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凉山州 >> 美姑县 >> 龙门乡

龙门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门乡谷歌卫星地图)


龙门乡简介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龙门乡,1958年小哈古乡和千哈乡并入,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84.9平方公里,人口0.6万。成美公路过境。辖瓦古觉、嘎勒、塔哈、红比、尔拖、树布依洛、千哈、尔马千、火窝、哈姑、尔河、勒吉阿么、哈摸油洛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养殖业以牛、马、猪、羊为主。境内有铁、煤等矿藏资源。.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84.9平方公里 513436229 616450 0834 查看 龙门乡谷歌卫星地图

龙门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门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巴普镇

  巴普镇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境中部。东邻合姑洛乡,南毗农作乡,西与巴古、典补乡接壤,北与拖木、觉洛、西甘萨、井叶特西乡连界。镇治所设巴普。合木公路与成美公路交汇于此,海拔2000米,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镇域总面积35.4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   巴普镇辖城郊的巴普、峨普、基伟、塔千、埂则、达戈、三河、洒勒 巴普镇产业8个村、54个组(城区未设居民委员会)。总户数2905户,总人口11277人,其中城镇居民5239人,农村村民6038人。全镇彝族7452人,汉族3713人,回族12人,藏族1人,蒙古族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18.29人。   1956年5月,在今巴普镇域设巴普、三河乡,隶属巴普区。1958年3月,建巴普乡人委。是年10月,撤销三河乡,辖区中的三河村划入巴普乡。1959年,撤巴普乡入巴普区公社,改为巴普大队。1961年,区公社撤销,巴普大队改建为巴普公社,隶属巴普区。   1968年5月,成立巴普公社革委会。1973年,所辖普千大队划入西甘萨公社。1981年7月12日,巴普公社革委会改为管委会。1984年7月,恢复乡建制,设乡政府,隶属关系不变。是年8月1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巴普乡改为巴普镇,设镇人民政府,为县人民政府直辖镇。   -   乡镇发展   199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90.85万元(农业98.52万元,林业13.65万元,牧业58,38万元,副、渔业20.3万元);有常耕地面积5582亩,粮食总产量190.4万公斤, 巴普镇产业主产玉米、洋芋、花椒、苹果、梨、核桃;有黄牛1505头,水牛18头,牦牛75头;猪6448头;山羊1396只,绵羊1282只。全镇有商业购销组和银行信用社各1个;有农村小学8所,在校学生390名;有镇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名。   实施特色农产品工程。优质烤烟项目,到“十一五”末,实现年产值3720万元;早特和反季节蔬菜项目,建无公害莲花白蔬菜生产基地,到“十一五”末,莲花白种植区莲花白收入达到10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建设奶花芸豆基地,实施项目乡人均增收1000元;优质特色水果项目,实施项目地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并带动适宜种植脐橙的村组发展优质脐橙;优质早熟梨生产,2008年至2010年在洛俄依甘乡新农村、九口乡瓦屋村、牛牛坝乡人民社、典补乡典补村、佐戈依达乡温子觉村、巴普镇沙河村6个村发展 巴普镇产业早熟梨生产,人均增收250元。  

觉洛乡

  在美姑县中部。面积29平方公里。人口 3 900,有彝、汉等民族。辖6村委会。1957年设觉洛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改设乡。县内蜡虫重要产地。夹美公路顺美姑河斜贯境西。有小学4所,卫生院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觉洛,在巴普北14公里。人口540,多为彝族。“觉洛”,彝语意为山弯中的平坝。夹灵公路经此。.  

井叶特西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天喜乡,1974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井叶特西公社,1984年置井叶特西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11.4平方公里,人口0.6万。合(江)木(里)公路过境。辖特西、峨支、依嘎、杜石、采竹、沙马乃拖、西甘萨、尔波曲、阿尼、果核、普千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采矿业。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玉米、燕麦。经济林木有核桃和梨。养殖业以牛、马、羊、猪为主。矿产资源以石膏为主。.  

合姑洛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合姑洛乡,1958年侯足乡并入,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105.1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洛觉、齐色、合姑洛、采嘎、瓦曲拖、四吉、马红、沙洛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电力、粮食、加工业等。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燕麦。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特产天麻、虫草等中药材。有广阔的黄茅埂天然牧场。.  

巴古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建布兹列拖乡,1960年更名为三岗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巴古公社,1984置巴古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乃拖、勒布、牛洛、昔线、三岗、维勒觉、洛渣、三比、依千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矿、建材、酿造、粮食、加工业等。农业以玉米、荞麦、马铃薯种植为主。盛产苹果、花椒、核桃、梨和樱桃。养殖业以猪、牛、马、羊为主。.  

农作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农作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33.6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农作、甲谷、依色、瓦一觉、卡俄、瓦尼姑、嘎洛觉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粮食、加工业等。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燕麦。经济林木有花椒、苹果和核桃。养殖业以牛、马、羊、猪为主。.  

佐戈依达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合姑洛乡,1958年侯足乡并入,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105.1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洛觉、齐色、合姑洛、采嘎、瓦曲拖、四吉、马红、沙洛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电力、粮食、加工业等。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燕麦。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特产天麻、虫草等中药材。有广阔的黄茅埂天然牧场。.  

子威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子威乡,1958年并入依洛拉达乡,1962年复置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子威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尔阿觉得、子威、特洛、木子列口、子威沙洛、沙马马拖、依子觉、书波乃乌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煤、建材等业。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燕麦。养殖业以牛、马、羊、猪为主。.  

依洛拉达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依洛拉达乡,1960年更名玉龙乡,1962年又更名玉洛乡,1974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依洛拉达公社,1984年复依洛拉达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32.7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依洛尔合、且摸、依觉、库莫、母觉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酿造、采煤等厂、矿。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经济林木有花椒和苹果。养殖业以牛、马、羊、猪为主。境内有煤矿和铜矿。.  

典补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城木典补乡,1960年改沙溪公社,1961年置乡,1962年更名地堡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典补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9公里。面积48.6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典补、城子尔拖、尔哈、散启、勒觉、莫吉、则哈古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豆类。兼产梨、核桃和花椒。养殖业以牛、羊、猪为主。.  

哈洛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哈洛乡,1958年其辖区分别并入典补乡和甘古乡。1962年析复哈洛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37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哈咯、瓦普、够峨、达古列口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燕麦。养殖业以猪、牛、马、羊为主。.  

牛牛坝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牛牛坝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置乡,1972年再改公社,1984年再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87.7平方公里,人口0.8万。合木公路过境。辖牛牛坝、阿波觉、腾地阿莫、特西乃拖、尔解卡俄、尔曲、马核觉、碾碾、四比齐、由木合、尔库、米体、热口阿觉、四俄千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洗染、加工、酿造、发电等厂。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黄豆。盛产花椒、核桃、梨和蜡虫。养殖业以牛、马、猪、羊为主。有煤、石灰岩等矿产资源。.  

尔合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尔合乡,1958年其辖区分别并入牛牛坝乡和竹库乡,1970年复置乡更名永新乡,1974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尔合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1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马海木尔合、乃祖库、嘎祖列口、达洛乃拖、达洛乃乌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养殖业以牛、羊、猪为主。.  

竹库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竹库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1公里。面积50.5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乃嘎、二洛觉、马勒故、地洛瓦衣、阿毕乃拖、瓦拖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苹果和梨。养殖业以牛、马、羊、猪为主。.  

候古莫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侯古莫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74.9平方公里,人口0.7万。通公路。辖侯古莫、四干洛、觉嘎、吉次列口、阿尔瓦觉、阿侯瓦觉、八嘎、各补乃拖、马拖、沙溪洛、依果洛、普各洛、石普峨勒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民族工艺品加工厂,其中以漆器、银铜首饰、木质酒具等民族工艺品制作精美而著称。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盛产优质花椒、核桃和梨。养殖业以牛、马、猪、羊为主。.  

候播乃拖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侯布列拖乡,1968年更名列拖乡,1974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侯播乃拖公社,1984年置侯播乃拖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103.8平方公里,人口0.6万。牛侯公路直达乡政府驻地。辖侯拖乃拖、纳举、板诺洛、洛沙、瓦基、瓦尼洛、甘古、阿毕乃乌、红子莫、巴干、甘洛、耿峨觉、瓦古罗咯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经济林木有核桃、梨和花椒。养殖业以牛、马、猪、羊为主。.  

采红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采红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29.7平方公里,人口0.3万。牛(牛坝)侯(播乃拖)公路过境。辖洛久、拉巴、竹局、采红、石拖、马古千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经济林木有核桃、梨和花椒。养殖业以猪、牛、马、羊为主。.  

苏洛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苏洛乡,1958年依所解乡并入,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174.4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耿木、峨洛、苏洛、依所解、红曲觉、乐格达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玉米。经济林木有漆树和花椒,是 b 美姑县生漆主要产区之一。产有天麻、虫草等名贵中药材。养殖业以牛、马、羊、猪为主。.  

九口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九口乡,1959年改美林公社,1960年复乡。1972年复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56.9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瓦乌、九口、四峨吉、尼则、瓦洛千哈、瓦洛、波窝苦、勒伍、勒合、达洛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豆类。经济林木有油桐、花椒和苹果。养殖业以牛、马、羊、猪为主。.  

洛俄依甘乡

  美姑县辖乡。1972年置大桥公社,1981年更名洛俄依甘公社,1984年改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63.7平方公里,人口0.4万。合木公路过境。辖洛俄依甘、核马、阿居曲、新农、阿卓瓦乌、嘎姑乃拖、罗布采嘎、格木、依波窝、扎则、马洛、马依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荞麦、马铃薯。经济作物有油桐、核桃。养殖业以牛、马、猪、羊为主。.  

拉木阿觉乡

  美姑县辖乡。1957年置拉木阿觉乡,隶 ? 昭觉县古里拉达区,1958年划归 b 美姑县,1972年改拉马公社,1981年更名拉木阿觉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34.7平方公里,人口0.4万。美(姑)抓(抓岩)公路贯穿乡境。辖拉达、瓦尼、马堵、波乃姑、尔布、尼合、色洛、哥勒阿门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经济林木有油桐、花椒和核桃。养殖业以牛、马、猪、羊为主。.  

洛莫依达乡

  美姑县辖乡。1973年置联合公社,1981年更名为洛莫依达公社,1984年置洛莫依达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68公里。面积32.9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洛莫依达、莫尼、子史、木格觉、维史、布尔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燕麦。养殖业以牛、马、羊、猪为主。.  

柳洪乡

  美姑县辖乡。1957年置柳洪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70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0.5万。美抓公路横贯境内。辖阿子马洛、柳洪、柳洪乃拖、达勒甲谷、达勒洛莫、卡哈、波莫峨泽、特波觉、吉觉古布、尔且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柑橘和油桐。养殖业以牛、马、猪、羊为主。.  

乐约乡

  美姑县辖乡。1957年置乐约乡,1985年尼珠乡并入,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85公里。面积30.6平方公里,人口0.4万。美抓公路横贯乡境。辖乐约、波莫、巴姑、三地、-硕峨、则祖洛嘎、八哈、扎纳姑、木勒火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豆类。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甘蔗、油桐、核桃和花椒。养殖业以牛、羊、猪为主。.  

尔其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吉觉其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置尔其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8公里。面积37.4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吉觉尔其、色口、瓦鲁、依惹、甲拉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养殖业以牛、羊、猪为主。.  

瓦西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瓦古乡,1958年尼立觉乡并入,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84.5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依达阿莫、四普、瓦以、古觉、特波、瓦古、树布、扎甘洛、尼勒觉、硕诺列口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燕麦、玉米。养殖业以牛、马、羊、猪为主。.  

峨曲古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峨曲古乡,1960年改公社,1961年复置乡,1972年再改公社,1984年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1公里。面积39.4平方公里,人口0.4万。成美公路过境。辖雷觉莫、四基觉、峨干、合觉莫、尔红干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电力、煤、洗染、加工等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盛产花椒和核桃。养殖业以牛、羊、猪为主。.  

炳途乡

  美姑县辖乡。1955年置四干普乡,1974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炳途公社,1984年置炳途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71.6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四干普、达普、特口、曲吉瓦拖、湾洛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玉米、燕麦。养殖业以牛、羊、猪为主。境内矿产资源以煤为主。.  

拖木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拖木乡,1958年毛各乡并入。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拖木、尔口、洛干、库合摸、木破洛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经济林木有花椒、苹果和核桃。养殖业以牛、马、羊、猪为主。.  

尼哈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尼哈乡,1958年安曲乡并入,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峨曲古乡,1994年再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洛洛、尼哈、安曲、古以瓦拖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燕麦。.  

龙门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龙门乡,1958年小哈古乡和千哈乡并入,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84.9平方公里,人口0.6万。成美公路过境。辖瓦古觉、嘎勒、塔哈、红比、尔拖、树布依洛、千哈、尔马千、火窝、哈姑、尔河、勒吉阿么、哈摸油洛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养殖业以牛、马、猪、羊为主。境内有铁、煤等矿藏资源。.  

依果觉乡

  依果觉乡位于美姑县城北大门,距县城39公里。幅员面积90平方公里,辖11村,48村民小组6708人。最高海拔3800米,最低海拔2100米。交通方便,成(成都)美(美姑)公路纵贯该乡。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洋芋、油麦、黄豆;经济林木主要有苹果、花椒、核桃: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铜;拳头产品主要有花椒。.  

洒库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洒库乡,1958年华岗、塔古、依楚3乡并入改光明公社,1961年复置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再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1公里。面积59.5平方公里,人口0.6万。成美公路纵贯乡境。辖洒库、依卓、尔觉、岗洛、华岗、塔古、处曲洛、依楚、吾门、处火千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造、建材、加工、电力等业。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玉米、燕麦。养殖业以牛、羊、猪为主。.  

树窝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树窝乡,1958年大湾乡并入,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00公里。面积266.7平方公里,人口0.2万。有县道公路通乡政府。辖树窝、陈家、大湾、斯一勒比、洛资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盛产天麻、生漆、蜂蜜和竹笋、养殖业以牛、羊、猪为主。有近1万公顷。.  

龙窝乡

  美姑县辖乡。1956年置龙窝乡,1958年马史觉乡并入,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82公里。面积289平方公里,人口0.3万。洪(溪)瓦(侯)公路直达乡政府驻地。辖龙窝、觉木、能和、依吾古、建尔卓、维黑洛、巴觉苦哈、依达、洛木干、干一洛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大豆。经济林木以漆树为主,产有天麻、贝母等名贵药材。养殖业以牛、马、猪、羊为主。瓦侯河流经乡境。大风顶自然保护区风景优美,珍稀动植物繁多,有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动物29种,孑遗植物连香树等30余种,被科研工作者誉为“生物基因库”。.  


龙门乡特产大全




龙门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