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太原 >> 清徐县 >> 王答乡 >> 闫家营村

闫家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闫家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闫家营村简介

  闫家营村位于王答乡北面,西靠208国道,北邻乡级公路枫林路,地理位置优越。全村107户,278人,耕地317亩,村民收入以种植和企业务工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8426元。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11人。2009年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文体活动广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对全村道路进行了硬化,实现了户户通。认真落实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不落地的目标,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推行,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121203 030000 -- 查看 闫家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闫家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闫家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同戈站村

  同戈站村位于清徐县王答乡东部,东临小杨路,南傍榆古路,常住人口1060户3015人,土地2127亩。村内有我县大型民营企业山西垣跃实业集团公司,主导产品有金属镁、镁合金等,年创产值近10亿元。公司的发展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已形成工、农、商贸、运输等多元一体化经济体系,全村劳动力转移1053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2407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民坚持不懈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起别墅式小二楼居民住宅区252套,完成了商贸一条街建设,小区内完成了集中供排水、供热、道路建设、绿化美化、大型雕塑及一流的标准化学校等建设工程。村内主大街便道全面硬化。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村庄绿化工程,村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实施农村文化先导工程,灯光篮球场、科技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常年开展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2002年起实行了村民养老补贴制,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实行以工补农政策,村民浇地费、耕地费全免。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认真做好3·15和7·15村务公开工作,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力度,保持了农村平安和谐,秩序稳定。  

赵家堡村

  赵家堡位于太原市正南30公里处的潇河南畔,是王答乡的工业大村,全村1020户,2561人,耕地1600余亩。交通便利,东连太徐公路,西接大运公路。该村以暖气片铸造为主导产业,产品畅销海内外,是全国最大的暖气片生产基地。曾荣获“三晋第一村”称号。-同志曾亲临指导。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建设,先后建起了小二楼400幢88套;单元住宅楼5幢210套。建起了幼儿园、学校、医院、影剧院,完成了“井”型小城镇建设规模模式。对村内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对水、电、通讯管道等进行了大面积维修,各项服务体系健全。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兴起,农民收入90%以上来自企业和第三产业。村两委历来重视老龄事业建设,建立和完善了老龄委工作制度,新建了600平米的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向全体村民开放,从一九八四年起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了社会养老补贴,标准逐年提高。村民小病不出门,大病不出村。注重教育事业,村民文化素质较高。村内基本实现了“五有”(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两委班子团结有力,落实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村内风清气正。   

红城村

  红城村位于王答乡政府西南部,省道榆古路南,全村442户,1386人,耕地1735亩。该村以种植业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25元。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31人。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村“两委”班子克服资金紧张的总是,想法设法积极筹措资金,全部硬化了村内主干道,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安全饮水工程,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层组织建设更加规范化。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3.15”、“7.15”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村级民主管理进程加快。   

北尹村

  北尹村位于王答乡西南部,人口862余人,258户,总耕地面积1447余亩,是一个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村。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15元。村“两委”成员6人,党员37人。两委班子团结和谐,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筹措资金,硬化了村内道路,更换了供水主管道,解决了村民出行和吃水问题。2010年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文体活动广场,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定时清扫清运垃圾,村内面貌明显改观,“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推行,坚持“3.15”、“7.15”村务公开,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干群关系和谐,村内稳定和谐发展。  

马庄村

  王答乡马庄村位于王答乡西部,208国道西侧,全村236户,759人,耕地面积1332亩,村民以种植和养殖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312元。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26人。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围绕新农村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对村主干道进行了全部硬化和绿化,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落实“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实现了垃圾不落地的目标,是全县的清洁工程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了山西原生源中药材培育基地,种植金银花长势良好。全面实施了民主管理各项制度,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认真执行民主理财制度,村内和谐稳定。  

董家营村

  董家营村位于王答乡政府东南2.5公里处、省道榆古路南侧,全村556户,1721人,耕地3242亩。以种植、养殖业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36元。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48人。村“两委”班子以新农村示范村为契机,积极筹措资金,新建了办公场所和文体活动广场,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投入大量资金,对大街小巷全部进行了硬化,实现了道路硬化户户通,落实“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垃圾日产日清,实现了清洁美观。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民主理财制度,开展“3.15”、“7.15”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保持了村内和谐稳定,村民安居乐业。  

大寨村

  大寨村位于王答乡南面,西靠208国道,南临县级公路枫林路,地理位置优越。全村710户,2261人,耕地4631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21元。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党员69人,以种植、养殖为主。近年来,“两委”班子团结和谐,积极为本村发展献计献策,在加强日常事务管理的同时,于2010年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加快。认真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村内无乱堆乱放无垃圾。认真执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3.15”、“7.15”村务公开,认真执行民主理财制度,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北录树村

  北录树村位于太原市南32公里处,地处清徐县东北部,隶属于王答乡管辖。全村现有478户,1409人,耕地12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12447元。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69人。是山西省的“十大名村”,原省领导田成平曾视察该村工作。村办企业北录树企业集团公司下设金属镁、暖气片、V法铸造等12个分厂,集体资产达2.1亿元,固定资产1.1亿元。多年来,村两委班子通过以工带农、以工补农的办法,走共同富裕之路。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体累计投资4200余万建成了13幢单元楼,可容纳416户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5m2。统一为小区居民供水、供电、供暖。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仿古商贸一条街,建设了仿古门楼和仿古戏台。村内电话、电视普及率达到100%,电脑普及率达62%。为每家每户安装了净水机,居民用上了新型能源。近年来累计硬化街道10600m2,人均绿地面积6m2,街道清洁率达到100%,公共服务已惠及全体村民。村集体企业优先录用本村人员,为全村有劳动力的村民全部安排了就业岗位。新建了多功能活动大厅。全村3-12岁的孩子免费就读本村的幼儿园和小学,集体每年支出8万余元用于小学教育补贴,对毕业生设立了奖学金制度。新建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农村敬老院,工程完工后将实现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全部免费入院。在落实“三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用“一事一议”制度,成立了北录树农业公司,实现对土地的“科学化经营、集约化使用、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农业收益。引进了东荣特种玻璃公司生产项目,开发汽车后视镜、特种玻璃等新型产业和产品,不断延伸金属镁产业链,在转型发展中实现跨越发展。   

南录树村

  王答乡南录树村位于王答乡政府东面,省道榆古路北侧,全村660户,2259人,耕地面积3105亩。村“两委”成员6人,党员63人。村民收入以运输、运输信息服务、种植、务工为主。积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学校破旧的状况,新建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开展了道路硬化工程,2010年实现了户户通,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开展了城乡清洁工程,村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内现有宏皇面粉厂、江凯物流仓储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带动了本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村民增收步伐。  

龙家营村

  龙家营村位于王答乡政府西2.5公里处,东邻208国道,南邻榆古路,全村总人口1781余人,540户,耕地总面积2820余亩,主要农作物为高梁、玉米,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63元。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党员44人。两委班子依托新农村建设,对村内主干路进行了硬化,全部更新了吃水管道。积极开展引资引项工作,引进了山西畜牧兽医研究所建设项目,项目完工后可有效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种植和养殖项目,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2010年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村内大街小巷无垃圾。全村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协调发展。  

黑城营村

  黑城营村位于王答乡西南部,208国道西侧,清东路北,全村人口1934人、624户、耕地面积3898亩,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产业。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56元。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党员58人。村两委班子围绕新农村建设,更新了吃水管道,硬化了村内道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吃水难的问题。针对组织场所破旧的状况,2010年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了文体活动广场。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调动了干群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了“城乡清洁工程”,村内面貌得到明显改变,村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常庄村

  王答乡常庄村位于县城东面,东靠大运路、南邻清东路,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有421户1351人,耕地3370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运输、服务、务工为主。“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31人。村“两委”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实施了安全饮水、“四化四改”、绿化美化、基础建设等十大工程,新建了集“两委”办公室、医疗卫生所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院,新建了科技文体活动广场,增设了各类活动健身器材,配套了设施设备,每年组织夏季消夏篮球比赛,为村民建设了休闲公园,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依托汾河高效观光农业区建设,与驻村企业良源集团合作,启动了良源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期工程,发展现代观光农业。省市领导张宝顺、申维辰、杜玉林、陈川平等都先后视察指导工作。  

闫家营村

  闫家营村位于王答乡北面,西靠208国道,北邻乡级公路枫林路,地理位置优越。全村107户,278人,耕地317亩,村民收入以种植和企业务工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8426元。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11人。2009年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文体活动广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对全村道路进行了硬化,实现了户户通。认真落实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不落地的目标,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推行,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郝村村

  郝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最北面,与小店区相邻,208国道以东,有清徐县“北大门”之称,地处清徐县、小店区交界处。全村共有500户、1750人,耕地面积2449亩,村民收入以运输、信息服务、种植、务工为主,2007年被王答乡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被县委列为新农村示范村后,大力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多功能的村委会办公大楼和文体广场,对村内主要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为解决村民饮水问题,新打了500米深的水井,高标准进行了配套,提高了村民饮用水质量。坚持不懈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开展了村庄绿化工程,村内保持了干净整洁美观。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村内重大事项,坚持“3.15”、“7.15”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村内和谐稳定。  

王答村

  王答村位于清徐县城东面,是王答乡政府所在地,地处国道208和省道榆古路交汇处。全村1445户、4504人,劳动力3270人,耕地5891亩。该村以粮食种植、运输、商贸、务工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89元。村“两委”成员10人,党员109人。村“两委”班子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实施了道路硬化工程、村庄绿化工程、沼气工程和“城乡清洁工程”,彻底改变了村庄脏、乱、差的局面。为改善村民住宿条件,新建了200套居民住宅楼;实施了“百校兴学”工程,新建的王答中心校投入使用。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了文体活动中心,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村两委班子按照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团结战斗,管理民主,村内风清气正,在全村形成了“尊老爱幼、邻里和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  


闫家营村特产大全




闫家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