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将乡处于汝城县东部,总面积81.4平方公里,距县城27公里,距郴州130公里,距江西赣州180公里,广东韶关120公里,301国道穿插全境。至将修建的厦成高速公路横穿全境并设出入口。全乡林木蓄积量180742立方米,希土矿拥有量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全乡建有小水电站2座,发电量180万千小时,矿产加工厂2家,木材加工厂3家,香精香粉厂2家,铸钢厂3家,引进外乡个体私营户投资720万元,筹建装机1300千瓦时电站,已投产运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卫娱乐、广播电视及通讯设施配套。村村通公路,100%自然村通上了电话,境内建有移动通讯基站,全乡拥有移动电话1000余部。.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81.4平方公里 | 431026210 | 423000 | 0735 | 查看 益将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城关镇 |
汝城县辖镇。1949年属城厢镇,1958年属幸福公社,1960年设城关公社,1981年复改城关镇。位于县境中心,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1.8万。106国道经此。辖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内、沙田电厂6个居委会和新井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矿产加工、造纸、塑料、食品加工等。明代文塔、宋代爱莲池和朱青勋烈士亭,虎头寨烈士陵园等均在境内。. |
热水镇 |
汝城县辖镇。1949年设岭屏乡,1956年更名热水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0年置镇。位于县境东部,东邻江西省崇义县,南接广东省仁化县。距县城23公里,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1万。镇政府驻热水圩。通公路。辖热水、长塘、邓家洞、大水山、桃金洞、鱼王、东江水、高滩、黄家洞、黄石、星火、横瑞12个村委会和桥东、桥西2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矿产加工、竹木加工等厂。. |
土桥镇 |
永丰乡、土桥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土桥镇 土桥镇位于湖南省汝城县中部,距县城5公里,东邻永丰、益将乡,南与附城乡接壤,西连城关镇、城郊乡,北靠暖水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5公里,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72.5公顷,山林面积39平方公里,全镇辖23个行政村,201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30324人,是全县的特大乡镇之一。土桥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境内现有小(I)型水库4座,小(II)型水库5座,总蓄水量928万立方米,龙虎洞水库右干渠流经本镇15公里;106国道和省道S324线横贯境内,交通方便,境内有全县最大的中心变电站,电能优势突出;境内平地面积较大,土地肥沃,物产林木资源丰富,用材林主要有杉木、松木、桤木、枫树、毛竹等,经济林有奈李、水晶梨、板栗、酸枣等;矿产主要有煤、铁、铜、银;旅游资源有虎形寨、七拱龙、猪头寨、清风岩、连珠岩、天柱山等奇峰异洞和广安所八角楼、红军旧址、金山祠堂群等文化古迹,引人入胜,其中广安所八角楼和金山祠堂群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极具开发价值,近几年来,土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以“团结务实、负重攀登、励精图治、再建土桥”的土桥精神为支柱,开创了“十五”期间“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一是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形成了28000亩的优质稻、超级稻基地、4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6000亩优质小水果基地、1000亩药材基地、10000亩退耕还林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富有土桥特色的“生态农业园”初具规模,每年为全镇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二是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五年共引入资金6925万元,创利税1399万元,形成了以永安、周家、横迳等村为中心的“矿产工业园”和以土桥、永安等村为中心的“建材工业园”,全镇现有大小企业20余家。三是实施了“科教兴镇”战略。通过科技示范,促进了优质稻、超级稻、荷兰15号马铃薯、中芝10、药材等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积极改善了办学条件,抓好了学校布局调整,狠抓了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全县前茅;抓好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积极丰富了乡土文化。. |
三星镇 |
"汝城县三星镇位于县城南部,106国道横贯境域,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93.07平方公里,总人口28612人,其中农业人口27360人,2004年财政总收入532万元,系全县六大乡镇之一。为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按照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要求,我镇于今年4月始开展村账镇管有关工作,于5月正式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村账镇管,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村级帐务管理规范,村级工作有条不紊,群众满意程度大大提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改革前村级财务状况 村帐镇管实施以前,农村财务管理普遍存在“乱、散、拖”的通病。所谓乱,就是说财务管理混乱,具体有三方面:一是收入乱,白条子泛滥,收入满天飞,迟迟难交帐。二是支出乱。开支把关不严,审批形同虚设,签单形象严重。三是帐目乱。帐目不清楚,科目不科学,逻辑理不清,数字对不上。所谓散,就是说财权不集中,帐目人人有,财经纪律执行不严格,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所谓拖,就是说财务结算没按规定落实,财务公开透明不及时,群众意见反响大,村干部有理说不清。正是由于村级财务的混乱和无序,一方面导致原本薄弱的村级经济雪上加霜,相当部分村由于兴办公益事业债务沉重,而分散于群众中的零散债权又难以回收,村级工作无法正常运转;另一方面群众对村主干有腐败嫌疑的误解和看法,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抵触情绪大。基于此,为扭转村级“收入少、支出乱、债务重”的现状,确保村级基本支出需要,维护农村基层和谐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我镇审时度势,乘势而上,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镇范围内积极推行了村帐镇管改革。 二、工作措施 所谓村帐镇管,就是以村为独立核算单位,坚持村级财务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而管理权、监督权上交到镇,由镇政府统一帐簿设置、记帐方法、银行帐户、票据管理、记帐时间、帐目公布和资料归档,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核算、资金专户、分村设帐、票证统管”,直接管理监督村级财务活动的一种财政管理方式。. |
暖水镇 |
暖水镇、田庄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暖水镇 汝城县辖镇。1949年属四区,1956年设暖水乡,1958年属田庄公社,1961年改暖水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5年置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1.2万。镇政府驻暧水圩。106国道经此。辖罗泉、泉源、双溪、白钩、曹家、北水、东村、双联、巷头、蒋步10个村委会和暖水居委会。境内地热、水力资源丰富,有罗泉旅游疗养区、“太乙仙泉”矿泉水。乡镇企业有水电站、硅冶炼厂、林场。. |
大坪镇 |
汝城县辖乡。1949年属二区,1956年设大坪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59年改大坪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西南邻广东乐昌,南接广东仁化。距县城11公里,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2.9万。乡政府驻大坪圩。106国道经此。辖溪头、隆兴、官路、五桂、上祝、下祝、欧村、大坪、联村、堆上、山口、新南、东沤、毛家、黄屋、李屋、谭屋、鲁塘、城溪、坪湾20个村委会和大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铁矿开采、轧钢、矿产加工和小水电站等。盛产杂交水稻、松杉木。. |
三江口镇 |
汝城县辖镇。1949年属六区,1956年属东岭乡,1958年设东岭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迁址于三江口村置三江口镇。位于县境南部,与广东省仁化县交界,距县城32公里。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0.9万,瑶族占59.1%。106国道经此。辖兰洞、塘田、上里、中心、明星、红光、下里、沙界、大塘、仙溪10个村委会和三江口居委会。乡镇企业有茶叶加工厂、水电站、木材加工厂、林场。特产白毛尖茶。. |
城郊乡 |
汝城县辖乡。1949年属一区,1956年属城关镇,1958年属附城公社,1961年属城关公社,1981年设城郊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1.2万。乡政府驻县城劳动路。106国道和汝宜公路经此。辖云善、锦堂、津江、益道、横巷、东正、予乐、甲享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机砖、硅铁、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加工等厂。有厚坊岩景点。. |
附城乡 |
汝城县辖乡。1949年属城关区,1956年设附城乡,1958年改附城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2.4万。乡政府驻江头村唐家。106国道经此。辖朱家、邓家、云内、新堂、廖家、官桥、陈家、曾家、斗山、上泉、东方、江头、么刀、东溪、向东、道南、联江、长安、上联、下联20个村委会和附城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机砖厂、鞭炮厂、矿产加工厂和水电站。. |
井坡镇 |
汝城县辖乡。1949年属二区,1956年设井坡乡,1958年改东风公社,1961年更名井坡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西南与广东乐昌县交界。距县城13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2.1万。乡政府驻井坡圩。106国道经此。辖营先、岭塘、浆湖、塘坑、泉溪、明星、白玉塘、龙虎、平塘、朱家、阳星、大村、下青、上袁、古塘、兴曹、长岭17个村委会和井坡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矿产加工、钨矿开采。. |
文明瑶族乡 |
文明镇、盈洞瑶族乡、岭秀瑶族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文明瑶族乡 汝城县辖乡。1949年属三区,1956年设文明乡,1958年改文明公社,1984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部,南接广东乐昌县。距县城33公路,面积190平方公里,人口2.8万。乡政府驻文明圩。汝宜公路经此。辖宣溪、长垅、中洞、上章、楼江、文市、新东、新旭、还田、沙洲、秀水、五一、黄土、青山、快乐、长远、长城、新田、向阳、塘下、洞头、横江、二都、竹下、良田、浅堆、山田甫、山田垅、大地29个村委会和文明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果基地、煤矿、红砖厂、发电站、林场。. |
南洞乡 |
汝城县辖乡。1949年属四区,1956年设南洞乡,1958年属田庄公社,1961年改南洞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北23公里,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1万。乡政府驻南洞圩。有公路通境内外。辖淇南、高月、光明、山联、淇岭、-、吕洞、育才、育林、西边山、东边山11个村委会和南洞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林场、水电站。. |
濠头乡 |
"濠头乡地处“两省三县六乡”交界处,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乡镇,乡情、社情、民情复杂,开展工作遇到的最大阻碍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濠头要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关键。乡党委、政府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濠头乡先后投入60多万元实现了有线电视与县广电的联网,让农民了解外面的世界。投入2万多元对乡文化站进行了改造,更新了图书,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乡里围绕“构建和谐濠头”先后推出了“优生优育好、少生快富奔小康”、“人人都是濠头环境,个个代表濠头形象”、“唱山歌、走果路”等一系列主题宣传,为乡党委、政府各项发展决策的顺利实施扫清了思想障碍。 近几年,濠头乡立足丰富的水力、竹木资源优势,大力抓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建成了12座小水电站,实际利用外资1.3亿元,其中宝沙电站、扶洲电站等项目投资都在6000万元以上,总装机容量和投资总额居汝城县之冠。乡里还开发了“红军楼”、“阳光沙滩”等旅游景点,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益将乡 |
益将乡处于汝城县东部,总面积81.4平方公里,距县城27公里,距郴州130公里,距江西赣州180公里,广东韶关120公里,301国道穿插全境。至将修建的厦成高速公路横穿全境并设出入口。全乡林木蓄积量180742立方米,希土矿拥有量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全乡建有小水电站2座,发电量180万千小时,矿产加工厂2家,木材加工厂3家,香精香粉厂2家,铸钢厂3家,引进外乡个体私营户投资720万元,筹建装机1300千瓦时电站,已投产运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卫娱乐、广播电视及通讯设施配套。村村通公路,100%自然村通上了电话,境内建有移动通讯基站,全乡拥有移动电话1000余部。. |
集龙乡 |
汝城县辖乡。1949年属六区,1956年设集龙乡,1958年为热水公社,1961年为集龙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部,东邻江西省崇义县。距县城26.5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0.6万。乡政府驻集龙圩。汝崇公路经此。辖联盟、联心、庚龙、集龙、水南、潭集、圆凼、刘村8个村委会和集龙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厂、水电站、林场、矿产加工厂。. |
马桥乡 |
"马桥乡地处汝城县西北角,辖13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125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5636人,其中农业人口15124人;全乡总面积21.6万亩,其中水田1.12万亩,旱土0.25万亩,山林18万亩;全乡党员438人,乡干部职工79人(工人21人),其中在岗人员47人,分流18人,离退休干部职工14人;全乡现有教师125人,其中学区77人,中学48人;全乡学生总数2744人,其中中学748人,小学1996人。. |
外沙乡 |
汝城县辖乡。1949年属八区,1958年置外沙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1.4万。乡政府驻外沙圩。汝宣公路经此。辖梅木、高村、外沙、冲头、坳头、梓里、珠目、荷塘、下洞、盘溪、长春11个村委会和外沙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石灰厂、片石场、红砖厂、煤矿、陶器厂、水电站。为解放军高级将领朱良才出生地。. |
延寿瑶族乡 |
小垣镇、延寿瑶族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延寿瑶族乡 汝城县辖乡。1950年属三区,1956年设延寿乡,1958年属战斗公社,1961年改延寿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改延寿瑶族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1.6万,瑶族占81.3%。乡政府驻延寿圩。通公路。辖九如、松西、桑坪、留观、官坑、寿水、新坡、下杨、郭家、东寿、铜城、城江、山眉、中坪、韫坪、平坑、留富17个村委会和延寿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钨矿开采、农产品加工厂、水电站。为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李涛出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