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常德 >> 津市市 >> 新洲镇 >> 荷花堰村

荷花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荷花堰村谷歌卫星地图)


荷花堰村简介

  荷花堰村位于新洲西南,南与黄林堰村交界,西与长岭岗村交界,北与青山峪村交界,东临肖家湖,地域面积3.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20亩,林地1396亩,水域1100亩,居民区236亩;有10个村民小组,共491户,1395人,村民人均收入10940元。
  荷花堰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5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女党员9人,35岁以下党员8人,大专及以上党员5人。
  荷花堰村村部修建于2011年,总面积720㎡,建筑面积350㎡,产权为集体所有,一站六室齐全,现能满足使用需求。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30781100 415000 -- 查看 荷花堰村谷歌卫星地图

荷花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荷花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万寿宫社区

  万寿宫社区位于新洲镇西北,西与青山峪村交界,北与杉堰村交界,南与嘉山社区交界,东与孟姜女社区交界,地域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7亩,林地100亩,水域53亩,居民区51亩;有3个居民小组,共1051户,3570人,居民人均收入10094元。   万寿宫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87人,其中预备党员0人,女党员22人,35岁以下党员8人,大专及以上党员7人。   万寿宫社区现活动场所为原白衣区区委会办公楼(后为新洲镇政府办公楼),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均为70㎡,目前设有群众工作室、综治室、计生室、图书室和远教室,无农民培训站、娱乐室。   

嘉山社区

  嘉山社区位于新洲镇东南,北临澧水,东与澧县良种场交界,湘北公路、新棠公路贯穿而过,地域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98亩,林地790亩,水域80亩,居民区1950亩;有4个居民小组,共521户,2010人,居民人均收入9400元。   嘉山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70人,其中预备党员0人,女党员17人,35岁以下党员13人,大专及以上党员8人。   嘉山社区现活动场所为原新洲公社办公楼,总面积为110㎡,建筑面积90㎡,目前设有群众工作室、综治室、计生室、图书室和远教室,无农民培训站、娱乐室。   

孟姜女社区

  孟姜女社区位于新洲北面,东与嘉山社区交界,西、南与万寿宫社区交界,北临澧水,地域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0亩,水域200亩,居民区2010亩;有3个居民小组,共980户,3520人,居民人均收入10940元。   孟姜女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92人,其中预备党员0人,女党员29人,35岁以下党员7人,大专及以上党员6人。   孟姜女社区现活动场所为原白衣区区委会办公楼(后为新洲镇政府办公楼),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均为70㎡,目前设有群众工作室、综治室、计生室、图书室和远教室,无农民培训站、娱乐室。   

五泉社区

     五泉居委会位于灵泉镇中心地带,面积3.02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500多人。是常德市2008—2010年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点村之一,2011年荣获湖南省政府“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是灵泉镇政府所在地。   集镇建设日臻完善。2006年以来,灵泉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镇村同治、建设宜居村庄,打造旅游重镇”的思路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为打造功能齐全,宜居宜业的集镇,镇党委、政府全面实施集镇扩容提质建设,先后实施了集镇街道“四化”,(即:硬化、绿化、亮化、美化),镇自来水厂、农村客运站、政务中心、农贸市场、镇敬老院、社区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集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同时,根据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资源整合的原则,按照强调特色,规划先行,规范标准,统一建设的要求,打造出高标准的农民新村——茶山岗农民新村。集镇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农村条件日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日益完善。累计硬化通村通组村组公路8公里,硬化沟渠2.3公里,新建和整修堰塘12口。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完成农户“三改四化”建设300户,农房外观改造100户,修建有机垃圾处理站1个,地埋式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围堰45个,配发户用垃圾桶200个、车载可卸式垃圾桶3个,有机垃圾焚烧池60个,配套垃圾环卫清扫设施8件套,聘请卫生清扫员8人(含集镇5人)。坚持定期开展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等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经济产业持续增强。五泉居委会有个体工商户189户,大米加工厂2家、服装加工厂3家、油脂加工厂1家,有400多人常年从事各类服务产业,是灵泉镇商贸流通中心,也是津市市西南地区粮食、油菜籽、水果等农业产品主要集散地和流通地。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神九堰民俗风情园紧临的“百果园”是全镇最大的柑橘生产基地,苗木花卉基地达到700亩。建有能繁母猪基地一个,年出栏猪仔4000头以上,建有生猪养殖基地一个,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   

九堰村

  九堰村位于新洲下垸,东与李家铺乡双坪村交界,南面为南湖汊,西与澧县良种场交界,北临澧水,地域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62亩,水域300亩,居民区126亩;有4个村民小组,共519户,1973人,村民人均收入5000元。   九堰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1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女党员4人,35岁以下党员7人,大专及以上党员6人。   九堰村村部于2012年在原址上翻修,总面积150㎡,建筑面积120㎡,产权为集体所有,一站六室齐全,现能满足使用需求。   

车胤村

  车胤村位于湘北公路沿线,南与李家铺乡万家村交界,北与澧县良种场交界,地域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952亩,林地410亩,水域380亩,居民区220亩;有5个村民小组,共583户,1910人,村民人均收入7850元。   车胤村党支部共有党员65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女党员9人,35岁以下党员5人,大专及以上党员3人。   车胤村村部修建于2006年,总面积300㎡,建筑面积200㎡,产权为集体所有,一站六室齐全,基本能满足使用需求。   

黄林堰村

  黄林堰村位于新洲镇东南,湘北公路、新棠公路穿村而过,南与李家铺乡清乐村、双岩村交界,西与荷花堰村交界,东与原车渚村交界,地域面积4.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89亩,林地1900亩,水域555亩,居民区200亩;有20个村民小组,共550户,1710人,村民人均收入9303元。   黄林堰村党支部共有党员80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女党员11人,35岁以下党员6人,大专及以上党员3人。   黄林堰村村部修建于2006年,总面积1000㎡,建筑面积700㎡,产权为集体所有,一站六室齐全,现能满足使用需求。   

荷花堰村

  荷花堰村位于新洲西南,南与黄林堰村交界,西与长岭岗村交界,北与青山峪村交界,东临肖家湖,地域面积3.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20亩,林地1396亩,水域1100亩,居民区236亩;有10个村民小组,共491户,1395人,村民人均收入10940元。   荷花堰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5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女党员9人,35岁以下党员8人,大专及以上党员5人。   荷花堰村村部修建于2011年,总面积720㎡,建筑面积350㎡,产权为集体所有,一站六室齐全,现能满足使用需求。   

长岭岗村

  长岭岗村位于新洲镇西南,西北与灵泉镇马家村交界,西南与李家铺乡清泉村交界,东南方与荷花堰村交界,北临青山峪村,地域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39亩,林地1200亩,水域850亩,居民区143亩;有17个村民小组,共481户,1644人,村民人均收入4800元。   长岭岗村党支部共有党员83人,其中预备党员0人,女党员11人,35岁以下党员9人,大专及以上党员6人。   长岭岗村村部修建于2012年,总面积800㎡,建筑面积200㎡,产权为集体所有,一站六室齐全,现能满足使用需求。   

青山峪村

  青山峪村位于新洲镇西南,东临新洲镇政府,南与荷花堰村、长岭岗村交界,西与灵泉镇马家村、李家村交界,北与灵泉镇同心存、戚家村交界,地域面积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725亩,林地3964亩,水域400亩,居民区101亩;有22个村民小组,共588户,2150人,村民人均收入9000元。   青山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82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女党员12人,35岁以下党员7人,大专及以上党员8人。   青山峪村村部修建于2010年,总面积350㎡,建筑面积286㎡,产权为集体所有,目前设有娱乐室、群众工作室、综治室、计生室、图书室和远教室,无农民培训站。   

杉堰村

  杉堰村位于新洲镇西北,西与灵泉镇戚家村交界,北与津市市工业新区交界,南面为青山峪村,地域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154亩,林地1872亩,水域950亩,居民区1000亩;有24个村民小组,共600户,2171人,村民人均收入10094元。   杉堰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5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女党员6人,35岁以下党员4人,大专及以上党员2人。   杉堰村村部修建于2008年,总面积1300㎡,建筑面积350㎡,产权为集体所有,目前设有农民培训站、群众工作室、综治室、计生室、图书室和远教室,无娱乐室。   

关桥村

  津市市灵泉镇关桥村位于灵泉镇北部,与澧县澧南镇、道河乡接壤,与金鱼岭办事处大旗、关山两村毗邻,全村集雨面积4.35平方公里(6525亩),耕地面积2409亩。其中,水田1254亩,旱地300亩,林地1300亩,水面815亩。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313户,987人。在职村干部3人,后备干部1人,组长10人,中-员36人。村域经济以种养殖业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   关桥村曾经是常德市市委组织部2009年联系的扶贫点村之一,也是常德市、津市市市委、市政府2008年至2010年,常德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先行先试单位。关桥村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二广高速途径关桥村并设有互通,津市市高速公路接线与澧县滟洲大桥接线在高速公路互通处交汇,是津市市工业集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建设地之一。   通过新农村建设,关桥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党建和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特色产业初具雏形。培植了生猪养殖、优质油茶和山地林业等三大产业,依托旺森养殖公司发展生猪养殖大户3户,年出栏生猪7000头;围绕丘岗开发发展山地林业经济,现有优质油茶基地500亩,用材林、果木林800亩;明年,将依托和平生物生产技术,大力发展蘑菇种植产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通过示范片联点建设和村支两委筹资,修建了津市市农民技能培训基地、村民活动中心,硬化通村通组公路8公里,新建和扩建堰塘17口,改水215户,铺设自来水管线3000米,新增100千伏安变压器2台,改造低压线路200米;实施了关桥村安置点建设,计划安置住户196户,目前,入住和在建的达到50户。党建工作不断创优。村支两委一班人团结向上,积极进取,不断加强阵地和远教站点建设,积极发展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开展党员素质教育、党员联户带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等活动,党建工作不断创优,带动了关桥村的建设与发展。文明创建深入推进。引进城市环卫管理模式,实施居民门前“五包”措施,配套了环卫保洁设施,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改观;深入开展以“启民智、修民德、正民风”为主题的乡风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村民素质显著提升,建设发展环境日益向好。   

鹿山村

     津市市灵泉镇鹿山村位于灵泉镇西北部,与澧县澧南镇和道河乡接壤。全村集雨面积5.06平方公里(7590亩),耕地面积4000亩,其中,水田面积3100亩,旱地面积900亩,林地1900亩,水面500亩。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324户,1021人。在职村干部3人,后备干部1人,党员45人。村域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2012年,人均村收入达到7500元。   鹿山村是灵泉镇土地面积最大的行政村,二广高速公路横贯其中,境内有全镇最大的林场鹿山林场(1080亩),有国家小Ⅱ型水库2座,是我镇最大的粮食生产村,是佳和农牧公司在津市市2个生态养殖基地建设村之一。近几年来,鹿山村村支两委充分挖掘鹿山村资源和人脉优势,积极向上争资引项和对外招商引资,在改善村级基础设施条件,开发山地林业经济,实施粮食规模生产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通过争取建设项目和自筹建设资金,鹿山村修建了村级活动中心,配套了文体设施,修建村级公路4.9公里,新建和改扩建堰塘32口,硬化沟渠1500千米,整修组级公路15公里,机耕道7公里,新增100千伏安变压器2台。目前,乔新线(县道)5.1公里硬化工程正在实施,2014年元月能够建成通车,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鹿山村是传统农业生产村,为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村支两委围绕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水田资源在土地流转上下功夫,发展山地林果业和水稻规模化种植业。全村现有用材林1400亩,柑橘500亩;流转水田600亩,培植水稻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大户4户,为鹿山村村支两委组织群众发展设施化、规模化、现代化农业打下了基础;同时,与佳禾公司生达成共识,预备依托该公司的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引导和鼓励群众开展“公司+农户”合作,开发新型种养殖业,为调整村域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创造条件。   


荷花堰村特产大全




荷花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