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10118103 | 201700 | 021 | 查看 北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下塘社区 |
下塘社区:位于老朱枫公路东侧。 |
蒸淀社区 |
蒸淀社区:位于老朱枫公路北侧。 |
小蒸社区 |
小蒸社区:位于老松蒸公路北侧。 |
湾塘社区 |
湾塘社区:位于老朱枫公路西侧。 |
长河村 |
长河村地处练塘镇西南。西与浙江省嘉善县姚庄乡隔江相望,南同本市金山区新元村毗邻,北靠本镇泾花村,东接大新村。太湖流域著名河道红旗塘横贯我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但土地肥沃,水网纵横,适宜居住和农业开发。全村区域面积1.56平方公里。2002年村级组织综合配套改革时,长河村是由原来的三河村和长塘村合并而成的,由三河村、北长浜和唐家草三个自然村组成。下辖有13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三河村, 北长浜村, 唐介草村组成。总人口1797人。其中:本村户数584户,本村人口1597人,农保人口110人,镇保人口873人,城保人口20人;外来人口200人。其他人口594人。耕地1181.00亩,粮田1061.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33.00亩,鱼塘80.00亩,畜禽场7.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16.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00元。
|
东淇村 |
东泖村位于练塘镇新朱枫公路东面,泖河西侧。全村户数1004户,人口2767,总面积约为5.2公里。耕地面积3139.37亩,其中流转九洲涵养林1931亩,工业园区628亩,现耕种580亩。1983年前,东泖村隶属练塘人民公社,分为东三大队、南王浜大队、沈陶大队。村民以农耕维生。83年后成立东三村村委会、南王浜村委会、沈陶村委会。东泖村是从2002年6月15日由原东三村、沈陶村、南王浜村合并组成的,现有二十四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东三、沈陶、南王浜组成。总人口2872人。其中:本村户数1113户,本村人口2785人,农保人口21人,镇保人口1902人,城保人口38人;外来人口87人。其他人口680人。耕地1123.00亩,粮田666.00亩,常年菜田12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66.7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6.00元。 |
双菱村 |
双菱村位于蒸淀社区中心,东靠富民开发区,南连大新村,西连东淇村,北接俞汇塘。全村面积为3.6平方公里。现有四个自然村,菱荡湾、王家浜、陈家浜、沈家浜。1949年后双菱村属淀山乡的菱荡湾高级社,下设六个生产队与属淀山乡的三联社,下设王家浜、沈家浜、陈家浜三个自然村。72年由菱荡湾、王家浜合并为菱浜村,下设八个生产小组。沈家浜、陈家浜合并为双联村,下设五个生产小组。2002年双联、菱浜合并为双菱村,共设十三个生产小组。由自然村菱荡湾村, 王家浜村,沈家浜村, 陈家浜村组成。总人口4271人。其中:本村户数743户,本村人口2024人,农保人口1996人,镇保人口28人,城保人口0人;外来人口2247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677.11亩,粮田2041.00亩,常年菜田112.00亩,林地12.00亩,鱼塘311.00亩,畜禽场12.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43.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0元。
|
联农村 |
联农村地处青浦区练塘镇区西3公里,南面与练塘镇东淇村交界,西临浙江省嘉善县丁栅镇,北接练塘镇叶港村。由原四农、四联2个村委会撤建、合并而成。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54亩。村委会驻四联王家都。建国初期,联农村属练塘区围荡乡管辖。曾名四农、西蔡、岳荡、南漳、王家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练塘公社四农、四联大队。1984年,改称四农村、四联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两村撤建、合并为联农村。村民以种植水稻、茭白为主;兼营养虾及茭白叶编织。 辖区四农村境内有距今700多年,宋景定年间所种植的古银杏树两棵,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素有“练塘八景”之一的“明因夕照”便在此处。另相传岳(鹤)荡村,昔日荡中渔船云集,“鹤荡渔歌”也为“练塘八景”之一。由自然村塘岸、花园、砖桥、田湾、西蔡、王家都、南漳、岳荡组成。总人口2661人,总户数926户。其中:本村人口2461人,农保人口546人,镇保人口134人,城保人口61人;外来人口200人。耕地4200.00亩,粮田2700.00亩,常年菜田1300.00亩,林地50.00亩,鱼塘100.00亩,畜禽场5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7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00元。
|
东田村 |
东田村位于练塘镇的西部,东至北埭村,北靠太浦河,西与浙江省嘉善丁栅相连,是沪浙交界地段,全村区域面积373.3公顷。东田村位于练塘镇西部。2002年,行政村区规划调整时,由原东叶厍、长田2个村委会撤建、合并而成,由6个自然村。以两村各取一字命名,村委会驻东叶厍村。建国初期,村域由东叶厍、长田2个行政村组建,属练塘区围荡乡管辖。增名东叶厍、长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练塘公社东叶厍、长田大队。1984年改称东叶厍村、长田村村民委员会。村民以种植水稻、茭白、蔺草为主;兼营捕鱼、养鱼。主要道路有练高路、长叶路。由自然村东叶厍村, 长田村, 立新场 , 小东头 , 南厅头 , 西墅屋 .组成组成。总人口1621人。其中:本村户数621户,本村人口1602人,农保人口1198人,镇保人口250人,城保人口123人;外来人口19人。其他人口5人。耕地2794.00亩,粮田1337.00亩,常年菜田10.00亩,林地10.00亩,鱼塘134.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8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60.00元。
|
大新村 |
大新村位于青浦区练塘镇西南地区,东与松江区新浜镇交接,南与金山区枫泾镇接壤,西与浙江省嘉善县交界,北与双菱村和东厍村相邻,朱枫公路纵穿我村,国家级河道红旗河横穿我村,S32高速朱枫公路道口位于我村中心。大新村于2002年6月由原大浜村与新庄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3.3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73亩,共有8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租赁企业8家,户数828户,常住人口2210人,外来人口456人,绿化面积1500亩,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有老龄活动室、健身室(室外健身器材20件)、篮球场、阅览室、乒乓室、多功能活动室、卫生室;健康宣传窗2个,科普宣传栏2个,公共厕所4座,垃圾收集房8座,粪便倒洗点13处,河道清理船只4艘,村保洁队伍成员19人,全部实行生活垃圾、粪便及河道垃圾集中收集管理,全村白色水泥路面总长13000米,面积39000平方米。由自然村杨家迪浜,大蒸,蔡家浜,三家村,东庄,西庄,新镇,南长浜组成。总人口2666人。其中:本村户数828户,本村人口2210人,农保人口232人,镇保人口1126人,城保人口95人;外来人口456人。其他人口757人。耕地1969.57亩,粮田1969.57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42.61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345.00元。
|
朱庄村 |
朱庄村位于青浦区练塘镇区太浦河太北村的北部,是练塘历史悠久的蔬菜(茭白)产植地。东至练塘泖甸村拦路港边;西邻金泽镇西宋村;南至:太北村原(林家村);北与青浦区金泽镇新港村隔河相望,是三镇交界地段。朱枫公路青岑线公路贯穿全村,全村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左右。1949年后朱庄村属朱家庄初级社和干庄初级社过渡到高级社。1957年8月撤区并乡后属北泖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后属练塘镇人民公社朱家庄生产队、干庄生产队。1961年11月—1983年易名朱家庄大队,下辖8个生产队;干庄大队下辖6个生产队,1984年底改建为行政村。2002年8月朱家庄、干庄合并为朱庄村。辖14个村民小组,595户,1550人。朱家庄364户,干庄231户。由自然村朱家庄村、干庄村组成。总人口1571人。其中:本村户数595户,本村人口1550人,农保人口280人,镇保人口102人,城保人口360人;外来人口21人。其他人口787人。耕地2266.31亩,粮田1327.42亩,常年菜田618.60亩,林地0.00亩,鱼塘195.56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1.68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60.00元。
|
芦潼村 |
芦潼村位于青浦区练塘镇东侧,南至蒸浦村、北至星浜村、东至松江区古松交界,西至练塘工业园区,交通十分便利。芦潼村土地资源丰富,全村社会面积3.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精养鱼塘面积700多亩。2002年2月进行行政规划调整,将芦花村、周潼村合并成为芦潼村。现全村由芦花、新村、周头港、陶家湾,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930户村民,总人口约3650人,19个村民小组,9家私营企业。由自然村芦花、新村、周头港、陶家湾组成。总人口3650人。其中:本村户数930户,本村人口2290人,农保人口330人,镇保人口548人,城保人口30人;外来人口136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746.00亩,粮田1285.00亩,常年菜田508.00亩,林地198.00亩,鱼塘718.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46.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20.00元。
|
叶港村 |
叶港村位于青浦区练塘镇的最西面,东临东田村,南接联农村,北连太浦河,西至浙江省嘉善县丁栅镇金星村,是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交界地段,练高路经东田村通向练塘镇区,全村区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2002年,西叶厍、水产和高家港三个自然村合并为叶港村,村部设在西叶厍,下辖18个村民小组,其中西叶厍有12个村民小组,水产有2个村民小组,高家港有4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西叶厍、水产和高家港组成。总人口1731人。其中:本村户数672户,本村人口1700人,农保人口124人,镇保人口648人,城保人口130人;外来人口31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844.30亩,粮田1620.00亩,常年菜田3.00亩,林地224.80亩,鱼塘970.00亩,畜禽场0.00亩,茭白26.5亩,苗木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01.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00元。
|
太北村 |
太北村位于青浦区练塘镇的西北角,由林家草、北王浜、顾巷三个自然村组成,东至老朱枫公路,西侧是金泽镇爱国村,南临太浦河,北接练塘镇朱庄村,全村区域面积6.65平方公里。50年代初是以自然村为一个单位,属青浦县练塘区北泖乡,到1954—1955年组建为社。原林家草村在农业生产中注意搞好农田基本建设,1971年—1974年粮食常年亩产由600公斤增加到1002公斤(两熟),每年增加100公斤左右,多次被评为“文明单位”、“文明村”和“上海市农业先进单位”,该村徐仕良、陈彩明同志先后出席过党的“十大”和“十二大”代表会议。原北王浜村在副业生产中积极发展蔺草种植,并且利用补偿贸易从日本引进自动织席机,生产花席、双目席等产品,出口日本。1991年7月9日-总书记曾在该村村口太浦河畔慰问防洪抗险的村民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原顾巷村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获得上海市农业先进集体称号;在工业上曾经办过五金塑料厂,为上海无线电总厂生产飞跃牌电视机的包装塑料袋。2002年6月,由林家草、北王浜、顾巷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叫太北村,属练塘镇领导。由自然村林家草 村,北王浜村, 顾巷 村 3 个村组成。总人口2793人。其中:本村户数1011户,本村人口2723人,农保人口1506人,镇保人口553人,城保人口31人;外来人口70人。其他人口633人。耕地5888.00亩,粮田2530.00亩,常年菜田2050.00亩,林地30.00亩,鱼塘842.00亩,畜禽场4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47.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00元。
|
泖甸村 |
泖甸位于练塘镇东北部,面积4.66平方公里,东临泖河、西靠新朱枫公路、南接金前村,北依拦路港。水路交通便利,是练塘田山歌的传承基地。泖甸以村庄原在泖河边低洼地而命名泖甸,村委会驻泖甸村。建国初期,村域由泖甸行政村组成,属练塘区北泖乡管辖。曾名泖南、泖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练塘公社泖甸大队。1984年改称泖甸村村民委员会。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是练塘茭白的主要产区之一。村东滨泖河,风景极佳清代孙永清诗人《竹枝词》云:“东区松江路不遥,峰屏泖镜隔寒潮,秋风入夜舟刚泊,蟹舍一灯入寂寥”。由自然村泖甸村单独组成。总人口2440人。其中:本村户数910户,本村人口2390人,农保人口510人,镇保人口1302人,城保人口45人;外来人口50人。其他人口510人。耕地2450.00亩,粮田1910.00亩,常年菜田10.00亩,林地313.00亩,鱼塘70.00亩,畜禽场2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99.26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100.00元。
|
东泖村 |
东泖村位于练塘镇新朱枫公路东面,泖河西侧。全村户数1004户,人口2767,总面积约为5.2公里。耕地面积3139.37亩,其中流转九洲涵养林1931亩,工业园区628亩,现耕种580亩。1983年前,东泖村隶属练塘人民公社,分为东三大队、南王浜大队、沈陶大队。村民以农耕维生。83年后成立东三村村委会、南王浜村委会、沈陶村委会。东泖村是从2002年6月15日由原东三村、沈陶村、南王浜村合并组成的,现有二十四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东三、沈陶、南王浜组成。总人口2872人。其中:本村户数1113户,本村人口2785人,农保人口21人,镇保人口1902人,城保人口38人;外来人口87人。其他人口680人。耕地1123.00亩,粮田666.00亩,常年菜田12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66.7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6.00元。 |
徐练村 |
徐练村处于练塘镇南首,东与原小蒸镇毗邻。有原三个自然村(南浜、徐家浜、沈练)组成,全村区域面积2.02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2212亩,其中粮田1816亩,渔塘面积396亩。2002年2月进行行政规划调整,将沈练村、徐南村合并成为徐练村。现全村由沈练、徐家浜、南浜,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605户村民,总人口约1621人,11个村民小组,5家私营企业。由自然村沈练 , 徐家浜 , 南浜组成。总人口1722人。其中:本村户数605户,本村人口1621人,农保人口590人,镇保人口121人,城保人口22人;外来人口101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312.00亩,粮田1816.00亩,常年菜田20.00亩,林地30.00亩,鱼塘396.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50.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50.00元。 |
金前村 |
金前村位于练塘镇东北部,离镇约1.5公里,紧邻着新老朱枫公路,南面为太浦河,水、陆交通方便,是练塘历史悠久的蔬菜(茭白)产地,现在村葡萄也正在迅速发展。1949年后金前村属前进初级社和金田初级社过渡到高级社,1957年8月撤区并乡后属北泖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后属练塘镇人民公社前进生产队、金田生产队下辖3个生产小组。前进大队下辖7个生产小组,1984年底改建为行政村。2002年8月前进、金田合并为金前村。由自然村前进、金田组成。总人口2142人。其中:本村户数667户,本村人口1804人,农保人口699人,镇保人口997人,城保人口105人;外来人口338人。其他人口3人。耕地2100.00亩,粮田735.20亩,常年菜田30.00亩,林地180.00亩,鱼塘63.4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17.89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17.00元。 |
蒸夏村 |
蒸夏村位于青浦区练塘镇的工业园区的东面,在原小蒸镇的北面和西面,北面是谷家浜、夏庄泾、唐家浜三个自然村,西面是薛家村和果园二个自然村,新松蒸公路贯穿全村,全村区域面积3.03平方公里。50年代初是以自然村为一个单位,属青浦县练塘区小蒸乡,到54—55年组建为社,唐家浜,夏庄泾为一个社,叫三联社,而薛家村,挺秀村,乐善村为一个社,叫三星社,到58年9月份组建成人民公社,唐家浜和夏庄泾二自然村为一个单位,叫唐夏大队,而谷家浜和薛家村为一个大队,叫蒸西大队,而果园是59年组建起来的一个单位,属公社领导,到84年下半年改为村,到2001年由唐夏、蒸西、果园合并为蒸夏村,属练塘镇领导。由自然村唐家浜、夏庄泾、谷家浜、薛家村、果园组成。总人口3685人,总户数669户。其中:本村人口1861人,农保人口1236人,镇保人口42人,城保人口20人;外来人口1824人。其他人口10人。耕地1126.00亩,粮田650.00亩,常年菜田139.00亩,林地104.00亩,鱼塘109.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0.29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460.00元。
|
浦南村 |
浦南村:位于浦新路南侧。 |
星浜村 |
星浜村位于练塘镇东部,原小蒸镇东北方,西接工业园区,并与蒸夏村交界,东面与松江区古松镇毗邻。南接芦潼村,北至泖河。蒸庄路贯穿全村。全村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50年代初是以自然村为一个单位,属青浦县练塘区小蒸乡。到54—57年组建为行政村。庄浜自然村为庄浜村,楼里、朱家埭为朱楼村,曹坟港自然村为幸福村。至58年9月组建成人民公社,庄浜村改为庄浜大队,朱楼村、幸福村二村合并为明星大队,由公社领导。到84年下半年改为村。2001年,明星、庄浜合并为一个村,成为现在的星浜村,属练塘镇领导。由自然村朱楼村,曹坟港村,朱家埭村及庄浜村组成。总人口1707人。其中:本村户数579户,本村人口1662人,农保人口924人,镇保人口312人,城保人口72人;外来人口45人。其他人口354人。耕地2820.00亩,粮田1321.00亩,常年菜田377.00亩,林地140.00亩,鱼塘150.00亩,畜禽场0.00亩,茭白407亩,其他112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6.66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26.00元。
|
练东村 |
练东村坐落于青浦区练塘镇东首,东与松江区一泖之隔,北与太浦河相邻,新朱枫公路从村中穿过,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全村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练东村位于练塘镇东首,2002年由原王家村、泖口村合并组建而成,现共有17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王家,泖口,高家埭,陆家浜组成。总人口3411人。其中:本村户数947户,本村人口2461人,农保人口56人,镇保人口1216人,城保人口98人;外来人口950人。其他人口1091人。耕地1900.00亩,粮田450.00亩,常年菜田300.00亩,林地1100.00亩,鱼塘5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9.31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40.00元。
|
泾珠村 |
泾珠村位于练塘镇的南首,是练塘镇规划建设开发地区。东至新练塘开发区,西临朱枫公路,南至徐练村,北临练塘镇镇政府,交通十分便利。2002年2月进行行政规划调整,将尤家泾和长珠合并为泾珠村。现全村由南珠、长娄、庵浜、南六、尤家泾5个自然村组成,有十四个村民小组,党员人数91人,有6个党小组。由自然村南珠村,长娄村,南六村,庵浜村,尤家泾村组成。总人口2753人。其中:本村户数896户,本村人口2250人,农保人口1127人,镇保人口753人,城保人口152人;外来人口391人。其他人口218人。耕地2387.00亩,粮田1846.00亩,常年菜田385.00亩,林地62.00亩,鱼塘83.00亩,畜禽场1.5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1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00元。
|
北埭村 |
北埭村位于青浦区练塘镇西北面,属镇区结合部,全村区域面积3.26平方公里。2002年6月由原北庄村和网埭村组建而成。由自然村北庄村和网埭村组成。总人口2914人,总户数697户。其中:本村人口1864人,农保人口361人,镇保人口613人,城保人口0人;外来人口1050人。其他人口890人。耕地3311.00亩,粮田910.00亩,常年菜田85.00亩,林地50.00亩,鱼塘807.00亩,畜禽场0.00亩,其他1459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41.56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09.00元。
|
蒸浦村 |
蒸浦村位于青浦区练塘镇小蒸南面,东靠松江区石湖荡镇,南靠黄浦江,西靠东庄村。全村总面积4.028平方公里。蒸南村地处小蒸塘北片东首,距小蒸集镇约1.5公里。东以松江区石湖荡镇为界,南边大蒸塘沿村而过,西与浦江村交界,北与芦花村相邻。该村在解放初期曾划分为姚渡浜和曹家浜2个村。农业合作化时成立金星高级社,人民公社后称金星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更名为蒸南大队。村办工业曾经有金属加工厂、塑料厂、水处理设备厂、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浦江村有南湾、白塘湾、谢家头、富阳港4个自然村组成。解放初期,该村曾划分为南湾、永和2个村。农业合作社时,成立新联高级社。1980年地名普查更名为浦江大队。村办企业起步较早,曾经有四新橡塑厂和塑料五金厂,企业经济效益曾一度为全镇村办企业中佼佼者。由自然村曹家浜、姚度浜、南湾、白塘湾、谢家头、富阳港组成。总人口2410人,总户数851户。其中:本村人口2204人,农保人口816人,镇保人口178人,城保人口1人;外来人口206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3470.00亩,粮田1750.00亩,常年菜田15.00亩,林地739.00亩,鱼塘873.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35.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00元。
|
泾花村 |
泾花村:位于泾花路西侧。 |
东厍村 |
东东厍村:位于蒸淀社区东南2公里处。 |
张联村 |
张联村:位于颜安中学西侧。 |
东庄村 |
东庄村地处练塘镇南侧,南临大蒸江,北与泾珠村了、练塘工业园区相连,东与蒸浦村夹江相望,西与徐练村相连。老松蒸公路与朱枫公路贯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2002年7月村行政区划调整,由原庄圩、蒸东两村合并而成。现全村有庄前港、桥湾、西小蒸、东浜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区域面积3.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438.8亩,鱼塘面积262.8亩。2002年10月新建东庄村社区活动中心,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总人口1591人,总户数600户。其中:本村人口1508人,农保人口199人,镇保人口367人,城保人口45人;外来人口83人。耕地2438.80亩,粮田1424.98亩,常年菜田350亩,果林地400.00亩,鱼塘262.8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14.22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37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