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儿上村辖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距天池店乡约3公里,全村总
户数90户,总人口382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85人,村内共有低保户32
户,五保户3户,全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10名,其中贫困党员1名,60岁以上的党员2名。村
两委干部4名。群众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865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472元,
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于2010年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650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123204 | 030000 | -- | 查看 窑儿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娄子村 |
大娄则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即周家掌、大娄则组成,辖区总面积 14平方公里,距天池店乡约3公里,全村总户数116户,总人口462人, 其中外出务工人员90人,五保户4户,全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17名,60岁以上的党员9名。村两委干部6名。群众 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76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230元,农 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 |
圪垛村 |
圪垛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即圪垛、马道沟沟,辖区总面积17.7平 方公里,距天池店乡约3公里,全村总户数224户,总人口908人,其中 外出务工人员219人,村内共有低保户61户,79人,五保户6户,7人。 全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23名。村两委干部6名。群众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 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56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538元, 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退耕地529亩,荒山荒坡9900亩。 |
东沟塔村 |
东沟塔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即东沟塔、马道沟,辖区总面积8.3 平方公里,距天池店乡约6公里,全村总户数96户,总人口420人,其 中外出务工人员95人,村内共有低保户13+户,五保户2户,全村100% 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12名,其中贫困党员3名,60岁以上的党员4名。村 两委干部3名。群众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31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039元, 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 |
西舍沟村 |
西舍沟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即前后西舍沟村合并而成,距天池店 乡约8公里,全村总户数87户,总人口335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76 人,村内共有低保户24 户,五保户4户,全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17名。村两委干部5名。群众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50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032元,农 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 |
王家崖村 |
王家崖村基本情况 王家崖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即王家村、石备沟,辖区总面积13.8平方公 里,距天池店乡约2公里,全村总户数316户,总人口1315人,其中外出务工 人员256人,村内共有低保户58户,五保户3户,全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38名, 60岁以上的党员12名。村两委干部6名。群众对两 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287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352元,农民收入 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于2010年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268。 |
大树村 |
大树村基本情况简介 大树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即大树、红洼两个村组成,辖区总面 积8.6平方公里,距天池店乡约2公里,全村总户数197户,总人口786 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76人,村内共有低保户42户,五保户4户,全 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20名,其中贫困党员1名,60岁以上的党员5名。村 两委干部5名。群众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23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135元, 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 |
上冶南村 |
上冶南村基本情况 上冶南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即六崖沟、上元村组成,辖区总面积 14平方公里,距天池店乡约3公里,全村总户数116户,总人口462人, 其中外出务工人员90人,五保户4户,全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17名,60岁以上的党员9名。村两委干部6名。群众 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76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230元, 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 |
天池店村 |
现有农户154户,人口593人全村耕地760亩, 退耕地530亩,种植以农作物为主500亩,本村有五 保户5户,享受低保人数42人,60岁以上人员主要 养老保障人数57人,养老保障参合人数115人。 |
石家岩村 |
石家岩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即石家岩、崖头,辖区总面积7.5平方公 里,距天池店乡约10公里,全村总户数120户,总人口480人,其中外出务工 人员87人,村内共有低保户56户,五保户2户,全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14名,其中贫困党员5名,60岁以上的党员4名。村两委干 部6名。群众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80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135元,农民收 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村内矿产资源以白云矿石为主。于2010年完成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陈家庄村 |
陈家庄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即陈家庄、小娄则,辖区总面积5.8 平方公里,距天池店乡约2公里,全村总户数268户,总人口96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87人,村内共有低保户45户,五保户13户,全村99%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37名,其中贫困党员5名,建国前入党的党员2名,60岁以上的党员14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3名。村两委干部5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一人兼,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核心作用发挥明显,群众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800余亩,其中退耕地面积1538亩,经济林以核桃树种植为主,全村共种植核桃树3000亩,现在处于初果期。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308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全村无任何矿产资源,荒山荒坡面积为6000余亩,于2010年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韩家沟村 |
韩家沟位于天池店中上游,全村152户,545 人,耕地面积1200亩,退耕面积1135亩,低保户57 人,五保户3户,老年养老金领取人61人。全村以 种植、养殖业为主. |
兑集沟村 |
一、基本概况 1、历史沿革。明清时期,娄烦县天池川有一个繁华的集镇,叫兑集镇。当时,由于该镇位于太原到晋西北各县的交通要到上,过往的商客要在此歇脚。久而久之,人们便在此集中,兑换南北商品,互通有无,发展经济。兑,即兑换:集,即集合、-、赶集,村里十分繁华热闹。从此,人们就把村名取名为兑集镇。到康熙三十年(1692年)以前,兑集镇逐渐改称兑集沟村。先保存完好的清代铸钟有记载。据村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传说,康熙30年,正值盛世,兑集沟村尤上千人,村有酒房、店房(店房院遗址还在),铺子林立。1936年红军征路经对机构村时,遭到阎锡山飞机的轰炸,两名红军战士牺牲,烈士的尸体被村民掩埋在村口的一道山洼里,并载了几株杨树,人称“红军杨”。在沟里的石壁上,至今还依稀可见红军当时写的标语。抗日战争时期,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八路军部队和阎锡山开办的军校曾在这里驻扎,国际邦盟记者团曾路经这里。 2、现状。兑集沟村位于娄烦县东南部,天池店乡西北部距太克公路1公里,全村80户,农业人口358人。总面积7875亩,宜林地3212亩,耕地1638亩,其中;退耕还林830亩,经济林500亩,坡耕地78亩,坪地230亩。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土豆和小杂粮,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蔬菜、劳务输出和以梨为主的经济林收益,属纯农业型村庄。区域内远离工业园区,无污染,水源充足,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得天独厚。 3、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先后改良梨树新品种,新种植苹果树9000余株、核桃树6000余株,现已初见成效,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3280元。 二、市、县、乡三级纪委包扶情况 2007年以来兑集沟村作为市、县、乡三级纪委的包扶联系点和新农村建设的首批示范村。市纪委领导高度重视,注重办实事,求实效,积极协调市直有关部门给予资金扶持,下乡工作队员认真负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帮扶工作。 2007年市纪委包扶该村以来,先后扶持29万元。2007年至2009年累计投资18万元,改造、硬化村中一条212米长的臭水沟,使其成为主街道,方便群众出行,修通村果园的道路7公里,改善了生产条件。2011年帮扶资金11万元,用于发展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四年间,每逢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市纪委有关领导都要深入该村,慰问困难群众,与村民亲切交谈,共谋发展大计。 在市纪委的有力帮扶下,该村基础实施的到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娄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纪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全力支持,先后硬化村公路1公里,硬化村街道2.3公里新建1584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村卫生所、计生服务室,实施了50户的沼气入户工程。维修改造了村文化中心、农民夜校、村小学校,对村公园进行了绿化、亮化,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自来水、有线电视、手机信号。同时,注重加强软环境建设,建立了村务、财务、民政、包扶单位资金“四公开”制度,设置了公开栏、廉政宣传栏,建立了廉政文化广场、廉政阅览室,开展了廉政文化进直补、进学校、进夜校进广场的“四进”活动,有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通过市、县、乡三级纪委的帮扶,为该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使该村成为我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典型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先后获得了山西省生态文明村、太原市县农村建设先进村等称号。2007年以来,原省委书记张宝顺,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等省、市领导多次深入该村调研指导工作。2010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等领导深入该村调研指导,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今后的发展目标 2011年至2015年,村里将按照“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的目标,把该村建成“观光农业、生态休闲”度假村。编制五年发展规划,整合2个自然村资源(富足村、舍苦沟村,现已无人居住),建成绿色走廊5公里,观光路由田间道路4.9公里,发展以油松、刺槐为主的生态林5054亩,以核桃、仁用杏为主的干果经济林2600亩,以食用杏、酥梨、桃为主的鲜果采摘园230亩。新建牛、羊养殖小区。建成带土炕的特色农家小院、窑洞、垂钓鱼塘、农家动物园、农耕文化、民间游艺竞技场所。建几处传统的榨油坊、醋坊、米面加工坊。开发红色旅游,申请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较完美的“吃、住、行、游、摘、娱、攀、钓、加、骑”十配套的农家乐庄园。 |
白家滩村 |
白家滩村情况 白家滩村位于天池店乡下游,纯属农业型村庄,又是新农村的重 点村之一。占地3200亩,耕地1500亩,其中退耕890亩,还林89亩。全 村158户,619人,劳力231人,2009年人均收入1980元;全村共有党员 18名(女党员2名),村两委班子健全,班子成员5人;农民参加医保 率达到100%,自从2005年农民医保以来,全村报销人数35人;国家的 支农惠农政策,如粮食直补、退耕、救济、低保、五保、学校两免, 全部兑现到户。 近年来,我村按照县委、乡镇党委的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山西省 生态环保第一县的的目标,针对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以创新为动 力,以服务发展为主题,以提升水平为主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 题,创造性地开展党建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新加强。以创新为载体,突出重点,全面 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水平,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面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不断增 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深化开展“三级联 创”活动。并建立 “三级联创”活动专门档案。按照“五个好”村党 支部创建标准,适时调整白家滩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 白家滩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指导和协调机制。 各项制度建设取得成效。每年3.15、7.15前后的财务政务公开内 容、程序规范,群众满意。通过宣传讲解村民能很好的遵守村规民 约。配合乡计生办顺利的完成两次计划生育人口数据大集中。 惠民工程件件落实。在乡镇府和扶贫单位的帮助下全村157户全部 通上自来水;修建互通坝50米;积极帮助两名贫困大学生解决每人 5000员的学费;为贫困户发放60袋白面,5袋大米;慰问老党员和贫困 大学生14只毛毯,衣服5套;在村街道、公路植树300株,村庄得以绿 化;清理清理煤堆、粪堆、垃圾堆,环境得以改善;20多户引进沼 气,节省了燃料,这项工程在以后还会继续推进。 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得以加强。近年来我们不断学习“-” 和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后,白家滩村集中学习科学发展观的 重要思想。我们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大家的思想作风有所转变,特 别是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得以加强。 今年以来,娄烦县把加强村级阵地建设作为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 织建设的主要工作,狠抓两委阵地建设。白家滩村两委班子响应上级 的号召,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率先开展工作。根据村级阵地建设的标准 及要求,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召开三套班子会议、党员会议、村民 组长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贯彻乡政府的会议精神。把阵地建设工作 作为一项重大实事工程来抓。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我村建立了两委 阵地建设领导小组,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其他两委班子成员分工协 助。并确定了建设地址。选定了技术一流的施工队伍,并由懂建筑知 识的张绪林和老党员张庆旺负责监工、责收料。他们的配合使得施工 队伍在保质保量的同时按时完成任务。 现在阵地的主体工程已完毕,一个开放式的村委会呈现在大家面 前。老年活动室、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已经服务于民。我相信新建 成的两委阵地不仅能丰富村民的文体生活,而且能拉近大家的距离, 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大有益处。 |
下冶南村 |
下冶南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即石家岩、崖头,辖区总面积8.6平 方公里,距天池店乡约2公里,全村总户数103户,总人口386人,其中 外出务工人员72人,五保户1户,全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11名,其中贫困党员4名,60岁以上的党员6名。村 两委干部4名。群众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80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019元,农 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于2010年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346余亩。 |
河北村 |
河北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即石家岩、崖头,辖区总面积3.8平方 公里,距天池店乡约1公里,全村总户数140户,总人口541人,其中外 出务工人员123人,五保户3户,全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18名,其中贫困党员5名,60岁以上的党员7名。村 两委干部6名。群众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0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938元, 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于2010年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1580余亩。 |
窑儿上村 |
窑儿上村辖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距天池店乡约3公里,全村总 户数90户,总人口382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85人,村内共有低保户32 户,五保户3户,全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10名,其中贫困党员1名,60岁以上的党员2名。村 两委干部4名。群众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865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472元, 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于2010年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650亩。 |
南岔村 |
一、自然概况 1、南岔村位于娄烦县天池店乡西南部的灵钟山脚下,距省道太克线3.8公里。东与窑儿上村接壤,南以桦树岩与古交岔口乡分界,西临本县米峪镇乡,北毗小楼子村。 2、全村地形山系连绵,沟壑纵横。南西北三面依山,呈不规则椭圆形盆地,由北、西向南构成我村一道天然的弧形屏障,形成本村与古交、米峪镇乡毗邻的分界线。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在摄氏7.5度,年平均降雨430mm,无霜期125天,海拔高度1235米。 3、我村地域广阔,是娄烦县行政村占地面积最大,养殖数量最多的村,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养殖优势。发展农林牧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 二、基本情况 1、南岔村总面积2.2万亩,全村106户,475人,耕地面积5850亩,(其中;使用面积1800亩、人工牧草1200亩、弃耕地2850亩),林地面积1600亩,河床面积2400亩,牧坡面积15150亩,(其中包括牧坡、可牧林地、“四边”零星草地)。 2、南岔村主要是灌木草丛类和山地灌丛类二三级草地居多,约7100多亩,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山区的深沟、正沟、等地。其中都是300亩至3000亩连片牧坡草地,而且海拔都在1300米以上,二是以低山丘陵白羊草为主的草地和可牧林地6000亩,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区的碾沟、石它沟等地。三是“四边”零星草地3000亩,主要是指面积在300亩以下的草地,分布在全村的、地、路、河边的零星草地,一般属于二三级草地。 3、南岔村享有娄烦县第一养殖大村的美誉。如今有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的标准化绒山羊养殖小区一座,现存栏辽宁绒山羊2170只,改良西门达尔牛285头。户用沼气82座,节能型改良吊炕92盘。农户们把沼渣、沼液的利用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机结合,基本停用化肥,全部施用沼渣、沼液,积极发展绿色、有机高价值经济作物。 4、南岔村是个独立的行政村,两委班子齐全,有党员18名(其中女党员2名);有学校一所,面积120平米,在校学生26名,有教师1名。有自来水设施一处,手机信号塔一个, 80%的家通了座机电话、手机信号。全村闭路电视实现了100%的全覆盖。 如今南岔村自来水、沼气、吊炕、卫生厕所等座落有置、一应俱全,形成了一村一品一特色、基本具备了农牧蔬果一体化的农业发展循环新模式。 |
鹰落沟村 |
鹰落沟村辖区总面积4平方公里,距天池店乡约1公里,全村总户 数108户,总人口465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56人,村内共有低保户34 户,五保户5户,全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22名,其中贫困党员6名。村两委干部6名。群众对 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9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018元。 荒山荒坡面积2898亩其中林权改革2598亩。 本村力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开展创新工作思路带领全体村民走上小康之路。 |
孔河沟村 |
孔河沟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即杏树坡、孔河沟,辖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距天池店乡约3公里,全村总户数190户,总人口768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13人,全村100%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27名,其中贫困党员5名,60岁以上的党员4名。村两委干部6名。群众对两委班子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土地及经济收入情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79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221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