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时间:太堡二社区成立于2010年10月
面 积:0.7平方公里
范 围:南至龙堡街,西至双塔南路,东至龙堡村,北至白云小区(中间不包括东太堡,长风街菜市场,千里集团,龙鼎花园,江中集团工地)
人 口:总户数1198户;总人数5775人(常住人口数4583,流动人口数1192);户籍人口数3927人。
居住小区:八个居住小区,共有居民楼28栋,平房10排,居民健身设施规划合理,居住环境安宁良好。
驻地单位:社区内国有企事业单位5个,非公有制企业4个,个体经营户30个。其中学校3所,车辆管理所,监狱各1,移动通讯商业网点2个,超市3家,网吧、饭店等服务场所若干。
工作人员:目前社区有工作人员10名,两委班子5人,社工3人,安全员1人,计生协管员1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106100 | 030000 | -- | 查看 太堡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枣园社区 |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枣园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处太原盆地东侧,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东南,东面、南面与小店区接壤,占地面积970.715平米0.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14平米,园地面积240012平米、林地面积98667平米、企业占地面积32001平米、居委会占地面积133334平米、非地186687平米。现总户数149户,总人口386人,农业人口386人,常住人口386人,暂住人口1000余人,60岁以上人口31人,育龄妇女96人,学龄前幼儿52人,小学生21人,初中生15人,高中生16人,大学生8人,残疾人12人。 |
南巷二社区 |
郝庄镇南巷二社区成立于2010年10月份,地处太原市东,属城乡结合处,北有凌宵双塔,南有白云寺,建设南路紧临社区西侧,地理位置优越。占地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全社区现有1786户,常住人口3468人,流动人口2212人。 随着城市的扩展,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南内环东街即将打通,在不久的将来,南巷二社区会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 南巷二社区与东祁家山村、新沟村、双塔村、松庄村、港道村、水峪村、观家峪村、小山岩村、小山沟村、董家庄村、外麻地沟村、大窑垴村、孟家井村、柳沟村、赵北峰村、王家峰村、太堡二社区、朝阳四社区、朝阳三社区、朝阳二社区、朝阳一社区、捐子村、东太堡社区、沟北村、枣园社区、店坡社区、马庄村、占道村、西祁家山村、郝庄社区相邻。 |
店坡社区 |
店坡社区地处太原市城东南五公里处,东临马庄村,南与龙堡村相望,西连市车管所,北接王家峰村,长风东街及在建的东峰路、太行路纵贯店坡社区,现有土地900亩,常住人口1486人,暂住人口5000多人,主要收入来源是运输业和仓储业,社区居民人均收人逐年递增10%以上,截止2010年底店坡人均纯收入8600多元,社区环境卫生得到了较好的整治,街净灯明、绿树成荫,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家庭幸福邻里和睦。 |
东太堡社区 |
东太堡社区居委会是于2005年10月根据市政府“村改居”的政策由原来的东太堡村委会改制过来的。地处太原市的东南方向,隶属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管辖。全社区占地面积1.3平方公。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一个极具商业开发价值和人群居住的好地方。全村2685名居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学习,以勤劳的汗水创建着繁荣昌盛的新社区。近年来,在党的政策的教导下。全社区的集体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拥有以龙鼎集团为首的14个公司。近年来产值达到4亿元左右。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平均年收入达8000元左右。新建的居民住宅小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充满着文明和谐的气氛。全社区的各项工作都沿着科学发展的路子开拓发展。党政建设、农廉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
郝庄社区 |
郝庄村历史文化悠久。据山西省史志办公室考证,郝庄村历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我国的奴隶社会。当时殷商朝二十七帝乙的儿子期的封地郝乡,即是现在的郝庄,同时也是天下郝姓人的发祥地。改革开放初期,郝庄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清市场经济在农村中的作用,制定发展战略,村办企业先后办了20多个,形成了以机械加工制造、冶金、建材、饮食为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郝庄的企业走上了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1990年,由郝庄乡人民政府主导、筹建的第一个服装批发市场(老东城)在朝阳街上落成,开启了朝阳街服装批发业的先河。由于服装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交通便利,短短几年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量商贾,成为山西十大市场之首。它的繁荣,带动了郝庄的相关产业,为集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连续几年,郝庄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千万元村”、“小康文明村”、“小康示范村”等光荣称号。2005年,太原市人民政府把郝庄定为“城中村”改造的试点村。郝庄的社会转型进入实质性阶段。2008年8月根据迎泽区委文件精神,郝庄村挂牌为郝庄社区居委会。把握好“城中村”改造的历史机遇,围绕市、区“城中村”改造的总体布置,充分利用好政府对社区长远发展规划的有关政策,结合双塔片区的规划,坚持改造和建设并重,社区聘请专家和专业机构出谋划策,精心设计,科学决策商场改造与居民小区的设计方案。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及优化商业环境为目的,让土地达到使用最大化,努力打造“城中村”改造的目标典范。 |
朝阳一社区 |
朝阳一社区概况 朝阳一社区地处东山脚下,毗邻双塔景区。成立于2001年,由原郝庄一居委会、郝庄二居委会、郝庄三居委会、五个居委会朝阳三居委会、朝阳四居委会合并而成。社区地势东高西低,社区东起新开路,西至经园路,南接朝阳街,北壤郝家沟街,总面积0.4平方公里,属板块型社区。四周与郝家沟村、郝庄村、朝阳二、三、四社区及镇政府所在地相邻。位于太原市繁华的服装城商贸中心区域,是典型的混合型社区。大多数居民是五、六十年代来此定居的,当时多数以赶马车为生,底子薄、文化结构较低,无业人员占大多数。社区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服务,坚持以-理论和“-”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情系万家”为主题打造为民服务品牌,以争创和谐宜居社区为奋斗目标。 社区共有居民小区13个,2300多户,常住人口6000多人,流动人口2000左右。其中,残疾人61人,60岁以上老人750人,育龄妇女1016人,学龄前幼儿203人,低保户20户23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11.3%,下岗失业人员占到12.5%,残疾人占到0.99%,有驻地单位六家:山西省电力开关厂、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山姆士超市朝阳店、郝庄信用社区、同至人购物中心。 社区现设书记、主任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主任一名、支部委员一名、社区委员两名。现有居干15人,平均年龄38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达90%。党支部有党员43人,社区工作卓有成效,先后被授予太原市文明社区、太原市爱国卫生“百佳社区”、迎泽区四星级服务社区、迎泽区先进妇联组织、迎泽区“十佳”人民调解组织、迎泽区模范基层工会、迎泽区“五好”关工委等荣誉称号。 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41名,其中女11名,男30名,协管党员208名。支部党员中研究生2名,大学本科6名,大学专科7名,中专5名,高中技8名,初中以下13名。35岁以下17人,36岁至59岁的8人,60岁以上的人16人。 完善社区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加强社区的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的党建工作,强化支部档案管理,制定严格的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并着重在落实上下功夫,首先是坚持党的:“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如遇紧急情况需要研究可随时召开,研究贯彻上级任务,制定支部的工作计划。党员大会每月的八号召开,传达上级指示,安排支部工作,听取党小组的工作报告,并按党章要求发展新党员和培养积极分子。党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 “-”重要思想,传达贯彻支部决议和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党课每半年上一次,根据工作实际情况,集中学习,以党的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紧跟上级精神,认真学习党章、时政、要闻。 社区建设达到“十有”标准,硬件建设达到了“十个一”标准,软件建设方面,健全了组织机构、完善了规章制度、制作了图版、做到了机构、制度上墙,并对辖区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实行微机化管理。社区内设有理发店、商店、废旧物品收购点等便民服务点;建有图书阅览室、室外活动场等活动场所,开展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按摩理疗、预防免疫等服务。 朝阳一社区是一个文化特色社区,丰富社区的精神文明生活,丰富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带动社区其他工作的发展,努力打造文化型社区、建设宜居社区,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特色。我们采取的以点连线,以线连面的方法,以社区为主体、为中心,以我们的服务宗旨为半经画圆,达到社区和居民的统一,社区干部和居民的统一,社区和社会的统一,这一统一来自于沟通,沟通的形式是文化交流,我们的入手就是以宣传为导向,那么以不同形式的宣传是我们的主导。社区成立了文体活动站,有锣鼓队、健身队、艺术团等4支队伍,培养活动队员60余人、活动骨干30人,社区文艺队伍经常活跃在市区的各个角落;文体活动队伍参加市、区组织的“唱红歌、颂祖国”、“人口文化月”、元宵节文艺汇演等比赛,均获得了好的成绩。 我社区关工委工作突出,在区、镇关工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心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青少年工作的方针政策,立足长远,服务大局,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为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先后普开展了“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明天的太阳更红更亮”、“红色永恒·大爱无边”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包括春节大拜年、地震逃生演练、六一走进学校、“品味成长”读书会、“唱红歌·颂祖国”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区里推广关工委工作经验的样板社区。 社区全体工作稳步上升,创建出文明和谐社区特色。通过全体居干的共同努力,使社区建设循序渐进,形成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社区民意快速反馈、持续高效为民服务的机制,创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区域环境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所在! 相信:朝阳一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
朝阳二社区 |
朝阳二社区概况 朝阳二社区属城乡结合部,地处繁华的朝阳商业街中断,辖区东起朝阳街北二巷,并与朝阳一社区交界于新开路,西至双塔北路,南起朝阳街,北至郝家沟街。社区成立于2002年,是由以前的几个居委会合并而成的,总面积0.18平方公里。 朝阳二社区是一个居民型社区,大多是五六十年代所建的平房。总人口数为4386人。其中常住人口3141人;流动人口1245人;60岁以上老年人612人;育龄妇女1333人;学龄前幼儿172人;小学生237人;初中生196人;高中生(职业中学)110人;大学生120人。总户数1609户。其中低保户21户;少数民族人数60人;残疾人共56人。近年来因拆迁搬走的居民比较多,现只有朝阳街小学和义乌小商品两个驻地单位。 社区的办公场所由社区成立时租用的两间不足50平米的平房,到2006年新建在铁路宿舍院内的约120平米的平房,再到现在新修建的约230平米的楼房,办公环境改头换面,硬件设施从无到有,达到应有的标准。软件建设方面,既健全了组织机构、也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制作了图版,把各种机构、制度上墙。对辖区范围内的基本情况仔细摸底调查,实行微机化管理。 社区现设书记兼主任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主任一名、支部委员一名、社区委员一名,其他居干8名。平均年龄36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达90%。社区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社区工作增加了活力。 |
朝阳三社区 |
朝阳三社区成立于2002年1月,辖区面积0.93平方公里,双塔北路以东,郝庄南四街以西,朝阳街以南,南沙河以北。现有15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62栋,住户3712户,常住人口12989人,流动人口798户,2386人,辖区单位9个,有志愿者队伍5支587人。 |
朝阳四社区 |
朝阳四社区基本概况 成立时间:朝阳四社区成立于2010年10月 面 积:0.4平方公里 范 围:东与松庄村接壤,西至郝庄镇政府西侧路,永祚寺路,南至南沙河,与郝庄社区接壤,北至朝阳街。 人 口:总户数2622户;总人数9177人(常住人口数6118,流动人口数3059);户籍人口2344人。 居住小区:十一个居住小区,共有居民楼53栋,平房10排,居民健身设施规划合理,居住环境安宁良好。 驻地单位:社区内国有企事业单位2个,非公有制企业3个,个体经营户65个。其中学校1所,车辆管理所1所,移动通讯商业网点1个,超市1家,网吧、饭店等服务场所若干。 工作人员:目前社区有工作人员9名,两委班子6人,社工2人,安全员1人。 |
太堡二社区 |
成立时间:太堡二社区成立于2010年10月 面 积:0.7平方公里 范 围:南至龙堡街,西至双塔南路,东至龙堡村,北至白云小区(中间不包括东太堡,长风街菜市场,千里集团,龙鼎花园,江中集团工地) 人 口:总户数1198户;总人数5775人(常住人口数4583,流动人口数1192);户籍人口数3927人。 居住小区:八个居住小区,共有居民楼28栋,平房10排,居民健身设施规划合理,居住环境安宁良好。 驻地单位:社区内国有企事业单位5个,非公有制企业4个,个体经营户30个。其中学校3所,车辆管理所,监狱各1,移动通讯商业网点2个,超市3家,网吧、饭店等服务场所若干。 工作人员:目前社区有工作人员10名,两委班子5人,社工3人,安全员1人,计生协管员1人。 |
新沟村 |
新沟村地处太原市东山脚下,迎泽区东南边陲,距东山过境1.5公里,紧傍长风东大街延伸段,全村总面积9300余亩,其中耕地3300亩,已退耕还林136.3亩。全村总人口1170人,总户数431户,党员37人,入党积极分子2名,2011年我村经济收入15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302元。 |
东祁家山村 |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东祁家山村,位于太原市东山,东临前头河村,南临307国道,西临西祁家山村,北临占道村。 一、人口情况:全村有农业人口44户,130人。 二、两委班子情况:东祁家山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名,支部书记1名;村委主任1名,村委委员2名。 土地利用现状:共有土地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农业地640亩,(退耕还林面积300亩)。 |
董家庄村 |
农村概况:董家庄村位于太原市东山地区,距太原服装城七公里,柏油路直通村内,交通十分便利,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村内现有人口50余户,人口105人,耕地面积600余亩,总面积4988亩。 |
松庄村 |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松庄村位于朝阳街东部,东环城高速公路南北横贯村西,朝阳街由西向东与区级公路松小线相连,公交19路、836路、602路、873路等多条公交车线路通入村内,是太原市东部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全村730户,2210人,有耕地450亩。近年来,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太原市东出0通便利优势和朝阳街商贸圈区位优势,松庄村制定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先后引进资金建成了迎泽物流中心、阳旭仓储中心、天意储运中心、太原市圣亚品牌服饰配货中心、挚信物流等一批物流企业,计划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松庄村建设成为太原市的一个重要物流基地,同时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村民生活的改善。 2010年末,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1790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241万元,完成利税1918.6万元,集体实现可支配收入29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9500元。到2010年末,全村集体净资产额达到2630万元,比1992年净增加2370万元,增长了10倍。把一个原来一穷二白的贫穷山村变成了产值超亿元的富裕文明村。1999年松庄村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村的光荣称号。2001年以来,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授予“小康文明示范村”、“小康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2009年,新的一届支部、村委班子上任后,根据新农村发展规划,规划建设东垴和西垴两个村民住宅小区,现在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2013年可全部建成,给每户村民分配一套楼房,使村民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居住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新的一年里,松庄村支部、村委一班人决心团结带领广大村民,高举-理论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
港道村 |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港道位于太原市城东,本村现有人口830人,总户数260户,总面积4050亩,其中退耕还林503亩,分两个自然村,八十年代以耐火材料为主导产业,带动全村运输业和村民就业,进入九十年代,根据国家环保要求,逐步转变为仓储物流,养殖,种植业。将近20%村民服装城就业。 港道村村委会,村委委员由3人组成,康玉杰任村委主任,村委委员要全成、袁继国,设妇联主任:王玉英,民兵连长:袁继国,团支部书记:郭海伦 |
水峪村 |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水峪村位于朝阳街东段,东邻港道村,南邻赵北峰村,西邻松庄村,北邻杏花岭区淖马村,属城乡结合区域。2005年纳入“城中村”改造名录。全村土地总面积2400余亩,现有人口1100余人,无集体经济组织,私营企业(含驻村私营企业)8家,农业养殖种植合作社2家。近年来随着周边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依靠出租房屋或打工收入,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余元。辖区内有一个驻地看守所和两支驻地武警部队。 |
观家峪村 |
观家峪村地处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东部半山区,距火车站7.5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是产业发展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全村总面积4.8平方公里,资源总面积8176.77 亩,耕地958.4亩已退耕还林地730.8亩平分给村民157户,现余耕地227.6亩,林地6602.48亩,其中有林地1606.06亩,未成林地2387.93亩,灌木林地1634.64亩,宜林荒山973.85亩 。 .自然环境:东临小山岩村、外麻村,与307国道连接,南与新沟村和小店区的道把村接壤,西至港道村,北靠杏花岭区大、小窑头村;是一个交通便利的村庄。 人口情况:总人口 665人,常住人口752人,男401 人,女 351人,60岁以上老年人74 人,小学生 41人,初中生25人,高中生(职业中学)19人,大学生14人,学龄前 22人,育龄妇女 202人,残疾人 15 人,总户数217户,五保户2户,享受低保 5户。少数民族 9人(包括暂住人口),暂住人口约 70 余人 收入情况2008年集体总收入 3752.3 万元,2009年集体总收入 3922.3万元,2010年 4341万元,居民人均收入为:2008年5300元,2009年 5724元,2010年 6179元。债权:2008年 54912.8 万元,2009年 95412.8 万元 ,2010年 454912.8 万元,债务:2008年 313881.9 万元,2009年 1144721.9 万元,2010年 783012.2 万元。 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181.7亩,粮食产量24158公斤,肉8.36吨,蛋产量3吨;2009年粮食播种面积301.2 亩,粮食产量56800公斤,肉15吨,蛋产量20吨;2010 年粮食播种面积有359.2亩,粮食产量57100 公斤,肉19.8吨,蛋产量25吨,2009年新发展养殖场3个,占地面积约9亩,共养鸡5800只,养猪67头。 本村设有党支部委员会1个,党内各项制度健全,活动场所及设施完善,,村委会设有各种服务机构,住房情况:居民住房总面积 28000 平方米, 400 余间,户均面积170平方米,人均面积 20平方米,公共设施房总面积1300余平方米, 水利设施情况,2010年8月,新建约300吨蓄水池一座.配套水泵房一个,安装供水设施一套,主要以供应居民吃水为主。 村庄道路在2007年新农村建设中基本硬化,村主要道路总长1200米。 农机、运输:拥有微型汽车20余辆,中型农机2辆。 全村拥有固定电话150余部,手机300余部,电脑100余台,电视400余台,报刊订阅10余个品种。、互联网等先进的生产生活设施进入家家户户,实现了物质和精神双丰收。 纳税情况:从1998年开始至2001年农民免交农业税。2002年退耕还林后享受粮食直补。 医疗情况:建有卫生室1个,医务人员2名,医疗器材由区卫生局统一配备,占有房屋3间50余平方米,村委会从2005年开始每年给全村村民筹资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今年参合人数为619人。 村委会建有幼儿园一所,各种教室、活动场所8间,约200平方米,学校一所500平方米。 文化建设:建有老年文化活动室,面积75平方米,设有藏书4000余册的农家书屋一个,有专人管理。室外建有体育场1个,各种健身器材20余种。 本村拥有两处古遗址,位于村东通往小山岩路北的朝阳洞,有着美丽而生动的的传说,还有南山上的城堡都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本村各个基层组织健全,设有团支部1个,妇联会1个,治保会1个,民兵连1个,老龄委1个。 村设党支部一个、均由党员投票产生,党支部书记:王春海、委员:杨贵生、高秋喜。村委会成员有:村主任:杨贵生 、委员:周根宝、王爱成。设党员议事会,四议两公开制度,由村民小组21个,每组选举代表一名,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会决定,设理财小组一个监督村级财务于每年的3月15日、7月15日两次村务公布 |
小山岩村 |
小山岩村位于太原市东山山区,距迎泽区政府12公里,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松小公路东与太原市西与307国道连接,交通便利。东与董家庄村接壤,南至南梁顶与外麻地沟村和黄陵乡地界相连,西同界河湾西梁观家峪村界为邻,北至孟家井地界。 全村总面积3462.31亩,现有耕地71亩,退耕还林地204亩.枣林地50亩 |
小山沟村 |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小山沟村,距市区20公里。东临张家河村,南与大窑垴村接壤,西至董家庄村,北至东祁家山村。总面积5301.4亩,其中耕地面积315亩,总户数56户,人口138人,有党员9人,其中女党员1人,党支部书记为周玉锁。 |
双塔村 |
双塔村地处双塔寺烈士陵园脚下,与服装城、火车站、主干道建设南路相邻。外来流动人口较多,是典型的城中村。全村流动人口1200余人,常住人口1070人、489户,土地约229.5亩,村民宅基地使用面积80余亩。 |
外麻地沟村 |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外麻地沟村,位于太原市东山,距火车站10公里,东临大窑垴村,南临榆次小西沟村,西临观家峪村,北临董家庄村。 一、人口情况:全村有农业人口42户,128人。 二、两委班子情况:外麻地沟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1名,支部书记1名,支部委员2;名村委主任1名,村委委员2名,村民代表4名。 三、土地利用现状:共有土地总面积2230亩,其中农业地312亩,(退耕还林面积216亩)。 |
大窑垴村 |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大窑垴村,位于太原市东山,距火车站13公里,东临榆次,南临榆次结岭石村,西临麻地沟村,北临董家庄村。 一、人口情况:全村有农业人口75户,165人。 二、两委班子情况:大窑垴村党支部共有党员7名,支部书记1名,支部委员2;名村委主任1名,村委委员1名,村民代表5名。 三、土地利用现状:共有土地总面积2780亩,其中农业地630亩,(退耕还林面积350亩)。 |
孟家井村 |
孟家井村简介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孟家井村位于市区以东,距太原火车站15公里,地势呈山区阶梯状分布。村东紧临307国道,西靠杏花岭、北至小山沟村,南与小山岩村毗邻。全村有315户居民,共计1050人,党员54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48人、五保户3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70人、参加新农合达到90%。全村占地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0平方米,村里自然环境优美,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307国道直通东西,交通四通八达,通讯极为便利。 近年来,郝庄镇孟家井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打造“生态文明村”为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改善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步伐不断得以加快。在做好退耕还林的同时,积极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老年公寓,目前初具规模。 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硬化了连接公路主村道和村内主干道;定点存放垃圾、改水改厕、禽畜圈养;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现象;农户房前院内种有树木、村内道路两旁植有行道树、村庄周围有绿化林带。 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文教卫体设施健全 制定有村民民主讨论形成的《村规民约》;群众自治组织健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无封建迷信活动;建有文化活动室、医疗室、老年活动室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经常坚持形势政策教育、科学普及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无计划外生育。 基层民主制度健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依法落实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由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民主,村干部依法行政,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无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 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更加殷实 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农民收入逐年增加,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妥善解决病残孤寡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 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坚定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目标,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
柳沟村 |
柳沟村位于太原市东山主峰罕山脚下,地处迎泽区的东北角,西面和太钢东山矿交界,北至杏花岭区海家洼村,东南分别和本区捐子、沟北、孟家井村交界,辖区面积3.9平方公里,原有耕地980亩,2002年退耕还林675.7亩。但在1998年——2000年曾造地190亩,现有耕地470亩。有林地3361亩,荒山500亩,工矿用地175亩,居民点占地80亩,其它用地40亩。二轮土地承包从1985年起,村民共承包集体土地774亩,年限按政策规定为30年,后又延长至60年。 太钢东山矿于1958年建矿时曾征用我村南山坡和土地,太寿公路至村南河直至和瓜地沟村交界的全部耕地和山坡。 我村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以石膏矿、石灰石矿和铝矾土矿为主,优其是石膏储量相当丰富,初步探明储量为3亿吨,我村于2008年打深进一眼,水质良好,日出水量为1200吨。 至2008年低我村人口总数为295人,全部为农业人口,劳力128人,其中男劳力73人,女55人,60岁以上的老人为37人,育龄妇女为35人,学龄前幼儿18人,小学生21人,初中生16人,高中生4人,大学生4人,五保户1人,低保户5户9人,残疾人5人,总户数97户,常住人口132人,外出人口163人,空挂户 17户25人。 村内原有年产3万吨石膏矿一个,2008年到期关闭,与2006年村民自行组建全升养鸡合社一个,养殖规模为5000只,与2010年成产全升建材有限公司一个。 粮食产量至2002年退耕还林以前,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350万斤左右。2002年将大部分土地退耕还林后,只种少量小杂粮,包括谷子、玉米、乔麦、豆类、土豆等。每年产量10000斤,全村养羊150只,养鸡750只。 |
赵北峰村 |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赵北峰村,位于太原市双塔寺往东2公里,东临马庄村,南临王家峰村,西临郝庄村,北临松庄村。 一、人口情况:全村有农业人口356户,986人。 二、两委班子情况:赵北峰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4名,支部书记1名;村委主任1名,村委委员4名,村民代表12名。 三、土地利用现状:共有土地面积1002.4亩,其中农业地542亩,(退耕还林面积134.59亩),建设用地402亩,未利用地58.4亩。 |
沟北村 |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沟北村位于市区以东,距太原火车站17公里,地势呈山区阶梯状分布。村东与西祁村为邻,西与柳沟村接壤、南与孟家井相望、北与捐子村相连。全村有72户居民,共计186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35人、五保户2人,参加新农合达到95%。全村占地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亩,村里自然环境优美,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 |
西祁家山村 |
西祁家山基本概况 西祁家山村位于太原市城东,本村户籍人口数130人,户数55户,总面积5400亩,其中退耕还林362亩,耕地408亩。 西祁家山村村委会成员由3人组成,赵园任村委主任,村委委员任二保、冯金顺。设妇联主任:刘变妮,民兵连长:赵云,团支部书记:高燕萍 |
占道村 |
郝庄镇占道村地处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东北部山区,距市区约22公里,东部为东山林场与晋中市寿阳县接壤,南临前头河村,西与沟北村以及西祁家山村隔山相望,北靠杏花岭区刘家河村;村域面积8449.9亩,其中耕地面积670.3亩。全村共有55户,人口150人,现有15名党员,其中女党员2人,领导班子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支部各项制度健全。努力把本村建设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产业及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等为主。 |
马庄村 |
马庄村概况:马庄村位于太原市东南方,地处黄土丘陵地带,距太原市七、八公里,在长风东大街以北,东邻新沟村,西邻店坡村,南邻枣园村,北邻赵北峰村。全村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有1624人,550户,村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均年收入16000元。全村有党员51名,党内外各项制度健全,活动场所设施基本完善,社区的各项工作都沿着科学发展的路子开拓发展,党政建设,农联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都取得了成效。 |
王家峰村 |
王家峰村地处太原市东,属城乡结合处,,村北有凌霄双塔,南有白云寺,东山过境高速公路从境内南北穿过,地理位置优越,村内占地总面积3720亩,折合2.48平方公里,全村现有人口2500人,950户,果园面积750亩,园内有在开发的北齐古墓,随着城市的扩展,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发展,南内环东街和太行路即将打通,在不久的将来,王家峰村会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 |
捐子村 |
捐子村地处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东北部山区,距市区16公里东临西祁家山村,南与沟北村接壤,西至柳沟村,北靠杏花岭区;村域面积5518.5亩,其中耕地502亩。总户数78户,总人口230人,共有14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人,党支部由书记贺成宝、委员安凤莲组成。2007年全村社会总产值 69万元,年经济总收入201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440元。主要产业及收入以种植业(红果、小杂粮)、养殖业(笨鸡)、外出务工为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