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阳泉 >> 郊区 >> 西南舁乡 >> 代家庄村

代家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代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代家庄村简介

  代家庄村简介
  人口548人,206户,耕地850亩,林地550亩,种植苹果树250亩,核桃树350亩,玉米为主、小杂粮为辅。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311200 045000 -- 查看 代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代家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代家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石窖垴村

  石窖垴村位于西南舁乡东部,东邻岔口乡,是郊区与平定交界处,地势较高,交通偏远,全村面积1.3平方公里,总人口324人,147户,其中农户137户,非农户10户,全村耕地629亩,主要种植玉米、谷子、豆类、蔬菜等,其中退耕还林221亩,近年来新栽苹果树350亩,核桃树83亩,未来几年后这将是石窖垴村村民的一笔受益。石窖垴村矿产资源主要有铝矾土、石膏等,其中有两大石膏矿,阳泉市普惠石膏矿和阳泉市南山石膏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石窖垴村劳力安排,全村劳力135人,人均年纯收入4233元。   石窖垴村地势偏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是夏季良好的避暑圣地,更是老年人修身养性的良好场所,今后在狠抓经济发展同时,继续抓好环卫等各方面工作,促进石窖垴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大洼村

  大洼村简介   大洼村位于阳泉市郊区东北部,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0亩,农业人口940人,储有分丰富的铝矾土、粘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村现有企业6个,其中集体企业1个,私营企业5个。主要以矿石开采和加工制造耐火系列产品为主。多年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实施耐火园区建设,使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发展。2010年全村总收入9000万,实现税收850万。大洼村先后被市区命名为“文明生态创建先进村”、“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红旗村”、“文明村”等称号。   近年来,大洼村依托工业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种植果树600亩、核桃树400亩,逐步形成果品和小杂粮基地。按照区委、区政府三矿治理的要求投资500万元造地5200亩,度原矾石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了彻底恢复。同时,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先后投资150万元,新建了农民文化广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活动中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形成了集健身、休闲、娱乐、学习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投资250万元硬化了通村公路5公里,完成户户通8公里。投资35万元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投资60万元对村内主要街道、学校、文化广场、企业进行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投资80万元改扩建学校,新增了电脑室、图书室、多媒体室及体育设施,使师生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支俩委决定从2011年开始对旧村进行改造,全面提升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村委建立了老人补助、优秀学子奖励机制,为村民交纳医疗参合金、养老保险金、电视收视费,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目前,全村呈现出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团结互助的新风尚。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尽快实现“生主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东南舁村

  东南舁村简介   东南舁村位于郊区东北部,总面积4.2平方公里,拥有439户,1071人。东南舁村耕地面积1829亩,储有丰富的粘土矿矿产资源。村有企业12个,其中集体企业1个,私营企业11个。主要以加工制造耐火材料系列产品为主。多年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全村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了发展。东南舁村先后被命宁为“文明村”“先进村”“宽裕型小康村”。   近年来随着村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东南舁村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投资80余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还为老年人修建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为村民们提供了健身、休闲、娱乐、学习与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并对村里的公路进行了硬化,完成了户户通工程。为了孩子们能有更好地学习环境,更是投资150余万元重新修建了学校,新增了多媒体教室及一切教学设施,让孩子们可以在一个舒适的、美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对村里60岁以上老人提供了补助金,发放了白面、食油、蔬菜,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现在全村呈现出团结互助、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新风向,为今后东南舁村打造成为文明、和谐、生态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南舁村

  阳泉市郊区西南舁村位于太行山的末端,海拔平均在930米以上。东与平定接壤,西与盂县连接,距阳泉20公里。207线、白杨线贯通全村,把西南舁村与全国连接在一起。是阳泉市、盂县、平定两县的交汇地,区位条件优越。全村有855户农业人口,2552人,耕地面积2847亩,总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  

郊山村

  郊山村简介   郊山村位于阳泉市郊区西南舁乡东北部,南面与平定接壤,总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9.2亩,林地面积480亩,拥有人口453人,总人口433人,农业人口421人。距乡政府仅3公里,距白杨线、京昆高速1.5公里。铝矾土、石膏、石灰石储量丰富,现有阳泉市远通耐火材料厂正在建设中,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谷子等各种豆类作物为主,有果树种植户3户,种植面积70余亩,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里设有文化广场,戏院、娱乐室、老年活动室,村委在每年的春节、农历二月十九庙会为村民唱大戏、歌舞晚会,还为村民发放节日福利品,在老人过重阳节时为老人送上每人300元的生活补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5100元。   村内设有幼儿园,在园幼儿5名,教师1名。  

大西庄村

  大西庄村简介   大西庄村位于郊区东北部,属西南舁乡政府管辖,北与盂县接壤,紧靠国道207线。全村总面积4.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村地貌,其中耕地581亩,经济林地600亩。全村人口728人,共271户,分10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一个,现有0党员40名。目前全村的中小私营企业26家,主要以矿石开采和加工制造耐火系列产品为主。2011年全村总收入4310万,实现税收321万元,人均收入7169元。   近几年大西庄村加大力度进行新农村建设,先后投资600万元,建设2000㎡文体活动广场一个,配备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活动场所,并安装健身器材20套;硬化了4公里出村公路,完成3万㎡的户户通工程,且对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安装太阳能路灯46盏,对全村街道进行了亮化;村庄南北入口各安装不锈钢牌楼一个;对原有的饮水工程进行全面维修,新打深井一眼,日出水量可达700方,目前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   另外,作为西南舁乡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011年引进了阳泉市宝鑫现代养殖场。本项目由国家生猪储备库、农业部实验示范点、河北省农业龙头企业宝福现代农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以生猪为龙头发展畜牧业,带动沼气运用、果树种植,实现“一场(养猪场)——一池(沼气池)——一园(绿色无公害农业园)循环经济模式,计划投资五千万元,建设2万头的现代养殖场、2千立方的沼气工程和100亩无公害大棚,目前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在2012年下半年完成养猪场建设,2014年底所有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本项目的实施对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霍树头村

  霍树头村简介   霍树头位于郊区东北部,距郊区13公里,东邻平定岔口乡,北靠盂县牛村镇,境内多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村总面积2.9平方公里,总人口875人。全村经济总收入为9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到5296元。太阳高速、207国道和省道“白杨线”等。   霍树头是郊区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全村耕地800亩,主要种植玉米、谷子、豆类等。   果树面积300亩,年产量达到30万公斤,农民人均增收571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1个,其中,阳泉市三舁果业专业合作社多次评为省、市示范社,成为众多合作社中的典范。   霍树头矿产资源主要有铝矾土、石灰石、石膏等,其中铝矾土储量丰厚,以露天开采为主。相关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全村经济发展和财税增长的支柱产业。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小学危房改造全部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文体活动广场新建、改建工程顺利完工。舁上文化硕果累累,完成研究成果2余万字,霍树头村的-阵等成为对外公布的西南舁乡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人口计生工作成绩显著,计生服务站所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民政救济工作扎实开展,低保、五保、大病医疗救助资金足额发放。村级卫生所改造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遍推行,参保率稳步提升。工会、青年团、妇联、民兵武装、综合治理等工作成效明显。   

张家井村

  张家井村简介   张家井村位于阳泉市郊区西南舁乡东北部,东北紧邻平定岔口乡红岭村,南与平定巨城镇南庄村水泥路硬化相通,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6亩;林地面积500亩;总人口693人。境内有较丰富的铝钒土资源,村中有鲁中耐火有限公司、华盛耐火材料厂、宏泉耐火材料厂;产品有矾石、熟材、不定型耐火材料、耐火细粉等;农业方面主要以玉米、谷子、豆类为主,蔬菜有土豆、红薯、萝卜等,经济林有100亩果园。   

五里庄村

  五里庄村简介   五里庄村位于阳泉市郊区东北部,南邻西南舁村,西邻霍树头村,北邻孔南庄,向东经雨下沟与平定接壤,京昆高速公路、阳白线二级公路上下穿村而过,离京昆高速出口不足一公里,为五里庄村将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优势。   五里庄村是一个美丽、富饶、祥和的小村庄。村面积约2.76平方公里。全村有农业户数226户。拥有远景耐火材料厂、宏瑞通耐火材料厂、福鑫耐火材料厂三个企业。我们村的农业一直是名符其实的第一产业,人们世代以农耕为业,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水利、土壤土质等条件主宰了农业生产,也制约了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米,主要蔬菜有豆角、倭瓜、土豆、萝卜、茴子白等。   五里庄村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很多舁上文化还是一直保留下来。老辈人还有过自己的晋剧班子,最为古老的就是我们村的八仙庆寿《曲曲雁》。随着晋剧从外地传入五里庄村,五里庄村用这中形式敬奉观音菩萨,时间大概有130年至150年的历史,把最年轻的王志勇算作一代,大约也传承了5至7代人。观音菩萨保佑五里庄人世世代代健康长寿,平平安安,安祥和睦,安居乐业。   五里庄村去年税收10万元。五里庄村获得2011年西南舁乡“果树种植先进集体”、“公路建设先进集体”、“支持重点公路建设先进集体”、“先进红旗村”、“文体工作先进集体”、“改厕先进集体”等荣誉,获得2012年西南舁乡“先进集体”、“招商引资先进集体”“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近几年来,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五里庄村先后完成量化工程、自来水入户工程、街道绿化工程、户户通工程、村涵洞清淤工程,新造地70余亩,翻修整新幼儿园、村办公场所,补漏整修舞台,改造街道,修建牌楼文化广场,为学生买接送车一辆,荒山绿化200亩,种植核桃树150亩,种植果树200亩。   我们相信,在新一届村支两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五里庄村各项工作将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咀子上村

  咀子上村简介   咀子上村位于郊区最北部,西北部于盂县接壤,全村总人口291人,其中农业人口276人,耕地面积528.4亩。207线贯穿全村,交通位置便利。   全村有景阳耐火厂,金泰耐火厂,银财耐火厂,主要生产铝矾土。   

北舁村

  北舁村简介   北舁村位于阳泉市郊区西南舁乡北部,东与平定县岔口乡相连,南与霍树头相壤,北与代家庄、王家庄、杜家庄为邻,西靠盂县牛村镇,207国道从村西穿过,交通便利。北舁村地处晋中丘陵地带。地形成南北梯状分布,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地理位置优越,全村以种植优质苹果为主。   全体拥有农户480户,人口1400人,占地面积7100亩,共有耕地3200亩,果树种植1500亩,今年来通过产业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2010年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全村果业产值达到700万元以上,2011年列入一村一品示范村。   

孔南庄村

  孔南庄简介   位于郊区西南舁乡北部,全村农业人口630人,农户数229户,耕地面积895亩。村现有企业4个,全部是私营企业.主要以矿石开采和加工制造耐火系列产品为主。多年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实施耐火园区建设,使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发展。2011年全村总收入2千万。   近年来,孔南庄村依托工业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种植果树200亩、核桃树100亩,逐步形成果品和小杂粮基地。按照区委、区政府三矿治理的要求投资1百万元造地41亩,度原矾石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了彻底恢复。同时,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户户通3公里。投资2万元改建幼儿园,建起了图书室,安装起健身器材及点歌台。村支俩委决定从2012年开始对村进行改造,全面提升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目前,全村呈现出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团结互助的新风尚。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尽快实现“生主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代家庄村

  代家庄村简介   人口548人,206户,耕地850亩,林地550亩,种植苹果树250亩,核桃树350亩,玉米为主、小杂粮为辅。   

王家庄村

  地处郊区最北部,与盂县平定两县接壤,离阳泉市25公里,紧邻207国道、白杨线和京昆高速,总人口546人,农业户数160户,耕地面积489亩。  

杜家庄村

  阳泉市郊区西南舁乡杜家庄村地处西南舁乡北部,与盂县接壤,杜家庄村农业户123总人口364,耕地373亩。  

东林尖村

  东林尖村简介   东林尖村位于西南舁乡最北部,与盂县相邻。村人口205人,79户。耕地面积320亩。村无企业,资金紧缺。在政府正确领导下,村民们逐年栽植了果树、核桃树。近年来果农们渐渐有了好的收成。   

雨下沟村

  雨下沟村简介   雨下沟村位于西南舁乡东部,总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0余亩,总人口652人,农业人口637人。   雨下沟村地理位置优越,东.北与平定县岔口乡接壤,京昆高速,省道白杨线横跨村中,并有京昆高速出入口设在村中。通讯发达,村中建有移动·联通塔各一座,信号覆盖率100%100.。   农作物品种丰富,主产玉米·谷子·豆类及其它小杂粮。经济林主要有核桃·苹果等。   2012年新的第九届领导班子,团结奋进,致力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提高村民收入,于今年年初为每位村民发放现金1000元·白面两代食用油两桶,一次性为每位村民缴纳农合款五十元。并为每户发放猪肉五斤·粉条一代·大米一代。仅此几项价值80余万元。   为了繁荣雨下沟村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在元宵节期间举行了规模比较大的传统文艺活动。并举行了拔河·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趣味比赛活动。并对成绩优异者给予了奖励。   


代家庄村特产大全




代家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