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县辖镇。1949年属三区。1956年设富柏乡。1958年与十字、石古湾(今毛里)乡合并设建设公社,后更名枧头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枧头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2.1万。镇政府驻枧头。1818省道横穿镇境。辖水子岭、老屋、三元坊、彭梓城、东方红、新塘铺、唐家、龙塘、黑繬岭、龙秀、枧头圩、尹家乙水、下富柏、繬湾、洞心、新屋、龙元茂、豪山、陈背窝、山溪、平乐脚、大山铺22个村委会。境内地下溶洞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豆类、花生、烤烟。杨家洞中型水库在境内。.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1万人 | 54平方公里 | 431128103 | 425000 | 0746 | 查看 枧头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龙泉镇 |
新田县辖镇。县府驻地。1949年属柏家乡、下车乡、北门外乡,1953年设城关镇,1958年并入幸福公社,1961年设城关公社。1980年复镇。1995年城关镇、城东乡、田家乡合并设龙泉镇。面积110.1平方公里,人口6.6万。镇政府驻新华西路。辖城南、城北、城西、河西、河东、建新6个居委会和民主、胜利、五乡圩、蔬菜、下车、三里亭、鱼池头、源头、大湾、洞源、木山塘、土珠山、大历县、龙脉塘、上车、欧家塘、罗家山、东门桥、柳溪坊、小岗、蚂蝗洞、过肥田、青山脚、潭田、挂兰、观音坪、榨上、田家、柏家、鱼游、瑶塘窝、蛟龙塘、盘家坝、木志木下、繬下、环灵桥、白鹤仓、马步岭、石甑源、坪头岭、大桥头、李之源等45个村委会。工业有纸箱、塑料加工、农机修配、农副产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蔬菜。名胜古迹有明代文庙和始建于清代的青云塔。. |
金陵镇 |
金陵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龙泉镇18公里。镇境东、北与郴州市桂阳县接壤,南与莲花乡、龙泉镇毗邻,西与门楼下瑶族乡为界。镇人民政府驻金陵圩,辖金陵圩、永桂城、鳌头、龙珠、下兰冲、山林岗、土地塘、磨刀岭、千马坪、鸡公嘴、桥头、天地山、贺赐岭13个村。 镇沿用驻地地名。金陵圩土地肥沃、山青水秀,可与金陵(南京)比美,故名金陵,后设圩场,得名金陵圩。解放初属第一区。1956年为金陵圩乡。1958年归东门桥公社辖。1961年从东门桥公社析出设金陵公社。1984年撤社为乡。1994年9月撤乡建镇。 全镇总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369.4公顷,林地326.6公顷,9968人。全境大部为山区,经济以林业为主,盛产松、杉、楠竹,是县内主林区之一。从省道323线莲花乡政府驻地有公路直达镇境各村,交通已得到改善。 镇内设有中学1所,小学8所,医疗机构1 个。县林科所,梨树凼林场驻在境内。 ". |
骥村镇 |
骥村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人民政府驻地龙泉镇9公里。东北与门楼下瑶族乡毗邻,东南与龙泉镇接壤,西南以冷水井乡为界,西北与宁远县、祁阳县相连。镇人民政府驻骥村圩,辖骥村、胡家、星子坪、李家山、乌下、流芳桥、黄栗山、黄公塘、杨家、小岭、上槎、下槎、下荣、砠坪、音洞、肥源、肥溪沅、林家沅18个村。 骥村镇沿用原驻村自然地名。相传一-骑马下乡巡查,至村北面山边下鞍,后村民誉-所骑之马为“骥”,得名骥村。镇境解放初属第二区。1956年设骥村乡。1958年为骥村公社。1961年,骥村公社析分为田家、冷水井、骥村3个公社。1961年骥村公社驻地迁往李家山村,仍袭原名。1984年改社为乡。1986年撤销骥村乡,建立骥村镇。 全镇总面积87.7平方公里,耕地700.5公顷,5282户,18232人。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北角是山区,日西河发源于此。境内山区以林业为主,丘陵区是粮食主产区之一。有龙骥公路直抵镇内,交通条件近年已有较大改善。 镇内设有中学1所,小学12所,医疗机构1个。县属肥源林场位于镇境西部。 ". |
枧头镇 |
新田县辖镇。1949年属三区。1956年设富柏乡。1958年与十字、石古湾(今毛里)乡合并设建设公社,后更名枧头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枧头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2.1万。镇政府驻枧头。1818省道横穿镇境。辖水子岭、老屋、三元坊、彭梓城、东方红、新塘铺、唐家、龙塘、黑繬岭、龙秀、枧头圩、尹家乙水、下富柏、繬湾、洞心、新屋、龙元茂、豪山、陈背窝、山溪、平乐脚、大山铺22个村委会。境内地下溶洞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豆类、花生、烤烟。杨家洞中型水库在境内。. |
新圩镇 |
新圩镇位于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人民政府驻地龙泉镇16公里。东邻高山乡,南连石羊镇,西靠三井、茂家两乡,北接大坪塘乡。镇人民政府驻新圩村,辖桐木窝、祖亭下、湾头观、三占塘、仓下坠、山水塘、磻溪、大岭脚、上禾塘、蒋家、新圩、杏干、万年、下梧、道塘、车田、伍家、白芒、兰溪19个村。 新圩镇沿用驻地名。新圩圩前河中有一石,形状如牛,得名石牛圩。嘉庆23年改建圩场,改名新圩。解放初境内属第五区。1956年为新圩乡。1958年为新圩公社。1961年新圩公社分为大坪塘、邓家村、新圩、高山、新隆五个公社。1981年因同名,以驻地名改为下漕洞公社。1984年改为下漕洞乡。1986年撤乡建镇,为大漕洞镇。1994年因名称不雅,更名为新圩镇。 全镇总面积39.8平方公里,耕地943公顷,6203户,21148人。境内属于丘陵地区,地势平缓,土地肥沃,是县区粮食主产区之一。境内有省道215从北至南穿越境中部,与通乡通村公路相连,形成方便的交通网络。 设有中学1所,小学12所,医疗机构1个。". |
石羊镇 |
石羊镇的前身是“石羊乡”,1995年10月批准为建制镇。镇人民政府设在地头村,位于县城南端,距县城21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2003年来,镇总人口20259人,辖3个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镇总耕地面积11000亩,其中水田8889亩。水利资源丰富,有可灌田24000亩的立新水库,总干渠和左右干渠及支干渠密布全镇;鹅井水量充足,年排水量1180万立方米,可灌溉石羊洞80%的稻田。省道S215线从境内通过,1997年投资70万元,改建了建地面积1630平方米的石羊集贸市场,吸引了嘉禾和蓝山等外县人来石羊集贸市场做生意。2003年引资120万元在乐山村修建了小山下水电站,2003年镇工农业总产值7488万元,与1990年的2950万元相比,增长率为153.8%;财政总收入500万元,与1990年的300万元相比,增长率为66.7%;人均年纯收入为1406元,与1990年600元相比,增长率为134.3%。 ". |
新隆镇 |
新隆镇位于县境东南端,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人民政府驻地龙泉镇26公里。镇境东临郴州市桂阳县、嘉禾县,西南与陶岭乡交界,西北与高山乡相连,北接知市坪乡。镇人民政府驻龙会寺,辖龙会寺野乐、东溪、神脚、游塘、樟树下、乐塘、侯桥、龙会潭、大坪头、桥亭、山田湾、心安、石桥、佃湾15个村。 新隆镇因驻地龙会寺有一闻名的新隆桥而得名。镇境解放初属第五区。1956年撤区并乡设龙会寺乡。1958年为新圩公社辖。1961年从新圩公社分出单设新隆公社。1984年撤社改乡为新隆公社。1995年撤乡建镇。 全镇总面积39.8平方公里,耕地747.2公顷,4536户,15458人。境内系丘陵区,山丘众多,坡度平缓,适宜农业生产,舂陵水流经境内,水利灌溉条件较好,农业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主。境内烤烟产量大,品质好,是县内烤烟的主产区。境内乡村公路已形成网络,与邻县邻乡的交通较为便利。 镇内设有中学1所,小学8所,医疗机构1个。 ". |
陶岭镇 |
陶岭乡位于新田县东南边陲,与嘉禾的广发乡、坦坪乡、石桥乡相临,全乡有行政村23个,人口15000人。境内无河流,无固定持续性水源,是全县有名的干旱死角。陶岭乡前身为陶岭公社,1984年改为陶岭乡人民政府。全乡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00亩,其中水田面积7200亩,旱地2700亩。 全乡农作物以“粮、烟”为主。三味辣椒以其独特的甜、香、辣著称,为名满三湘特产,近几年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烤烟300亩,陶岭三味辣椒7000亩。劳务经济成为全乡农民的经济来源,全乡有6000人在广东、上海等地打工。 |
金盆镇 |
金盆圩乡地处新田县东南部,东南面与宁远县接壤,距新田县城38公里。全乡耕地面积12 320亩,辖区内共20个行政村,341个村民小组。现有水库7处,蓄雨面积5400亩。山塘62处,其中:骨干山塘16处,溪坝5处,总灌溉耕地面积0.6万亩,是新田县的一个边远大乡。 金盆圩乡是一个农业大乡,产粮大乡,以产粮为主,畜牧养殖业为辅,盛产烤烟、茶油、花生、油菜。共有乡镇企业15家,其中4家机砖厂,5家采石、石灰加工厂,6家木材加工厂。各行政村都修通了简易公路,形成了公路网络,公路运输比较发达。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全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充分改善,正在建设乡集镇居民点,集镇人口达2500余人,集工、贸、商、学于一体,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
三井镇 |
三井乡位于新田县南部,离城14公里,面积29.07平方公里,2003年末总人口1.56万人。辖三井圩、谈文溪、上凤、高峰、塘坪、长冲、罗家坪、车头水、晒鱼坪、塘伏坊、曹家窝、油麻岭、油草塘、栗里洞、山下洞、石岩头、山下、七贤山18个行政村,141个村民小组。 三井乡是典型的农业乡,总耕地9961亩,其中水田7475亩,境内有著名的山下大洞,主要水利设施有大坝水库,水资源较丰富。盛产粮、烟、特别近几年优质烟发展迅速,面积达4000余亩,产量1万余担,成为新田名副其实的烤烟大乡。2004年招商引资重建大坝水库电站,是全县较大的水力发电站之一。. |
门楼下瑶族乡 |
门楼下瑶族乡位于新田县境北部边缘,北与郴州市桂阳县杨柳瑶族乡、衡阳市常宁市满竹瑶族乡、祁阳县晒北滩瑶族乡毗邻,东与本县金陵相接,西南与骥村镇、龙泉镇相连。乡政府所在地门楼下村,距县城龙泉镇20公里。全乡面积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68亩(水田1865亩,旱地2193亩)山地19.08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5%。境内九峰山、天崎岭山峰最高达985米。全乡有大小溪流33条,分别汇集于新田县的主河流舂陵河、鲁塘河后流入湘江。年平均气温摄氏16-17度,无霜期25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500-1900毫米。门楼下瑶族乡解放前一部分属于仁智乡,一部分属于崇益乡。解放初期分属一区和二区管理。1956年11月成立门楼下民族乡,1958年9月改称团结人民公社,1968年至1981年为门楼下公社。1982年1月成立门楼下瑶族人民公社,1984年改成瑶族乡建制。现辖20个行政村,118个村民小组,328个自然村。2413户,8668人。其中瑶族1399户6246人,占总人口70%。 门楼下瑶族乡土地宽广肥沃,森林资源、水能资源和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全乡有林面积达1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5万平方米,盛产杉树、马尾松、樟树、楠竹、茶叶、山茶籽和药材,野生动物有虎、豹、野猪、獐子、鹿子、蛇、山蛙等。 从1984年建瑶族乡后,历任党委、政府领导全乡营造杉木林9万亩,种果种药材达1万亩。新修公路20公里,村村通车、通电。现已建成5万亩的楠竹基地2万只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和0.2万亩的绿色保健食品山野菜基地。. |
大坪塘乡 |
大坪塘乡位于县境中部,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人民政府驻地龙泉镇15公里。乡境东与知市坪乡相连,南与高山乡、新圩镇相接,西与茂家乡、龙泉镇毗邻,北与郴州市桂阳县接壤。乡人民政府驻大坪塘村,辖大坪塘、小塘、下村、大冲、留家田、平陆坊、土桥坪、白杜、枇杷窝、草坪、大凤头、中和圩、火柴岭、大窝岭、云里、社湾、秀岭、黄沙溪、长富、麻塘窝20个村。 乡沿用驻地自然地名。大坪塘因建村前是大草坪,村口有塘而得名。乡境解放初属第五区。1956年撤区并乡后设大坪塘乡。1958年归新圩公社辖。1961年从新圩公社分出建大坪塘公社。1984年撤社为大坪塘乡。 全乡总面积50平方公里,耕地877.29 公顷,5202户,17572人。乡境属丘陵区,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稻谷、烤烟。境内公路通乡达村,交通条件较好。 乡内设中学1所,小学11所,医疗机构1个。革命先烈蒋先云同志生于大坪塘村,后在北伐战争中光荣牺牲,终年24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