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街道 辖:紫荆路、白竹路、珊瑚路、梧桐路4个社区。
梧桐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3年1月,街道地处冷水滩城区西北部,原属永州市凤凰园经济开发区管辖。辖区东至凤凰路,南至湘桂铁路线,西至珍珠路,北至湖塘路。辖区有湖南跃进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湘南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永州市烟叶复烤厂、湖南省煤勘三队等省市区大小工业企业13家,形成以铸造、竹制品、烟叶加工、地质勘探、线带塑胶、小五金等多种行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格局。土地面积4.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人,辖珊瑚路、白竹路、梧桐路、紫荆路4个社区居委会17个居民小组。 梧桐街道办事处自成立以来,辖区内城市建设发展较快。境内建成街道主要有凤凰路、银象路、珍珠路、珊瑚西路、白竹路、梧桐西路、湖塘西路等。辖区内商贸企业较多,街道商业网点健全。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有永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城市商业广场及亚飞汽车销售公司等。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辖区内有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湘南兵工技校、成功技术学校、潇湘职校等多所专业技术学校,有一所剑桥私立学校和全日制凤凰小学,白竹大道发展成一条集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生活为一体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街道。2003年,完成税收征收任务387.91万元,辖区企业516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3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万人 | 4.13平方公里 | 431103005 | 425000 | 0746 | 查看 梧桐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梅湾街道 |
梅湾街道办事处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东起复兴路,西临湘江,南至九疑山学院,北接育才路,下辖 梅湾路、清桥路、逸云路、三多亭、翠竹园、前进等6个社区,总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人。辖区内共有中央、省、单位108个,区直单位45个,是永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为全市政治、文化中心。在市区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梅湾街道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上下联动,积极探索,狠抓组织建设,推进社区自治,美化社区环境,保障社区治安,强化社区服务,活跃社区文化,全力营造了“崇尚科学,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互帮互助;奋发向上,健康活泼”的人文氛围,促进了街道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梅湾街道先后荣获“省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省创建和谐社区先进街道”、“省充分就业街道”等荣誉称号,街道党建、财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等工作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表彰。 - 平安建设 为维护社区安定,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梅湾街道全面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切实推行以“自我管理”为主 的社区自治机制,积极组建群防群治网络。在5个社区原有的12名专职治安队员的基础上,又面向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招聘了20名政治思想过硬、吃苦耐劳、身强体壮的治安协管员,出台了严格的管理规定,制定了巡逻路线,配备了手电筒等设备,每天晚上在背街小巷巡逻维护治安。同时,动员辖区单位、居民区居民自发组建了21支96人的义务巡逻队,在各居民楼发动居民推荐楼栋长142人,从而构建了以社区民警为主导,专职治安队员、治安协管员、义务巡逻队员、居民楼栋长协防协治的治安防范网络,为社区治安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梅湾街道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上下联动,积极探索,狠抓组织建设,推进社区自治,美化社区环境,保障社区治安,强化社区服务,活跃社区文化,全力营造了“崇尚科学,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互帮互助;奋发向上,健康活泼”的人文氛围,促进了街道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 |
菱角山街道 |
菱角山街道(即原城北)位于冷水滩城区北部,东、南至湘江与上岭桥和梅湾街道隔湘江相望,西至九嶷巷、马路巷与肖家园街道办事处交界,北至湘桂线与梧桐、凤凰两街道接壤。辖车站、活龙井、文昌阁、下河线4个社区居委会,共13个居民小组,常住总人口4万余人,面积3.72平方公里。 辖区内中央、省、市企业多。1984年以前,该辖区规模较大国有企业有耐火材料厂、纺织厂、木材总厂、罐头厂、造纸厂等20余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辖区内大部分企业改制、破产、倒闭,下岗失业人员多。近几年来,不断拓宽就业门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一批企业。商业发达。菱角山已成为冷水滩城区的商贸中心、物流客流中心、交通中心,辖区内城市主干道有零陵北路、零陵中路、潇湘路,大型商场和专业性市场有永泰商贸城、银龙电脑城等;驻辖区的主要单位有:岳纸湘江公司、湘南罐头厂、耐火厂、面粉厂、万利集团、老火车站等。2003年,完成税收征收任务931.76万元,辖区企业768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38元。 菱角山街道位于冷水滩区城区,地处河东、河西之间,交通便利,人流量大,菱角山二小、中国电信、电脑市场、手机卖场等。 |
肖家园街道 |
肖家园街道(即原城中)位于冷水滩区城中,南邻杨家桥街道,东靠湘江,西接珊瑚乡,驻辖区省、市、区属单位56个。商业网点主要有桥头市场、金地市场、红太阳购物商业广场、步行街等。面积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人。辖石牌楼、红旗路、通化街、又一村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个居民小组。 1984年,肖家园街道办事处成立以来,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工业企业主要有卫生纸厂、蓄电池厂、城中砂石公司等企业。物资大厦、果菜大厦、第一百货大楼、第二百货大楼矗立零陵中路两侧。餐饮、娱乐、购物中心、大型超市、高档酒店、中小大型批发市场较多。区域内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步行街、地下商场,个体工商户云集,成为冷水滩城区最繁华的商贸地段之一。辖区内有冷水滩文化馆、新华书店、永州市中医院、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三小、六小等事业单位。社区文化活动全面开展,2003年,境内石牌楼社区被湖南省政府、省民政厅授予“湖南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2003年,完成税收征收任务627.5万元,辖区企业639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6元。 |
杨家桥街道 |
将仁湾镇与杨家桥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杨家桥街道 杨家桥街道(即原城南)位于冷水滩区城南,东邻梅湾街道,西靠珊瑚乡,南接仁湾镇,北连肖家园街道。湘江河道、湘桂铁路穿境而过,零陵南路、伍家院路、将军岭路由北至南贯穿全境,解放路、沿江路、狮岩路、轻机路、长丰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方便。辖区内有长丰集团、水电设备厂、四O九队、潇湘水电站、九嶷水泥厂、虎岩国家粮食储备仓库、虎岩公园、黄泥井市场等企事业单位85个。面积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4万人。辖6社区居委会28个居民小组。 - 历史发展 1984年,辖区内原冷水滩镇的大寨路改名为零陵南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零陵南路先后形成了糖酒一条街、建材市场一条街、服务行业一条街。工业经济发展较快。1986年,在零陵南路先后办起了冷水滩铝制品厂、城南基建公司、城南羊毛杉厂、冷水滩玻璃仪器厂、城南招待所、城南液化气站、城南地板砖厂、城南砂石站、南方建材公司、宏盛陶瓷厂等十多家街道企业。辖区内黄泥井农贸市场扩建后成为全省较大的农贸市场之一。长丰汽车配套工业园成为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潇湘水电站已成为冷水滩区的重要支柱产业,虎岩国家粮食储备库是我市最大粮食储备基地。1992年,该办事处在伍家院修建了一栋212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2003年底,引进外资800万元修建了杨家桥社区综合大楼。2003年,完成税收征收任务535.07万元,辖区企业798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7元。 |
梧桐街道 |
梧桐街道 辖:紫荆路、白竹路、珊瑚路、梧桐路4个社区。 梧桐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3年1月,街道地处冷水滩城区西北部,原属永州市凤凰园经济开发区管辖。辖区东至凤凰路,南至湘桂铁路线,西至珍珠路,北至湖塘路。辖区有湖南跃进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湘南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永州市烟叶复烤厂、湖南省煤勘三队等省市区大小工业企业13家,形成以铸造、竹制品、烟叶加工、地质勘探、线带塑胶、小五金等多种行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格局。土地面积4.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人,辖珊瑚路、白竹路、梧桐路、紫荆路4个社区居委会17个居民小组。 梧桐街道办事处自成立以来,辖区内城市建设发展较快。境内建成街道主要有凤凰路、银象路、珍珠路、珊瑚西路、白竹路、梧桐西路、湖塘西路等。辖区内商贸企业较多,街道商业网点健全。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有永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城市商业广场及亚飞汽车销售公司等。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辖区内有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湘南兵工技校、成功技术学校、潇湘职校等多所专业技术学校,有一所剑桥私立学校和全日制凤凰小学,白竹大道发展成一条集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生活为一体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街道。2003年,完成税收征收任务387.91万元,辖区企业516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3元。 |
凤凰街道 |
凤凰街道 辖:湖塘路、工业村、度假村、凤凰路4个社区。 凤凰街道地处冷水滩城区东北部,东至春江路,南至湘桂铁路,西至凤凰南路、凤凰中路和珍珠北路,北与珊瑚乡岭头上村接壤。1997年以前,归属冷水滩凤凰园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2月,经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凤凰街道办事处,2003年1月,移交冷水滩区管理,办事处迁址梧桐东路。驻辖区省、市、区单位39个,交通便捷,商贸流通业发达,辖区总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人。辖凤凰路、渡假村、工业新村、湖塘路4个社区居委会9个居民小组。 2003年,街道办事处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优化经济环境,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进招商项目2家,共投资300万元(杨五六酒吧投资180万元、恒通预制品厂投资120万元),奔腾印务公司新扩建投资1800万元。辖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凤凰工业园恒康药业20户共1500平方米的房屋拆迁任务,春江路征用土地23.9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旧城改造有新进展,建成二中门前广场、春江安置小区。社区服务发展较快,街道办事处、社区两级劳动保障机构相继建立,劳动保障服务和再就业等各项工作开展顺利。成立凤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医疗服务。2003年,完成税收征收任务540.91万元,辖区企业634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8元。 |
曲河街道 |
岚角山镇与曲河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曲河街道 永州市冷水滩区辖街道。总面积15.40平方千米,总人口1.53万人(2013年)。辖2个社区、4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曲河行政村。 【沿革】2013年,将上岭桥镇的曲河、马路街、小岭、桐木井4个行政村和梅湾街道的逸云路、前进2个居委会合并,设立曲河街道。 |
岚角山街道 |
岚角山街道辖石木冲、长塘角、巴洲等30个建制村和楚江圩、岚角山2个社区,人口2.85万人。 |
仁湾街道 |
仁湾街道辖东冲、东山里、胡家岭等25个建制村和舜皇、长丰2个社区,人口5.5万。本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冷水滩区辖1个乡、8个镇、10个街道。 |
花桥街镇 |
花桥街镇位于冷水滩区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冷水滩城区40公里。东临普利桥镇和杨村甸乡,南接东安县卢洪市镇,西与东安县花桥镇毗邻,北与东安县南桥镇接壤。镇政府驻花桥村花桥街,辖新铺、石坝、石塘、定塘、坪塘、枫木井、敏村、高龙、金山岭、良木塘、姚家坝、温水塘、秀井头、岔路口、老街、花桥、峦山岭、江西佃、灯塘等19个村和花桥街1个居委会。 镇沿用驻地花桥命名。相传明初境内有一石拱桥,花纹奇特,故名“花桥”。解放初,为花桥乡、坪塘乡。1956年将坪塘乡并入花桥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和平公社。1961建立花桥公社,为普利桥区管辖。1981年因避免与东安县“花桥公社”同名,故改名为“花桥街”公社。1984年将花桥街公社又分为花桥街乡、坪塘乡。1995年撤区并乡,将坪塘乡、花桥街乡合并设花桥街镇。 全镇总面积64.5平方公里,耕地924公顷,6307户,19179人,境内四周群山围绕,粮田众多,是林粮棉并举的鱼米之乡,辣椒、红薯粉、血豆腐深受大家的喜爱;自古以来以手工业出名,藤椅销往全国各地。境内217省道贯穿南北。该镇是冷水滩区的烤烟基地和林木、玉米、花生的重点产区,镇年工农业生产总值2600.00万元,年财政收入163.22万元。 境内有农机修配厂、竹木加工厂、糖果加工厂、砖厂、采石场等。设有中学2所,小学6所,医疗机构1个。 镇-:吕芳富 镇长:陈世良 电话:4411209 邮政编码:425915. |
普利桥镇 |
普利桥镇位于冷水滩区境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冷水滩城区33公里。东邻黄阳司镇,南毗牛角坝镇,西界东安县花桥镇,北接杨村甸乡、祁阳县。镇政府驻普利桥村,辖小里桥、盐目桥、腊子山、农科、普利桥、朱家洞、铁塘、江子塘、许家、关草、吊楼、岐山、拱桥、八井、卉塘、石马、宽公、定良、麻田、栗山、小水、应塘、雨塘、长冲、石子塘、杉木桥、鲁头碑、小江桥、下叶塘、板塘、荷塘、力塘、岐塘冲、落刀塘、九龙、双龙、竹家冲、双合等38个村和正东、正西2个居委会。 镇沿用驻地普利桥自然地名。明初,此地即有人开铺设店,街东土地堂侧架有木桥,始名“土地桥”。1939年前后-,伪军在此修碉堡一座,逐改名“堡里桥”。1943年,东安县顾畴和尚来此做法会,改为“普利桥”,意即“普利四方”。文化革命中改“利”为“里”,称“普里桥”,1982年恢复“普利桥”。该镇解放初为岐山、定牌2个乡,1956年并入普利桥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和平公社。1961年改建为普利桥公社。1984年改设普利桥区政府,管辖原普利桥镇、楠木冲乡、杉木桥乡、杨村甸乡、花桥乡、坪塘乡、牛角坝乡、牛角圩乡等8个乡镇。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时,原普利桥镇、楠木冲乡、杉木桥乡等3个乡镇合并为普利桥镇。 全镇总面积135.8平方公里,耕地2638.32公顷,12033户,48537人。境内属丘陵地形,主产水稻、大豆、红薯、烤烟、红枣、向日葵、百合等经济作物,尤其是红薯粉产量多,正宗而扬名。矿产资源丰富,锰、煤储量大。该镇是古老的传统集镇,早在明初就形成集市,圩日上热闹非凡,传统的“二月八”闻名遐迩。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有小二型水库9座,骨干山塘465口,有石溪江、龙江穿越境内。冷普公路1997年全线通车,2003年拉通了岚江路,使普利桥镇的城镇规模扩大了1倍。镇年工农业生产总值16500万元,年财政收入450万元。 境内设中学4所,小学21所,医疗机构1个。境内有冷水滩区至今发现最大的岩洞,洞分两层,上为旱洞(主洞)下为水洞。洞内景色优美如画,有地下河流过,清澈透明;有高低不等的“包厢洞”48处,奇形怪状;有天然的石桌、石椅、石鼓、石鸟、石凳、石乳、形形色色,仪态万千。岩洞历史悠久,早在明元武五年,洞内就有军队安营扎寨;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上万群众在岩洞避难;新四军曾在这里“神出鬼没”,使日军望山兴叹!. |
牛角坝镇 |
"牛角坝镇位于冷水滩区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冷水滩城区19公里。东、北均与普利桥镇相邻,南与高溪市镇接壤,西与东安县芦洪市镇、端桥铺镇毗邻。镇政府驻湘山街居委会,辖夏籍甸、新角坝、新沙洲、牛角坝、石溪江、竹溪、下房、长冲、雷溪平、柘刺塘、杨泗庙、黑神庙、澄塘、严塘、麦子园、杉树园、三岔铺、牛角圩、石溪坪、白塘、扁塘21个村和湘山街1个居委会。 镇以原驻地牛角坝命名。因发源于四明山麓的石溪江流往境内,前人在河道弯曲似牛角处截流筑坝,故名。该镇解放初为杨泗庙、夏籍庙、竹溪市3个乡。解放后为牛角圩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并入牛角坝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牛角坝、牛角圩属普利桥区管辖,都属黎明公社。1961年分别建成为牛角坝、牛角圩公社。1984年改为牛角坝乡、牛角圩乡,属普利桥区管辖。1995年撤区并乡时,将牛角坝、牛角圩2个乡合并为牛角坝镇。 全镇总面积83.9平方公里,耕地1763公顷,6609户,27654人。境内石溪江穿境而过,沿江两岸山岭连绵起伏,属丘陵地带,中间狭长平坦,形成长达15华里的河谷盆地。冷普公路贯穿南北。该镇是冷水滩区的产粮基地,又是林木、柑桔的重点产区,特产品黑美人西瓜畅销香港。镇年工农业生产总值7673万元,年财政收入356万元。 境内设有中学2所,中心小学2所,小学11所,中心卫生院1个。境内风景优美,东部有代皮岩,中部有观音山岩洞群,西部有云霄岩、鼻孔岩,岩内可容千余人,石钟乳琳琅满目,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投资开发的好地方。 【湘山街居委会】 Xiāngshānjiējūwěihuì 以辖区内主要街道湘山街取名。居委会驻湘山街,辖8个居民组。面积0.5平方公里,耕地24.3公顷,681户,2605人。镇人民政府、镇中学、镇中心小学、镇卫生院等单位驻在。 【牛角圩】 Niújiǎoxū 因境内有一岭,形似牛角,原称“牛角岭”;上世纪二十年代,此地始设牛圩,更名为“牛角圩”。村会委驻牛角圩,辖牛角圩、龙圩湾、龙圩村、王家、吕家、吕家院、书房院、寿福寺、大路村、大路院、金子塘、熊山等13个村民组。牛角圩办事处、牛角圩中学驻在。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73.7公顷,292户,1093人。. |
高溪市镇 |
"高溪市镇位于冷水滩区中部、湘江西岸,镇政府驻地距冷水滩城区18公里。东与黄阳司镇、竹山桥镇毗邻,南与上岭桥镇、珊瑚乡相连,西接东安县,北靠牛角坝镇、普利桥镇。镇政府驻排山塘村排山塘组,辖莺山岩、易家桥、王家冲、田洞、扶桥坝、香馥坝、王家排、青山洞、伍家坪、排山塘、七里坪、锅底凼、普口、马塘、甄家冲、欧家、樟木凼、阳春庙18个村和高溪市1个居委会。 镇沿用驻地高溪市自然地名。地处湘江之滨,地势居高,村东有高溪在此注入湘江,因交通方便,是湘江沿岸有名的商埠,故名。-统治时期,曾先后定名为“高溪司”和“太和乡”。解放初,境内设高溪市、沿流、流塘、油榨头、普口、香花坝、易家桥等七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黎明人民公社;1960年恢复建制时,牛角坝人民公社为普利桥区管辖,易家桥、高溪市人民公社为黄阳司区管辖,1984年改为高溪市乡、易家桥乡;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将高溪市、易家桥2个乡合并为高溪市镇。 全镇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1542.3公顷,3782户,17554人。属丘陵地带,“三江”流经境内,即:石溪江、芦溪江、湘江。“一路一线”穿过镇,即:鲁黄公路、冷普公路和铁路湘桂线,水陆交通便捷。该镇以产粮、制种为主,属冷水滩区的重点产粮区和优质杂交稻制种基地。境内矿产丰富,以锰、煤、石沙为主,特别是锰、煤的蕴藏量居冷水滩区之最,可采量在80-100年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0%。茶籽油产量每年为4万公斤以上。近年来畜牧、渔业发展相当迅速,全镇500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3个,300头以上的8个,全镇鱼产量在300担以上。镇年工农业总产值4055万元,年财政收入253万元。 镇内有大型综合林场1个,以国外松为主材的材积蓄藏量12万立方米以上;小型水轮发电站1个,1976年修建,年发电230万千瓦/小时以上;自然旅游、休闲胜地——贤家洲,更具特色,独具一格,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镇内设有中学2所,小学7所,医疗机构3个。该镇通迅快捷,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是娱乐休闲项目的最佳投资场地。 镇-:管文明 镇长:李贵元 电话:8541066 邮政编码:425048. |
黄阳司镇 |
"黄阳司镇位于区境东北部,地处湘江上游,镇政府驻地距区人民政府驻地冷水滩城区30公里。东、北均邻祁阳县,南连竹山桥镇,西接高溪市镇、普利桥镇。镇政府驻黄阳司车站南路,辖天里坪、万福亭、专冲、严家、社湾、五福亭、菱角塘、大湾、坪湖塘、董安桥、郝皮桥、蔸塘、庙山口、五里坪、六牙市、田坝塘、陶家岭、何家亭、铅冲、刘家排、周家巷、水口桥、新建、陶家洲、钱家洲、曾家湾、养马坪、田心、社塘、冯干岭、黄阳司、车站、八亩丘、同乐滩、狮子岭、陈家冲、燕子塘等37个村和1个黄阳司居委会。 镇沿用驻地黄阳司自然地名。很久以前,黄姓人居于向阳坡地,得名黄阳,后在此设黄阳巡检司,就沿用为地名。1956年成立黄阳司镇,属于零陵县黄阳司区管辖;1958年成立国际人民公社;198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建制镇,属于冷水滩黄阳司区管辖;1995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区并乡建镇,撤销黄阳司区公所,建立黄阳司镇,由原黄阳司区公所、郝皮桥乡、水口桥乡、黄阳司镇等四个单位合并为黄阳司镇。 全镇总面积129.7平方公里,耕地2497.8公顷,9546户,46647人。地形以丘陵为主,流经镇内的河流主要有湘江。水陆交通便捷,是冷水滩区的北大门和重要的工矿镇,也是永州市的化工、冶金、煤炭工业基地,素有“湘南第一镇”之称。农产品以稻谷为主,农副产品有茶油、棉花、生猪、柑桔、大豆、蘑菇、花生等。水产品有珍稀甲鱼、竹鱼、鲢鱼、回沙、白鳝等,这些产品全省闻名。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0%,有5万亩国外松,林业以五峰岭,同乐滩林场为主,是冷水滩乃至全市最大的国外松基地镇。该镇是冷水滩区的产粮基地,年总产量可达2.5万吨,总产值5480万元。镇区矿产资源特别丰富,主要有烟煤、锰、铁矿、石灰石和碳酸钙石等。境内先后修建硬化了车站南路、同心路、湘桥路,规划了车站北路;拉通了黄大公路、鲁黄路;建好了第二农贸市场、黄阳司停车场、郝皮桥农贸市场;开发了果园、市场、庙山排小区;现代化小城镇初见雏形。镇年工农业生产总值3.8亿元,年财政收入343万元。. |
上岭桥镇 |
上岭桥镇与竹山桥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上岭桥镇 上岭桥镇政府于1995年7月由原泠水滩市上岭桥乡?阳山观乡、马路街乡合并而成。镇政府驻上岭桥镇龙塘村?位于冷水滩区东郊。 近年来?该镇政府依托优越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把“创一流业绩?建潇湘名镇”作为镇政府工作的着眼点?努力拼搏、真抓实干、全镇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得以迅速提高。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无费工业小区办起了陶瓷、装饰、电器种养加工等乡镇企业800多家?2003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近5亿元。小城镇建设繁荣兴旺。引进市-?军分区、农业局、变电站等单位来镇居住办公?规划了政治、商贸、文化娱乐等七大功能小区。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引进了泉辉食品罐头厂、香格里拉度假村酒店、餐用具消毒中心?永州市生态文化村等项目建设二十多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城郊休闲农业遍地开花?六大农业基地不断兴建?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
伊塘镇 |
"伊塘镇位于冷水滩区境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冷水滩城区28公里。东与祁阳县接壤,南接零陵区邮亭圩镇、接履桥镇,西与岚角山镇毗邻,北与竹山桥镇接壤。镇政府驻紫竹街居委会,辖黄泥塘、荷叶铺、新圩、堰塘、茶花、姚家、畔塘、东风、长木塘、花亭子、孟公山、山门口、白竹山、马家、鼎星观、丁塘、麻塘、井塘、小塘、白塘、枫木山、龙井、庙山、花果园、曾家、伊塘等26个村和紫竹街1个居委会。 镇沿用驻地伊塘村自然地名。很久以前,该村在一小山上修建了一座庵子,取名为伊塘观,村名即沿用这一名称,后建公社时,改为伊塘,沿用至今。解放初为潮水乡、集义乡管辖,1985年属七一公社,大同公社。1961年改建为孟公山公社、白塘公社分别隶属楚江圩区、邮亭圩区管辖。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时,将孟公山、白塘2个乡合并为伊塘镇。 全镇总面积81.2平方公里,耕地1984公顷,6230户,22412人。镇内322国道贯穿南北、衡枣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是通往广东、广西的咽喉要道,为冷水滩区的产粮基地和林木、柑桔、西瓜的重点产区。黑美人西瓜畅销省内外。镇经济中乡镇企业和商贸经济占有较大比重。年工农业生产总值6900万元,年财政收入350万元。 境内有市林科所、市柑桔示范场、远豪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双牌灌区试验站等。设有中学1所,小学28所,医疗机构2个。 【紫竹街居委会】 Zǐzhújiējūwěihuì 以辖区内主要街道紫竹街取名,居委会驻紫竹街。总面积1平方公里,620户,1830人。镇政府机关、镇中学、镇派出所、镇卫生院、镇农机站、白塘信用社、双牌灌区测控站等单位驻在。 【黄泥塘】 Huángnítáng 村中有一口大塘,多为黄泥,故得名黄泥塘。村委会驻两头塘,辖黄泥塘、两头塘、红漆、红旗、建新、新民、墩仁村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36公顷,138户,539人。 【荷叶铺】 Héyèpù 据说很久以前,境内有一条街开了一家面铺,且居住在铺子周围的人们种了很多荷叶,故而得名。村委会驻下汤,辖赵家、荷叶铺、胡老桥、中秋背、坳塘、人行凹、周家、郁家、上汤、陈家、柳家坝、下汤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65公顷,184户,684人。. |
蔡市镇 |
"蔡市镇位于冷水滩区境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冷水滩城区14公里。东临湘江与岚角山镇隔河相望;南有潇湘航道直通零陵,与零陵区城区、石山脚乡、黄田铺镇隔江相望;西与东安县石期市镇接壤;北与仁湾镇接壤。镇政府驻巴洲滩村,辖邓家铺、巴洲滩、九牛岭、老埠头、大园山、沙坪里、太洲、岐山头、全福、登雅塘、油铺里、零东圩、池塘铺、杨竹塘、桐子山、虾塘、伍家岭、樟蔸庙、三龙塘等19个村。 蔡市镇沿用老地名蔡家埠命名。明朝此地已成为水陆交通埠头,因蔡姓人多,故名蔡家埠。解放后为与对岸蔡家以示区别,更名为蔡市。该镇解放初为粒粟乡和抬头、东山里两乡的一部分,1956年属靖云乡。岐山头乡解放初为大园乡,1956年也并入靖云乡,1958年时属幸福公社。1961年改建为蔡市人民公社。1984年分别改为蔡市乡、岐山头乡,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将原蔡市、岐山头两个乡合并为蔡市镇。 全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2093.4公顷,4417户,18658人,其中镇直机关347户,511人。境内以丘陵地形为主,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湘江和潇水。水能蕴藏量140万千瓦,其中可供发电量25万千瓦。全镇油茶林覆盖率达80%、有3151公顷油茶林,是冷水滩区最大的油茶基地镇。境内滨江路贯穿北、南。衡枣高速公路从东到西,巴零公路直通东安,是零冷联城枢纽,滨江大道直通冷水滩区,是冷水滩区的卫星城镇。镇境是冷水滩区的产粮基地和制种基地,有173公顷优质制种田,同时又是重要的畜牧、水产基地,共有500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6个,以及千亩以上的养鱼场一个,50亩以上的水库养鱼基地7个;有4个村的锰矿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和商贸经济比重较大,镇年工农业生产总值5600万元,年财政收入395万元。 境内有:蔡市水泥板厂、永深杜邦装饰制品有限分公司、老埠头锰矿厂;中学二所,小学11所,医疗机构1个;有列为市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秀塔”,“古佛岩”度假村。该镇交通便捷、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是商家投资的理想地方。 镇-:刘勇会 镇长:张 龙 电话:8717078 邮政编码:425043. |
珊瑚乡 |
永州市冷水滩区辖镇。1949年属珊瑚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区境北部,湘江西岸,面积52.8平方公里,人口1.2万。乡政府驻白竹亭。1812省道、湘桂铁路横贯境内,湘江可常年通航。辖白竹亭、丘田、忠烈、水吸江、岭头上、湖塘、四丘田、东零桥、桃李坪、珍珠塘10个村委会和茶花坪、梧桐路、珊瑚路3个居委会。矿藏有锰、煤、硅石等。乡镇企业有建材、冶炼、金属、机械、烟叶复烤、水泥、造纸、纺织、红砖、制瓦、工业铸件、链条、汽车修配、运输、拉丝等厂。农业主产水稻。. |
杨村甸乡 |
"杨村甸乡地处冷水滩区北端,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冷水滩城区39公里。东界祁阳县文明铺镇和衡阳市祁东县,南连普利桥镇,西与花桥街镇相邻,北抵东安县南桥镇。乡政府驻杨村甸村,辖贯子头、沙子坳、大力元、保方、黄茶园、张家排、岭口、西岭、杨村甸、陡角头、回龙、胡家桥、堆子头、石子塘等14个村,198个村民组。 乡沿用驻地杨村甸村自然地名。境内杨姓居多,门前有一大甸,故名杨村甸。解放初,境内设杨村甸、岭口、张家冲三乡,1952年改为大力元、黄茶园、杨村甸、胡家桥四个乡。1956年合并为杨村甸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属和平人民公社。1961年独立为杨村甸人民公社,下设14个生产队,即如今的14个自然村,1984年又改为杨村甸乡,属普利桥区管辖。1995年撤区并乡,成立杨村甸乡。 全乡总面积为84.3平方公里,耕地793.3公顷,林地面积7300公顷,7373户,20663人,均属汉族。境内地形属半丘陵、半山区,北高南低。乡经济以农业为主,林木、楠竹蓄积量丰富,是冷水滩区竹木加工业的的原材料基地。乡年工农业生产总值7000万元,年财政收入100万元。 境内有两个大林场,设中学1所,小学9所,医疗机构2个,并有一个国家设立的“岭口麻风医疗站”。境内有冷水滩区最高峰腾云岭,还有区内唯一的一所集灌溉、发电、旅游为一体的中型水库岭口水库。水库两旁青山围绕,风光极为秀丽,是避暑垂钓的良好去处。林中有大面积的松、杉树和珍贵树种、古树,以汉野猪、野羊、山鹿等野味,以前还有华南虎。土特产甜叶菊,可用来泡茶,味香而甜,有丰富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在腾云岭上,古木参天,山顶盛产“云雾茶”。在岭口村,有一处岩洞,长达数公里,可直通祁阳境内。在保方村还有极为丰富的金矿,有待进一步开采。 【贯子头】 Guànzǐtóu 该村地形极似一“罐子”,后改名为“贯子头”。村委会驻辉煌,辖成家、上邓家、大邓家、柳叶塘、辉煌、光明、街口、马放甸、何家排、周家、廖家冲、泥必甸、五星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74.8公顷,456户,1620人。 【沙子坳】 Shāzǐào 村居小溪南岸坳上,田土多沙,故名。村委会驻跃进,辖前进、跃进、郭家、唐家、刘家、严家、林一、林二、走马坳、坳子头、大仁居塘、小仁居塘、湾里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4.3平方公里.. |
马坪农业开发区 |
马坪农业开发区地处湖南西南部湘江上游,毗邻两广,自古以来山水形胜,人杰地灵,总面积1222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城市人口20万,既是湖南向沿海地区和港澳市场开放的前沿阵地,又是华中、华南两大经济区域结合部的一个重镇,素有“湘西南门户”和“潇湘第一城”之称。 - 交通状况 马坪农业开发区立体交通网络完善。马坪农业开发区商业贸易发达。是湖南省八大商业经济区之一,贸易繁荣,商贾云集,是湘西南最大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中心。 - 资源状况 马坪农业开发区物产丰富,工农业基础雄厚。现已探明的矿产有100多种,香猪、肉鸭、竹鱼等名优特产驰名全国。农业向产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万亩草场基地、年出栏25万头瘦肉型牲猪基地及年产15万吨柑桔等多品种的水果基地。工业基本形成了以汽车、轻纺、建材、造纸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兼有化工、冶炼、饲料等结构合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现有工商企业7000多家,其中大中型和骨干企业60多家。主要产品有:越野汽车、民爆器材、盘式电机、水轮发动机、啤酒、罐头、棉纱、水泥、电线、羽绒及其制品等50多种。 - 发展状况 马坪农业开发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旅游业发展广阔。经近几年的建设,马坪农业开发区已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区连接,功能配套的工商城市。随着永州大道、逸云路、复兴大道、潇湘百里平湖、永州广场的建成,马坪农业开发区将成为融山、水、洲、城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园林城市。依托永州历史渊源久远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修缮李达故居、文昌阁,建设宋洲花园、西区公园、南区游园等人文景观,可与南岳衡山、浯溪碑林、九嶷风光及桂林山水形成一条旅游带,让中外游客饱览奇山秀水,赏心怡神。 |
工业园区 |
工业园区位于湖南永州冷水滩区。下辖: 431103402001 111 长冲居委会 431103402002 111 古塘居委会 431103402200 112 高塘村 431103402201 112 珍珠塘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