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庄村位于城郊结合部,李荫路旁,距阳泉市中心4公里,东距余积粮沟村,西北距汉河沟村各1公里,西距魏家峪村,南距李家庄村各1.5公里,总面积3.5平方公里。
《平定州志》载名冯家庄,清代属平定县平安乡;1947年至1956年曾设冯家庄乡,属阳泉市区;1956年3月至1958年8月归甄家庄乡,属站上区;1958年属市辖李家庄人民公社;1962年恢复阳泉市站上区;1969年1月归郊区至今。
冯家庄村立村于明末。郭姓首迁于此。清康熙年间,王姓始祖,王奉朝、王奉金、王奉贵三人,从荫营镇林里村迁此,今传13世。王姓占全村人口的30%,与西梨庄村、甜水洼村王姓同祖。
冯家庄村现有村民624余户1156人,农业700多人,党员53人,耕地面积460余亩,农历七月二十二系冯家庄村庙会。
冯家庄村为国牺牲的烈士有:郭有华、郭志鹏、武保元、王丕喜、郭镇权、郭富来。
冯家庄村历来以民风淳朴、尊师重教、勤劳节俭为优良传统。近年来,冯家庄村先后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宽裕型小康村”、“先进集体”、“红旗单位”、“文明村”等称号。
近年来,冯家庄村村民在党总支、村委会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的重要思想内涵,坚持贯彻落实以党的-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巩固经济回升基础、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为主线,继续实施“开放带动、项目立区、民营主导、人才支撑”的战略,调结构,抓统筹,惠民生,建和谐,办好十件实事,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建设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最具有实力的新郊区而努力奋斗!继续实施以“引进为主”、“民营为主”、“服务为主”先后引进企、商业近二十多家,以诚心的服务,使他们安居乐业,发展快、运行良好繁华了李荫路,为国家创了税收。
今天我们又在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团结带领全体村民以新农村创建的二十字方针为目标,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而努力工作着。我们坚信冯家庄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灿烂!
邮政编码:045001电话:0353-2110302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311202 | 045000 | -- | 查看 冯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石马沟村 |
石马沟村响应区委号召,配合园区建设,于2007年实施整体搬迁,全村迁至原李家庄乡办耐火厂。新址位于阳泉市城北,前倚李白路,右临新城大道及李荫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共建有住宅楼3幢共96套住宅,占地面积5249平方米。全村现有人口230人,其中,农业人口175人,非农业人口55人;总户数108户。现有劳动力55人,耕地180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系外出务工。 |
桑堰村 |
桑堰村旧址位于三泉村以东1.5公里处,占地面积600余亩,矿产资源,。2005年年底响应国际按政策全村整体至李家庄小学旧址。2008年全部入住。共有6栋楼房,建筑面积190000多平米,占地面积20.5亩,。总人口373人,总户数185户。桑堰村无任何产业,全部靠外出打工就业。 |
侯家沟村 |
|
桃坡村 |
桃坡村隶属阳泉市郊区李家庄乡,地处城市近郊,距阳泉市区3.3公里,东距大西庄2公里,北距甄家庄0.5公里,东南距侯家沟1.4公里,东北距李家庄1.3公里。全村现有住户276户,居民1061人,农业人口667人,非农业人口394人,耕地面积420亩。全村交通便利,阳泉至三泉主干公路横贯全村,市区3路公交汽车设站桃坡村,并有白荫铁路路径桃坡村。桃坡村有煤炭、硫铁矿等矿产资源尚未开发。 |
长岭村 |
长岭村位于阳泉市东北,全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总人口1200人,其中农业人口756人;耕地85.9亩,年人均收入5000元。村工副业主要以民营经济发展为主,私营工业企业10家,三产商业户有20余家。 长岭村207国道南北贯通,东临义白路,水电配套,交通十分便利,随着市区扩容提质,村制定出招商办法,不断加大引资力度,先后有华鑫电器、科雷特,天成煤运站等不少外资企业相继入驻长岭村,财税收入稳步增加,村周围有太原理工学院阳泉分院、天成集运、亚美耐火、氧化铝等大中型国有企业。 村党支部有五人组成,村委会有五人组成,其中三人为交叉任职;文化程度结构:大学本科二人,大专二人,高中一人,初中二人;平均年龄44周岁。 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5名.其中男党员38名,女党员7名.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2名,大学专科文化程度5人,中专文化程度的2名,高中文化程度的1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20名,高小和小学文化程度的5名.年龄结构:35岁以下党员3名,36_49岁党员17名,50_59岁的党员11名,60_69岁的党员7名,70-79岁的党员7名.党支部近年来注重抓好农村有文化的年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使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进一步改善。 村党支部,村委会携全体党员和村民以“团结、求实、创新、奋进”的工作作风,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制定出了新的发展规划。 |
大西庄村 |
大西庄村简介 阳泉市郊区李家庄乡大西庄村地处城市近郊,距市区五公里,全村现有农业人口1390人,总户数407户,土地总面积2.52平方公里,共有耕地875.36亩,其中林业用地321.7亩,全村经济总收入5520万元,人均收入4960元。近年来,支村两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为目标,坚持传统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即:在抓好两大耐火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着力抓好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化建设成集种植养殖、鲜奶加工,农业调产的龙头企业乳泉乳业和50亩日光温室大棚,并依托区位优势引进三名糖酒副食仓储物流中心。带动了全村的三产业发展,为村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柳沟村 |
柳沟村简介 柳沟村配合郊区白泉工业园区建设而整体搬迁,新村位于阳泉市城郊结合北部,煤专北侧,东临207国道,新村占地100多亩,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全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850多亩,现有农业人口1050人,常住人口1760人。 柳沟村整体搬迁建设入住新村后,原有七八个企业全部灭失。现辖区内无任何集体及私营企业和经济来源,土地由白泉工业园区合同占用。村民无正常就业渠道,凭打工为生。 柳沟村基层组织健全。现有党员51人,村民代表29人。 柳沟村在上级区、乡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并积极配合郊区工业园区建设和省、市、区重点工程漾泉大道建设。实施整体搬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目标。使柳沟村村容村貌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条件得到了改善,传统生活方式获得改变。新村小区实现硬化、亮化、美化,建有幼儿园、卫生所、村委办公楼、底商、综合大厅、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篮球场、健身场地等。各种设施配套健全。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了改变,总体呈现出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 |
甄家庄村 |
甄家庄村简介 甄家庄村据原来的五道庙、钟上记载,原叫甄家庄圪台。历史上村名也几经变动,曾叫过元沟、里桃坡,也叫过陈家沟,后村里搞的黑矾厂出了名,从此陈家沟开始走向繁荣。新中国成立以后,甄家庄村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目前,甄家庄村有农业户527户,农业人口1264人,村企业8个,村内小卖部23个。甄家庄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根据自身特点,在村居建设、居民文化娱乐、村民生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甄家庄村现有三大姓:潘、杨、陈。 |
驼岭头村 |
驼岭头村简介 驼岭头村位于李家庄乡东南4.6公里。东距路家山1.5公里,南距河坡2公里,西南距下五渡2公里,西北距长岭1.5公里,村庄座落在形似驼峰的山凹处,故名驼岭头。村民多为梁姓。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梁姓四世祖梁富从平定县东关迁此距260年,今传12世,梁姓占全村人口的65%。 小堰为驼岭头村所辖自然村,因驼岭头村少人梁,居于坐北朝南有的土坡上,故名小堰,原系齐家岩的自然村,1954年划属驼岭头。 村子资源丰富,有铝矾土、粘土、硫铁、煤炭资源。 驼岭头村现有424户,1148人。 驼岭头村紧临义白路,随着义白路的开通,村两侧商户林立,大型企业有氧化铝、亚美水泥等,给村集体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
黄沙岩村 |
黄沙岩村概况 黄沙岩村位于市区与郊区的结合部,307复线(北外环)李荫路环抱,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属于新城发展区域,基本无耕地,全村居住人口700人,其中农业人口145户,400人,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00万元,人均纯收入4500元,隶属李家庄乡人民政府,《平定州志》载名为黄沙堰,原村于明嘉靖年间,韩姓首迁此地今传21世,占全村总人口的97%,农历七月十一为黄沙岩村庙会。 原村山高沟深,缺水少土,为改变这种现状,从80年代开始荒山育林,曾获绿化“千佳村”的光荣称号,90年代李荫路和307复线(北外环)相继开工建设,黄沙岩村开始搬山填沟招商引资,从此黄沙岩村成为商家投资的黄金地段,阳泉市交通集团,阳泉市汇通商务会馆,中机伟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入驻黄沙岩村,对上交税收,村民就业,增加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黄沙岩村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方案,准备用最短的时间,利用城市北扩,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契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将原村开发成商贸区,为黄沙岩村可持续发展,村民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
汉河沟村 |
汉河沟村隶属于阳泉市郊区李家庄乡,地处城市北郊,郊区政府所在地荫营镇南部,国道307复线和城郊公路李荫路分别从其北部和东部穿境而过,属于阳泉市新城规划范围内,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独特,发展空间巨大。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244亩,现有农户331户,总人口1358人,其中党员45人。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经济永续发展,社会和谐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绩,先后建成了新村住宅小区、文化广场、敬老院、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等一系列公益设施,全部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上、住有所居等民生公益事业全覆盖,先后获得全国综合治理先进村,山西省生态文明村、全省信用文明村、阳泉市先进支部等荣誉称号。 |
冯家庄村 |
冯家庄村位于城郊结合部,李荫路旁,距阳泉市中心4公里,东距余积粮沟村,西北距汉河沟村各1公里,西距魏家峪村,南距李家庄村各1.5公里,总面积3.5平方公里。 《平定州志》载名冯家庄,清代属平定县平安乡;1947年至1956年曾设冯家庄乡,属阳泉市区;1956年3月至1958年8月归甄家庄乡,属站上区;1958年属市辖李家庄人民公社;1962年恢复阳泉市站上区;1969年1月归郊区至今。 冯家庄村立村于明末。郭姓首迁于此。清康熙年间,王姓始祖,王奉朝、王奉金、王奉贵三人,从荫营镇林里村迁此,今传13世。王姓占全村人口的30%,与西梨庄村、甜水洼村王姓同祖。 冯家庄村现有村民624余户1156人,农业700多人,党员53人,耕地面积460余亩,农历七月二十二系冯家庄村庙会。 冯家庄村为国牺牲的烈士有:郭有华、郭志鹏、武保元、王丕喜、郭镇权、郭富来。 冯家庄村历来以民风淳朴、尊师重教、勤劳节俭为优良传统。近年来,冯家庄村先后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宽裕型小康村”、“先进集体”、“红旗单位”、“文明村”等称号。 近年来,冯家庄村村民在党总支、村委会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的重要思想内涵,坚持贯彻落实以党的-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巩固经济回升基础、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为主线,继续实施“开放带动、项目立区、民营主导、人才支撑”的战略,调结构,抓统筹,惠民生,建和谐,办好十件实事,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建设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最具有实力的新郊区而努力奋斗!继续实施以“引进为主”、“民营为主”、“服务为主”先后引进企、商业近二十多家,以诚心的服务,使他们安居乐业,发展快、运行良好繁华了李荫路,为国家创了税收。 今天我们又在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团结带领全体村民以新农村创建的二十字方针为目标,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而努力工作着。我们坚信冯家庄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灿烂! 邮政编码:045001电话:0353-2110302 |
李家庄村 |
李家庄村简介 一、概况 阳泉市郊区李家庄乡李家庄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西北部,东经113034120.1811,北纬37053120.3811,海拔758.20米。毗邻阳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阳泉市区北大门、郊区南大门。境内国道、省道、纵横交错,新城大道、李荫路、泉中北路、保晋路等城市主干道穿村而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通讯先进,电力充足,水源丰富。全村总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全部纳入阳泉新城规划范围。总户数1704户,总人口3409人;其中农业户数1113户、人口2361人,非农业户数591户、人口1048人;耕地面积120亩。李家庄村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7—10.8度,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7—2.1米/秒。 二、新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李家庄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委、市政府“千亿阳泉、百万新城”的部署和区委、区政府“打造阳泉新北区、建设荫营明珠城”的目标,充分发挥与阳泉新城相融共生的独特区位优势,不断加快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步伐,完善配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想方设法提高村民各项福利待遇,不断增强全体村民的幸福指数,全村工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区的表彰。如今,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阳泉新城。 2006年,李家庄村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程开始实施,迄今已建设完成安置住宅楼46幢,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住房2190套,总投资4.5亿元。2013年开工建设安置住宅楼4幢,建筑面积15700平方米,主体工程已完工。今年开工建设综合楼、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分别为13000平方米、12000平方米,现主体工程已完工。 为方便村民日常生活、丰富村民精神文化,村集体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配套了商业底商、餐厅,建起了高标准的计划生育服务室、人口文化大院、卫生所、文化活动中心、室内体育活动健身场馆、文化活动广场4800平方米、健身活动场地4个,安装健身器材100余件。为营造一个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人居环境,村集体累计投资300多万元对小区进行绿化,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35%。“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部达标。 三、获奖情况 l、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授予“人口和 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 2、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卫生先进村”。 3、山西省体育运动委员会、省农业厅授予“体育先进村”。 4、获阳泉市妇联“三八红旗集体”、“先进基层妇女组织”。 5、获阳泉市总工会“五星级村工会组织”。 6、郊区区委、区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村”称号。 7、李家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润祥同志2012年当选为 阳泉市人大代表。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