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迎南风村位于清徐县西部葡峰山庄脚下,人均收入5039元,以葡萄种植为主,园地面积228.4亩,44户,133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121200 | 030000 | -- | 查看 东迎南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程家沟村 |
程家沟村位于武家崖庙前山脚下,农民收入以葡果为主,人均收3377元,耕地面积675.20亩,52户,156人。 |
西马峪村 |
西马峪村简介 西马峪村位于清徐县城西北3 公里处,大运高速出口以南500米处,依山面川,是一个交通方便、葡果种植、旅游居住的好地方。全村总土地面积3158公顷,耕地面积2780.4亩,全村有977户,总人口达2406人,其中党员87名。我村主导产业是葡萄,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1741亩。 |
都沟村 |
都沟村位于清徐县城西北3公里处,该村背靠马鞍山,水系密布,葡果满山,风景怡人,交通便利,全村551户,1709人,土地在666亩,耕地面积400余亩,全村主要以种植、葡果蔬菜为主。境内有岩香寺一座,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大旅游爱好者和香客的汇集地。 近年来,该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大改变了原有葡萄的单一品种,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大力发展并引进十多种葡萄新品种,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
东梁泉村 |
东梁泉村座落在八一路沿线,交通方便,水利条件优越,有山有水,蔬菜、葡果具全,是太原市三十多年的老蔬菜基地之一,全村有温室、大棚1万余间,主要种植西红柿、西葫芦、黄瓜,全村总户数407户,总人口1442人,耕地面积940余亩,果园面积305亩。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和谐促民生”这一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抓住有利契机,完善配套了村级活动场所,促进了党员、村民代表议事决策工作,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在今后的工作中,该村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发展新产业,改变村内旧环境,塑造新风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
西梁泉村 |
西梁泉村位于清徐县城西北3公里处,该村背靠马鞍山,地理条件优势,水系密布,葡果满山,风景怡人,交通便利,全村727户,1921人,土地面积1000亩,耕地面积820余亩,全村主要以种植葡果蔬菜为主。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村两委再接再厉,认真落实国家支农、惠农的有关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努力建设和谐、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委班子成立以来,西梁泉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实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抓住全县大搞清洁工程的有利契机,逐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李家楼村 |
马峪乡李家楼村是一个山区村,170户,人口611人,拥有耕地600余亩。以葡果种植为主,农民人均收入5197元。 |
刘家园村 |
马峪乡刘家园村位于泽渔河附近,农民收入以葡果为主,全村共有193人,64户,耕地面积5.7亩,人均收入4545元。 |
仁义村 |
仁义村位于清徐县城文源路西端,面川背山,气候宜人,山青水秀,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全村共有647户,1830人,耕地570亩,农业以葡萄生产为主。清徐县“五颗明珠”之一的葡萄公园就建在该村境内,全省著名的民营企业家姚巨货是仁义村人,因此拥有山西十强民营企业——美锦集团的带动优势。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美锦集团的帮助和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些村民成了汽车运输专业户,大批劳动力进场务工,兴办二、三产业。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观,科教和发展,曾多次荣获省、市、县文明小康村称号,先进党支部和村委会称号。党的富民政策,良好的社会环境,融洽的干群关系,逐渐使仁义村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黄金地带。 仁义村地理位置优越,紫林路穿境而过,八一路贯穿东西,交通、通讯十分便利,是马峪乡城乡规划建设的重点区域。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抓发展,抓机遇,促经济,促和谐,这是该村“两委”为民工作的宗旨和目标。近年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村貌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了村内道路、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所、便民店等基础设施,兴建了村民住宅楼、村委办公楼、教学楼等,努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水平,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
桃园村 |
桃园村位于都沟村的上游,马鸣山的脚下,距县城5公里,全村人口536人,耕地面积490余亩,其中葡萄面积380亩,葡萄生产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境内有桃园煤矿,李家楼煤矿(东山)两座,人均收入5087元。 |
西沟村 |
马峪乡西沟村位于马峪乡西北面与东于镇、古交市接壤。耕地面积380余亩,人口380多人,人均收入500余元。境内有西沟煤矿一座,以种植葡萄、苹果、杏为主。 |
东马峪村 |
东马峪村是马峪乡最大的行政村之一,位于文源路西,太祁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出口处,交通十分便利,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是马峪乡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东大门。全村有耕地面积976.6亩,总人口2619人,户数1164,村民们以种植蔬菜、葡果为主,村内有香岩寺一座,是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汇集地,与葡峰山庄形成了旅游一条钱。 新农村建设以来,东马峪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 村村民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狠抓新农村建设,努力落实城 乡清洁工程,先后完成了村委大娄兴建工程(内含村民住宅和村民红、白理事场所),全村大小巷道的道路硬化工程、村民住宅楼一期工程、村民住宅楼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设中,从而整洁了村容村貌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
陈家坪村 |
马峪乡陈家坪村位于清徐县城西部与古交市接壤的山区小村,交通较为便利,经济收入以葡果为主,全村50余户,200余人,有老年人18人,其中60岁——70岁90人,70岁以上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 |
东圪台头村 |
东圪台头村位于清徐县白石沟内,马名山后,全村有人口77人,户数33户,党员5人;全村以种植葡萄、杏为主;人均纯收入6510元左右。 |
涧沟村 |
涧沟村地处白石河中游,龙林山景区入口处。距县城10公里。全村人口约388人,170户。葡萄生产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本村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大力推进荒山开发工作。 |
麦地掌村 |
麦地掌村位于清徐县与古交交界处,全村62户,232人,牲畜300多只。主要以葡果、畜牧为主,麦地掌人均收入3622元,耕地面积359.20亩。 |
东石窖村 |
东石窖村位于白石沟,总户数67户,总人口166人,劳动力103人,人均纯收入6350元,以种植葡果为主。 |
西石窖村 |
马峪乡西石窖村位于清徐县城西部白石河中段,著名风景区,马鸣山脚下,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较为便利,农业收入以葡果为主,有较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全村共有200余人,60余户,有老年人21人,其中60岁—70岁10人,70岁以上1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0%。 |
张家山村 |
张家山村与武家崖村相邻,总户数71户,总人口172人,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是1736亩,耕地总亩数486亩,果园面积180亩,退耕还林220亩。 |
武家崖村 |
马峪乡武家崖村位于清徐县城西部庙前山脚下,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较为便利,农业收入以葡果为主,全村共有100余人,20余户,有老年人18人,其中60岁—70岁6人,70岁以上1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2%。 |
东迎南风村 |
东迎南风村位于清徐县西部葡峰山庄脚下,人均收入5039元,以葡萄种植为主,园地面积228.4亩,44户,133人。 |
西迎南风村 |
西迎南风村位于清徐县城西部葡峰山庄脚下,人均收入4648元,以葡萄种植为主,耕地面积78.5亩,88户,264人。 |
后窑村 |
后窑村位于清徐县马峪乡境内的白石沟,距县城6公里榆古路穿村而过,是葡峰山庄旅游线的出口,必经之路,该村有集体所有农用地2379.5亩,人口682人,户数304户。 |
枣坪村 |
枣坪村位于吕梁山山脉,是一个山区行政村,全村420人96户,总土地面积4147亩,可耕种面积172亩。以种植葡果为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