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永州 >> 道县 >> 白芒铺镇 >> 马垒村

马垒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马垒村谷歌卫星地图)


马垒村简介

  【马垒】 Mǎlěi
   传说西山垒里,有一石头,其状如马,取名马垒。村委会驻马垒,辖马垒、荷叶塘、拆塘福、新屋里、李子坝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19.6公顷,154户,537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31124111 425000 -- 查看 马垒村谷歌卫星地图

马垒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马垒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黎家兴村

  【黎家兴】 Líjiāxīng    清咸丰年间,由黄泥石分居,建村立宅,黎明上梁,取名黎家兴。村委会驻黎家兴,辖6个村民组。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49.4公顷,153户,504人。  

三里井村

  【三里井】 Sānlǐjǐng    清顺治四年间,由马王庙分居。井水从泥沙中流来,取名沙里井,后谐音改为三里井。村委会驻三里井,辖三里井、萝卜地、上萝卜地、下萝卜地、黑泥坝、堆田、长洞、上九亩、石板头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62.9公顷,262户,891人。  

杨家村

  【杨家】 Yángjiā    以姓取村名。村委会驻杨家,辖杨家、芹家塘、猪婆井、小杨家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63.4公顷,195户,616人。  

吴家村

  【吴家】 Wújiā    宋时,吴姓从江西迁来,以姓取村名。村委会驻吴家,辖吴家、柿子井、光头岭、铜盆岭、大同市、麻池塘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56.7公顷,148户,555人。  

潘家村

  【潘家】 Pānjiā    宋时,潘姓从江西迁来,以姓取名。村委会驻潘家,辖潘家、苦竹山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65.6公顷,180户,843人。   

白泥山村

  【白泥山】 Báiníshān    清道光年间,从江西南昌府迁来,村边一白石似牛,取名白牛山,后谐音改为白泥山。村委会驻白泥山,辖白泥山、马子塘、瓢瓜形、第四坝、长兴塘、总口子、堆子上、牛尾巴、大凹里、清水塘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89.1公顷,270户,956人。  

精华村

  【精华】 Jīnghuá    清朝初,从唐家迁来,初名老屋村,1958年与何家新塘里合并,改名精华。村委会驻精华,辖精华、隔山、水口山、蒋家湾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50.1公顷,249户,887人。  

柱兴村

  【柱兴】 Zhùxīn    宋朝,从江西迁来,原有草棚,初名老屋,后砌新屋,人丁兴旺,更名柱兴。村委会驻柱兴,辖柱兴、小井、两路口、大尾洞、鲁家洞、大秧田、鲤鱼嘴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72.9公顷,240户,816人。   

木栅村

  【木栅】 Mùzhà    明朝时,由芒头寨分居,村边围有篱笆种田,得名。村委会驻木栅,辖木栅、兴家洞、义家山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51公顷,142户,452人。  

杨家岭村

  【杨家岭】 YángJiālǐng    清朝,杨姓从岩口分居,以姓取名杨家岭。村委会驻新杨家岭,辖新杨家岭、老杨家岭、小坝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47.5公顷,154户,578人。  

牛桥村

  【牛桥】 Niúqiáo    明朝嘉靖年间,从江西迁来,在村边修了一座石桥,竣工之时,适有牛过桥,取名牛桥。村委会驻牛桥,辖牛桥、成家、屋尾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57.9公顷,177户,606人。   

陀仂复村

  【陀仂复】 Tuólèfù    清时,从五洲分居,其祖辈是陀背老人,为后代人丁兴旺,取名陀仂复。村委会驻陀仂复,辖陀仂复、金鸡垒、塘尾、岭头、红泥土、坝尾河等15个村民组。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103公顷,445户,1326人。  

龙岭头村

  【龙岭头】 Lónglǐngtóu    村后山岭、横亘如龙,取名龙岭头。村委会驻龙岭头,辖龙岭头、花岭头、蛟龙井、新塘尾、苦草塘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64.7公顷,214户,872人。  

邓家村

  【邓家】 Dèngjiā    清时,邓姓由木栅分居,以姓取名。村委会驻邓家,辖邓家、石桂、何家、新邓家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65.3公顷,327户,1099人。  

岩口村

  【岩口】 Yánkǒu    宋时,由白马渡分居,建村于石岭岩口之上得名。村委会驻岩口,辖岩口、鲤鱼坝、石干、九弓复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73.4公顷,235户,973人。  

野竹福村

  【野竹福】 Yězhúfú    从零陵迁来,原有铺,取名野鸡铺,后改野竹福。村委会驻野竹福,辖野竹福、等坝、杨家、吴家、蒋家、李家、沙子岭、五里牌、黄泥洞、平山头、羊角地、瓦窑塘、新肖家、六家洞、蛇形、禾仓岭等22个村民组。总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130.7公顷,524户,2096人。  

西园村

  【西园】 Xīyuán    清时从岩口分居,村三面环山,坐东朝西,取名西园。村委会驻西园,辖西园、大坝口、糯园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29.5公顷,157户,525人。  

洞仂口村

  【洞仂口】 Dònglèkǒu    建村于小洞口子边,得名洞仂口。村委会驻洞仂口,辖洞仂口、黄泥石、家竹冲、春花塘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58.4公顷,278户,998人。 洞仂口村与黎家兴村、三里井村、杨家村、吴家村、潘家村、白泥山村、精华村、柱兴村、木栅村、杨家岭村、牛桥村、陀仂复村、龙岭头村、邓家村、岩口村、野竹福村、西园村、彭家村、人和圩村、小甲村、下洞村、竹山村、湾田村、绕塘村、白芒铺村、黑泥山村、何家村、广文铺村、马垒村相邻。

彭家村

  【彭家】 Péngjiā    清末,彭姓从白芒铺瓦叶塘分居,以姓取名。村委会驻彭家,辖彭家、上仂田、下仂田、大作、茨姑井、白花岭、鸡头坝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63.3公顷,280户,972人。   

人和圩村

  【人和圩】 Rénhéxū    民国26年,由白泥山、小甲、黎家兴分居,来此立圩,取名人和圩,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意。村委会驻人和圩,辖人和圩、屋井、水家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20.5公顷,67户,262人。  

小甲村

  【小甲】 XiǎoJiǎ    宋朝甲子年间,由兴桥分居,村小,得名小甲。村委会驻小甲,辖小甲、陀仂坝、李王庙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70.1公顷,231户,847人。  

下洞村

  【下洞】 Xiàdòng    清康熙年间,从雷洞分居,村后有山,如龙头下洞,取名下洞。村委会驻下洞,辖下洞、排排洞、石燕塘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38.1公顷,156户,593人。  

竹山村

  【竹山】 Zhúshān    清时,从祁阳迁来,村后一片竹山,得名。村委会驻竹山,辖竹山、对门、香元树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45.6公顷,187户,716人。  

湾田村

  【湾田】 Wāntián    1958年建队,以驻地命名桃花井大队,后改名湾田大队。村委会驻桃花井,辖桃花井、田家、大毛家、隔洞、培家坝、红专、陈家、三十亩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121.3公顷,394户,1564人。  

绕塘村

  【绕塘】 Ràotáng    村前村后山塘围绕,取名绕塘。村委会驻绕塘,辖绕塘、石山周家、蚂蚁洞、岩头、棉花地、竹高塘、凹口等16个村民组。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122.7公顷,514户,1952人。  

白芒铺村

  【白芒铺】 Báimángpù    从寿雁迁来,在此开铺,因附近一带盛产白芒皮,得名白芒铺。村委会驻白芒铺,辖白芒铺、上洞、周家、程家、黄家、老柏家、祖山凹、猫儿簇、黄家岭等15个村民组。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87.4公顷,456户,1924人。   

黑泥山村

  【黑泥山】 Hēiníshān    村后山,黑色土壤,故名黑泥山。村委会驻黑泥山,辖黑泥山、李家、竹山、厂门口、庄田公、老黑泥山、扑子洞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42.2公顷,196户,736人。  

何家村

  【何家】 Héjiā    以姓定村名。村委会驻新何家,辖新何家、底下洞、老何家、大梨园、新铺上、假子铺、王六脚、雷公坝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56.7公顷,276户,1034人。  

广文铺村

  【广文铺】 Guǎngwénpù    从小甲迁来,村当广东大道,开设大铺,取名广文铺。村委会驻广文铺,辖广文铺、岭背洞、新屋场、李家坪、坝子屋、石灰塘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63.6公顷,326户,1271人。  

马垒村

  【马垒】 Mǎlěi    传说西山垒里,有一石头,其状如马,取名马垒。村委会驻马垒,辖马垒、荷叶塘、拆塘福、新屋里、李子坝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19.6公顷,154户,537人。  


马垒村特产大全




马垒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