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湘西州 >> 古丈县 >> 坪坝镇

坪坝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坪坝镇谷歌卫星地图)


坪坝镇简介

  古丈县辖乡。解放初为曹家和正中乡,1956年置坪坝乡,1958年为超美公社,1961年更名坪坝公社,1984年撤社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1万,系苗族聚居地。乡政府驻溪口。有公路通县城。辖叭喇、新寨、上阿啦、亚家、张家坪、板栗、阿塔、溪口、大寨、阿标、旦武、曹家、榔木、对冲、排抽、排夯那16个村委会和溪口居委会。乡镇企业以水电站,农副产品加工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产以水稻、玉米为主,盛产木材、油桐、油茶,是县油茶生产基地之一。.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万人 118平方公里 433126206 416000 0743 查看 坪坝镇谷歌卫星地图

坪坝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坪坝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古阳镇

  河蓬乡、双溪乡、罗依溪镇、古阳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古阳镇   古丈县辖镇。县府驻地。民国初年置本城乡,1934年改置古阳镇,1950年改县城镇,1955年改称古阳镇,1958年改巨龙公社,1982年撤社复称古阳镇。位于县境中部。因四面环山,中间低平,是当阳之地,故名。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镇区4.5平方公里,人口1.6万。枝柳铁路贯穿镇区,有一客货混运站,公路通吉首、永顺、张家界及县内各乡镇。辖城东、城西2个居委会和思源桥、红星、柑子坪、树栖柯4个村委会。以汽车修配、印刷、食品、酿酒、砖瓦、茶叶精制、机械制造以及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产以水稻、蔬菜、茶叶为主。盛产茶叶、古丈白毛尖茶、七叶参茶、茉莉花茶。.  

岩头寨镇

  山枣乡、岩头寨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岩头寨镇   古丈县岩头寨镇由原野竹、岩头寨、草潭三乡合并而成,位于古丈县东南部,素有“古丈东大门”之称,距县城25公里,处于古沅公路中间段,与怀化地区的沅陵县交界,属于亚热带气候,高寒山区,霜雪天气达到90天左右,交通便利,是县城过往沅陵、山枣的必经之地。该镇锰矿、钒矿、磷矿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是全县重点林业乡镇之一。-   -   基本情况   该镇地域面积广阔,共195.28平方公里,全镇共辖21个村,1个镇办林场,共有3703户,14211人,其中农业人口13747人。2009年全镇耕地面积达16149亩,其中水田12814亩,旱地3355亩。2009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6300万元,增长5%以上;招商引资12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75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8元,人均增收110元以上。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的战略,大力发展“两叶一果”产业。高产优质茶叶面积突破560亩,烟叶开发来势较好,完成烟叶种植面积140亩,实现经济效益30多万元。继续稳定以野竹河流域、草潭河流域和岩头寨河流域的1500亩柑橘面积,通过品改、技改等方式,增产提质。在发展“两叶一果”产业的同时,重点培植了以草食牲畜为主的畜牧业,新发展能繁母猪重点村1个,重点大户12户,形成规模养殖大户142户,山羊饲养量达到4750只;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镇退耕还林面积达2.1万亩,为农民增加收入22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40元;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435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3780多万元,已成为全乡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岩头寨镇是一个典型的苗族集居地,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岩头寨儿女,飞出了像著名歌唱家宋祖英这样的金凤凰。-  

默戎镇

  古丈县辖镇。“默戎”为苗语,意为“有龙”。1950年称西英乡,1956年为龙篇鼻乡,1958年置默戎公社,1984年撤社复乡,同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公里。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1.4万,系苗族聚居地。镇政府驻龙鼻,有泉自龙鼻中喷出,故名。枝柳铁路横贯南北,有2个客货混运站。有公路与县城及各乡相连。辖默戎居委会和龙鼻嘴、毛坪、岩寨、桐木、排达、向家、李家、排布、几戎、中寨、潭溪、四方坡、翁草、茶场、九龙、盘草、夯喽、万岩、新窝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农具修理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产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七月八”为苗族“赶秋”节日。素称“舞狮”、“武术”之乡。.

红石林镇

    红石林镇是2005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原河西镇和原茄通乡合并后,以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命名的新镇。红石林镇镇位于古丈县西北部,东接罗依溪镇,南邻双溪乡,西连断龙山乡,北与永顺县隔河相望。   -   交通   省道S229公路经过该镇、县道古保公路贯穿全镇,酉水河绕境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   人口   全镇土地面积103.89平方公里(165835亩),辖16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总人口13540人,其中土家族11600多人、苗族560多人;农业人口12000多人、非农业人口1250人;移民人口3100多人。   -   经济结构   全镇耕地面积13389亩,其中稻田面积8735亩,旱地面积4654亩;林地面积118016亩。全镇经作面积27820余亩,其中柑桔面积15200亩,茶园面积5870亩,烟叶面积6647亩。2009年粮食总产量487万公斤,水果总产量737万公斤,人平纯收入1950元。   -   旅游资源   红石林位于湘西自治州古丈县茄通和断龙乡境内,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距古丈县城26公里,东与沅陵县接壤,南与泸溪、吉首两县市毗邻,北和永顺县以酉水河为界,于“芙蓉镇”对岸。正好处在张家界至凤凰这条旅游黄金走廊的中间位置。地处湘、鄂、黔、渝旅游版块的中心腹地。 红石林目前是全球唯一在寒武纪形成的红色碳酸岩石林景区。    红石林景区一角  红石林镇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发现和开发的旅游资源有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有地质奇观——泽禾溪大溶洞;有明清时期古民居——老司岩古镇;有中南第一奇峡——坐龙峡;有战国古墓群遗址——白鹤湾;有秦汉时期酉阳古城——河南;旅游业已成为该镇的朝阳产业。   有蜀犬吠日、乳燕待哺、蜗牛搬家、楼兰古城、七彩迷宫等等,另还有地下溶洞,绝壁天坑,千年古木等,整个景区融红、秀、峻、奇、绝、古于一身,堪称“武陵第一奇观”。   在众多的奇观绝景致中,最以“巨人园”,“古城故宫”,“八封奇阵”和“诸葛藏书”等景色最佳。石林东部有一尊高 12.26米的石柱,巍然耸立,挺拔伟岸,其神态模样酷似领袖人物的雕像。神奇的是,再换一角度观之,又极似立于川上,抒发“逝者如斯夫”感叹的孔夫子。而位于另一旁的两尊高大石柱,恰如从容就义的巾帼女英雄和屈子行吟图,令人肃然走敬。因此,人们为这里的红石林起了一个响亮动听的别名——巨人园。   -   优势经济   近年来,该镇围绕“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以产业开发为主线,把着力点放在科技培管提质增效上,茶叶、烟叶、椪柑为主的支柱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椐统计,目前该镇茶、烟、果开发面积达27717亩,其中茶叶5870余亩,烤烟6647亩,以椪柑、脐橙为主的水果15200亩。该镇将成为古丈县的新的工业园区。除原有的武陵水泥厂外,100万吨干法水泥厂正在建设实施中, 11万伏变电站已经完工并发挥巨大作用,古保公路正处于施工阶段。第三产业在该镇呈现新的亮点,经商、运输、加工等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470户,从业人数达1880人。   

断龙山镇

  古丈县辖乡。解放初属一区,1958年成立星龙195年与茄通合并为断龙山公社,1961年独立建社,1984年撤社称断龙山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95.9平方公里,人口1.2万。乡政府驻田家洞。有公路与县城及邻县相连。辖杨家河,龙叫河、细塔、报吾烈、田家洞、喜其哈、米多、溪龙车、猛虎洲、胡家坪、大龙热、小白坐、苦坝、梅塔、白溪、百家、当家17个村委会和田家洞居委会。农产以水稻、玉米种植业为主。乡镇企业有水电、电石、加工和饮食服务业等。盛产桐油、茶油,是全县桐油、茶油生产基地之一。每年3月18日为土家族表演民间文艺的民族传统节日“社巴”。.  

高峰镇

  高望界乡、高峰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高峰镇   古丈县辖乡。解放初属二区,1958年成立高峰公社,1984年撤社置高峰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1万。乡政府驻寺家洞。有公路通县城。酉水河四季通航。辖陈家,凉水坡,淘金、岩排、葛连、观音山、李家洞、镇溪、老官、八水、沿场、三坪、岩坳13个村委会和李家洞居委会。农业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乡镇企业有林场、硅瓦厂、水电站和饮食服务业。盛产桐油、茶油和木材。是江南最大的西洋参基地。名胜有金华山风景区。.  

坪坝镇

  古丈县辖乡。解放初为曹家和正中乡,1956年置坪坝乡,1958年为超美公社,1961年更名坪坝公社,1984年撤社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1万,系苗族聚居地。乡政府驻溪口。有公路通县城。辖叭喇、新寨、上阿啦、亚家、张家坪、板栗、阿塔、溪口、大寨、阿标、旦武、曹家、榔木、对冲、排抽、排夯那16个村委会和溪口居委会。乡镇企业以水电站,农副产品加工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产以水稻、玉米为主,盛产木材、油桐、油茶,是县油茶生产基地之一。.  


坪坝镇特产大全




坪坝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