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庄窝村位于旧街乡东北部,东至平坦镇芦葫村,西至簸箕掌村,南至旧街、测石村。全村总户数139户,人口314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3095元。全村总面积5401亩,耕地498亩,林地700亩,退耕还林279.5亩,劳力170个,交通便利,山多沟深,土质良好,适宜种植小杂粮品种,无工矿企业。2008年10月,开始移民搬迁,在旧街村修建37000平方米的新村,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311203 | 045000 | -- | 查看 新庄窝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簸箕掌村 |
簸箕掌村位于阳泉市郊区旧街乡北端,距307国道1.5公里,全村总面积2472亩,现有耕地350亩、退耕还林300.4亩,八十年代退耕还林300亩,现有仁用杏40亩、果园50亩,农作物主要以玉米、谷子为主,无工矿企业。全村总户数77户、人口167人,劳动力60个,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3529元。 |
柳渠村 |
柳渠村位于阳泉西郊,桃河上游,距市中心20公里,是郊区旧街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总户数85户,人口185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4602元。全村总面积7495亩,耕地339亩,退耕还林349.8亩。柳渠村水资源丰富,清澈透明的桃河水流经村庄;交通条件便利。 |
南沟村 |
南沟村是阳泉市郊区旧街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桃河河畔,交通便利,石太铁路贯穿全境,距旧街乡政府所在地约1公里。全村由前南沟、南沟掌、狼峪三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约11204亩,其中耕地730亩,退耕还林277.2亩,总户数155户,总人口415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3821元。 近年来,南沟村村、支两委班成员,在-精神的指引下,带领全村群众,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全村经济发展水平蒸蒸蒸日上,各项社会事业日新月异,先后为村里安装了电话,有线电视,解决了群众的通信难、信息闭塞问题;硬化了通村公路,架起了民心桥,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建起了截潜流,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问题;调整产业结构,今年着手开始建设蔬菜大棚,以解决群众的致富难问题。 |
旧街村 |
旧街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是旧街乡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古称凤凰城,由圪套、旧街、弯里、姚门底、梁家庄村组成,总户数308户,总人口797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4215元。全村总面积12172亩(其中:梁家庄村面积10087亩),耕地面积568亩,退耕地370.5亩。全市唯一的一所九年制寄宿学校在此设立,太旧公路、307国道穿村而过,石太铁路、测石火车站一河之隔,历史文化悠久,现存有庙坪(60花甲子)、凤凰碑(千佛碑)等珍贵文化;圪套曾有传说武家的滩、闫家的山,旧街是清康熙年间由测石驿分领出来旧街铺地而得名,凤凰城由现存的古地名有凤台垴、将台垴、东城坡、西城坡、铺岭梁等古地名。 |
新店村 |
新店村地处桃河上游,是阳泉市的西大门,与寿阳县相毗邻,石太铁路、307国道和太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总户数202户、人口523人,现居住人口600余人、230余户,共有劳力300余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3876元。全村总面积5007亩,耕地面积536亩,其中河坪地212亩,坡梁地190亩,各种农用交通车、运输车辆40余辆,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乡村企业,平均粮食总产在16—18万斤,经济总收入280万元,固定资产200多万元。 |
阳窑村 |
阳窑村位于旧街乡西北,距307国道、太旧高速公路2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总户数61户、人口155人,劳动力80个,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6800元。全村总面积2562亩,耕地217亩,退耕还林247.3亩,农业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年产150万吨的保安煤矿位于阳窑村,大部分群众在保安煤矿就业。有农用车8辆,汽车3辆,三轮车15辆,交通运输业为阳窑村又一主要收入。 |
佛洼村 |
佛洼村位于旧街乡东北部,旧街乡政府北3公里处。在桃河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佛洼河两岸,山大坡广,人杰地灵。全村总户数145户,人口368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4176元。全村总面积7330亩,耕地685亩,退耕还林315.1亩。交通便利,山多沟深,土质良好,适宜种植小杂粮和发展养殖业。全村主要支柱产业以农业为主,近年来劳动力转移到了外出劳务和养殖业上来。 近年来,在全村干部群众的团结奉献、艰苦创业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一是结合桃河上游综合治理和生态文明村建设,完成荒山造林2000亩,使森林覆盖面达到80%以上,打拦沙坝4条,截潜流4座。达到了大雨不发洪,小雨不下山的目的。二是生态文明村建设,实现了三化两通,即硬化达到户户通,主要街道进行亮化、绿化。电话普及达到60%,有线电视达到80%以上。三是经济发发展持续稳定,结合佛洼村的实际,把传统的农业种植中转向了以养殖和外出劳务、服务行业为主,出现了集体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村三等地、坡地实行了退耕还林,尤其是2007年以来,支、村两委积极响应区、乡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号召,发展养殖业,抓住阳煤集团风井落户佛洼村这一契机,建设了10万只蛋鸡养殖厂,创出一条适合佛洼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产业,为全村群众找到了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
测石村 |
测石村位于阳泉西郊,桃河上游,距市中心20公里,是郊区旧街乡的一个行政大村,由沟里头、口子上、田家庄、枣堰渠、海落湾、关上、车道沟等7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11891亩,其中耕地面积926亩,荒地400亩,退耕还林748.9亩,宜林荒山面积10000余亩。全村404户、934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3634元,整半劳力450个。测石村水资源丰富,清澈透明的桃河水流经村庄;交通条件便利,石太铁路、307国道、太旧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村中心距太旧高速公路出入口不足2.5公里,石太铁路在此没有停车站。 测石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传统农业,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但个体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在“-”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两委”班子带领全村群众,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种养齐头并进,全村经济发展水平蒸蒸日上,各项社会事业日新月异。先后为村里安装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解决了群众的通信难、信息闭塞问题;硬化了6公里长的通村公路,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建起了截潜流,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问题;调整了产业结构,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一部分人率先办起了运输、餐饮、修理等第三产业,到2010年底,全村有一个招商企业---阳泉市北方锅炉有限公司,从事个体运输的78户,从事饮食业的3户、服务业的4户、商业零售业的6户。农业方面,养羊120只,养猪200头,解决了群众的致富难问题,如今,测石村人民正昂首挺胸,大踏步向小康社会迈进。 |
新庄窝村 |
新庄窝村位于旧街乡东北部,东至平坦镇芦葫村,西至簸箕掌村,南至旧街、测石村。全村总户数139户,人口314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3095元。全村总面积5401亩,耕地498亩,林地700亩,退耕还林279.5亩,劳力170个,交通便利,山多沟深,土质良好,适宜种植小杂粮品种,无工矿企业。2008年10月,开始移民搬迁,在旧街村修建37000平方米的新村,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 |
路家庄村 |
路家庄是保安以里五村之一,全村总户数80户,人口228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3773元。全村总面积9947亩,耕地403亩,退耕还林294.3亩。山多沟深,土质良好,适宜种植小杂粮和发展养殖业,山西神乐兔业有限公司和俊清养殖公司位于路家庄村,现獭兔年存栏10000只、肉羊存栏1500只。 |
枣园村 |
枣园村是桃河上游主干支流保安沟较大的村,全村占地11146亩,耕地面积934亩,退耕还林795.4亩,全村有四个自然村组成,213户、651人,男女整半劳力308个,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4381元。97年以来,枣园村村支两委在马玉田书记的带领下,充分发挥枣园村依山傍水,无污染的优势,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菜果全面发展”的思想,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以发展经济,为民办实事,促进全村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干群团结一致,大干苦干,0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昔日贫穷落后的枣园村实现了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成为乡、区、市的红旗单位和先进村。现在的枣园村已形成大雨不发洪,小雨不下山,山上生态林,山腰经济林,河川建大棚,青山绿水的景象。 1、主导产业。99年至2001年投资50余万元建成温室蔬菜大棚88个,2008年进行了改造;2002年投资100万元建成3万只蛋鸡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养殖小区;2002年组建了山西枣园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裕田”牌商标;2003年3月被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并认证了四种无公害农产品。SXWNB—030311—002裕田牌西红柿(面积600亩),结球甘蓝(面积600亩),西葫芦(面积600亩),芹菜(面积600亩);2007年开始建设万头猪厂,现猪存栏1000头;2008年建设起了饮料厂、纯净水厂、豆制品厂;2010年建设起了沼气工程、改造了蛋鸡场。 2、基础设施建设。97年至今,共动用土石10余万方,建设主干坝3条,拦沙坝4条,谷坊坝180条,截潜流工程5处,人字闸5座,新建盘山公路6公里,整修硬化通村公路3公里,并实现了户户通。 3、生态环境建设。枣园村开展规模的持续不断的生态建设,全村共种植松柏15株,速生毛白杨1.5万株,退耕还林860亩,绿化荒山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 4、村民的生活质量。持续几年的不懈奋斗,村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村民的收入比1997年有了大幅提高了;建设了自来水工程,家家都用上了方便、卫生的自来水;安装了有线电视收视系统和程控电话,电视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90%和80%;创建了村卫生所;修建了宽6米,长40米,沟通东西两岸的便民幸福桥;新建了幼儿园,办公楼,街心公园;建设了移民搬迁新村。 枣园村凝聚了一种精神,那就是“不等不靠,勤奋勤劳,艰苦创业,不屈不挠”。今后枣园村会更加坚定不移地发扬这种精神,创造枣园美好的明天。 |
保安村 |
保安村位于旧街乡中北部,桃河上游,距市中心28公里,是郊区旧街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总户数157户,人口441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4357元。全村总面积14941亩,耕地1054亩,退耕还林832.9亩。保安村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水资源丰富,易发展养殖业,无工矿企业。 |
阳坡村 |
阳坡村位于旧街乡西北部,保安河中游,距乡政府9公里,总面积2.39平方公里,全村有56户、150口人,由阳坡和上马坪两个自然村组成,总耕地面积631亩,其中退耕还林378.6亩,全村以农林业和外出劳务为主,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劳务收入。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4430元 |
虎峪村 |
虎峪村属保安沟以里五村的其中一村,全村总户数64户,人口167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3716元。全村总面积7468亩,耕地263亩,退耕还林260.4亩。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水资源丰富,易发展养殖业,无工矿企业。 |
闫家庄村 |
闫家庄村属保安沟以里五村的其中一个,全村总户数58户,人口140人,劳动力70个,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4748元。全村总面积3566亩,耕地281亩,退耕还林242亩,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水资源丰富,主导产业为林果业,现有果园500亩(主要为梨),无工矿企业。 |
后山庄村 |
后山庄村属保安沟以里五村的其中一个,全村总户数47户,111人,劳动力52个,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3838元。全村总面积5495亩,耕地94亩,退耕还林400.1亩,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水资源丰富,易发展养殖业,无工矿企业。 |
高岭村 |
高岭村位于旧街乡北部,全村总户数123户,人口274人,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4280元。全村总面积9352亩,耕地555亩,退耕还林341.3亩,劳力130个,交通便利,山多沟深,土质良好,适宜种植小杂粮品种。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