(下拥后山山峰),最低海拔1990米(金沙江边)相对高差为3609米。 - 气候 气候按地理地带性划分属亚热带,按中国气候区划分属高原气候区(即康滇气候区)。从得荣县局部气候条件来看,由于受西风环流的南支急流和印度洋气候控制,以及青藏高原和重重高山屏障的作用,太平洋气候影响极小,蒸发量大、日照充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变化显著等特点。 - 经济 生产青稞、元根、洋芋、莲花白、萝卜、白菜等,粮食以青稞、洋芋为主。二是假二熟区生产区,有耕地面积0.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46%,生产小麦、玉米、青稞、洋芋、豌豆、荞麦、元根和各种蔬菜。三是海拔2800米以下的河谷两熟区。主产麦类、玉米等各种经济作物和蔬菜,经济作物产量都较高,但无成片种植习惯,目前,农业生产水平不高,中低产面积大,尚有70%的中低产田土需要改造。 |
奔都乡 |
奔都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奔都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奔都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3公里,东与云南省相邻。面积349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奔都、莫木(上、中、下)莫金、奔色、呷色、木格、沙中、得龚、纳莫、甲英、俄木学13个村委会。 奔都乡农业主产玉米、青稞、石榴。产虫草、贝母、黄芪、雪莲等名贵药材。有熊、豹等野生动物,民族工艺品有竹编、土陶。 |
八日乡 |
八日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日主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更名八日乡。 八日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301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学巴、共巴、布当、白顶、日西丁、通古、子洼、嗄里、嗄拥让古、亚岗、通都、黑里、纳龚13个村委会。 八日乡农业主产青稞、玉米、小麦、大麦、荞麦。经济林木有核桃、花椒、苹果等。产虫草、贝母、知母、黄芪、丹皮等珍贵药材。民族工艺品有竹编。 |
古学乡 |
古学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古学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古学乡该乡位于四川达州开江县城东南,距县城40公里。东与云南省毗邻。 农业用地16728.07亩(其中水田8987.16亩,旱地7740.91亩);林业用地2326 古学乡旅游地图 20亩,位全县之首,擎天大树就在百合乡境内。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5℃,最高温度39.6℃,最低温度13.4℃,年降雨量为1270毫米左右。那化村规匡山海拔1388米为全乡制高点。主要河流有百合河,接德隆河,经清华流至百合,与北斗河汇流至百南乡入百南河,河长约23公里,集雨面积32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431立方米,最枯水期流量每秒1.5立方米,年径流量3.89亿立方米左右。 - 人口面积 幅员面积46.27平万公里。耕地面积1094公顷。乡人民0驻金融巷10 古学乡 号。辖拔妙社区居民委员会、4个居民小组和白蜡园、保全寨、石和寨、长堰沟、马鞍山、三角寨、大兴庙、复兴等8个村、59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乡有6580户、196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1人。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土家族等9人。 - 发展 乡党委、0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写好四篇文章,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的经济发展思路,锁定“农、工、商”三个主攻方向,“农”即:以“八角玉桂强乡,畜牧水产富民”为目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即: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中心,加快该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商”即:以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集市功能,发展商品贸易,推动我乡小城镇建设。极大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围绕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推进八角低产林改造和种桑养蚕项目。全乡完成八角低产林改造12000亩,占全乡八角林面积46000亩的30%;种桑面积1500亩,年产值可达300万元。 2、围绕以工促农目标,积极招商引资。近年来共引进企业4个,总投资1142万元。其中耘发木业有限公司、香料厂、音洞砖厂均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百合水电站在建。 3、围绕小城镇建设,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万元的百合街道过境油路;完成4条村级砂路56公里,6条屯级路32公里;完成投资80万元的东莫易地安置新村建设,安置20户87人;完成沼气池建设2474座,入户率达75%。 4、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屯建设。那乐村那乐屯列为全县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完善了道路硬化1300米,球场、文化活动室、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民房改建率达85%以上,沼气池入户率达100%。 5、围绕和谐社会,积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300万元,完善中、小学校“八室一场”建设,促进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生入学率达99.41%,中学生入学率达95.66%;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百合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医院评定,积极开展农村初保、母婴安全等项目,孕产妇入院分娩率达75%;社会治安逐年好转,两案发生率逐年下降,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
子庚乡 |
子庚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子庚乡,1973年改子庚公社,1984年复子庚乡。 子庚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65公里,东北与云南省相邻。面积192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斯冉共、子庚、吴拥共、曲岗丁、阿洛共、甲学、扎兰通7个村委会。 子庚乡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玉米、荞麦、花生、豆类。经济林木有梨、核桃、苹果、柿子、石榴、产虫草、贝母、黄芪等名贵药材。 |
贡波乡 |
贡波乡该乡位于四川达州开江县城东南,距县城40公里。幅员面积46.27平万公里。耕地面积1094公顷。乡人民政府驻金融巷10号。辖拔妙社区居民委员会、4个居民小组和白蜡园、保全寨、石和寨、长堰沟、马鞍山、三角寨、大兴庙、复兴等8个村、59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乡有6580户、196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1人。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土家族等9人。 贡波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西与云南省接壤。面积352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中木、联日、普贡、木桑4个村委会。 贡波乡 贡波乡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玉米、荞麦、豆类。经济林木有石榴、桃、柑橘、核桃。境内有砂金、铁、银等矿藏。 -自然环境 农业用地16728.07亩(其中水田8987.16亩,旱地7740.91亩);林业用地232620亩,位全县之首,擎天大树就在百合乡境内。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5℃,最高温度39.6℃,最低温度13.4℃,年降雨量为1270毫米左右。那化村规匡山海拔1388米为全乡制高点。主要河流有百合河,接德隆河,经清华流至百合,与北斗河汇流至百南乡入百南河,河长约23公里,集雨面积32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431立方米,最枯水期流量每秒1.5立方米,年径流量3.89亿立方米左右。 -乡镇发展 乡党委、政府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写好四篇文章,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的经济发展思路,锁定“农、工、商”三个主攻方向,“农”即:以“八角玉桂强乡,畜牧水产富民”为目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即: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中心,加快该乡 贡波乡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商”即:以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集市功能,发展商品贸易,推动我乡小城镇建设。极大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围绕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推进八角低产林改造和种桑养蚕项目。全乡完成八角低产林改造12000亩,占全乡八角林面积46000亩的30%;种桑面积1500亩,年产值可达300万元。 2、围绕以工促农目标,积极招商引资。近年来共引进企业4个,总投资1142万元。其中耘发木业有限公司、香料厂、音洞砖厂均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百合水电站在建。 3、围绕小城镇建设,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万元的百合街道过境油路;完成4条村级砂路56公里,6条屯级路32公里;完成投资80万元的东莫易地安置新村建设,安置20户87人;完成沼气池建设2474座,入户率达75%。 4、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屯建设。那乐村那乐屯列为全县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完善了道路硬化1300米,球场、文化活动室、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民房改建率达85%以上,沼气池入户率达100%。 贡波乡 5、围绕和谐社会,积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300万元,完善中、小学校“八室一场”建设,促进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生入学率达99.41%,中学生入学率达95.66%;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百合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医院评定,积极开展农村初保、母婴安全等项目,孕产妇入院分娩率达75%;社会治安逐年好转,两案发生率逐年下降,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
白松乡 |
白松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白松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白松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370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白松、门扎、亨子、当日、地日、日堆、来依、仁白、夺松、日热、同归、松依、点仲、夺绒贡14个村委会。 白松乡农业主产小麦、青稞、大麦、红米。经济林木有核桃、梨、桃等。名贵药材有虫草、贝母、黄芪、党参等。有水晶矿藏。 - 发展 乡党委、0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写好四篇文章, 白松乡 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的经济发展思路,锁定“农、工、商”三个主攻方向,“农”即:以“八角玉桂强乡,畜牧水产富民”为目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即: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中心,加快该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商”即:以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集市功能,发展商品贸易,推动我乡小城镇建设。极大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 目标 1、围绕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推进八角低产林改造和种桑养蚕项目。全乡完成八角低产林改造12000亩,占全乡八角林面积46000亩的30%;种桑面积1500亩,年产值可达300万元。 白松乡 2、围绕以工促农目标,积极招商引资。近年来共引进企业4个,总投资1142万元。其中耘发木业有限公司、香料厂、音洞砖厂均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百合水电站在建。 3、围绕小城镇建设,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万元的百合街道过境油路;完成4条村级砂路56公里,6条屯级路32公里;完成投资80万元的东莫易地安置新村建设,安置20户87人;完成沼气池建设2474座,入户率达75%。 4、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屯建设。那乐村那乐屯列为全县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完善了道路硬化1300米,球场、文化活动室、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民房改建率达85%以上,沼气池入户率达100%。 5、围绕和谐社会,积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300万元,完善中、小学校“八室一场”建设,促进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生入学率达99.41%,中学生入学率达95.66%;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百合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医院评定,积极开展农村初保、母婴安全等项目,孕产妇入院分娩率达75%;社会治安逐年好转,两案发生率逐年下降,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
茨巫乡 |
茨巫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茨巫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茨巫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408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卡工、亚郎、杆拉、吉冲、曲岗、兰九、绒都、支拉、日拥、绒贡、卡色、郎达12个村委会。 茨巫乡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玉米、荞麦。牧业以羊、牛为主。出产虫草、贝母、当归等珍贵药材。有熊、鹿、豹等野生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