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太原 >> 娄烦县 >> 静游镇 >> 上龙泉村

上龙泉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上龙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龙泉村简介

  上龙泉村基本情况
  一、村情概况
  上龙泉村位于娄烦县北部,是静游镇下辖行政村。上龙泉村东接下龙泉村,西接新舍科村,南接梁儿上村,北接岚县曲立村。该村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太佳高速穿村而过,新修道路笔直宽敞;距古岚路、太佳高速入口仅有4公里。上龙泉村总面积3.4平方公里,总人口数1476人,总户口数423户。耕地面积1542亩,退耕还林915亩。主要种植小米、土豆、玉米等杂粮作物。
   二、党务情况
   上龙泉村共有党员82人,其中常住党员71人,流动党员10人, 多年来党支部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党支部班子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加强学习、交流与沟通,适时掌握了政策,提高了政治业务水平,增进了团结;阵地方面, 采取乡村投入一点、帮扶单位帮带一点的方法,争取资金维修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会议室3个活动场所,为村“两委”添置了办公设施。学习方面,不定时的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在2009年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2010年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村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党员群众带头学,将学习活动扩大到全村,使得全村群众在思想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村务情况
  为提高工作透明度,规范行政行为,上龙泉村选出22名村民代表,设立了村民理财小组,设立了政策宣传栏,信息宣传栏,群众意见箱, “四议两公开”公示栏。“四议两公开”主要是公示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如全村的土地征用问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等,坚持以每年的3月15日、7月15日为公示日,从而使村务、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了人民群众的知情和监督。
  四、发展规划
  上龙泉村经济发展以前主要靠铁厂、焦化厂等乡镇企业,但由于环境污染被关停,现在经济发展主要靠农业。随着太原煤气化龙泉矿井年产500万吨原煤项目的开工建设,上龙泉村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11年,上龙泉村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企业,通过企业兴建项目,培育新产业,带动该村的新农村建设。通过制定和完善全村发展规划,抓住发展机遇,利用农闲时节对全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争取在项目完工后,使大家能够尽快融入工作岗位。
  今后,上龙泉村人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村“两委”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将以豪迈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把上龙泉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123101 030000 -- 查看 上龙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龙泉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上龙泉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步斗村

  步斗村地处静游镇北部,位于娄烦、静乐、岚县三县交界处,是古岚线、太佳线的交汇处,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土地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0.8平方公里,退耕还林0.31平方公里。现有210户, 956人,其中农业人口880人。   

上龙泉村

  上龙泉村基本情况   一、村情概况   上龙泉村位于娄烦县北部,是静游镇下辖行政村。上龙泉村东接下龙泉村,西接新舍科村,南接梁儿上村,北接岚县曲立村。该村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太佳高速穿村而过,新修道路笔直宽敞;距古岚路、太佳高速入口仅有4公里。上龙泉村总面积3.4平方公里,总人口数1476人,总户口数423户。耕地面积1542亩,退耕还林915亩。主要种植小米、土豆、玉米等杂粮作物。    二、党务情况    上龙泉村共有党员82人,其中常住党员71人,流动党员10人, 多年来党支部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党支部班子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加强学习、交流与沟通,适时掌握了政策,提高了政治业务水平,增进了团结;阵地方面, 采取乡村投入一点、帮扶单位帮带一点的方法,争取资金维修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会议室3个活动场所,为村“两委”添置了办公设施。学习方面,不定时的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在2009年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2010年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村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党员群众带头学,将学习活动扩大到全村,使得全村群众在思想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村务情况   为提高工作透明度,规范行政行为,上龙泉村选出22名村民代表,设立了村民理财小组,设立了政策宣传栏,信息宣传栏,群众意见箱, “四议两公开”公示栏。“四议两公开”主要是公示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如全村的土地征用问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等,坚持以每年的3月15日、7月15日为公示日,从而使村务、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了人民群众的知情和监督。   四、发展规划   上龙泉村经济发展以前主要靠铁厂、焦化厂等乡镇企业,但由于环境污染被关停,现在经济发展主要靠农业。随着太原煤气化龙泉矿井年产500万吨原煤项目的开工建设,上龙泉村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11年,上龙泉村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企业,通过企业兴建项目,培育新产业,带动该村的新农村建设。通过制定和完善全村发展规划,抓住发展机遇,利用农闲时节对全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争取在项目完工后,使大家能够尽快融入工作岗位。   今后,上龙泉村人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村“两委”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将以豪迈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把上龙泉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半沟村

  半沟村位于静游镇南面,周洪山脚下。由半沟,常峪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户数82户,人口总数为282人,耕地总面积为2180亩,机动地面积为87亩。学校,村委办公室四间,120平米。办公电脑一台,办公桌二套。 乡村公路1.5公里。  

井子村

  井子村简介    井子村是静游镇的一个自然村,位于静游镇西南方向,紧挨梁儿上村,半沟村,阳坡村,空气清新,物华天宝,气候宜人,全村人数248人,共87户,9名党员,“两委”成员4人,土地面积约1370亩,机动地亩数136亩,产业以种植谷子、土豆等杂粮作物为主。井子村人勤物丰、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山清水秀。    井子村共有党员9人, 多年来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党支部班子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加强学习、交流与沟通,适时掌握了政策,提高了政治业务水平,增进了团结。学习方面,不定时的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村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党员群众带头学,将学习活动扩大到全村,使得全村群众在思想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井子村人民在村“两委”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将以豪迈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把井子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阳坡村

  本村位于静游镇西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辖大阳和-坡两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92户,总人口282人。其中男158人,女124人,青壮年劳动力168人,全村耕地面积1610亩,大部分耕地贫瘠,亩产量很低,农民经济收入为全镇最低水平。全村林地覆盖面积为7378.1亩,退耕地290亩,其中宜林荒山荒坡5148.2亩,成林地188.6亩,未成林地1540.8亩,灌木林500.5亩。    境内铝矾矿资源比较丰富。   

石槽村

  石槽村位于周洪山北,半沟村西,北邻新开村,西靠盖家庄乡。全村总面积4500多亩,其中耕地总面积1763亩,退耕地1154.3亩,总户数150户,440人,23名党员。主要以种植、打工为生。  

东六度村

  东六度村简介   东六度村位于汾河岸边,静乐县与娄烦县的交界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生活宽裕。东六度村共有东六度、青羊沟、石灰咀3个自然村,全村共有521户,1721人,党员41个。全村总面积18188.7亩,其中耕地面积1820亩、林地面积7803.8亩(退耕地933.38亩)。   近几年来,东六度村在静游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两委”一班人团结务实,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和谐村庄、和谐社会,村庄各项工作取得了全面快速发展。带领村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共同致富。村庄政通人和,村民安居乐业。村内先后实行了新旧五个全覆盖工程,村内达到了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硬化,村风文明,村容整洁。发展了一批诸如山西陆海工贸有限公司、娄烦县康庄生态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带领全村人民走上了一条增收致富的稳定长效发展道路。   

上静游村

  上静游村概况    上静游村位于娄烦县西北部的汾河畔,地处静乐、娄烦、岚县三县交汇处、太佳高速公路娄烦出口处,是太兴铁路静游站所在地。全村土地总面积3720亩,其中耕地面积1655亩,退耕地655亩,林地950亩,四荒地360亩。全村共有622户,四个村民小队,总人口1722人。   近年来,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全县“建设生态环保第一县,打造生态旅游经济功能区”的总体目标,围绕镇政府建设“生态大镇、文化名镇、工业重镇、经济强镇”的总休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众志成城搞建设,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建成了500㎡的文化广场,安装路灯35盏,完成了250户村民的沼气建设工程、改造中低产田500亩,种植水果经济林300亩,同时,加强了党的阵地建设,改建了村级活动场所,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党组织建设、其它村级组织建设上新台阶。并从生态建设入手,配合上级大搞拆迁、绿化,栽种油松、川柳等10050株。基本上实现了美化、亮化、净化、绿化。   

西六度村

马新村

  马新村位于静游镇西北角,现有162户,总人口718人。农业人口516人,全村耕地面积1413.2亩,退耕地面积731.17亩,机动地36.5亩。   目前我村的阵地建设、人畜饮水、生产生活用电、道路等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马新村村境内山峦错杂,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农业结构单一,以土豆杂粮种植为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农业生产立地条件差,加之基础设施滞后,使产业开发受到严重制约,群众至今未能建立起稳定的收入来源,以牛羊为主的养殖业,近年受封山禁牧的影响,出现了较大滑坡,群众收入锐减,导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反贫现象日益加重。村两委可支配性收入几乎为零,村庄内民风淳朴,无任何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马新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4名,常住党员11名,外出务工居住在本县其他村庄的党员8名。居住在本县外的其他地区流动党员5名。   

下龙泉村

  静游镇下龙泉村位于镇北端5公里处,全村共有272户,在册人口811人,耕地面积1645亩,机动地56亩。支部共有党员25人,2008年以来,我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以社会主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创新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几年来,下龙泉村党总支、村委会“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务实,奋勇争先,使下龙泉村近年来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村务管理更加民主,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山庄头村

  山庄头村位于静游镇西北部,东邻梁儿上村,西靠岩头村,北与大坡村相连,南与半沟村相望。全村总48户,总人口154人。耕地总面积385亩,原有煤矿一座(马吉胜煤矿),现已被三聚盛煤矿整合。   支部共有党员8人,其中,女党员2人。   

河杨树底村

  河杨树底村位于河杨树底沟,以前的河杨树底乡所在地,现有238户, 731人。村两委干部共有6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了100%。   村里有一个小学,解决了孩子们就近上学的问题,有一个文化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村两委办公室办公设施齐全,档案整理规范有序。   道路两旁绿树萦绕,关闭煤矿后,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环境卫生有了明显的改善,天也蓝了,水也清了,树叶绿了,为百姓的生产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常庄村

  常庄村简介       常庄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隶属娄烦县静游镇,地处西北,东临静游,南靠任家沟,北依梁儿上,西与秦家崖接壤;距县城17公里;村属纯农业型;全村土地总面积2914.1亩,耕地总面积656亩,林地面积:1230.66亩,其中退耕地472.56亩,人均耕地2亩 ;种植业以土豆、谷子、玉米等小杂粮为主。现有农户179户,人口720人,其中劳动力280人。原有煤矿2座,现全部关停,小卖部1家,经济属纯农业型。小学一所,设有简单的健身器械,村容村貌整洁,民风淳朴。 全村有住房520间,主要以砖房为主,人均住房面积14平米,其中有危房80间,面积共1600平米。全村用水、电基本解决,供电能力充足,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目前有628人享受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5%;本村五保户为2人;享受低保人数为28户,45人;35岁以上养老保险投保率为50%;农保基础养老金享受人数为64人。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总要求,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积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整治和村民住宅规划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健康发展。   常庄村现有党员22人。其中女性3名,男性20名。   

岩头村

  岩头村简介    岩头村位于娄烦县城静游镇,毗临辽庄村、秦家崖村、河杨树底、赤土华村。全村总面积约4.1平方公里,共有273余户, 790余人,劳动力300余人,主要种植谷子、土豆、玉米等杂粮作物。岩头村人勤物丰、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山清水秀。    岩头村共有党员27人, 多年来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党支部班子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加强学习、交流与沟通,适时掌握了政策,提高了政治业务水平,增进了团结;阵地方面, 采取乡村投入一点、帮扶单位帮带一点的方法,争取资金维修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会议室3个活动场所,为村“两委”添置了办公设施。学习方面,不定时的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村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党员群众带头学,将学习活动扩大到全村,使得全村群众在思想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岩头村集体林地面积为4775.4亩,其中退耕地面积为677.2亩;2010年林改面积为4098.2亩,其中宜林地为2439亩,成林地面积为152亩,未成林地面积为618.25亩,灌木林地为888.8亩。本次林改确权面积为3229亩,其中股份制经营3083.3亩,其他形式经营145.7亩;未确权面积869.2亩。    为提高工作透明度,规范行政行为,岩头村设立了政策宣传栏,信息宣传栏,群众意见箱, “四议两公开”公示栏。“四议两公开”主要是公示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如全村的土地征用问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等,坚持以每年公示,从而使村务、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了人民群众的知情和监督。    岩头村人民在村“两委”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将以豪迈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把岩头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秦家崖村

  秦家崖村村级概况   秦家崖村位于河杨树底沟,现有138户, 531人。全村耕地面积1115亩,林地面积322.1亩。村两委干部共有8人,党员27人,五保户2人,享受低保52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了100%。   村里有一个小学,解决了孩子们就近上学的问题,有一个文化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村两委办公室办公设施齐全,档案整理规范有序。   道路两旁绿树萦绕,关闭煤矿后,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环境卫生有了明显的改善,天也蓝了,水也清了,树叶绿了,为百姓的生产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梁儿上村

  梁儿上简介   梁儿上村隶属娄烦县静游镇,地处西北,东临上静游,南靠河杨树底,北依龙泉川,西与山庄头接壤。地势较高,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南、西、北分别有四条通往梁儿上的道路,其中通往龙泉和河杨树底的道路已硬化。   全村土地总面积6300亩,其中耕地总面积1408亩,退耕地1061亩,生态林680亩,经济林380亩;种植业以土豆、谷子、玉米黄豆等小杂粮为主,种植品种单一、传统,缺乏农业设施技术和配套设备,主要进行露地生产,缺乏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养殖以传统的散户为主,未形成规模。现村里没有自办企业。属纯农业贫困村。现有农户260户,人口608人。    全村主要以窑洞为主,人均住房面积10平米。全村供电能力充足,由于缺乏水源,用水方面只能解决人畜用水,不能满足生产活需要。   

新庄子村

  新庄子村简介   一、村域自然资源情况    新庄子村隶属娄烦县静游镇,地处县城西北部,静游镇西南位置。距县城20公里;村属农业型;全村土地总面积320亩,其中耕地总面积280亩,退耕地244亩,人均耕地2.1亩,栽植核桃树180亩,成活率在95%以上。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概况    现有农户36户,人口124人,其中劳动力45人。近两年来,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打工。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其中外出务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产业发展情况    现有农业主要以种植山药、玉米、谷子等小杂粮为主,依靠单纯的农业种植生产收入,种植品种、质量一般;缺乏农业设施投入,主要进行露地生产,不能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受市场制约大;且缺乏农业合作经营组织,产品由商贩收购,不能获得最大利润。   养殖业以传统的散户养殖为主,主要养殖种类有牛,羊,猪,鸡等。村里养殖大户有8家,共养牛80头,养羊500头。      三、基础设施状况    1、住宅    村里着力对危房进行改造,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现全村有住房130间。主要以砖房为主,人均住房面积16平米。本村用电基本解决,供电能力充足,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40%的住户配备暖气设备。    2、环境    本村有小卖部1家,尚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常购物需要,还需依托娄烦县城。   环境整治方面,本村定时清理各种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3、道路    目前,村里主要道路已硬化并安装路灯,街坊路均为土路,缺少路灯。    4、污水、垃圾处理    由于本村有1座煤矿企业,近两年来已关闭。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为本村的主要污染源,为改变村容村貌,两委组织实施了生活垃圾定点堆放,村里有专门人员处理生活垃圾圾。村庄雨水、生活用水的排放为自然排放,农户都使用旱厕,且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5、安全饮水工程    2009年在全村人民的努力下,本村在村附近打深层井一口,解决了全村的人畜吃水问题。    6、电话、有线电视、宽带    本村现有20户安装电话,电话入户率为55%;有线电视收视率为80%,宽带网入户率为3%。    7、教育文化卫生状况    本村没有中小学校,村里的孩子上学都在县乡中小学上。无定点文化化活动场所,文化生活以村民自娱为主。有村级卫生所一所,配赤脚医生一名,村民大病要到县医院治疗。   

新舍科村

  新舍科村地处娄烦县静游镇北部,东临上龙泉村,西与辽庄村接壤。全村土地总面积约3600亩,现有耕地573亩,退耕地936.26亩,人均耕地约2亩 ;粮食植补地400亩粮款已经发放到各户手中。本村共有学生40人(包括幼儿园),教师6人。种植业以土豆、谷子、玉米等小杂粮为主。在册人数756人,共273户,其中非农户8户,劳动力人数365人,外出劳动力103人。   全村有住房1080间,主要以砖房为主,人均住房面积15平米,其中有危房36间,面积共432平米。全村用水、电基本解决,供电能力充足,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目前有748人享受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5%;本村五保户为4户;应享受低保人数为39人;18岁以上养老保险投保率为90%。   全村共有党员28人,其中女党员7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数0人;高中文化程度党员数5人;初中文化程度党员数5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党员数17人。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本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总要求,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建设生态大镇、文化名镇,经济强镇做贡献。   

辽庄村

  辽庄村隶属娄烦县静游镇,地处龙泉川,东临新舍科村,南靠马家岩,北依岚县红砂岩村,西与赤土华村接壤,距县城32 公里,村属纯农业型。全村现有农户320余户,人口1000余人,其中劳动力450余人,外出务工者居半数。现有土地总面积5940亩,其中耕地总面积900亩,退耕地405亩,人均耕地约1.5亩;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有省道太佳高速,交通便利。村主街道有3条,属水泥铺路,交通便利。   农业:全村耕地900亩,种植业主要以马铃薯、玉米、谷子等小杂粮为主,种植面积520亩,干水果种植以传统的散户种植为主,未形成规模。   第二、三产业现状:珠峰煤矿和马家岩煤矿在本村建场,征用本村土地,临时工20人,为真正解决本村就业压力,期待两煤矿在正式投产后能够给本村带来好的发展前景。全村有零售商店5家,运输车辆20辆,饭店2家。   

曼咀岩村

  曼咀岩村位于静游镇北端,相临新庄、西六度,东接静乐县高家舍村,紧靠汾河畔,西靠静乐县旧不留社乡红洼村,全村共有农户121户,人口372人,面积1.44平方公里,全村无企业副业,靠种地生活,有部分剩余劳动力靠打工生活。曼咀岩村有耕地640.1亩,其中退耕地199.6亩,经济林166.7亩,生态林36.4亩,荒山荒坡690.7亩,全村人均收入不超过600元。    全村有五保户4户,低保户24户33人,全村共有育龄妇女103人。共有党员18人,其中妇女3人。全村共有孤寡老人10人。   1.养殖业方面:计划在李沟渠红崖上建设一座大型养殖场,其涵盖猪、牛,羊。   2.从李沟渠上至静乐县红洼村相接处修一条水泥硬化路,大约七公里。   3.在本村建一座老年活动场所。   

赤土华村

  赤土华村位于娄烦县静游镇的西北部,与岚县交界,交通便利,太佳高速公路沿村而过。赤土华村是静游镇比较大的几个行政村之一。全村共有320户,1348人,党员31人。全村共有耕地2150亩,退耕地900亩,四荒地1200亩。   去年以来,在村两委班子的的正确领导下,赤土华村的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村里自筹资金为村民办了几项好事实事:新建一所建筑面积190平米的村级活动场所,按期完成装修工作并投入使用;完成了从加油站到马林珍家门口长500米,宽6米的主街道铺油工作,彻底改变了人们出行难问题;新建一个文化大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改造人畜饮水工程,新建完成一座500立方的蓄水池和一座300立方的蓄水池,新铺设管道3200米,实现自来水入户全覆盖;安装路灯50盏,方便了人们的夜间出行问题。这些好事实事切实做到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2011年,村两委班子筹集资金改造村容村貌,修建垃圾池13个,粉刷墙面10000平米,清理垃圾80吨,修建排水渠500米,村里的面貌较过去有了较大的改观。经过两年的发展赤土华村正在向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迈进。   


上龙泉村特产大全




上龙泉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