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戎镇位于保靖县北部,距县城27公里。东南分别与本县龙溪乡、昂洞乡相邻,西与龙山县坡脚乡交界,北与永顺县对山乡接壤。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4公顷。辖9个村,1个居委会,78个村民小组,共3236户12557人。其中,土家族11453人,占总人数的90%。
境内最高海拔1049米,最低海拔180米,属中亚热带山区湿润气候。土壤为偏砂土、马肝泥土,由砂页岩、石灰岩母质发育而成,适宜于农林牧业生产。
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种类繁多,粮食作物以稻谷、玉米、小麦、红薯、大豆为主,年产量达3800吨;经济作物有花生、烟叶、油菜、辣椒、黄姜等;畜牧业较为发达,以猪、牛、羊为主,全镇养猪9412头,养牛1189头,养羊9259只,其中镇内的波尔山羊繁殖场远近闻名,是全州最大的山羊良种繁殖和供应基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115平方公里 | 433125104 | 416000 | 0743 | 查看 普戎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亨章村 | ·保靖县旅游·保靖县特产·保靖县十大特产·保靖县十景·保靖县 | 0 |
---- |
查看 亨章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普戎镇 |
普戎镇位于保靖县北部,距县城27公里。东南分别与本县龙溪乡、昂洞乡相邻,西与龙山县坡脚乡交界,北与永顺县对山乡接壤。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4公顷。辖9个村,1个居委会,78个村民小组,共3236户12557人。其中,土家族11453人,占总人数的90%。 境内最高海拔1049米,最低海拔180米,属中亚热带山区湿润气候。土壤为偏砂土、马肝泥土,由砂页岩、石灰岩母质发育而成,适宜于农林牧业生产。 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种类繁多,粮食作物以稻谷、玉米、小麦、红薯、大豆为主,年产量达3800吨;经济作物有花生、烟叶、油菜、辣椒、黄姜等;畜牧业较为发达,以猪、牛、羊为主,全镇养猪9412头,养牛1189头,养羊9259只,其中镇内的波尔山羊繁殖场远近闻名,是全州最大的山羊良种繁殖和供应基地。. |
吕洞山镇 |
吕洞山镇 |
复兴镇 |
复兴镇位于保靖县东南部,武陵山脉中部,保靖与花垣两县城之间,209国道纵贯全镇,素有“保靖南大门”之称。全镇总面积79.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86个村民小组,3383户15501人。复兴镇地势东高西低,中低山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水系发达,光照充足。镇内盛产柑桔、板栗、猕猴桃等小水果和武雪山羊、“四点花”肉鸭等畜禽产品。近年来,复兴镇突出“工业强镇、产业富镇、商贸活镇、科技兴镇”的发展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全镇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全面进步,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镇内有2个中型水电站,1个220KV、1 个110KV、3个35KV的变电网络。有各类工业企业2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家。镇内文化教育、邮电通讯、医疗卫生等各方面条件逐年改善。全镇GDP达2.58亿元,创利税2600万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
迁陵镇 |
迁陵镇位于保靖县东部地区的中北部,东与永顺县泽家镇、古丈河西镇接壤,南与阳朝乡毗邻,西与复兴镇相连,北与普戎镇、碗米坡镇相依。总面积16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47米,最低海拔17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全镇辖14个行政村,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万人。是保靖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镇政府设在县政兴路9号。 迁陵镇历史悠久,至战国始有建置,为迁陵候,公元前207年汉高祖五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始置迁陵县,是湘西古镇之一。境内风景秀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汉代四方城遗址、摩天石刻“天开文运”、酉水森林公园、酉水悬棺、钟灵山宝塔等20余处景观。水利、土地、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根雕、盆景驰名中外。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镁矿、金属镁等。 近年来,全镇上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GDP1.35亿元,财政收入960万元。实现民营经济总产值8530万元。随着招商引资不断深入和钟灵山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些知名企业、大公司纷纷落户镇内。目前,全镇个体民营企业工商户达4000多户,民营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阶段。实现农村牧渔总产值379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707元。初步形成了水果、烟叶、蔬菜、畜牧、养殖等五大支柱产业。镇内交通较为便利,通公路村12个,村通公路率为85%。随着魏竹路、城内道路改造、酉水二桥等一批“美化、净化、亮化、硬化”工程的先后建设和完工,城区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区建设绽放新姿。. |
清水坪镇 |
水田河镇地处保靖县南部,与本县-乡、涂乍乡、葫芦镇、夯沙乡和花垣县董马库乡、长乐乡接壤。全镇辖23个行政村,5045户22300人,苗族人口占90%以上,属典型的苗族聚居地,具有浓郁的苗族风情。总面积144.81平方公里,耕地1037.85公顷。交通较为便利,迁默公路纵贯全境,公路通村率和通电话率为100%,其中手机信号覆盖率达50%。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粮为水稻,杂粮为玉米和红薯。近年着力发展的无公害水稻、良种红薯、烟叶已成为优势经济项目。柑桔等林果业已初具规模,花椒产业已启动。民营企业水田河酒厂顺利启用“苗霸”商标,2005年产量达400吨,实现产值480万元。全镇粮食总产量达3773.6吨,总收入2526万元,人均纯收入1092元。 独特的苗族民俗文化闻名远近,如苗鼓舞、苗狮、苗画等。苗族的民居、服饰极具特色。. |
比耳镇 |
比耳镇位于保靖县西北部,距县城70公里,三面环水,东南与清水坪镇接壤,西与龙山县隔河相望,北与碗米坡镇相邻。面积96.7平方公里,耕地968公顷。共辖10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59个自然寨,3865户15218人,80%为土家族。镇内有中学一所,中心片小6所,集市一处。境内交通便利,酉水河绕境而过,贯通该镇亚渔、卡湖、兴隆、比耳、水坝五个村,上达蜀水,下及沅水。坝别公路横穿利湖、且湖、别腊、兴隆、水坝、比耳六个村庄。 境内群山连绵,沟壑丛生,风景优美,是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喀斯特地貌明显。森林资源丰富,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镇域海拔较高,自然条件垂直分布明显。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6℃左右。 比耳镇是保靖县柑桔基地之一。全镇GDP达678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80元,其中农业收入1885万元。柑桔种植面积达10880亩,总产量11750吨,柑桔已成为富民强镇的重要经济支柱。镇内流域8公里,河面达56000平方米,水资源相当丰富,渔业较为发达,截止目前,已建有网箱400余口,网箱养鱼发展前景极具潜力。同时,镇内山高林广,草场资源十分丰富,利于发展畜牧业。. |
毛沟镇 |
毛沟镇地处保靖县西部,镇政府设在永和村,距保靖县城38公里,距花垣县城9公里,东与清水乡、大妥乡、碗米坡镇相连,南与本省花垣县接壤,西与重庆市秀山县交界,北与野竹坪镇毗邻。全镇总面积150.94平方公里,耕地1434公顷。辖17个行政村,167个村民小组,6769户28113人,其中农业人口27152人,是全县农业人口最多的乡镇。镇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贾云集。花龙公路穿镇而过,略水大桥打通了湘渝交通枢纽;镇内拥有大小集市2个,特别是镇政府所在地更是周围3县5乡的商品集散地。处于云贵高原东北边缘与鄂西山地交汇地带,属中亚热带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海拔多在300米以上,地势复杂,多山岭河谷。镇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农作物主产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油菜籽、椪柑、烟叶、猕猴桃、梨、茶叶等经济作物。有林地1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面积6万亩,保存有银杏、香樟等多种珍贵树种。 境内镁矿、制陶用泥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高,投资开发潜力极大。镇内有各类企业1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规模以下企业7家,农副产品加工业1家,陶瓷厂1家,发电站4座,变电站3处。境内拥有初中两所,中心完全小学两所,在校学生4226人。全镇GDP达3.8亿元,人均纯收入为1510元,上交各种税费4200万元,约占全县财税收入的1/3强。. |
水田河镇 |
水田河镇:撤销迁陵、毛沟、复兴、水田河、葫芦、野竹坪、比耳、清水坪、碗米坡9个镇以及阳朝、-、涂乍、清水、大妥、夯沙6个乡;2、新设立迁陵、毛沟、复兴、水田河、葫芦、比耳、清水坪、碗米坡、吕洞山9个镇以及阳朝、长潭河2个乡。 |
葫芦镇 |
葫芦镇位于保靖县东南部,与古丈默戎镇、吉首马颈坳镇接壤。辖21个村,72 个村民小组,4084户1780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面积149.06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0%左右,有耕地面积908公顷,全年粮食5000多吨,人均粮食312公斤。迁默(迁陵——默戎)公路横穿全境,承担着全镇主要运输任务,有95%以上的村已通公路。 境内属于丘陵地带,境内最高海拔970米,最低海拔280米,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杂粮等。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椪柑和黄金茶作为主要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中黄金茶种植面积近7000多亩,年产量在300吨左右。黄金茶以汤色清澈、黄绿透亮、浓醇爽口、回味悠长而闻名,曾在清嘉庆年间,被钦定为贡茶,有“一两黄金一斤茶”之说。目前该产业已实现“产——销”一条龙的产业框架,注册成立了“茶叶协会”,协会会员近600人,为这一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磷、石煤、辉绿岩等,储量巨大,具有很高开采价值。已有多家公司对辉绿岩进行开采,投资总额已达2000多万元。葫芦镇是苗族集居地,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苗鼓、苗歌、巫傩绝技等苗文化在这里广泛流传,特别是苗鼓艺术尤为出众,葫芦苗鼓队代表湖南省参加“中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应邀出席两届“中韩围棋对抗赛”等国家级、省内大型文化艺术演出和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苗鼓舞已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行公示。在每年清明节的“桃花会”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载歌载舞,竞相展示各自的技艺。境内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国文教师袁吉六先生的故居。. |
碗米坡镇 |
碗米坡镇位于保靖县西北部,距县城29公里,境内有全州最大的发电厂——碗米坡电厂。东与普戎镇接界,北与龙山县坡脚镇直连,西与比耳镇、清水坪镇相邻,南与毛沟镇、大妥乡连接。镇内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秋干燥,四季分明。全镇216.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41公顷。辖20个行政村,4800户22154人,以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为主,土家族占全镇总数的96.2%,汉、苗、瑶等民族杂居其中,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镇。全年GDP达3250万元,粮食总产量650万公斤,农民年人均收入1166元。境内交通便利,水泥路面直通镇政府,镇内公路可通白云山、比耳镇等处。镇政府到龙山里耶37公里,境内有游艇、快艇、大小机船等,可直通吉首、古丈、永顺县猛洞河、王村、张家界等县市或旅游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烟煤、硫铁矿、铝土矿、石灰岩等,另外,还有陶土、铅、锌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处于未勘探开发状态。有浓厚的土家族文化氛围和古朴的民间传统习俗,流传着古老神秘的土家族传说。这里有土家祭祖的“八部大王庙”遗址、“摆手堂”遗址、“东洛旧石器”遗址及“土家吊脚楼群”等人文历史景观。. |
长潭河乡 |
长潭河乡:撤销迁陵、毛沟、复兴、水田河、葫芦、野竹坪、比耳、清水坪、碗米坡9个镇以及阳朝、-、涂乍、清水、大妥、夯沙6个乡;2、新设立迁陵、毛沟、复兴、水田河、葫芦、比耳、清水坪、碗米坡、吕洞山9个镇以及阳朝、长潭河2个乡。 |
阳朝乡 |
阳朝乡位于保靖县东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0公里,东部及东北部分别与古丈县双溪乡、断龙乡接壤,东南与本县葫芦镇相连,南与本县的涂乍乡一溪相隔,西南与本县的-乡、西及西北部与本县的迁陵镇相连。全乡共98.6平方公里,耕地1128公顷,12个行政村,18123人。 交通较为便利,全乡只有龙头村未修通公路,公路里程达83.6公里。水利便利,共有8座水库,素有“粮仓”的美誉。全乡GDP达4100万元,财政收入97.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300元,比2004年分别增加530万元、7.5万元、260元。建立了以阳朝、溪洲、梭落坪、甫吉的椪柑,米溪村的布朗李为主的水果生产基地5000亩,开发宋家村花椒200亩,龙头村板栗200亩、布朗李150亩,麦坪村板栗200亩;建立了仙仁村、科秋村以养羊、养牛为主的养殖专业村,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产业。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引进州民生公司成立“仙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20万元垦复仙仁茶场1200亩,建立“仙人茶”茶叶生产基地1200亩,公司生产的“仙人云雾茶”系列在北京农博会上获金奖及最畅销产品奖,公司已被县列为龙头企业扶持发展。该乡制定优惠政策,引来千头猪场落户唐家河,猪场一期工期已完工并出栏肉猪700头,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两个企业每年为我乡农民增加收入50万元,增加税收2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