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岭村地处山区,是一个山区偏远小村,位于辛庄村北5华里处,是高村乡唯一的天主教区。全村总户数67户,171余人,耕地面积843.6亩,其中退耕还林737亩,现耕地97.6亩。全村经济总收入23万元,其中果树、梨树作物收入5万元,养殖业收入3万元,运输业收入15万元。人均经济收入1400余元。现在村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常住人口50余人。村设党支部,有0党员3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122200 | 030000 | -- | 查看 王文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西南洼村 |
西南洼村位于高村乡、黄寨镇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南临柏井村,东临马坡村,西临杏沟村,北临高村村,距离乡政府1公里,距离大运公路1.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村民298户,人口794余人,耕地5878亩。下辖两个自然村:沟北村、沟南村,村委3人,支委3人,党员26人。全村个体运输户共5户,经商户2户,大型拖拉机3台,中型拖拉机12台,小型拖拉机3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都配备了农机具。西南洼村80%以上农户有电视机,80%以上农户安装了电话,50%以上农户有摩托车,40%以上农户都有农用机动车。全村以种植为主,主要经济作物包括玉米、谷子、高粱等,人均纯收入将近4000元。 |
马坡村 |
马坡村位于高村乡最南边,东临大运路,北接马三线,交通便利,全村共有244余户,610人,耕地面积2978.4亩,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有牛50余头,猪1000头,羊1600只,鸡1200只。经济总收入409.66万元,人均纯收入5233元。全村-员20名。 |
北社村 |
北社村位于高村乡西部3公里处,系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北社村辖北社、白水、兴社、马头、五家咀五个自然村,共有农户220户683人,其中劳动力289人,全村总面积13960亩,其中耕地面积5724亩,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谷子,小杂粮等为主。其中小杂粮种植面积约为1000亩。 经济林主要以核桃树,山楂树为主,生态林以刺槐、油松为主。到目前核桃树挂果面积约为1000亩,亩产约20斤。2011年又种植1600亩核桃树。 家畜家禽主要以羊为主。北社村地处忻定盆地边缘,东部为河川谷地,西部为低丘山区,土壤肥沃,耕地分布在梁峁和沟谷两岸山坡地。宜林面积大,发展林牧业条件优越。为此,村共建立合作社2个,用来发展种植业,林牧业,从而使北社村的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效益。 |
河庄村 |
河庄村位于高村乡西北部凤凰山下,与忻州市庄磨镇相邻。村委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河庄村、凤凰村、诸旺村、细腰村。全村共有292户,总人口645人,总土地面积4558亩,其中退耕还林1860亩,现耕地面积2698亩。北同蒲铁路、县道马三公路穿越全村,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手机电话入户率达90%。 |
西兴庄村 |
西兴庄村位于阳曲县高村乡西北端,盛唐时称赤唐关。全村184多户人家,538多人,分布在两个自然村落。交通便利,村东边一公里是同蒲铁路和直通忻州的马三公路。土地资源丰富,共计2200多亩,土质情况为缺磷略微少钾氮有余,无盐碱化现象,可种植五谷杂粮,适合发展纯天然绿色农作物。大面积的山坡地适合栽植经济林木。近几年在猪鸡羊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奶牛业发展迅猛。村西有一山为梁鸿山,海拔1860米,方圆7.6平方公里。多年前经铁三局勘测,此山储藏有品位高、质地优的石灰石,极为适合生产优质水泥,且我村通讯设施完备,交通便利,电力供应充足,十分适合中小规模企业办厂。 |
南白村 |
阳曲县高村乡南白村地处老爷山东麓,村庄东部紧邻北同蒲铁路线、马三公路,位于高村乡中部,距乡政府驻地约2.5公里。南白村原名南宋里。相传,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为了推翻元朝统治,曾来此地串连。刘怕追踪,嘱咐人们如遇查询,便说去了白村。从此,人们将南宋里改为白村,此村居南,故名南白村。 南白村位于大盂盆地东部丘陵,村西部为低丘山区,宜林面积大,发展林牧业条件优越。东部为河川谷地,土肥地平,是主要的粮食产区。冬季少雪,春季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行霜较早。年平均气温8℃,年平均降水量441.2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64天左右。南白村总面积5016亩,现有耕地面积3961亩,集体林地199亩,退耕还林856亩,以农为主,作物以玉米为主。现有416户,1100口人。村民共有劳动力465人,大部分从事种养业。 |
北白村 |
北白村地处阳曲县北端凤凰山脚下,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是我县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全村615户、1708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2元。支部现有党员40人,村两委成员8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5人)。北白村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保健站1所。驻地企业2个:北白水泥厂、晨翔洗煤厂,依托这两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北白村的周边村近千人就业,北白水泥厂已成为北白村及周边村庄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
王文岭村 |
王文岭村地处山区,是一个山区偏远小村,位于辛庄村北5华里处,是高村乡唯一的天主教区。全村总户数67户,171余人,耕地面积843.6亩,其中退耕还林737亩,现耕地97.6亩。全村经济总收入23万元,其中果树、梨树作物收入5万元,养殖业收入3万元,运输业收入15万元。人均经济收入1400余元。现在村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常住人口50余人。村设党支部,有0党员3人。 |
辛庄村 |
辛庄村位于阳曲县城北15公里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杰地灵,全村耕地面积7469亩,828户2173人,设支部一个,党员70名。二00六年辛庄村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村,该村有驻地企业三个水泥厂、两个石料厂,有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开化寺。辛庄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
高村村 |
高村村位于阳曲县城北15公里处,全村共有1331户,2997人,其中贫困户132户,295人。耕地面积12095.18亩,有两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党总支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8名。境内有三马公路、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交通方便,土地肥沃,集贸市场繁荣。村民主要以玉米种植和肉羊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 2013年人均纯收入7431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紧紧团结党员、村民,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一是理清发展思路,制订了年度发展规划。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大投入,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努力,先后更换地下水管3250米、硬化户户通道路26公里、新建村级幼儿园和村级澡堂等工作,通过实施“百企扶千村”引进年万只羊场—山西汇鑫源牧业有限公司、千亩育苗基地—山西亿和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300亩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太原海鑫园种植有限公司等农业项目,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300余人,通过实施以养羊为主的“万人脱贫大行动”,实现脱贫396人,现共养羊8130只,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致富渠道。 2014年,新建了占地4000余平方米的德和文化广场,建设和完善了村级办公场所、村级卫生所等基础设施,同时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500亩,经测算玉米亩产将增加150—200公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村始终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做到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并结合本村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做到上级认可,群众满意,力争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