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太原 >> 娄烦县 >> 杜交曲镇 >> 庆山村

庆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庆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庆山村简介

  庆山村位于杜交曲镇西南处,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具有气侯干旱、雨量较少,气温较低,风力一般、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特点。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地形复杂、气侯多变,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属纯农业型行政村。全村共有81户,248人。总耕地面积970亩,其中退耕地涉49户,共350.5亩。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利等原因,农业是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实施了村级道路硬化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力,各项工作受到乡镇好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123102 030000 -- 查看 庆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庆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庆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杜交曲村

  一、基本情况   (一)村域自然资源情况    杜交曲 村隶属娄烦县杜交曲镇地处县城东南面,东临 庄儿上 ,南靠 罗家曲 ,北依 汾河水库 ,西与 屋子上 接壤;距县城 16公里;村属纯农业型;全村土地总面积17000 亩,其中耕地总面积4125亩,退耕地2625亩,人均耕地1.76亩 ;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有 3 条,路质状况 良好 ,村主街道有 3条,状况 差 ;本村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25-45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 6—7 月份;日照时数 12 小时。   (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概况:现有农户 625 户,人口2366人,其中劳动力780人。2006年社会总产值37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 40 %,为 148 万元;第二产业产值(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 6 %,为 22 万元;第三产业产值(含劳务输出)占总产值的 54 %,为 199万元 外出劳务输出人员 250 人,占全村劳力 32 %;农民人均总收入 1650 元,其中 粮食种植和外出打工 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4125 亩 ,种植业以 谷物、豆类、玉米 为主,种植面积 1500 亩。   2、产业发展情况   农业:全村耕地第三产业及其他:全村有商店 14 家、宾馆 0 家、饭店 3 家、运输车辆 25 辆、观光旅游农业情况 无 。年产值达到 50 万元。   (三)基础设施情况   1、全村有住房 1870 间。主要以砖房为主(、土窑洞、楼房等),人均住房面积 20 平米。其中有危房 300 间,面积共 3000 平米。水、电、暖、气配套情况 能满足一般需求 。   2、环境建设   购物环境:本村有商店(小买部) 14 家,生活日杂用品种类及货源情况 比较齐全 。   环境绿化:本村绿化地带分布于 村周 ,道路两旁和村民院落前后绿化程度 10 %,绿地率达到 20%,人均植树 10 株。   垃圾处理:本村现在生产、生活垃圾(包括污水)处理情况 差 ,无垃圾集中处理场,污水处理设施情况 自流式 。“四堆”(柴堆、煤堆、土堆、粪堆)目前状况 杂乱无序 。   3、沼气建设及“三改”工程   本村使用沼气情况 无 ,共 0 户,沼气入户率为 0 %。   本村有公厕 0 所,户厕 570 所,有 0 户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4、村庄道路:本村有主要街道 3 条,宽 4— 8 米,有 1 条已硬化,有支路 12 条,其中 0 条已硬化。全村街道硬化率为 8 %。   5、人畜吃水:本村现饮用水来源井水, 没有 (是否)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自来水建设情况 无 ,自来水入户率为 0 %。   6、生产生活用电:本村通电情况 良好 ,生活用电入户率 100 %,生产用电情况 一般 ;道路照明设施安装情况 无 。   7、电话、有线电视、宽带:本村现有 450 户安装电话,电话入户率为80 %;有线、无线电视收视覆盖率为 80 %,宽带网入户率为1户。   8、排水:本村排水情况自泄(自泄、导流),排水管网(渠道)建设情况差 。   (四)社会事业情况   1、教育:标准化中(小)学校情况 差 ,设施配套情况 差 ,适龄儿童入学率为 99 %,巩固率为 99 %。   农村劳动力培训场所情况 无 ,劳动力培训人数 150 人,培训率达到 20 %。   2、卫生:本村村级卫生所建设情况 无 ,占地 0 平米,医务人员及医疗器械配套情况 无 。   目前有 1810 人享受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为 80 %。   3、文化:本村文化大院建设情况 无 ,使用面积 无 平米,配套设施情况 无 (图书等);文化宣传栏长 无 米 ;体育健身广场硬化情况 无。   4、社会保障:本村五保户为 8 户 ,参保率为 90 ;应享受低保人数为 550 人,享受率为30 % ;35岁以上养老保险投保率为 1 %。   

常里岩村

  常里岩村隶属娄烦县杜交曲镇,全村共97户,285人;耕地面积1383.8亩,其中退耕地898.8亩、机动地16亩,2002年,45户,306亩,2003年,53户,592.8亩。党员21人。   

新建村

  新建村隶属娄烦县杜交曲镇,地处汾河沿岸,东临水峪村,西与羊圈庄村接壤;距县城42公里;村属纯农业型;全村土地总面积1615亩,其中耕地总面积1000亩,退耕地615亩,人均耕地4.6亩 ;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有1条,路质状况一般,村主街道有2条,状况较差;本村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9 月份;日照数 9 小时。    现有农户76户,人口217人,其中劳动力121人,低保户24人,五保户3人,党员11人,其中女党员3人(含大学生村干部)。    2010年社会总产值2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80 %,为2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含劳务输出)占总产值的20 %,为5万元,其中外出劳务输出人员27人,占全村劳力12%;农民人均总收入1000元,其中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全村耕地1000亩,种植业以谷子、豆类、玉米为主,种植面积200亩;干果以核桃为主,种植10亩,人均年产值 100 元。   

庄儿上村

  庄儿上村位于镇政府东面,全村共有72户,252人,耕地面积865亩。其中:退耕地623亩,坪地242亩。全村共有党员11名,其中:女党员1名。   

策马村

  策马村位于杜交曲镇南端,隶属娄烦县杜交曲镇,村总面积:10301.25亩。林地:5709.61亩,退耕地:1444.6亩,宜林荒山坡:2974.23亩,灌木林:2343.81亩。全村194户,610人,180个劳力,党员28人,其中女党员4人。全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0亩,其中坡梁地1650亩,滩地450亩。大小两座古庙,小学1所,外来企业一家。    近年来,策马村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全县生态绿化号召,确立了“山上退耕还林搞绿化,滩地调整产业保增收,村落植树造林树形象,劳力打工挣票子”的发展思路。完成退耕还林1444.6亩。仅此一项策马村每年可享受退耕款274474元,人均增收485.8元。同时为村民离开土地就近打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年内就地解决劳动力116人,人均收入达13000元左右,劳务收入达150.8万元,人均增收2669元。    策马村的干部在村连续任职45年,是我县任职时间最长的村干部。杜交曲的镇村干部群众,都喜欢用“能为群众干实事”“办事公道”“不贪不占”“一碗水端得平”来形容他们的公正,大家亲切地称他们是杜交曲的“黄金三搭档”。支部书记一直是我县-会的-表,村委主任一直是我县人代会的代表。他们从集体大包干一直干到改革开放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石家庄村

  下石家庄村隶属娄烦县杜交曲镇,地处汾河沿岸,东临杜交曲村,西与水峪村接壤;距县城18公里;村属纯农业型;其中耕地总面积392.7亩。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有1条,路质状况一般,村主街道有2条,状况较差;本村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9 月份;日照时数 9 小时。现有农户486 户,人口126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6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60 %,为36万元;第三产业产值(含劳务输出)占总产值的40 %,为24万元,其中外出劳务输出人员500人,占全村劳力40%;农民人均总收入1000元,其中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全村耕地392.7亩,种植业以谷子、豆类为主,种植面积360亩;种植50亩。  

罗家曲村

  罗家曲村位于镇政府南面,娄梭公路依村而过,共有坪地800余亩,紧临汾河,水利资源充足,河滩地已解决上水,具备发展高效农业的条件。全村共有376户,978人,小学一所,古庙一座,耕地2000余亩,退耕地500余亩,集体机动地246亩。   

小河沟村

  小河沟村情简介    娄烦县杜交曲镇小河沟村,位于县城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气候干旱、雨量较少、气温较低、风力一般、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等特征。地处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干旱、霜冻、水土流失及农作物病虫害等现象较多,“十年九旱”、“春冻早霜”是其主要特点。全村总面积34880亩,其中耕地总面积4300亩,全村共有179户,总人口533人。    近年来小河沟村通过发展种植经济林、特色养殖使农业发展落后的状况得到改善,在各项工作中获得乡镇干部好评,逐步提高我村经济地位。   

程家岭村

  程家岭村基本概况    程家岭村隶属娄烦县杜交曲镇,地处县城东南处;村属纯农业型;全村耕地面积2000亩。 现有110户,人口312人,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庆山村

  庆山村位于杜交曲镇西南处,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具有气侯干旱、雨量较少,气温较低,风力一般、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特点。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地形复杂、气侯多变,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属纯农业型行政村。全村共有81户,248人。总耕地面积970亩,其中退耕地涉49户,共350.5亩。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利等原因,农业是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实施了村级道路硬化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力,各项工作受到乡镇好评。   

银洞咀村

  银洞咀村,隶属娄烦县杜交曲镇,下设银洞咀、大白石、小白石三个自然村。总户数:253户,总人口总数:720人。耕地面积6768.01亩,退耕地:1857.63亩,荒山:16974.58亩。党员人数:43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   

龙尾头村

  龙尾头村位于娄烦县与古交交界处,距县城30公里,号称娄烦东大门,隶属娄烦县杜交曲镇管辖。全村有四个自然村组成(即龙尾头、石楼村、黄贝湾村、红崖子村),共有农户171户,人口640人,总耕地面积2800亩,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2630元。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按照县委、县政府“三位一体谋发展,八大工程抓落实”的总体部署,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为目标,努力发展新产业,改造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龙尾头村成为一个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2008年,市政府授予该村"太原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称号。   

强家庄村

  强家庄村隶属娄烦县杜交曲镇,地处汾河沿岸,东临策马村,西与罗家曲村接壤;距县城45公里;村属纯农业型;全村土地总面积2300亩,其中耕地总面积1800亩,退耕地500亩,人均耕地5.8亩 ;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有1条,路质状况一般,村主街道有2条,状况较差;本村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9 月份;日照时数 9 小时。现有农户82 户,人口256人,其中劳动力152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3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80 %,为26.4万元;第三产业产值(含劳务输出)占总产值的20 %,为 6.6 万元,其中外出劳务输出人员20人,占全村劳力7%;农民人均总收入1000元,其中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全村耕地1800亩,种植业以谷子、豆类为主,种植面积300亩;干果以枣为主,种植50亩,人均年产值 100 元;  


庆山村特产大全




庆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