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永州 >> 江永县 >> 松柏瑶族乡

松柏瑶族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松柏瑶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松柏瑶族乡简介

  松柏瑶族乡中心小学的前身——最先由松柏中学演变而来,1981年松柏中学逐步招收小学五年级学生,1985年松柏中学另立校址,松柏中逐步搬走,后改名为松柏学区,1995年改为松柏中心小学。松柏瑶族乡中心不学,现有中心校1所,村级小学7所,教学点4个,现有在职权职257人,其中不瞠高级教师13人,本科3人,专科毕业32人,中师毕业18人,教住教师比例达93%。松柏瑶族乡中心小学成立于1992年改建为住宿制中心校,现有住宿生432人。学校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校园内古木林立。郁郁葱葱,花香醉人,是学生学习的理想环境。全校有教学班48个,在校学生1120人。有脑25台,图书室1间,阅览室7间,图书16000多册,师生阅览室3间。近年来学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把教学作为工作重点,狠抓内部管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在县级多次获奖。自2000年以来,学校教师论文获市、县级奖10多篇,自1998年至今学校少先队大队部5次被团县委评为先进单位,1993年年,1998年获县中小学体育运动会小学组第三名。2003年毕业会考四科合格率到全县第三名。
  ".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31125200 425000 0746 查看 松柏瑶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松柏瑶族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松柏瑶族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潇浦镇

  江永县潇浦镇位于江永县中部,为县政府驻地。东与上江圩镇、黄甲岭乡毗邻,南抵回龙圩镇,西界允山镇,北与千家峒瑶族乡交织。镇政府驻五一路049号,辖4个社区居委会,塘背、白塔脚、红岩、红山、五爱、塔山、白水、江河、玉岭、新书房、江丰、何家、消江、陈家街、三元宫、唐家16个村。   潇浦镇1949年前属永明县潇浦区管辖,解放后,永明县改为江永县,潇浦区更名为城关镇。1983年与消江公社合并,1995年撤乡并镇,城关镇复原名为潇浦镇。   全镇总面积80.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0公顷,水塘面积40公顷,森林面积126.6公顷,总人口3.5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556万人。年生产总值32128万元,财税收入395万元。镇内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区位优势明显,省道S325线东西贯穿全境,南至广州490公里,西至桂林190公里,北至永州火车站170公里。潇水流经全镇,90%的村庄坐落在潇水河两岸,盛产稻谷、蔬菜、香柚、柑桔、木材等。近几年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畜牧业蓬勃发展,养牛业逐步形成规模,全镇建成高标准蔬菜基地266.7公顷,建有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的农副产品销售服务中心。   境内有中学3所,职业中专1所,小学24所,县级医院2所,妇幼保健院1所,镇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机构20个。   ".  

上江圩镇

  江永县上江圩镇是1995年10月在原上江圩乡的基础上改建的镇政府驻上法圩集镇上,现辖管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2007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24人。上江圩镇位于江永县东北部,邻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江永川北大门,中面积71.5平方公里,以山地近陵地形为主,全镇共有耕面积16575亩,其中水田147亩,旱土1819亩,有要地面积51690亩,水面1000亩。森林覆盖率为48%,活立木面积量为3万立方米,用树林有杉树、梭树等。经济有香柚、柑桔、红枣、油茶等。香姜、槟榔等。红眼芋、红薯等是该镇名优特产。自1995年改建镇后,我镇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镇紧紧围绕抓好骊上几件大事:一、大力加强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外向型农业的转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面向市场、突出培育和发展粮、油、烟、蔗、果、共、林八大拳产品。加快建设商品生产基地。粮食种植稳定在2.5万亩、生姜种植3000亩,红芽等种植800亩,采取措施、扶持鼓励养殖大户,到2002年度出栏生猪4万头,有栏2万头。二、加大小城建开发建设图谋,加快全镇“三化进程”,力发在2004年兴建一个大型农贸市场、一个停车场、一座商业大厦。.  

夏层铺镇

  夏层铺镇位于江永县县境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人民政府驻地潇浦镇18公里。北与允山镇交界,东与回龙圩镇接壤,南邻兰溪瑶族乡、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西抵桃川镇。   镇政府驻夏层铺街。辖夏层铺、龙眼庙、底铺、东铺、东塘、水田、皛咏、马蹄、高家、禾田、寺下、水源头、雄川、汉江源、洞美、李家、上甘棠、下甘棠、邓家、福洞、岗背、昔形塘、棠下、九牛冲等24个村委会和夏层铺1个居委会。   -   历史沿革   相传古时有一夏氏商人在此地设伙铺招待来往客商,初期兴旺发达,后沉落破产,仅存店铺,故称“夏沉铺”。后移民渐多,人丁兴旺,更名夏层铺。明清设谢沐乡,置邮传驿站。1950年5月设夏层铺区,辖8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设夏层铺乡,1958年公社化后,成立夏层铺人民公社,1961年建立夏层铺区,辖夏层铺、东铺、马蹄、寺下、冷水铺、兰溪等6个公社,1966年,由夏层铺、寺下、东铺、马蹄公社合并成夏层铺公社,1984年改为夏层铺乡、冷水铺乡,1995年,撤销夏层铺乡、冷水铺乡,合并成为夏层铺镇。   -   经济   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耕地1921.53公顷,5795户,24023人。境内有都庞岭山脉,流经的河流有沐河、梅冲河。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烤烟、蔬菜、油菜、香芋、香姜、香菇等,经济十分活跃,镇年工农业总产值1864万元,财税收入183万元。境内省道S325线贯穿全镇,各村之间均有乡道相连,交通方便。   -   旅游资源   境内山水秀丽,名胜古迹甚多,有汉设谢沐县治“千年古村上甘棠”;鲤鱼塘的千年古杉,树冠遮天,崩塘面泉水清澈透明,洞府空旷。奇山碧水、古宅民居、石桥古塔、摩崖碑刻、路亭古训等景点。   -   基础设施   镇内设有中学2所,小学11所,乡级卫生院1所,农村医疗室26个。   -   所辖村委简介   【夏层铺居委会】XiàcéngpùJūwěihuì   以驻地自然地名命名,居委会驻夏层铺街,辖3个居民组,217户,658人。   【夏层铺】Xiàcéngpù   昔以姓氏得名。曾设驿站,村委会驻夏层铺,辖上村、下村、李家尾等15个村民组。总面积5.9平方公里,耕地125.6公顷,482户,1903人。   【龙眼庙】Lóngyǎnmiào   以寺庙得名。村委会驻龙眼庙,辖龙眼庙等1个村民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14.2公顷,46户,189人。   【底铺】Dǐpù   村边水潭幽深,昔日村内曾设店铺,故名。村委会驻底铺,辖底铺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40.4公顷,198户,781人。   【东铺】Dōngpù   居底铺东面,昔设店铺,故名。村委会驻东铺,辖东铺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69.8公顷,228户,811人。   【东塘】Dōngtáng   以山塘而得名。村委会驻东塘,辖阳家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46.4公顷,156户,565人。   【水田】Shuǐtián   原名小田,后改水田。村委会驻水田,辖水田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72.3公顷,228户,882人。   【皛咏】Nǘyǒng   片村,方言中“皛”读“女”音,故谐音得名。村委会驻皛咏,辖阳家、周家等3个村民组。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58.2公顷,193户,759人。   【马蹄】Mǎtí   村居之地呈马蹄形而得名。村委会驻马蹄,辖石枧、卢家、湖广界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17.3平方公里,耕地167.7公顷,513户,1907人。   【高家】Gāojiā   以姓氏得名。村委会驻高家,辖月亮塘、洞子上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84.6公顷,418户,1611人。   【禾田】Hétián   原名湖田,后谐音演化为禾田。村委会驻禾田,辖禾田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43.8公顷,160户,650人。   【寺下】Sìxià   昔寺庙建于山头,村居山下,故名。村委会驻寺下,辖寺下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0.9平方公里,耕地49.3公顷,158户,680人。   【水源头】Shuǐyuántóu   溪流从这里流出,故名。村委会驻水源头,辖上村、下村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6.1平方翁,耕地76.7公顷,306户,1153人。   【雄川】Xióngchuān   因沐水上游水流急湍,雄浑壮阔而得名。村委会驻雄川,辖唐家、源头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105.8公顷,320户,1232人。   【汉江源】Hànjiāngyuán   片村,村居汉江和沐水之发源地。村委会驻汉江源,辖槐溪口、苦马冲、李子坳、香厂、双江口、湖明塘、蓑衣厂、双坪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32.8公顷,112户,526人。   【洞美】Dòngměi   原名洞尾,后谐音雅称为洞美。村委会驻洞美,辖洞美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102.9公顷,241户,971人。   【李家】Lǐjiā   以姓氏得名。村委会驻李家,辖李家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46.8公顷,177户,638人   【上甘棠】Shànggāntáng   村位于沐水上游,为棠梨遍布的村庄而得名。汉设谢沐县县治遗址在此,著名的甘棠八景,步步古风拂面,神话缭绕,引人入胜。村委会驻上甘棠,辖何家厂等17个村民组。总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120.8公顷,483户,1821人。   【下甘棠】Xiàgāntáng   村居沐水下游,棠梨郁茂,故名。村委会驻下甘棠,辖甘棠铺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78.8公顷,350户,1321人。   【邓家】Dèngjiā   以姓氏得名。村委会驻邓家,辖邓家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42.2公顷,130户,483人。   【福洞】Fúdòng   此肥沃的盆地,寓福地之洞天,而得名。此地盛产生姜,且名气远传,民谣:“福洞出生姜,姜过远近十八乡,脆如冬笋嫩如瓜,一家炒姜满村香”的诗句广为流传。村委会驻福洞,辖福洞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95公顷,254户,1022人。   【岗背】Gāngbèi   村建山坡边,故名。村委会驻岗背,辖半边山、源脚底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32.8公顷,157户,626人。   【昔形塘】Xīxíngtáng   原鹊形塘,方言“鹊”读“昔”,谐音而得名。村委会驻昔形塘,辖冷水铺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7115公顷,238户,927人。   【棠下】Tángxià   位于上、下甘棠村下方,故名。村委会驻棠下,辖棠下等10个村民组。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99公顷,344户,1432人。   【九牛冲】Jiǔniúchōng   峰峦重叠像九条牛的山谷,故名。村委会驻九牛冲,辖九牛冲等1个村民组。总面积0.7平方公里,耕地12.5公顷,52户,204人。  

桃川镇

  江永县桃镇位于江永县西南部,东接复层铺镇,南邻广西富川朝东镇,西南连接源口瑶族乡,西抵粗石江镇,北界广西灌阳县。镇政府驻地四香路,距县城31公里。源口河、高泽源河、秀水、沐水、汇成桃水河,属珠江水系。全镇总面积2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758亩(水田38643亩,旱土4115亩)林地92995亩,农副产品以果蔬、水稻、牲猪、鱼类为主,盛产香柚、香芋、密本南瓜、广东红薯、香姜、夏阳白、冬瓜等。 1949年11月为三区(驻桃川),辖桃川、刚隆乡、靖毅乡。1950年为五区,辖11个乡。1952年为第六区。1956年撤区,设桃川、石枧乡。1958年公化,成立桃川镇、桃川、水美公社。1961年复设桃川区。1965年撤区,辖桃川镇、上圩、下圩、上洞、水美、石枧等10个公社。1966年并为桃川镇、桃川、上洞公社。1984年上洞公社改为上洞乡,桃川公社改为桃川乡;1986年桃川并入桃川镇,1986年镇政府由下圩街迁至四香西路。1995年6月合乡并镇,桃川镇、上洞乡合并为桃川镇。主要职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带领广大人民奔小刃。主要成就:兴建农贸市场闻名湘桂,商业网点遍及全街,农药、化肥、医药、五金交电、副食、服装个体户星罗棋布。轧钢厂、冶炼厂、鞭炮厂、机砖厂、编辑袋厂、秧盘厂数家民营企业在此安家落户。自来水公司、电信、邮电、保险、工商所、市管所、国税分局、地方电力公司,数十家单位在此设有分支及办公楼,成为了江永县经济文化的第二中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好效益。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通提高,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粗石江镇

  粗石江镇位于湖南省江永县西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灌阳、恭城县毗邻,是1995年6月由原粗石江镇、城下乡和清溪瑶族乡合并而成。现辖2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6378人,其中农业人口24237人,非农业人口中2105人。全镇总面积22664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5%,活立木蓄积量540151立方米,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富含硒等稀有元素,是香柚、香芋、香姜等名、特、优、新产品的主要产区。粗石江镇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广泛开发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镇人民安居乐业,携手共创了一片“文明治安绿洲”,被0永州市委评为“文明镇”,被0湖南省委评为“安全文明村镇。”.  

迴龙圩镇

   回龙圩镇位于江永县县境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人民政府驻地潇浦镇11.5公里。镇境东与黄甲岭乡毗邻,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接壤,西与夏层铺镇和允山镇相连,北与潇浦镇相接。镇人民政府驻回龙圩,辖朱家观、回龙、盐下3个村,八字桥、回峰2个居委会。   回龙圩镇因驻地而得名。回龙圩因后山呈龙形,早年形成圩场,故名。建国后,镇境始设回龙圩乡,属黄甲岭区。1958年3月建立国营回龙圩垦植场,场部设李家塘。1959年从黄甲岭公社划来兴隆、回龙、马鹿头3个大队,更名为农场。1959年8月场部迁回龙圩,属省农业厅农垦局和湘南行署农垦局辖。1961年由省农垦局直管。1965年隶属零陵地区。1969年隶属江永县。1984年11月恢复乡镇政权建置。现为回龙圩管理区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回龙圩镇总面积91.9平方公里,耕地113.7公顷,果地1333.3公顷,5600户,25000人。镇经济以农林为主,主产柑桔、茶叶、花生。县道Xm78贯穿全境,与广西公路相连,境内乡村公路通达各村,交通状况较好。   

松柏瑶族乡

  松柏瑶族乡中心小学的前身——最先由松柏中学演变而来,1981年松柏中学逐步招收小学五年级学生,1985年松柏中学另立校址,松柏中逐步搬走,后改名为松柏学区,1995年改为松柏中心小学。松柏瑶族乡中心不学,现有中心校1所,村级小学7所,教学点4个,现有在职权职257人,其中不瞠高级教师13人,本科3人,专科毕业32人,中师毕业18人,教住教师比例达93%。松柏瑶族乡中心小学成立于1992年改建为住宿制中心校,现有住宿生432人。学校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校园内古木林立。郁郁葱葱,花香醉人,是学生学习的理想环境。全校有教学班48个,在校学生1120人。有脑25台,图书室1间,阅览室7间,图书16000多册,师生阅览室3间。近年来学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把教学作为工作重点,狠抓内部管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在县级多次获奖。自2000年以来,学校教师论文获市、县级奖10多篇,自1998年至今学校少先队大队部5次被团县委评为先进单位,1993年年,1998年获县中小学体育运动会小学组第三名。2003年毕业会考四科合格率到全县第三名。   ".  

千家峒瑶族乡

  千家峒瑶族乡们于江永县的北面,距县城约12公里,与本市的道县、广西的灌阳县隔山相邻,是瑶族的发源地。全乡辖10个地,36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651人,少数民族人口8503人,占总人口的98.3%。。全乡18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70%。 1949年11月当大远公社和潘家公社,1965年合并为大远公社,1984年更名为千家峒瑶族乡。千家峒瑶族乡气候温和,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是海内外向往胜地,境内水景千姿百态,洞景光怪陆离,山景秀丽 永,是江永县的旅游胜地,主要景点有大泊水瀑布、天女散花、龙潭等,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前往旅游观光。境内的温泉是旅客好的休闲处所。千家峒瑶族乡在上级的鼎力支持及广大干部群众的齐心努力下,近几年来,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多方投资兴建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千家峒玉大泊水瀑布路的修建,令广大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花大气力建好了千家峒展厅,让游客多方位了解千年瑶都千家峒。.  

兰溪瑶族乡

  江永县兰溪瑶族乡是1984年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成立的少数民族乡,由原桃川乡的石盘;原冷水铺乡的支洲、贷下、山水口、新桥、大兴、狮形、黄家、上村;原夏层铺乡的香花井等边远偏僻的瑶放山村组建而成,地处湘南边陲,总面积59.2平方公里。东南面与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朝东镇和油沐乡相邻,西北面与桃川镇、夏层铺镇相接,全乡辖10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6204人,其中瑶放人口占90%,耕地面积7811亩,其中水田4265亩,旱地3546亩。兰溪瑶族乡传统农业乡,主要以种、养业为主,现已形成了以烤烟的密本南瓜经济作物种植以及水稻种植为主的种植业和以山羊、猪牛养殖的养殖业拳头产业,工业相对落后,仅有3家石料厂和2家米昌煤厂。兰溪瑶族乡有与桂林类似的喀斯特地貌,境内石山林立,溶洞群遍布其中,山青水秀,加之古庙宇繁多相衬,依山而建的古村落群相托,形成了风景秀丽的瑶寨,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近年来,由于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来此采访,观光旅游者不断增多,来者无不称赞其美景的。主要成就:改变了条件艰苦的环境,水、电、路、电视、通讯逐步完善,解决了困扰瑶胞的渴饱问题,打开了长期封闭走向世界的大门,逐步迈向小康。   ".  

源口瑶族乡

  源口瑶族乡位于珠江水系水原头江永县西南部,距县城48公里,东与广西富川,北靠桃川镇,东西宽7.06公里,南北长9.9公里,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36亩,其中水田3880亩,旱地256亩,人均耕地0.7亩,山地面积2.6万亩,森林覆盖面积65%,全乡辖7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组,共1350户、5572人,少数民族人口5132人,占总人口的92%。1982年成立瑶族乡以来,乡党委、政府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委的关心支持下,紧紧抓住民族团结这一主题,发实加强全乡及边界各民族团结工作,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民族经济和各项民族事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乡已形成了以香芋、香柚为主的产业经济,香柚面积达1500亩,产量达3000吨,香芋面积达1800亩,产量达4000吨,历年造林1万亩,蓄木量12万立方米。1997年兴建了高规格的边贸市场,为个体经济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乡镇企业有源口竹器加工厂源口侨联木材加工厂。1997年以来,连续6年被县委、政府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近50余次各项荣誉称号,其中原乡-慧英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团结先进个人,并作为我省少数民族先进个人代表,到北京出席全国民族工作暨第三次民族团结团结表彰进步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82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1982年10月成立源口瑶族乡人民政至今。   ".  


松柏瑶族乡特产大全




松柏瑶族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