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凉山州 >> 冕宁县 >> 铁厂乡

铁厂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铁厂乡谷歌卫星地图)


铁厂乡简介

  冕宁县辖乡。1950年设铁厂乡,1957年并入泸沽联合乡,1962年复铁厂乡,1966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11.5平方公里,人口0.6万。成昆铁路、泸(沽)书(古)公路穿境而过。辖果胜、孙水、高楼、汉罗、瓦勒、山宝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铁、锡、荧石采掘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马铃薯、玉米。.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11.5平方公里 513433206 615600 0834 查看 铁厂乡谷歌卫星地图

铁厂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铁厂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厢镇

  城厢镇是冕宁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于安宁河上游,南距凉山州州府(西昌)85公里,北距四川省省府(成都)430公里。地理位置在康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东侧,处于东经102°10ˊ,北纬28°33ˊ,总面积190.7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780米-2050米,有坝区、二半山区之分。境内交通公路(有108国道、黔冕路省道)畅通各地,可到革命胜地彝海,新建的大桥水库,名胜景地灵山寺。辖区内有十二个行政村居委会,杂居着汉、藏、彝三种民族,是一个城市、农村相结合的农业大镇,农业户5558户,20510人,耕地面积15929.18亩(其中田9917.64亩,地6011.54亩)。一年种三季,大春主产水稻(属省定优质稻生产基地)、玉米、洋芋、荞子、燕麦;小春主产大麦、小麦、油菜;晚秋主产秋荞、秋豌豆。其它农业产品有茶叶、苹果、柿子、葡萄、核桃、花椒;畜牧产品有牛、羊、马及家禽家畜。   一、农业生产气候特点   城厢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冬暖春旱、降雨充分、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春旱突出等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3.8℃,常年平均雨量1094毫米,日照时数2079小时,日照率为47%,年平均相对湿度69%,无霜期235天。夏季凉爽,适合多种作物、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   二、农田水利建设及科技推广   全镇九千余亩良田,有提灌站5座,大小沟堰39条(其中重点大堰有4条)保证其灌溉。近几年来均对大小沟堰进行了修治,尤其对4条大堰进行了重点维修,三面浆砌。在农业科技措施上,大力推广规范栽培,综合增产科技措施;选用良种,种子处理,两段育秧,旱育秧、抛秧,宽窄行移栽,玉米地膜栽培,宽窄行栽培,稻麦双免耕,合理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防治,取得很好的成效..  

漫水湾镇

  漫水湾镇地处冕宁县南端,东邻喜德县,南接西昌市,西与沙坝镇隔河相望,北毗泸沽镇,面积64平方公里,位于安宁河东岸二级台地上,镇政府距县城43公里,全镇辖西河,松林,杠河,黄上波,沙尔五村,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407人,漫水湾镇政府驻双拥路79号,海拔1648米。    1950年4月设立松林乡,1958年更名为松林乡人民公社,1982年更名为漫水湾人民公社,1983年改建为漫水湾乡,1992年5月撤乡设镇,原辖西河,松林,杠河,黄上波四个行政村,2000年12朋沙尔彝族聚居村由泸沽镇划入,行政村增至五个,政府驻地原在松林老街,1985年4月迁至现址,集贸市场原在松林老街,1992年9月迁至双拥路 漫水湾镇区位优势明显,是冕宁县重镇之一,南至西昌市38公里,西至卫星发射基地16公里,是卫生发射基地的出入口。近几年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建成了优质果园,桑园,主要水果品种有黄金梨,葡萄,油桃,石榴等,镇北有北大方正集团的稀土深加工企业,作为工业园区的龙头企业,镇境内还建有2千万瓦的黄土坡电站,城镇面貌日新月异,1998年11月完成漫水湾镇总体规划,建城区面积0.6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2.5平方公里,2000年列为全省小城镇试点镇,1998年占地10余亩的综合农贸市场建成投入使用,2000年6月至2000年11月完成1.2公里的航天中路改造,2001年底完成航天北路测设,2002年9月民建商业街正式启用营业,2002年10月至2003年7月,镇政府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项目,617平方米办公大楼竣工,完成大门改造,并建成辅助楼,彻底改善了机关办公和住宿条件。.  

大桥镇

  桥镇地处安宁河发源地,东邻曹古乡、彝海乡,南接惠安乡,西与泸宁区相接,北靠治勤乡,九龙县三桠区,面积391.13平方公里,镇政府距县城30公里,全镇辖有,大桥村、峨瓦村、结尾村八个村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541人,解拖公路贯过大桥镇,平均海拔2300米。    1950年4月设立大桥乡和团结乡,1958年宁源乡把团结乡改名,1982年更名宁源乡,1996年宁源乡和大桥镇合并称大桥镇,1996年原大桥镇柯别村因移民搬迁并入大桥村。1996年大桥镇因大桥水库搬迁到宁源乡政所在地。.  

复兴镇

  复兴镇位于冕宁县境中部安宁河谷地带,总面积60.4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海拔1697米,距县城18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58个村民小组,主要有汉、藏、彝三个民族,有农业户4296户,总人口20137人,全镇以农业为主,土产水稻、玉米、油菜籽,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蚕桑、樱桃、梨、桃子等。水果产量居全县第一,达2810吨,占全县总产量15%,其中樱桃年产量达1051吨,以颗大、色鲜、味甜著称,远销成、渝、昆等地。    主要职责:组织全乡干部职工、群众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党的各类方针政策,在党委的领导下,制定本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和带领全乡干部职工开展民政、司法、民兵、治安、计生、蚕桑、烤烟、国土、林业、退耕还林、扶贫、新村建设、护林防火等各项工作,保证全乡行政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做好全乡的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等工作,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全乡经济、社会进步;协调各村组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村委会的领导,指导、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处理好各类矛盾纠纷,调动和发挥村委会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农村工作顺利开展;积极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壮大经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泸沽镇

  冕宁县辖镇。素有“攀西第一镇”之称,是全省100个,全国500个小城镇规划和建设试点之一。1941年设泸沽镇,1952年撤销,1966年复建泸沽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106.7平方公里,人口2.5万。108国道、成昆铁路过境。辖东街、南街、西街、北街4个居委会和王家祠、五一、安宁、大田、大春、沙耳、大坪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掘、冶炼、建材、食品加工等厂、矿和建筑、运输、商业、饮食服务等业。以稀土深加工为主的县属企业已形成工业小区。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省属泸沽铁矿在境内。.  

沙坝镇

  冕宁县辖镇。1952年置沙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6公里。面积127.2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玉马山、三关、霸王塘、胜利、农丰、横街、曙光、幸福、迎丰、二村沟、老鸦沟、轿顶、高田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采掘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种植花椒和养蚕。.  

回坪乡

  回坪乡位于冕宁县城西南距县城三公里处,是一个有2987户,农业人口有12509人的农业大乡,五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2平方公里,聚集汉、藏等民族;拥有初级中心一所,中心校一所,村完成4所。全乡耕地面积14165.95亩,农业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种植为主,农业总产值1800万元,农民经济收入2260元。.  

回龙乡

  回龙乡政府驻回场,海拔1852米,总面积50.69平方公里,辖石古、丰乐、若水、八显、古樟、小凹共6个行政村,汉、藏、彝杂居。居南河中游,河谷、平坝为主,丘陵、坡地次元。主产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现烤烟生产也名列全县之首。有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各1所,村小6所,乾冕公路(从贯全境)。.  

哈哈乡

   哈哈乡位于冕宁县县境中西部,面积130.5平方公里,人口6832人,有彝、汉、藏三个民族,彝族人口占95%。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辖阿始乐、草西乐、哈哈、木拉乐、那甲瓦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0383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小麦,粮食总产273.8万公斤,农业总产值848万元。工业以稀土采选为主,有成片冷杉、云杉分布。  

森荣乡

  冕宁县辖乡。1953年置森荣彝族乡,1972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荣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201.4平方公里,人口0.9万。乾冕省道穿境而过。辖安乐、瓦都营、米谷、曹家、马厂、牦牛、呷伍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稀土采掘、运输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境内稀土蕴藏丰富。.  

林里乡

  林里乡位于冕宁县县城东南10公里处,东以校相岭山脚为界,与后山乡为邻,西以安宁河为界,与复兴镇隔河想望,南与白土村接壤,北与城厢镇毗邻。108国道纵贯全境。行政区域面积42.8平方公里,辖区3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乡有人口5776人,1306户,人口以汉族为主,有少量彝、藏等少数民族。耕地面积405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162元,粮食总产量248.6万公斤,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偶烤烟、油菜等,境内有学校3所。.  

石龙乡

  石龙乡地处冕宁中心地段,108国道贯穿全境,东与后山乡毗邻,西与宏模乡隔河相望,南与泸沽镇接壤,北与复兴镇交界,全乡面积23.18平方公里,五个行政村,25个村民小组,3162户13955人,具有耕地9305.39亩。.  

铁厂乡

  冕宁县辖乡。1950年设铁厂乡,1957年并入泸沽联合乡,1962年复铁厂乡,1966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11.5平方公里,人口0.6万。成昆铁路、泸(沽)书(古)公路穿境而过。辖果胜、孙水、高楼、汉罗、瓦勒、山宝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铁、锡、荧石采掘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马铃薯、玉米。.  

河边乡

  乡政府驻河边街,海拔1681米,面积43.79平方公里,人口13346人。辖胜阳、詹家、新安、桂花、蛟龙、卡路、庄村、险峰8个行政村。汉族聚居乡。位于河边河中游河谷两岸的平坝、台坡、缓坡上。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玉米。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5所,境内有供电所、林业站、派出所、卫生院、泸河路东通泸沽,有简易公路5公里,西通河里乡政府。.

河里乡

  冕宁县辖乡。1953年设河里彝族乡,1972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8公里。面积94.1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曲母、阿里、波罗、许子、三联5个村委会。境内有成片云南松。农业主产水稻、小麦、马铃薯。.  

冶勒乡

  冶勒乡幅员面积367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973人,基本上都为彝族,耕地面积5376亩,工农业总产值52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23万元,工业总产105万元,冶勒乡畜牧业发展前景较好,现有牛、马等大牲畜5千余头,羊7660只。    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冶勒水库大坝位于乡境内,水库总库容2.98亿立方。    全乡范围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铅、锌、硅等矿种分布,全乡共有3家锅锌洗选厂,1家金矿选厂,13个矿点。    冶勒乡1993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南北动物走廊。.  

拖乌乡

  拖乌乡位于冕宁县北端,是凉山州的北大门,与雅安市石棉县接壤。海拔高度在2100米至2400米中间,气候较为恶劣,风大,气温低,日照少。拖乌乡政府作为地方行政机关,现有22名职工,管辖着全乡4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三千多人,担负着带领全乡人民群众致富、创建平安和谐拖乌的重任。    108国道纵贯全乡,交通便利,乡内农作物主要有马铃薯、玉米和荞子,经济作物有花椒及李子等水果,产有贝母,虫草等名贵中草药及多种国家保护动物。彝族群众一直以来习惯于饲养牛、羊等牲畜,畜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近年来,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拖乌乡政府积极招商引资,想尽一切办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现已建成水电站5座,在建4座。    拖乌乡政府全体职工将忠于职守,为改善全乡人民群众生活创建和谐拖乌而努力工作。.  

彝海乡

  彝海乡现有行政编制人员11人,行政工勤人员2名,其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7人(乡-1人;乡长1人;党委副-兼纪律-1人;副乡长2人;武装部长1人;团委-1人;女职工2人,行政编制11人全是0正式党员)。据2005年统计年报全乡人口4740人,全乡辖3个行政村1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393.1亩,国内生产总值917万(其中第一产业695万,第二产业135万,第三产业87万元,生产粮食洋芋、玉米、农村经济主要收入来源为花椒,畜牧产品)。    彝海乡人民政府的服务范围为辖属内全体人民群众和行政、企事业单位及人员。.  

曹古乡

  曹古乡位于冕宁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2公里,东与越西县交界,南与城厢镇相连,西与大桥镇接壤,北与彝海乡毗邻,幅员面积122.83平方公里,辖3个村,19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395户,6185人,其中农业人口6095人,均是彝族,是冕宁县最大的彝海聚居乡。畜牧业和花椒是全乡主要经济支柱,农作物生产玉兰、洋芋和少量水稻。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1967.95万元,人均纯收入1913元。    业绩成就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完成了全乡农户人畜饮水管道架设。2、全乡基本实现了道路通(新建通村通组道路2000余米,其中硬化500余米),电话手机通,闭路电视通,照明用电通的目标。3、完成了全乡近2000余米的沟渠整修,新建防洪堤坝1000余米。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1、提出了建设“绿色曹古”的发展战略。2、建成花椒基地700余亩,核桃基地500余亩。3、引进3头瘦肉型种猪投放到各村进行推广。4、引进花唐芋,秋碗豆在全乡进行推广。    三、维稳工作:    在经常发生车匪路霸的路段设立社会治安综合服务电话,公示的办公室和-、乡长的电话号码便于联系。.  

惠安乡

  冕宁县辖乡。原为惠安乡,1956年并入大桥乡,1983年析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174.6平方公里,人口0.8万。有县道过境。辖沙坝、坪坝、迫夫、勒安、麦芽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盛产花椒。有成片云杉、冷杉林分布。境内建有大桥水库电站,装机容量9万千瓦。.  

后山乡

  冕宁县辖乡。1953年设后山彝族乡,1972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103.4平方公里,人口1.1万。通公路。辖桃园、大兴、富强、野儿塘、浸水坝、清泉、马鞍山、阁里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加工、运输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境内有州属滑石矿,年产滑石粉10万吨。.  

宏模乡

  冕宁县辖乡。1941年建宏模乡,1958年为巨龙公社宏模管区,1961年析改宏模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65.1平方公里,人口1.4万。冕(宁)先(锋)公路过境。辖松盛、文家屯、力争、四和、青龙、胜优、新阳、山河、半边山、孜家山、拉白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花岗岩、铁矿岩采掘、石材加工、酿酒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副业以养蚕为主。.  

先锋乡

  先锋乡位于冕宁县境南部,安宁河西岸,1993年南山营乡并入,面积62.5平方公里,人口15465人,县道泸河路贯穿全境,冕先路与之相接,乡政府驻地距县城30公里,辖双河坝口,巴姑,长新,兴隆,中和,白坭,杨家,落石,白象,南山11个村(其中前7个村为汉族村,后四个村为彝族村),5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412.5亩,农产品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为主,产烟叶、蚕茧、花椒、甘蔗。地势平坦,沟渠纵横,工业以建村,矿石采掘为主,尤以盛产硅石闻名,境内有县重点完中1所,小学3所,卫生所,兽医站各2所。.  

泽远乡

  冕宁县辖乡。1952年析兴隆镇部分地区建泽远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63公里。面积169.2平方公里,人口0.8万。通公路。辖八一、东方、麻叶林、跃进、金星、红专、安哈、屋莫、那基、前进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采矿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有成片云南松林。.  

里庄乡

  里庄乡位于四川省冕宁县西南部,距冕宁县城75公里,幅圆面积84.4平方公里,总人民2564人(农村人口1996人),全乡辖三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平均海拔1400米,平均气温17度,森林覆盖率达34%,盛产水稻、玉米、土豆、荞、麦等农作物。    里庄乡成立于1971年12月,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负责本辖区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文化、教育、卫生、民政、计划生育、国土管理、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管理行政工作,执行辖区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务预算。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金林乡

  冕宁县辖乡。1952年置木里彝族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金林公社,1983年置金林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02公里。面积51.3平方公里,人口0.1万。里(庄)金(林)公路通境。辖大杉、新民、果林、浸水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铜矿。农业主产马铃薯、玉米、荞麦。种植花椒。.  

腊窝乡

  冕宁县辖乡。1952年置腊窝彝族乡,1972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腊窝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15公里。面积97.4平方公里,人口0.2万。里(庄)腊(窝)公路通境。辖麻哈、长脚、腊窝、大沟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种植花椒。.  

联合乡

  联合乡位于县境西南,雅砻江河套内,距县城90余公里。面积210.9平方公里。人口2991,主要有汉、彝、藏3个民族,各民族相互团结,共同进步,“联合”由此而得名。辖庄子、核桃、木耳和大川毫4个行政村。农业以玉米,马铃薯,水稻为主。核桃,花椒和梨等产量颇丰,目前,正在大力推广黄金梨和青花椒。畜牧业以牛、羊、猪为主。有云南松原始森林。境内有被誉为“凉山明珠”的省属水电企业——磨房沟一、二级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2.5万千瓦和3.75万千瓦。正在建设中大型水电站——锦屏二级电站,在我乡大水沟与盐源县交接处,乡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在搞好协调服务工作的同时,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十一五”规划,加大扶贫力度,加快新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培育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即畜牧业,干果业,蔬菜业和水果业,积极引导富余劳务输出,奋力推进联合乡的跨越式发展。.  

麦地沟乡

  冕宁县辖乡。1952年置麦地彝族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麦地沟公社,1983年复置麦地沟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51公里。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0.2万。乾(宁)冕(宁)公路过境。辖软心沟、黄泥、前峰、北西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铜、稀土采掘。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水稻。种植花椒和养羊。.  

锦屏乡

  冕宁县锦屏乡他处凉山冕宁县西部的雅砻江西岸距县城93.4公里,是泸宁片区中心腹地,属典型高山峡谷地背靠巍峨的锦屏山,面临滚滚而下的雅砻江、对外交通要道是棉锦公路和锦屏大桥,全乡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085户4685人,其中汉族4600人,少数民族85人,全乡现有耕地5047.08亩,其中水田1746.70亩,农业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蚕桑、花椒、水果为主,畜牧业是一大经济支柱,乡境内有初级中学一所,乡中心小学一所,乡卫生院一所,村医疗站9个,信用社1个,乡境内有泸宁片区唯一的集镇,逢三、六、九赶场,是泸宁区商品集散的重要地区。锦屏乡曾被凉山州委、州政府授予为“无毒”社区称号,被冕宁县委、欣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等光荣称号。    锦屏乡有巍峨的锦屏山,闻名全州的仙人洞,风光秀丽的大校场,富集神述色彩的雁活卡,是全省旅游探险的好地方,雅砻江边的锦屏乡,宽阔的免锦公路,畅通的移动通信和光纤网络,独集特色的泸宁大蒜、土鸡、蚕茧是投资商投资收益的热土.  

南河乡

  南河乡位于冕宁县县境西部,雅砻江河套内。东与棉沙、麦地沟二乡隔江为界,南与联合乡接壤,西与健美、新兴二乡相连,北与锦屏乡相邻。幅员面积165.2平方公里,人口650户3149人,其中汉族2937人,藏族152人。乡政府驻地距县城约96公里。辖龙行沟、三棵树、三岔河、水塘子、堡尔塘、木洛、张家坪、阴山8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   该镇耕地面积6050亩,农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盛 产花椒、蚕茧、核桃,尤以蚕茧质优闻名。粮食总产量898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203万元。矿藏有稀土、金、铅、铜等。工业以稀土和金采掘为主,稀土采掘企业7家。森林覆盖率较高,有成片栎、桦、红杉、云南松分布,草场广茂。   -   地理位置    南河乡  冕宁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邻越西、喜德,南接西昌、盐源,西连九龙、木里,北毗石棉。北距省会成都470公里,南距州府西昌80公里。幅员面积4422平方公里。人口308026人。冕宁县地处横断山脉东部边缘,诸峰耸立,层峦叠嶂。安宁河、雅砻江纵贯全境,南垭河源于北境。西部雅砻江峡谷区峰高谷深,东部安宁河沿岸平坦宽阔。低纬度,高海拔形成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   -   交通   冕宁县交通方便。成昆铁路境内长26.5公里,有3个客货站。108国道纵贯全境,长104公里,乾(宁)冕(宁)省道贯穿西境,长106公里。境内各类公路总长815.5公里。县城距西昌青山机场70公里。108国道凉山高速公路泸沽至西昌已建成通车。公路旅客年运输量165万人次,周转量8902万公里;年货物运输量70万吨,周转量7234万吨公里。县城建有水厂2座,日供水量1200吨,供水居民15000人,人均日用水30公斤。辖区水电装机容量17.67万千瓦,其中县属装机容量6.17万千瓦。州属变电站2座,县属变电站5座。38个乡(镇)全部通电。城乡基本开通国内、国际长途直拨电话,有长话线路125条、电话交换机容量1万门,全县实现传输光缆化,电话程控化,电话机安装量9805部。开通900兆移动通信电话,移动电话用户1861户。   -   资源   冕宁县地貌类型丰富,土壤种类多,土地肥沃,适宜水稻等作 南河乡物生长;水资源丰富。有大小自然湖泊31个,积水面积36万平方米;有大II型水库1个,面积23.5平方公里,库容量6.58亿立方米;河流径流总水量480.5亿立方米,水能富集,可开发量329.6万千瓦,水质优良。土地面积663万亩。农耕地30多万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林业用地400多万亩,有林地占50%,活立木蓄积1560万立方米,优质建材云杉居多,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十余种。天然草场100多万亩,饲草种类繁多。珍稀动物有大熊猫、牛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3种。天然药材羌活、大黄产量较大,虫草、贝母、天麻产量较多。鸡棕、松茸等野生食用菌较丰富。已知的矿藏有稀土、金、铁、钛、水晶、滑石、石灰石等十大类三十多个品种。其中稀土储量200多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境内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处南方丝绸之路之要冲,文物古迹颇多,多处景点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  

青纳乡

  冕宁县辖乡。1952年置青纳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0公里。面积55.3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南安、马庄、打药、青丝塘、海子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水稻。种植花椒、柑橘和养蚕,以蚕茧质优闻名。.  

和爱藏族乡

  和爱藏族乡位于冕宁县西部,距县城80公里,境内多高山峭壁,幅员96平方公里,辖6个村27个村民小组,居住有藏、汉、彝三种民族3115人,乡政府驻地海拔2000米,主产有玉米、洋芋,盛产有蚕桑、花椒、核桃,有乡中心校1所,村小五所,乡中心卫生院一个。.  

棉沙湾乡

  棉沙乡位于冕宁西部,距县城87公里,地处雅砻江边是冕宁县泸宁片区9个乡和甘孜州九龙县必经之地,全乡总面积74.16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总人户数435户,农业人口2120人,耕地面积2473亩。.  

马头乡

  马头乡位于冕宁县境中西部,面积74平方公里,为少数民族乡,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00余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022.3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花椒,核桃,经济作物以花椒,核桃,山羊为主。辖区内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  

窝堡乡

  窝堡乡位于冕宁县西北部,距县城102公里,是冕宁县仅有的几个少数民族贫困乡之一,全由幅员面积96.5平方公里,辖五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有中心校一所,完小一所,村小三所,卫生院一个,居住着彝、汉、藏三种民族,共计4187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6.4%,主产小麦、玉米、水稻、洋芋等,主要经济产业为畜牧业及其它经济林木(如花椒、核桃、蚕桑)。.  

新兴乡

  新兴乡位于冕宁县西部锦屏山西麓雅砻江东岸,境内多陡坡峭壁,地势险阻,乡政府驻接兴村四组,浩气2600米,面积91.24平方公里,人口2670人,辖接兴,接波,耳子厂,姑兽沟4行政村,汉、藏杂居,主产玉米,水稻,洋芋次之,树种主要为云南松,红杉等,盛产蚕茧,花椒,有乡中心校1所,民办小学4所,不通汽车。.  

健美乡

  健美乡位于冕宁县的西南端,距县城180多公里,为全县最偏远的乡,乡政府所在地海拔2257米,全乡辐员面积81.7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14人,总户数474户。全乡耕地面积3515亩。生产玉米、小麦、洋芋,特色经济作物有蚕桑、花椒、核桃等..  


铁厂乡特产大全




铁厂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