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太原 >> 阳曲县 >> 杨兴乡 >> 温川村

温川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温川村谷歌卫星地图)


温川村简介

  杨兴乡温川村位于阳曲县东北部,距离县城45公里,属革命老山区。全村共有167户,494人,党员60人。耕地面积2800余亩,大牲畜160余头,羊800余只,是以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为主的行政村。
   近年来,该村在县、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万余元,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投资23万元,铺设进村油路3.6公里;投资6万余元,硬化主街道2.3公里;投资11万元,筑起护村坝;新建了党员活动阵地120㎡,硬化场地,维修农家书屋,共投入21万余元;新建沼气10座;进行村庄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122205 030000 -- 查看 温川村谷歌卫星地图

温川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温川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贾庄村

  杨兴乡贾庄村距县城55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是阳曲县东大门。全村共有260户、人口562人,党员47人,现有耕地2000余亩。近年来,为发展经济,我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同时提高农民收入,按照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于二00九年在全村种植了五百亩核桃树苗,秋季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资金由上级拨款和村委会自筹够成,达到每人一亩核桃树,为增加全村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使全村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种植核桃树1500亩,增加农民收入。  

杨家掌村

  杨兴乡杨家掌村距乡政府东西20公里,全村113户、285人,党员36人。全村有机三轮、拖拉机共计26辆,60%的劳动力外出打工。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9元。    近年来,全村街道硬化5000多平米,投资28万元。修建办公用房、亮化工程等投资10万元。并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致力于传统农业向经济型农业的转变,围绕绿色农业,培育经济作物204亩。其中核桃198亩,育苗6亩。3.3万株。还将准备引进 “万寿菊”这一新型经济作物,为该村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全村还大力发展养殖业,养殖户达到56户,发展舍饲养羊、规模养牛,羊存栏达到2200只,人均养殖收入达到800元。目前,该村正以整洁的村容村貌,腾飞的经济向人们展示着它新农村的卓越风采。   

温川村

  杨兴乡温川村位于阳曲县东北部,距离县城45公里,属革命老山区。全村共有167户,494人,党员60人。耕地面积2800余亩,大牲畜160余头,羊800余只,是以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为主的行政村。    近年来,该村在县、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万余元,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投资23万元,铺设进村油路3.6公里;投资6万余元,硬化主街道2.3公里;投资11万元,筑起护村坝;新建了党员活动阵地120㎡,硬化场地,维修农家书屋,共投入21万余元;新建沼气10座;进行村庄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石槽村

  杨兴乡石槽村距县城40公里,面向城贾公路,全村307户、800人,党员52人,农村经济总收入190.96万元,人均纯收入2379元,全村有机动三轮26辆,40%的劳力外出打工。全村现有耕地4852亩,农作物主要以谷子、玉米、山药为主,经济作物以胡麻、葵花、胡萝卜为主。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积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种植杨柳树2000余株;投资20余万元,新建石槽小学,彻底改变过去教学环境的落后面貌。全村养殖户达到100户,建成2个养殖园区,发展舍饲养羊、规模养牛,羊存栏达到5000只。新增商业、服务网点10个,安排劳力30个,人均增收1500元。   

鄯都村

  杨兴乡鄯都村位于阳曲县东北部,距离县城34公里,属山老区村。全村共有250户,720人,党员42人。耕地面积2980.4亩,大牲畜400头,是以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为主的行政村。    近年来,该村在县、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打深井一眼,解决了人畜吃水问题;投资30余万元,硬化村主街道1.5公里;改善了村两委会办公场所;新建沼气 26座,吊炕23铺;进行村庄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坪里村

  杨兴乡坪里村位于杨兴乡政府东2.5公里处,全村244户,744口人,党员52人。耕地面积4688亩,饲养大畜380头,养羊1260只。全村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几年来,村两委会认真实践“-”重要思想,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在增加村民收入上下功夫,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村容村貌,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近年来,全村人靠党的政策,积极发展生产,不断推广科学知识,大力使用化肥、地膜、农药,优种等先进技术,小型农机具不断发展,全村80%的农户有1-2台农机。农副产品加工业达5户,农民收入达到177万元,加上其它收入,人均纯收入达到2376元,人民生活走向富裕型。6年解决了全村的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总投资28万元,打80米水井1眼,新建高位蓄水池1座,辅设各种管道4000余米,使全村村民饮用上了自来水。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在县交通局,农小办的帮助支持下,全村的街道全面辅上了水泥路,总长度2360m,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改变了村容村貌,实现了山区村庄道路城市化。    通过近几年的清洁工程,对原有的柴堆、粪堆、草堆、煤堆等乱堆、乱放、脏、乱、差等现象进行规范,投资2万元余元,对环村主街道进行绿化,通过绿化,我村变成了街道整洁、绿树成荫的新农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100%,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使全体村民就医有了保障,老弱病残生活有了保障,该入敬老院的五保户全部入院,该享受低保救助的全部享受低保待遇,两项达到48人,达到了老有所养。    在文化体育教育方面也有了很大变化,文化大院正在建成,配备了图书阅览室、书柜,安装了健身器材,篮球场丰富了全村人的体育活动和文化科学生活,九年制教育普及率达到上级要求标准,电视收视率达到90%以上,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使用户达到了95%以上,村民的生活水平正向富裕型迈进。   

水头村

  杨兴乡水头村位于县城东北部,距离县城30公里,属山老区村。全村辖4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217户,人口600人,党员59人。现有大牲畜820余头,羊1200只,耕地7800亩。长期以来,全村人畜吃水仅靠一口截潜流水池供水,人畜吃水严重困难,水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全村经济的发展。2009年,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村民踊跃筹款,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打井、输水管道、建蓄水池、安装施工等工程,工程总投资25万元,全村大部分村民吃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    村两委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村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发展全村经济,努力改变家乡面貌,把水头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杨兴村

  杨兴乡杨兴村位于阳曲县城东北部三十公里处,是杨兴乡政府所在地。占地面积4234公顷,农户432户,人口1095人,耕地面积7400亩,党员59名,2个自然村。全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以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为主。    杨兴村是乡政府所在地,也是教育、医疗、经济、文化的中心。近年来在上级的支持下,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自来水工程,解决了人畜吃水问题;硬化村主街道,保障道路安全与方便;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文化大院,维修农家书屋,购进上百余册图书;新建数量不等的沼气、吊炕;进行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风村貌有了显著提高。随着村风村貌有了进一步提高,村民素质也有所变化。目前95%以上的户安装了-的电视,青年人用上手机、摩托车,还有小车。去县城的公交车每天有2趟班车。    杨兴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据史书记载,杨兴的寨上是北宋末年杨六郎屯兵的兵寨,北面有杨家将点兵聚将的校场。村东玉泉山白龙庙属于省、市、县重点文物保护,每年的“五月二十七庙会”更是庄严隆重,各户村民焚香祈求,祈求全家平安顺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温川村特产大全




温川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