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怀化 >> 芷江县 >> 芷江镇

芷江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芷江镇谷歌卫星地图)


芷江镇简介

  麻缨塘乡、竹坪铺乡、艾头坪乡、芷江镇共3乡1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芷江镇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镇。县府驻地。1953年为城关镇,1981年改为芷江镇,镇政府驻东街。位于县境中部偏东。城区四周地势平坦。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3.2万。320国道,裠水河流从镇中内穿过。湘黔铁路经此,距县城2公里处设有芷江火车西站。辖东街、南街、北街、前街4个居委会和三里坪村委会。工业有卷烟印刷、制衣、建筑等。农业主产蔬菜。镇内有龙津大桥、文庙、澄霄楼、抗日战争受降纪念坊、天后宫(妈祖庙)、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塔等为省地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2万人 64平方公里 431228100 418000 0745 查看 芷江镇谷歌卫星地图

芷江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芷江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芷江镇

  麻缨塘乡、竹坪铺乡、艾头坪乡、芷江镇共3乡1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芷江镇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镇。县府驻地。1953年为城关镇,1981年改为芷江镇,镇政府驻东街。位于县境中部偏东。城区四周地势平坦。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3.2万。320国道,裠水河流从镇中内穿过。湘黔铁路经此,距县城2公里处设有芷江火车西站。辖东街、南街、北街、前街4个居委会和三里坪村委会。工业有卷烟印刷、制衣、建筑等。农业主产蔬菜。镇内有龙津大桥、文庙、澄霄楼、抗日战争受降纪念坊、天后宫(妈祖庙)、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塔等为省地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旧镇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镇。1984年建罗旧镇。镇府驻罗旧。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81.4平方公里,人口1.5万。湘黔铁路,320国道横贯镇境。辖罗旧居委会和火马坪、浮连塘、石马田、竹溪、庄上、枞树坪、跑田坪、巴州、罗旧、白石坡、曹家坪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灰砂砖厂、海棉厂、水泥制品厂、自来水厂、白蜡林场等。特产柑橘、白蜡。境内的“花山寨”花石裸露地面,似如烂漫山花,为“芷江胜景”之一。.  

新店坪镇

  上坪乡、大洪山乡、新店坪镇共2乡1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新店坪镇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镇。原名兴隆市。1949年建便水乡,1958年改建设公社,1959年更名新店坪公社,1984年改乡,同年建镇。镇政府驻新店坪,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96.8平方公里,人口1.79万。裠水河、湘黔铁路,320国道横贯镇境。辖新店坪居委会和田家坪、沈家坪、白马铺、陈家坳、宝龙山、黄双坪、长田溪、一里街、水上、新田、新店坪、荷叶塘、岩禾塘、白旗冲、杉木坳、桐木园、牛坪、船板溪、莫家溪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冶炼硅、工艺宝石等厂。盛产油菜籽、红薯淀粉、生猪、柑橘、水果等。1992年创办湘、黔、川、边境最大贸易市场,形成了布匹、服装、粮油、等八大批发市场。.  

碧涌镇

  罗岩乡、板山乡、大垅乡、碧涌镇共3乡1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碧涌镇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镇。1949年属碧涌乡,1958年改名东风公社,1959年更名碧涌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镇政府驻碧涌。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7公里,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1.5万。冷乡公路、磨碧公路纵贯镇境。辖哨田、龙山、金坳、七甲坪、大坳、大冲、两口田、马塘、竹溪冲、龙洋、长田、碧河、碧涌、古竹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植物油厂、特种灯泡厂、木材加工厂等。盛产辣椒和烟草。.  

公坪镇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乡。1956年置公坪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4年改公坪土家族乡。乡政府驻公坪。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85.53平方公里,人口0.76万。湘黔铁路、320国道横贯乡境,裠水河穿境而过。辖公坪、通溪、高庄、桐树溪、瓦溪铺、顺溪铺、栾塘、长泥坪、孙家冲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木材加工、汽车修配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兼产小麦、玉米。.  

牛牯坪乡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属第一区,1958年属“和平公社”,1961年成立牛牯坪公社,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牛牯坪。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0.71万。芷中公路直通乡政府驻地。辖牛牯坪、温水垅、肖家湾、丁家坪、沈家溪、青叶树、千丘田、茶林坪、界牌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木器加工厂和电站。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茶叶、水果等。境内建有猕猴桃种植基地。.  

岩桥镇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乡。1949年属二区,1956年为岩桥乡,1958年属岩桥公社,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岩桥。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2万。320国道经此。辖岩桥、倒塘湾、四方园、小河口、水路田、桃水、石板溪、巽公坡、黄犁坳、郭家界、板桥、台板丘、栗木桥、三渡溪、牛形、结连、槐花园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电站和农机、植物油厂等。农业主产水稻,兼产玉米、油菜。.  

水宽乡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属二区,1956年置水宽乡,1958年属东方红公社,1959年属岩桥公社,1961年改水宽公社,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阳田坳,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1.07万。芷拾公路直达乡政府驻地。辖阳和田、泥溪垅、地头坪、拾旦、水宽、干塘坪、拓莲、电冲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矿和建材厂等。农业主产水稻,柑橘。.  

三道坑镇

  木叶溪乡、五郎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三道坑镇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乡。1949年设木叶溪乡,1958年属东方红公社,1959年置芷溪公社,1961年为木叶溪公社,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木叶溪。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121.64平方公里,人口0.84万。芷(江)麻(阳)公路横贯乡境。辖小渔溪、地婆溪、枫木坪、木叶溪、黄土田、恶滩、千公牛、细米溪、茶坪、芷溪、多益塘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家具制造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兼产木材。.  

土桥镇

  土桥乡、杨公庙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土桥镇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属第四区,1958年属幸福公社,1961年成立土桥公社,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土桥。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102.6平方公里,人口1.64万。湘黔铁路和320国道横贯乡境。辖土桥、岩田冲、分水坳、肖家田、草鞋坳、冷水铺、富家田、麦园、两户村、哨路口、岔溪、洞下、向家庄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林场、柑橘场、茶场、农机厂、建筑队、养殖场等。农业主产水稻,兼产柑橘、茶叶等。.  

大树坳乡

  一、政区概况   地理位置:大树坳乡距县城56公里,东连木叶溪,南接新店坪,西邻贵州万山特区瓦屋乡,北接麻阳拖冲乡。   政区沿革:民国时期为永靖乡。新中国成立初设大树坳乡。1958年、1959年先后属建设人民公社和新店坪人民公社。1961年单独设为大树坳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大树坳乡。   政区划分:从1984年至今,辖凉水井、柑坪、大思乐、黄双溪、小思乐、大树坳、新庄、石竹坪、牛屎田、岩咀、扎牛坪、竹坡12个行政村,109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2005年末,全乡有2740户,10360人,其中农业户2705户,10157人,总劳动力4493人。政区东西最大距离3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8公里。总区域面积104.02平方公里,折合138560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5096亩。2005年末有耕地面积11810亩,其中水田面积10700亩,旱土1110亩。   二、自然概况   地形地貌:大树坳乡地处芷江西北部,以山地为主,辖区内高山连绵,平均海拔高度550米,其中乡政府所在地海拔410米,黄双溪米公山730米。   水文气候:境内有主溪流3条,其中一条经黄双溪流经小思乐、大树坳、新庄;一条经岩咀流经扎牛坪、牛屎田、竹坡、新庄;一条经柑子坪流经大思乐、大树坳、新庄。此外,还有30多条小溪流。建有马黄塘等5座小11型水库。境内日平均气温15.5°c,低于全县平均气温3°c左右,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三、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辅以杂粮、水果、油料、蔬菜等作物种植和家禽、家畜、水产等养殖。其中高山葡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30%。2005年,全乡粮食总产5234吨,杂粮总产2170吨,水果总产2540吨,水果中葡萄2200吨,油料作物总产390吨。   林业:2005年完成造林1660亩,其中造纸用材林1000亩,退耕还林660亩。木材釆伐为3000立方米。2005下半年开始林权换证工作,年末已完成工作量60%。   畜牧业:2005年全年家禽出笼5万,禽蛋30吨。全年出栏肉猪6400头,出栏仔猪2310头,出栏羊1534只,出笼家禽家畜5万羽。在邻县发生-时,严加布控,科学防治,没有使疫情发生。   乡镇企业:2005年,全乡有企业189个,比上年减少11个,从业人员714人。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920万元,减少值180万元。.  

梨溪口乡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乡。1949年为梨溪口乡,1958年属梨溪口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成立梨溪口侗族乡。乡政府驻下神祝。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86.47平方公里,人口1.2万。芷梨公路贯穿全乡。辖下神祝、白土田、兰地、梨溪口、龙井冲、大冲口、白栗湾、金龙、戥溪、新田界、苗塘界、龙降、龙排冲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电站、木材加工、榨油厂等。农业主产水稻,兼产油料、林木。境内中型水库一座。有国家民委考察认可具有民族特色的“戥溪风雨桥”。.  

洞下场乡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乡。1949年属洞下场乡,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2年改洞下场公社,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洞下场。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62.316平方公里,人口0.95万。芷碧公路横贯全乡。辖翁溶溪、楠木冲、洞下场、碑冲、古龙、窑坪、红旗、天堂坪、石桥、岩板田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化工等。农业主产水稻,兼产油料作物,柑橘。.  

禾梨坳乡

  禾梨坳乡位于芷江县东南部,距县城38公里,与洪市沅河镇、岩垅乡交界。全乡辖8个村,108个村民小组,2658户,10430人,区域面积52.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万亩,山地面积3.9万亩。全乡交通便捷,冷岩公路横穿全乡5个村,可直达洪江、怀化,芷禾公路大部已水泥硬化,可快速到达县城,已实现组组通公路,部分村组公路还铺上矿渣。信息畅通,电话、移动通讯建设也初具规模,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全乡共安装电话600多门,手机800多台,平均第15人有一台电话或手机,同时入接电脑宽带网,可进行网上交流。   柑桔是我乡的特色产品和支柱产业。现100%的村、组,98%的户都有自己的柑桔场、柑桔园。全乡柑桔种植面积达2.3万亩,常年产量2300万公斤,柑桔收入占全乡产值的70%。其主要品种有冰糖橙、脐橙(纽荷尔),占全乡柑桔的70%,还有大量的南丰、碰柑、蜜桔等。因乡境内多为紫色砂岩土壤,且温、光、水、土等条件都非常适宜柑桔的生长,产品品质极佳,生产出来的柑桔具有色泽光亮、香气浓郁、味甜纯正等特点,多次被省、市、县农博会评为金奖、银奖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市场竞争力良好,销往北京、上海、吉林、辽宁、黑龙江等15个省市,并出口俄罗斯、朝鲜、越南等国家。   为促进柑桔产业的不断发展,乡党委、政府从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着手加强服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乡桔农生产水平较大提高,加工体系初步建立,2003年,乡党委、政府将全乡30多名销售大户组织起来,成立了柑桔协会,2004年又投入资金2万余元,申请注册了“舞水”牌柑桔商标。为了打响了品牌,2005年11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首届舞水柑桔节,县委-石希欣、县委副-李毅等出席节会,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怀化电视台、湖南日报、怀化日报等省风1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并报道了节会盛况。招商签约金额达1460余万元。   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的工作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全乡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县双文明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被评为全市治安模范乡镇,2004年被授予怀化市“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县计生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财政工作、宣传思想工作、人大工作、民政工作、信访工作、行政执法等先进单位,各项奖牌达50多枚。.  

冷水溪乡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乡。1958年属星火公社,1961年为冷水溪公社,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冷水溪。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75.69平方公里,人口1.21万。芷冷公路直达乡政府。辖桐尤坪、社山坪、翁致溪、冷水溪、三门坡、翁当溪、陡山、王家庄、龙孔坪、向家园、大军田、潘家田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饮料厂、木材加工厂等。.  

楠木坪镇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楠木坪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更名楠木坪公社,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楠木坪。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93.9平方公里,人口1.42万。境内公路纵横交错。辖黄塔塘、秧田冲、古坡界、古坡冲、楠木坪、桂竹园、大坪头、曹家田、沅冲、岩山背、桂竹冲、大平冲、瓮塘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植物油厂、竹木器加工厂等。农业主产水稻,兼产油料、水果等。境内两江口水库为避暑之地。.  

晓坪乡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为晓坪农民协会,1956年设晓坪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改晓坪公社,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晓坪。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58.1平方公里,人口1.05万。芷铁、芷冷公路横贯乡境。辖晓坪、青竹溪、凉山坡、兰水、小冲、岩坳、岩背、长塘、大水田、枇杷垠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  

萝卜田乡

  芷江侗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属六区,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成立罗卜田公社,1984年改乡。乡政府驻罗卜田。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0.87万。芷(江)铁(灯坡)公路纵贯乡境。辖罗卜田、半冲、木田冲、枣子山、马坡、冬瓜坡、新店、兴无、沙田坡9个村委会。盛产冰糖橙和板栗。.  


芷江镇特产大全




芷江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