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娄底 >> 新化县 >> 田坪镇

田坪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田坪镇谷歌卫星地图)


田坪镇简介

  "田坪镇位于千年古县--新化县东北部,与涟源市伏口镇、安化县梅城镇毗邻。有高等级油路与新化县城相通,距207国道27公里,湘黔铁路50公里。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3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万公倾,林地面积820万公倾,辖田坪、茶溪、白岩3个管区,46个村,3.8万人。有中心卫生院1所,医疗人员48人;有县属中学1所,镇属中学3所,小学16所。2002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2.27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1270元。我镇有“万亩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和“中国金刚石之镇”之美誉。
  田坪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丘陵山区,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境内有油溪河、茶溪河汇入资江、水资源丰富,已新建3.5万伏变电站1个。农业以种植烤烟、一季水稻、薯类、花生、玉米为主。平均种植烤烟6520亩,产烟12000担,年产值630万元,税收过100万元,占娄底市烟叶产量的65%。工业以人造金刚石为主,到2002年底止,全镇共有金刚石系列厂38家,金刚石压机210台(其中7800吨以上压机52台),年产金刚8000万克拉,产值6000万元,创利税560万元,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目前,镇党委政府以诚信为本,优化环境,优惠政策,正着手建立田坪镇金刚石工业园,建成集金刚石原材料生产、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金刚石产业集团,计划五年内总投资1.5亿元,新上压机300台,创产值2.2亿元,利税3000万元,全力打造“中国金刚石之镇”品牌。工业园征地135亩,已搞好详细规划,并成立了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小城镇建设发展步伐正在加快、逐步完成中心广场和中心市场建设。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备。
  田坪镇钟灵毓秀,山川秀美。有省级保护文物--古香古色、婷婷玉立的龙潭风雨桥;有波涛激荡、清澈见底的油溪河,两岸悬崖陡峭,雄伟壮观;有暮鼓晨钟、香烟袅袅的天台寺;有曲径通幽,洞中有洞的美女洞、福宝洞;有笔立山项形似天门的三门石。我镇风光旖逦,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田坪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有着“永不放弃、永不满足、永不平庸”的精神,纯朴的田坪人民愿与海内外朋友真诚携手,共创辉煌美好的明天。
  ".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34.4平方公里 431322116 417000 0738 查看 田坪镇谷歌卫星地图

田坪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田坪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上梅街道

  上梅街道辖15个社区居委会、11个建制村,总面积42.99平方公里,总人口8.58万,办事处驻迎宾路(原上梅镇人民政府驻地)   将原上梅镇的青石街、工农河、永兴、崇阳岭、十字街、玉虚宫、跑马岭、北塔、工农、梅树、立新桥、福景山、坪山垅15个社区以及红旗新村、毛家垅、花山、下田、鸿兴、集中、新渡、北渡、和兴、花园、江溪11个建制村成建制析出,设立上梅街道。   境内罗盛教纪念馆、北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广东巡抚四川总督游智开,数学家黄宗宪,教育家陈润霖、杨开劲、杨卓新,社会学家杨开道皆出生于此。  

上渡街道

  上渡街道辖5个社区居委会、16个建制村,总面积53.14平方公里,总人口5.02万人,办事处驻上梅东路(原上渡管委会驻地)。   原上渡办事处代管的望城、桥东、唐家岭、新城4个社区居委会,上渡、铁牛、资源、七里冲、塔山、白沙、资江7个建制村,连同原上梅镇的新园社区居委会和勤俭、勤三、梽木山、天竺、娘家、青云、金子山、兴岭、堤上9个建制村成建制合并,设立上渡街道。   

枫林街道

  枫林街道辖7个社区居委会、9个建制村,总面积49.5平方公里,总人口5.36万,办事处驻枫林新村;   将原上梅镇的火车站、五里亭、华新、上田、燎原、新田、马鞍山7个社区居委会,以及星月、洪大、枫林新村、接龙、万家桥、大水坪、新塘、黄龙、向荣8个建制村析出,设立枫林街道;  

石冲口镇

  我镇位于新化县城西南,南滨资水,与冷水江市接壤,西傍天龙山,与新邵县毗邻,是新化的南大门。辖潮水、化溪、天龙山3个管区,43个行政村,535个村民小组、5.6万人。镇政府机关设石冲口村,距新化县城10公里。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1万亩,林地面积2万亩。   交通、电讯、文化    我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湘黔铁路、省道新邵线及资水“黄金水产”贯穿境内,高标准油砂路石冷公路、石维公路纵横交错,是新化、冷水江、新邵三县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客运南下广州、深圳的必经之路。    镇内有3.5kw变电所一个,日供水能力达10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邮政、电信设施完善,已开通程控电话1600门,建有移动基站3个,联通基站2个,实现了移动信号覆盖无盲区。    我镇民风淳朴,文化活跃,文教卫生体育事业发达,拥有完成中学4所,中心卫生院3座,文体活动中心一个,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镇。   小城镇建设    我镇以水、电、路、讯为基础,以政府大楼为中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1平方公里的小城镇规划区内,商业街初具规模,店铺林立,家具制作、皮鞋生产、机电维修、酿酒、食品加工等服务业蓬勃发展,小城镇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   矿产资源、工业基础    我镇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境内蕴藏煤炭、石墨、高岭土、花岗石、大理石、滑石等矿藏,以煤炭开采为主导产业,现有批办煤矿16家,是我县重点采煤乡镇之一。石墨资源远近闻名,号称“石墨之乡”,储藏量是我省现已探胆储量的30%,含固定碳82%-93%,质量好,品质高,工业利用价值高,极具市场开发前景。   农业、旅游资源    我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下丘陵山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红薯、花生、玉米等。近来来,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现已在龙家桥、羊撞、化溪、温溪、川安岭、安乐山等六大产业基地,年产肉鸡100万羽、牲猪10万头,肉牛2000头,优质种苗100万株,楠竹20万根,杜仲、厚朴、银花、天麻等名贵药材1万公斤。同时,养鹿、养黄鳝等特种养殖也逐步壮大发展。 我镇山川秀美、钟灵毓秀,资水风光连绵迤逦,茅岭水库水域宽广、青山环绕,气候宜人,丛岭庵古色古香,晨钟暮鼓,梅溪古龙洞神秘莫测,景致奇特,是休闲猎奇的好去处,极具旅游开发前景.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洋溪镇

  洋溪镇位于新化县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省道1808线贯穿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总面积13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全镇辖四个管区、61个村、3个居委会、6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1万人,1996个被列为全省农村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洋溪镇物华天宝,白塘管区的的煤矿年产量达3万吨;苍溪管区的竹、木资源丰富,“玉兰片”加工历史悠久,畅销全国各地;绿源食品公司生产的“梅山”牌板鸭、“温溪”牌火焙鱼、“熊山”牌金秋梨连续获湖南省第二、三届家博会金奖;洋溪人勤劳、淳朴、敢闯、敢拼,在全国各地经营办公自动化设备,目前已形成产、供、销于一体的办公自动化设备产业群;洋溪的旅游资源有白地村的农业生态园、文昌古阁、抗日万人堆、辖公殿、南山寨庵堂、青油洞和苍溪风景区。   

槎溪镇

  槎溪镇位于新化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与隆回县的鸭田镇、罗洪镇、高坪镇接界,与本县的洋溪镇、炉观镇、文田镇、水车镇相邻,交通便利,有省道S312从本镇经过。属亚热带副高压中心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517mm,属丘陵区,海拔高程250m左右(最高点禾枪岭海拔高达1026m)。    全镇总面积107平方公里,下辖2个管区,28个行政村,总人口35000余人,有中学3所,小学20所,卫生院3所。    境内电力充足,资源丰富:以泥质页岩、风化页岩、硅质页岩为主,及少量分散的薄层页岩。已探明的矿床有硅、金、铀等,其中尤以硅矿石储量大、含量高。旅游开发前景美好:半山水库渡假村是集山、水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开发项目,投资开发大有可为。商贸发达:太平头墟场是新化县三大农贸市场之一,每场商品成交额达6万元以上。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团结一心,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努力实践“-”,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面向新世纪,槎溪镇正朝着“特色农业、优势企业、旅游产业、边贸兴业”的新型现代化小城镇迈进,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前来投资兴业。  

水车镇

  " 水车镇地处新化县西南部,东与槎溪镇相邻,西与奉家镇接壤,南同隆回县金石桥镇毗邻,北与文田镇搭界。辖水车、大同、锡溪三个管区。3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467个村民小组,4万人。全镇总面积115.5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02788亩,耕地31913亩,其中水田27748亩,旱土4165亩,水面690亩。    水车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光照强、雨量充沛,常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6500吨以上,是新化粮食主产区。山地面积广,森林覆盖率高,活立木蓄积量为26.1万立方米,楠竹面积2万余亩,是全县重点林区之一。精制云雾茶、月牙茶、双宝牌银花茶系列保健饮料茶饮誉大江南北,是全县茶叶和中药材主产乡镇之一。    乡镇企业以本地资源为依托,开发名优特新产品。精制茶厂创出了“紫鹊贡”优秀品牌,美食公司开发了独特的“水车柴火腊肉”,水电公司对锡溪河水资源进行梯级开发,总装机容量为3800千瓦时。    旅游开发前景广阔,紫鹊界梯田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她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是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它集云南元阳梯田的博大、广西龙胜梯田的灵秀、菲律宾巴纳韦梯田的伟岸于一体,可称她为“梯田王国”;她的原生美、形态美、文化美及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品位、天然的灌溉系统堪称世界之最,已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市县旅游总体规划和娄底市新化旅游高层定位研讨会一致评定为5-资源,是湘中旅游板块的黄金品牌。目前正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近年来,新修村级公路200余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兴建了人畜饮水工程80处,解决了近5000人的饮水困难。建好了水车镇完全中学、中心小学,改建了镇中心医院。扩大了水车商业街,新增商业门面300个,建好水车邮政电信大楼,开通了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    水车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人才荟萃,是一块发展前景广阔的风水宝地。   ".  

文田镇

  "  文田镇位于雪峰山脉东麓,东与古台山林场、炉观镇搭界,南与槎溪镇、水车镇接壤,西与奉家镇毗邻,北与天门乡为邻,新化县城41公里。全镇国土总面积94.3平方公里,山林80000亩,耕地16694亩,其中水田13189亩,旱土3505亩。全镇辖19个村,275个村民小组,2.2万人。建党支部24个,有党员482人。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1所,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5个。   文田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年降雨量在1800mm左右。地质结构系花岗岩、板叶岩,土壤疏松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和多种药材种植。主要稻谷、红薯、玉米、楠竹、杉松。主要土特产有薏米、绿茶、杨梅、柰李等。   文田镇地理环境复杂,地表起伏大,最高海拔1431.5米,最低海拔353米。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瓷土储量居全县第一,铜钨矿、透晖石(石雕工艺用料)为全县独有,金矿、玄武岩藏量丰富,还有锡、砷等矿藏。   全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全面实践“-”,大力推进“三个转变”,狠抓作风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开展“学习型”乡镇的活动,坚持发展不动摇,确立了“夯实农业基础,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突破薄弱环节,发展个私经济,实现富民强镇”的思想。把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和个私经济作为全镇经济工作重点,克服困难,艰苦创业,披荆斩棘,排除各种阻力,使全镇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文田镇的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镇党委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为指针,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政治学习制度、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政务公开、廉洁自律等一系列制度,开展“公仆形象”大讨论活动。1996年,县委授予镇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极力创造“学习型”乡镇,开展为群众、为基层、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三为”活动和学-理论,学科学技术,学法律知识的“三学”活动。为了提高村干部的素质、村委会主任和文会等主要干部培训班。对违纪或不称职的村干部及时教育和调整。每年举办一期党员培训班,非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4年共培训党员1825人次,培训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196人,共发展新党员73名,处置不合格党员4名。.  

奉家镇

  "  奉家镇地处新化县西部的雪峰山脉中段,与隆回、溆浦两县接壤。镇域面积246平方公里,海拔从371米一1584米,水能资源丰富,山地气候明显,又无“三废”污染,森林覆盖率80%以上,集中连片的楠竹有4万亩以上,可供开发的丘岗山地达12万亩,最适宜中药材、茶叶、高山延迟蔬菜种植,现已种植成规模,并逐步向生态农业迈进,同时富藏有硅石、矾矿和铜矿等矿产资源。   但是,奉家镇属边远高寒山区乡镇,经济底子较薄,单靠自身力量全面开发难度很大,面对这一现状,党政班子领导通过多次研究,决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供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开发本地资源,发展、壮大地方经济,使奉家镇早日奔入小康行列。近年来,奉家镇招商引资已迈开关键性的一步。   ".  

炉观镇

  新化县辖镇。1949年属遵义乡,1950年为六区,1952年为十一区,1957年撤区划分为炉观、云溪、青山3个乡,1958年建炉观公社,1961年置炉观区公所,1984年复置乡,1995年并炉观、云溪、青山、石新4乡为炉观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16.5平方公里,人口6.1万。湘黔铁路、新(化)云(溪)公路横穿镇区。辖白鹅、思礼、长升、长田、跳石、石溪、石岩、炉观、苏源、石坪、横岩、三塘、犀牛、毕架、贺家、小田、中田、双江、云溪、万寿桥、清水、焰山、李家湾、横山溪、江口、林冲、小金溪、金鹅、芷溪、雷溪、九龙、垅山、墙巷、长塘、青家山、青光、太阳桥、口前、月弓、大新、郎山、九坪、平江、人起塘、沙井龙、农科、严塘、欣云、梅树、星华、茅茨园、田心、石新、三江、进军、金滩、龙爪、永兴、荷叶、卜桃60个村委会和炉观居委会。农产水稻、甘薯、小麦和茶叶、油料、生猪。乡镇企业有磁性材料、金刚石碳片、机电加工、锑品冶炼、竹木制品等厂。新化茶叶科学研究所及芦茅江煤矿、新化金矿均在境内。.  

游家镇

  " 一、游家镇位于新化县城北部,距县城14公里,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辖乌石、游家、白沙、栗山、东岭五个管区,共74个行政村(其中2个居委会),总人口6.7万人。镇机关下设主要站所有:财政所、民政所、计育办、计育服务所、企业办、库建站、农业站、林业站、国土所。    二、游家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县道新白公路、新邓公路夹资水两库,纵贯全境,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柘溪大坝建成后,有库区水淹村31个,游家镇的稻花鱼、天然茶油、西瓜是驰名产品,煤炭资源丰富,锑矿贮藏量可与锑都冷水江媲美。资水一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三、境内先后修建有小二型水库10座,水渠200多公里,电灌站45座,2004年3月,被评为娄底市水利建设十强乡镇。青游公路油路铺成,镇政府前至三板桥公路水泥硬化路面,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商业贸易等各类服务设施配套完善。 ".  

西河镇

  新化县辖镇。1984年析出滑石、鹅塘公社16个村建镇,1995年滑石、大石、鹅塘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153平方公里,人口6.3万。湘黔铁路过境,新(化)坪(口)公路经此。辖段家、太平、双何、大石、新开、新田、新民、江西、粗石、架桥、株溪、铁山、铁石、尖峰、小桃、尤家、双佳、七一、小水、滑石、邓家、横阳、苏俄、陈家山、双蹄、鸟山、新鹅、利兴、天马、西河、东河、鹅塘、兴林、柘木岭、鸭桥、矿山、江水、五一、正中、青石、大鹏、对家、河西、五四、沙江、刘家、金沙、新加、新卜、朋庄、湖田51个村委会和在前、火车站、厂区3个居委会。盛产水稻,集市以木材、家禽交易为主。工业以建筑、建材业为主。境内有国营大型企业雪峰集团有限公司。.

孟公镇

  新化县辖镇。1949年属吉鹅乡,1951年10月为六区,1954年改横阳区,1958年撤区分建太阳、横阳公社,1969年恢复区的建制,辖太阳、桥头、三塘、横阳4个公社,1984年改乡,同年横阳乡改孟公镇,1995年太阳、桥头、三塘3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114.4平方公里,人口6.5万。湘黔铁路和新(化)安(化)、横(阳)白(溪)、孟(公)三(塘)公路过境。辖大树庙、坪砥、大岩、白岩寨、蛇冲、金家、桃溪、尖山、洞下、星燎、远景、长坡、芦天、老坪、塘下、太阳、柘泥塘、星光、桥头、桥头湾、小门、高仑、吉龙、九峰、培溪、石敖、丰木、花泥、明星、红星、付家、孟公、石龙、太平、月塘、清水、长春、梓龙、瑞阳、星塘、新岩、正龙、九龙、双龙、红光、宝塔、老屋、井家、北丰、沙洲、朝丰、簪溪、龙溪、曲溪山、龙源55个村委会和孟公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甘薯。为县西北农副产品集散地。乡镇企业有红砖、石灰、综合加工等厂。当地习武活跃,被誉为“武术之乡”。.  

琅塘镇

  "行政区划   琅塘镇位于新化县西北边陲,滨邻资水,毗邻安化县,与溆浦县接壤,距离县城4-公里。现辖50个行政村和2个街道居委会,共519个村(居)民小组,总面积12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403亩(水田2200亩,旱土8430亩),水面面积54000亩,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人。镇政府机关设印双村。   交通便利   电气化湘黔铁路复线穿境10余公里,设有团结山火车站,边界设有安化火车站。资江河道迂回过境18公里,从东面白奚镇流入,途经19个村街,在瓦滩出境流入安化县。以S225省道、资江沿河公路、太平—荣华、太平—金凤为主要交通干道的公路更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基础设施完备   镇内建有1座变电站,3个自来水厂,12座小型水库,350余处塘坝,有54处排灌机埠,总装机容量1400千瓦,排灌渠道35条,计10多公里。有县属中学1所,镇级中学4所,小学37所,教职员工423名,在校学生7300人,有中心医院1所,病床60张,卫生分院4个,村卫生室49个。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网络覆盖全镇,其中固定电话覆盖率达98%,移动通信覆盖率达90%以上,有线电视覆盖率85%以上,多媒体宽带网开通运营。   物产丰富   盛产石灰石、小水果、河鱼、楠竹、中药材、茶叶等。初步形成了2500亩药材基地,3000亩楠竹基地,2000亩小水果基地,2万亩大水面养鱼基地,6万头牲猪养殖基地。主要工业产品有硅石、铬铁、水泥、液压油、竹胶板、木胶板、镁砖、电子陶瓷、硅粉、鞭炮等。   商贸繁荣   镇内设有礼奚、太平、团结山三个集市,边境设有坪口、过街、金凤、横阳四个集市,是全县最繁华的边境贸易城镇。   旅游开发潜力大   琅塘山水灵气十足,蕴育出了诸如著名教育家成仿吾等一代代名人,造就了八仙阉、苏湖、九峰寨、穿岩、七姑洞等形态各异、风景秀美的旅游观光景点。   工业发达   全镇现有主要中小型企业35家,2003年即使受非典疫情和百年难遇的旱灾以及长期严重缺电的影响,也实现企业总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2%,农业总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3%,农民人平纯收入1360元,比上年增加80元,同比增长6.2%。.  

白溪镇

  " 白溪镇位于新化县城北部,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距县城 35公里,是新化县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新化县志载:“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至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新化县府置于此”,是著名的远古部落首领蚩尤的故里,也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镇区资水穿境而过,山水环抱,风光绮丽。.  

圳上镇

  圳上镇地处我市西端,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熊山东南脚下,与安化县洞市、乐安两乡镇毗邻,国土面积264平方公里,全镇设71个村、一个居委会、6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3万,全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亿元,是我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活力较强、人文特色最鲜明的乡镇之一。    圳上系蚩尤故里,曾是蚩尤帝活动的核心区域,这里种灵毓秀,人杰地灵。原黄埔军校教育长、代校长方鼎英、华夏名将陈正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生长于斯。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善良、朴实、勤劳、尚德崇勇。    随着大熊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圳上必然会成为这一旅游区的后勤服务基地,同时进一步挖掘蚩尤文化资源,吸引国内外游客和苗瑶民族后裔拜祭,做大旅游项目,将会是圳上镇的一大产业强项。这里资源丰富,物产多样,粮食以种水稻、小麦、红薯为主,在海龙、株梓两林区,已形成了1万亩的药材基地,封家村、石中村、六中村利用本地资源开发了根蔸嫁接苗圃,产品已销往上海、-地区,松山、半山两管区每年种植2000余亩优质烤烟,松山、半山因海拔较高、水质好,水酒保贮终年不酸败,陈年美酒在全市、县有名,半山干田鱼也享有盛名,地方猪种倍受青睐。目前,珍稀食用菌产业、养羊、养蜂产业已在全镇形成。主要矿藏有锑矿、重晶石、铁矿。    近年来,圳上镇围绕“调整产业强镇、旅游服务活镇、加速城建美镇、精神文明立镇、全面建设小康圳上”的战略构想,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精诚团结,开拓进取,以产业调优调强、城镇提质扩容、企业改制增效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产业化、城镇化、民营化进程,已初步建成药材、烤烟、牲猪、草食动物、停车场等城镇设施相继竣工,中心边贸城镇的辐射功能增强。集旅游、商贸、服务于一体的名人故里园正在紧张的规划中,企业改革已显活力。一个开放、开发、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新圳上在我市西部边陲拔地而起。同时,圳上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诚盼四方志士、八方宾朋来开发圳上、建设圳上、美化圳上、共享繁荣!   

吉庆镇

  新化县辖镇。1949年为吉黄乡,1950年更名吉庆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合并吉庆、崇山、晨光、华山、南山乡建吉庆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181.8平方公里,人口4.6万。新(化)安(化)公路贯穿全境。辖大安山、吉庆、鸡叫岩、齐心、户长山、漆树坪、南盘山、火侍湾、小冲、联丰、梓木山、丛山、芙蓉峰、大门坳、老塘冲、龙井、朝晖、长排、杨桥、光明、坪塘、胜祖湾、木方、油溪桥、晨光、都福凼、宋家岭、塘井边、大神山、正方冲、杉木冲、枫木溪、六华、小竹山、江底下、孝义凼、新陇、柏湾里、华山、东华、新联、平安、横田、石马、光坪、中水田、石桥湾、上水田、张家岭、南山、界头岭、德明、大源溪、青凼、尖明55个村委会和金星、吉星2个居委会。农业以种植水稻、甘薯、小麦为主,产烤烟、花生、绿豆。乡镇企业有造纸、饲料、编织、印刷等厂和电站。境内有狮子岩等风景区。.  

温塘镇

  "  温塘镇位于新化县东北方,镇址温塘村,距县城45公里,东、南与涟源市、冷水江市接壤,西、北与本县田坪镇、坐石乡、桑梓镇毗邻,50个行政村,12634 户,54285人,国土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山林面积89822亩,耕地面积44103亩,其中水田24645亩,旱土16458亩。  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地表起伏大,最高海拨903米,最低海拨387米,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400-1500毫米,温塘多山,山秀且青;温塘多水,水甘且净。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烟煤、柴煤、石膏(1亿吨煤、1亿吨水、1亿吨石膏矿)。有祥星等合法煤矿20家,石膏矿2家。地面主要有人造金刚石2家。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红薯、花生、玉米,主要水果有金秋梨、枣、桃,特产有西瓜、烤烟、百合等。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有新(化)田(坪)、冷(水江)安(化)公路穿境而过。村村有程控电话,村村通邮,镇中心开通了邮政电子汇款业务,社会事业繁荣,医疗、校舍设施齐全。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储量1﹒27亿方,集灌溉、发电、旅游于一体的新化县最大的水库--车田江水库主要座落在此。龙潭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军电站附近怪石嶙峋,让人拊掌叫绝。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   放眼未来,志存高远,站在历史新起点的温塘,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产业调整、优化升级为主线,以强化资源优势与改善生态、投资环境为立足点,按照做足山水文章,雕塑精品城镇的思路,进一步建设小康城镇。   新化的世纪带来新的机遇,在温塘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5万余温塘人民热情欢迎您来这片热土投资。   ".  

田坪镇

  "田坪镇位于千年古县--新化县东北部,与涟源市伏口镇、安化县梅城镇毗邻。有高等级油路与新化县城相通,距207国道27公里,湘黔铁路50公里。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3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万公倾,林地面积820万公倾,辖田坪、茶溪、白岩3个管区,46个村,3.8万人。有中心卫生院1所,医疗人员48人;有县属中学1所,镇属中学3所,小学16所。2002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2.27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1270元。我镇有“万亩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和“中国金刚石之镇”之美誉。   田坪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丘陵山区,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境内有油溪河、茶溪河汇入资江、水资源丰富,已新建3.5万伏变电站1个。农业以种植烤烟、一季水稻、薯类、花生、玉米为主。平均种植烤烟6520亩,产烟12000担,年产值630万元,税收过100万元,占娄底市烟叶产量的65%。工业以人造金刚石为主,到2002年底止,全镇共有金刚石系列厂38家,金刚石压机210台(其中7800吨以上压机52台),年产金刚8000万克拉,产值6000万元,创利税560万元,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目前,镇党委政府以诚信为本,优化环境,优惠政策,正着手建立田坪镇金刚石工业园,建成集金刚石原材料生产、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金刚石产业集团,计划五年内总投资1.5亿元,新上压机300台,创产值2.2亿元,利税3000万元,全力打造“中国金刚石之镇”品牌。工业园征地135亩,已搞好详细规划,并成立了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小城镇建设发展步伐正在加快、逐步完成中心广场和中心市场建设。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备。   田坪镇钟灵毓秀,山川秀美。有省级保护文物--古香古色、婷婷玉立的龙潭风雨桥;有波涛激荡、清澈见底的油溪河,两岸悬崖陡峭,雄伟壮观;有暮鼓晨钟、香烟袅袅的天台寺;有曲径通幽,洞中有洞的美女洞、福宝洞;有笔立山项形似天门的三门石。我镇风光旖逦,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田坪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有着“永不放弃、永不满足、永不平庸”的精神,纯朴的田坪人民愿与海内外朋友真诚携手,共创辉煌美好的明天。   ".  

桑梓镇

  " 桑梓镇是1995年新化县撤区并乡后经省市批准的建制镇,位于资水中游,省级公路1808线中段,新化县东部,素有“新化的东大门”之称,辖区面积151.52平方公里,下设桑梓、坪溪、枯古三个管区,46个村,总人口62000人。    桑梓,源远流长。相传“桑梓”在元代称“鸿铺”,明朝初年,有一谢姓青年退伍回归故里发现父母双亡,唯有从军前于屋前植下的桑树、梓树生长茂盛,不胜伤感,便以二木为尊,祭奠不息。新化县令闻此事,感其忠孝,遂奏朝廷批准,改“鸿铺”名“桑梓市”,以彰谢氏忠良。此事无可考,但明代新化地图上已有“桑梓市”的地名。另据《梅山客户》作者胡能改先生曾搜集到有关我镇桂姓渊源的介绍:“桂姓没有谱源,亦无人知晓其先祖之名号。据邻近之李、杨等姓传说,桂姓系避黄巢之乱而逃难至此……。”“黄巢之乱”系唐朝禧宗年间,由此可证明,唐朝时已有汉人迁入桑梓。    桑梓,山环水绕,钟灵毓秀。桑梓地形地貌独特,境内西南,低山矮丘,连绵起伏;东北则崇山峻岭,挺拔巍峨,组成平行山系。大自然鬼斧神工,为桑梓铸就了许多“山-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致。如满竹的四十八丘、华山的石林、柘古的月池美景,其丰度、品位、开发价值居全省前列,形成了宝贵的旅游资源。在这秀美如画的风光背后,还掩藏着丰厚的地下资源,主要有煤、白云石、铁矿石等,其中煤储量6000万吨,大都为无烟煤;镁矿储量2亿吨以上,氧化镁含量达23.4%,居全国之首;铁矿石储量1000万吨以上,多分布在各产煤地带。    桑梓,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宋代有新化首任知县欧阳勋,他举旗聚众,北上抗金,因操劳过度而逝于军营,“民思其德而竖碑堕泪”;明朝有以孝行贤达著称于世的李子和;清朝有善出诗集的监察御史李郁华;当代有参加国家、省、市历届书展,名播三湘的著名书法家邬惕予先生,专家评其作品:“精到耐看,自然天成,有雄强之气”。还有现侨居美国的物理学博士曹正初、湖南农大副院长、生物学博士曹福祥、著名教育家邬干于、著名核物理学家邬恩九、地球化学家李朝阳等也都诞生于此。他们的形象光彩照人,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思想言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桑梓人。    桑梓,民风古朴,民俗独特。桑梓人具有尊贤、爱国、习武、重文的民情特征。.  

曹家镇

  曹家镇地处湘中新化县东郊,距县城 3公里。全境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万。铁路运输十分方便,东至上海,南下广州,西行昆明,北上北京,快车、慢车川流不息。公路网络发达,217省道穿镇境中部,南至长沙,西达昆明。县级公路沿江大道与镇村公路首尾相通。水利便利,湖南四大河流之一的资江傍绕全镇,上游至邵阳等市,下游至益阳、洞庭湖直抵武汉市。通信网络有移动、联通两大公司设有基站。本镇工业开发较早,六十年代末,国营向红机械厂就投产使用。农业发达,水稻、瓜果、药材等优质品种样样齐全,“全国三八红旗手水果示范基地”享有盛名。中一型梅花洞水库灌溉体系覆盖全境,旱涝保收。市场繁荣,境内有曹家,胜利,小洋,水江四大贸易集市。明清以来,一直是经贸往来的商埠重镇。近来本镇已纳入了中央中西部开发地域,国家财政部,光大集团常驻扶贫开发。.  

科头乡

  " 科头乡位于新化县南部,紧邻县城,省道1808线从中部贯穿,四级水泥公路在汝溪村、温水村分别与省道1808线、1821线交接直贯全乡,直达旅游胜地桃林小南岳,交通十分便利。乡机关所在地距县城仅10公里。本乡东邻维山乡,西接炉观镇,南连洋溪镇,北与县城上梅镇接壤。辖科头、汝溪两管区,35个村,44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000余人,行政区域面积6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284亩,林地面积38120亩,水塘面积2177亩。    科头乡除农林、立坳、先丰、山下、红霞等少数山区村外,大部分属丘陵地带。汝溪河自南向北穿境汇入资水,沿河电灌机埠9处,拦河坝10个,全乡有小二型水库3座,山塘150口,特别是半山、维山两大水系的高标准水泥混泥土渠道充分发挥效益,农业旱涝保收面积80%以上。科头乡以农业经济为主,主产稻谷、蔬菜、小麦。灌溉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农民精耕细作经验丰富,加之紧临县城,交通发达,从全乡最远的桃林到县城乘公共汽车仅需半个小时,技术、信息获得快,农业经济发达,发展城郊型农业得天独厚,逐步发展形成了1000亩连片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稻田养鱼示范片,万头牲猪菜牛养殖基地。有成林山26384亩,12000余亩丘陵荒地。几年来退耕还林成效显著,地形多样,适宜于多种中草药材种植,以杜仲、太子参、玉竹、金银花等为主的3000亩中药材基地已初显效益。    境内煤矿资源丰富,有县办煤矿1个,乡办煤矿1个;全乡乡村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200余家,二00三年全乡企业总产值8057万元。三个鞭炮厂产销两旺,“三板桥”牌鞭炮质量上乘,鞭炮生产已成为我乡的支柱产业。    境内有远近闻名的桃林小南岳旅游开发区。这里风景优美,人杰地灵,山下有桃林千亩,山上有千年古寺,是民间传奇人物“十麻子”的故乡。四级水泥公路从县城直通山脚路程仅十五公里,是各方游客方便、理想的游览休闲胜地。    2003年全乡工农业产值15400万元,比1999年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元,比1999年增加300元,全乡财政收入175万元,比1999增长66万元。    现有乡属中学2所,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13所,在岗教职员工274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18人,在校初中生2666名,小学生3339名,有乡中心卫生院1所,病床20张,配备有B超.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维山乡

  " 维山乡位于新化县最南端,距县城15公里,东邻石冲口,西交洋溪镇,南接新邵县,北抵科头乡,全境横向12.5公里,纵向17.1公里,境内地势起伏大,属中、低山地貌,常年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全乡辖维山、四都两管区,28个行政村,466个村民小组,9115户农户,共39000人。国土面积85.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539亩,山林面积29000亩,牧地5000亩,200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6178万元,人均纯收入1008元,属省定特困乡。    境内交通便利,全乡村村通公路,“黄四”公路、“碧官”公路、“大修”公路贯穿东西南北,交通干线“黄四”公路18公里水泥路正在修建中,可望年内竣工通车。水资源丰富,从南到北有汝溪河、水口河、彭家河流过,水量充足,用水方便。电力供应充足,汝科、石维两条10千太高压线路纵贯全乡,通讯发达,建有两座移动发射基站,信息覆盖全境,固定电话装机2250部。    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硅石储量达5亿立方米,含量高。麻石储量约6亿立方米,优质陶瓷土、耐火泥储量更丰富。林木资源——全乡活立木蓄积量达60560立方米,仅苍峰、三联、洞里三村就有5000亩楠竹。旅游资源——维山山清水秀,群山起伏,莽莽苍苍,具有神奇传说的维山峰,海拔876.5米,形如玉笔,直插云霄,风景绝佳,号称新化八景之一。云雾缭绕的仙女塘,位于海拔1080米峰顶,泉水常年流淌,清甜可口,还有水口——石屋的山塘群,是理想的休闲、观光、垂钩之所,真武观、贞节牌坊,令人流连忘返于历史的长河中。    改革开放以来,维山四万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特别是本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的维山,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其他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乡水稻全部杂交化,实现高产稳产,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推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建成了茶石天麻基地,杉木小水果基地,水口——石屋养鱼带等种植、养植业基地,逐步向城郊型农业发展。工业形成了以耐火材料为拳头的系列产品,现有的三家企业,生产粘土砖、磷酸砖、轻质砖、钢玉砖、镁铬砖等工业窑用产品,年产5000吨,产值1000万元。境内集市贸易繁荣,四都、林屋、芦家、水口、官庄等五大墟场,月交易额在100万元以上。农民收入逐年增加,2003年年末存款余额达2800万元。.  

天门乡

  "本乡简介:天门乡地处新化的西部,东连西河,南接古台山、文田、西依奉家,北靠金凤,为一边远贫困山区乡,辖两个管区,天门管区、长丰管区,16个行政村,180个村民小组,12556人,人平年均收入990元,居民居住分散,素有:“看得见,走得哭”的古语。但近些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乡实现了公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闭路电视家家通、电灯户户亮。面积140.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80米,最高海拔1513米,境内崇山峻岭,峡谷幽深,溪河广布,森林覆盖率在85%以上,真可谓流水淙淙,松涛重重。天门通往外面的主要通道是鹅长公路。   历史沿革       95 年以前,天门是隶属于老横阳区的一个小乡,撤区并乡后,将原天门、长丰两个小乡合并到一起,组建天门乡,政府机关设原天门乡天门村的夏家桥,邮编 417632 ,办公电话 3841004 。 98 年改建了政府办公大楼,焕然一新的办公楼美观、大方、气派,为夏家桥一道亮丽的风景。   ".  

荣华乡

  荣华乡位于新化县西北部、大熊山东麓,东与白溪镇毗邻,西与安化县坪口镇、古楼乡接壤,南与琅塘镇隔河相望,北与安化县将军乡搭界。1995年元月撤区并乡,经由原琅塘区的荣华乡与横溪乡合并而成,全乡行政面积125平方公里,有荣白公路、横太公路穿过境内,共有耕地面积14765亩,其中水田10000亩,旱土4663亩,资江大水域面积8000亩,森林覆盖率达60%,荣华乡具有丰富的楠竹、林木、药材资源,年产柑桔60万斤,脐橙24万斤,渔业产品总量达490余吨,是全县有名的小水果基地。全乡下辖荣华、横溪两个管区,30个行政村,293个村民小组,5868户,24766人,乡党委政府机关驻过街村,为正局级行政单位.  

金凤乡

  "金凤乡位于新化县西陲,为娄底、怀化、益阳三市交界地,与溆浦、安化两县毗邻。国土总面积113平方公里。红军长征时,红二方面军曾在此驻扎,是革命老区。    金凤交通十分便捷,有直达县城的高等级公路,资江和湘黔铁路紧贴而过,内外公路四通八达,随着新溆高等级公路的立项建设,这里即将成为通往怀化、贵州的交通要道。    金凤山林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85%,相对高差大,地表起伏不平,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乡中药材品种繁多,盛产天麻、百合、杜仲、黄姜、玉竹、白术,是湘中有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楠竹、茶叶、硅石、高落差水能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现拥有造纸、铸造、冶炼、竹制品、水电、制茶、硅石等系列工业。    近年来,金凤乡在乡-曾少宏、乡长马世雄的带领下,立足独特的资源优势和边界区位优势,围绕山、土、水三大资源开发经济,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大力发展药材、楠竹、水电、茶叶和硅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工商贸易日趋繁荣,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湘中西部这只美好神奇的“金凤凰”正以翩翩的英姿展现在他人面前。    金凤乡党委政府和广大金凤人民,坚持诚信为本,优质服务的宗旨,热忱欢迎各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共创辉煌。   ".  

油溪乡

  新化县辖乡。1949年属二区,1953年属七区,1954年属十六区,1956年为油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邓家、青实2乡并入。位于县境北部,柘溪水库东岸,距县城56公里,面积87.8平方公里,人口2.8万。资水自南而北横贯乡境。辖中家庄、定生、实竹、高桥、青龙、晨光、江田窑、芬阶、肖家、牛车、中联、白芦、资源、赵家、龙塘、东方红、伍家、周鸡坪、莲花奄、指丰、前进、烟竹山、老屋岭、横过、油溪、续丰、饶家、下水田、周家院、长冲湾、百家岭、岩门、罗家岭、大塘、铁山江、蜀溪、洞溪、毛坪院3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养殖淡水鱼。乡镇企业有煤矿及水泥、陶器、塑料、墨晶石等厂。.  

坐石乡

  " 石乡属新化县河东石灰岩干旱地区,全乡国土面积 87平方公里,辖24个村280个组,农村居民6100户,25828人,耕地面积21701亩,其中水田13943亩,旱土7758亩,山林面积90000余亩。    2004年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达到6800万元;乡财政收入130万元,增长8%;农民人平纯收入为950元,增长6%;粮食总产量达9700吨,农业总产值达4170万元,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新增500贫困人口解决温饱。".  

大熊山国有林场

  大熊山国有林场位于新化县(湖南省娄底市辖区)西北部,属雪峰山脉北段中山地貌,最高海拔1622米,最低海拔270米,坡度在10-65°之间。主要成土母岩为板页岩,土壤以板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为主。属亚热带风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1560毫米,无霜期220天左右 大熊山国有林场境内-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景   。1958年建大熊山国有林场,1992年被批为省级森林公园,2001年完成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呈报工作(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   -物种分布   大熊山国有林场境内森林茂盛,物种多样,据考察有木本植物65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有南方红豆杉、柏乐树、香果树等47种,珍贵野生动物有白颈长尾雉、锦鸡、猫头鹰、云豹、娃娃鱼、金钱豹等27种。   -行政区划   大熊山国有林场辖:礼中、高丰、桃塘、锡溪、大熊、金坪、九龙、熊山8个村委会。全场人口4646人,职工2248人。   -资源经济   大熊山国有林场国有经营面积11.4345万亩,有林地11.18万亩,划定生态公益林9.6969万亩,其中国家级0.8万亩,省级8.8969万亩;拥有森林蓄积量38万立方米,楠竹149万根。其中商品林蓄积2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蓄积36万立方米,林分类型以杉木人工林、常绿阔叶林为主,林场分类属以保护为主的生态公益型林场。2006年完成造林349亩,幼林抚育3236亩,经济总收入50万元。[1]  

古台山国有林场

   古台山国有林场位于湖南省新化县西南部古台山,距县城34公里,总面积5.8万亩。创建于50年代未的国营林场,是早期的药材种植基地。截至2009年10月,该林场机关下设生产经营股、资源保护股等10个股室站所,下辖5个工区。拥有新化县云峰矿业有限公司、娄底古台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古台山黄双水电站、古台山横茶铜砷矿、古台山黄双木材加工厂等5家企业。[1] 古台山国有林场2009年春季冰灾画面截图   [2]   -古台山文化   古台山原名“鼓台山”,主峰海拔1512米。关于“古台山”还有一个古老而谲秘的传说,说是梅山二妖助纣为虐,姜子牙率众神除妖,凯旋时却将战鼓遗落在湘中大地,待差两员大将来寻找时,战鼓已化成了一座大山,姜子牙抚须而概:“湘中地灵也!”遂将此地命名为“鼓台山”。后又将战鼓的“鼓”字改为“古”字,“擂鼓堂”的鼓便是此“鼓”(“擂鼓堂”又名“响鼓岭”)。  著名生物学家曾杰(又名,曾邦哲)1963年出生于古台山林场,度过了童年生活。从古台山国有林场场部到擂鼓堂步行需一小时左右。擂鼓堂四周林木葱茏,一条小径隐于林中。走在小径上,地上就会产生类似擂鼓的响声,脚步愈有节奏,声响愈 游客探秘“擂鼓堂”在古台山国有林场辖区   [3]如擂鼓一般,乃天下一绝。[4]   -自然地理   古台山国有林场地域属雪峰山脉中山地貌,最高海拔1512米,最低海拔290米,坡度在16-45°之间。主要成土母岩为板页岩,土壤以板页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为主。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500毫米,无霜期260天左右。[5]   -资源经济   古台山国有林场辖区内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林场森林覆盖率为81.7%,国有经营面积5.8万亩,有林地4.8万亩,划定生态公益林2.3万亩,其中国家级0.7万亩;拥有森林蓄积量15.99万立方米,其中商品林蓄积11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蓄积5万立方米,林分类型以杉人工林为主,林场分类属以保护为主的生态公益型林场。2006年完成造林500亩,幼林抚育2500亩,木竹总收入120万元,利润50万元。[5] 该林场辖区矿产资源以金、锑为主要。林场境内具有考古价值的众多原始采金遗址,神秘神奇的擂鼓堂,香火旺盛的观音殿、万寿庵等。[1]   -物种分布   古台山国有林场境内森林茂盛,物种多样,据考察有木本植物40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有南方红豆杉、楠木树等20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锦鸡、猫头鹰、娃娃鱼、五步蛇等二十余种。[5]   -教育建设   据相关资料显示[6]:古台山国有林场位于新化的西北角,面积40平方公里,3000多人口,地广人稀,地势陡峭,基础设施落后。古台山林场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是该农场唯一的学校,2008-2009学年度中小学生的巩固率均达100%;2009年度的初中毕业生升入省、市示范性普高达45.8%,升入职高达41.7%。  2009年,古台山国有林场党委、0高度重视教育,确立了“社会发展要有后劲,教育必须先行”的发展教育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了定期议教和视察学校制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办学环境。重视教育质量,建立了师生奖励制度,对教育质量高的老师实行2000-500元不等的奖励;对辖区内高考优胜的高中毕业生奖励1000-400元。关注留守儿童,建立了贫困学生的立体救助网络,为离学校路途较远的学生提供舒适的寄宿条件。在新化县第二轮乡镇(场、办)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中,古台山国有林场被评为先进单位。  2009年,古台山国有林场党委0和中心学校,确立了“2010年,把学校建成合格学校” 的目标,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投入22万元和13方木材,建成了261米的高标准围墙,在围墙-写了“社会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振兴、全民有责”的宣传标语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投入20万元和10方木材改造翻新了厨房、厕所;优先解决了进校的路灯;优先考虑和安排了学校操场、进校公路的硬化。2009年“六一儿童节”,林场赠送每个学生一个书包,书包上都印上了金灿灿的“知识改变命运”,激励学生成长成才。中心学校积极创建合格学校,强化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水平得到提升。[6]  


田坪镇特产大全




田坪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