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洼村位于平定县城南部,全村总面积4400亩,其中耕地面积998亩,全村127户,人口284人,劳动力180人,鸦洼村2012年经济总收入593万元,人均收入7590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321103 | 045000 | -- | 查看 鸦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北后峪村 |
北后峪村耕地面积1113亩,共225户,570人,258个劳动力,其中95个常年外出务工,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4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7308元。 |
范家掌村 |
范家掌村位于平定县西南部,总面积10253.25亩,共有282户,总人口700人,耕地面积1342亩,劳动力总数540人,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36元。 |
圣堂村 |
圣堂村位于平定县城西南20公里处,全村共85户,200人,全村总面积4210亩,其中耕地面积505亩,2012年经济总收入291万元,人均纯收入7443元。 |
崔家村 |
崔家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171户,总人口443人,耕地面积779亩,退耕还林面积238亩。2012年建设干果林332亩。交通便利。2012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88人,参保率达到90%,机构健全。 |
左家村 |
左家村位于平定县城25公里处,全村总面积10010.55亩,全村共316户,总人口747人,耕地面积1908亩,劳动力310人。全村2012年经济总收入783万元,人均纯收入7313元。 |
西城村 |
张庄镇西城村位于平定县城西南15公里处,地处阳胜河畔,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总户数137户,总人口394人,耕地面积485亩,总劳力185人,其中男劳力93人,女劳力92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49万元,人均纯收入7797元。村内有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一个,主要进行糯玉米生产、加工、销售。 |
夏庄村 |
夏庄村位于张庄镇西北部,距离县城18公里,毗邻药林寺,全村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2125亩,全村有514户,人口1127人,劳动力516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65万元,人均收入8072元,邻近企业,汇能煤业公司在夏庄村筹建占地面积240余亩,村有菜园50余亩,养鸡大户梁艾泽年存栏蛋鸡6000余只 |
史家山村 |
史家山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东南角上,全村总面积678亩,总户数185户,总人口数468人。其中耕地面积678亩,劳力总数300人,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41元,其中有核桃树300亩,葡萄树50亩。现有大型猪场1个,现存栏猪100头,养羊户2户,现有300只羊。 |
北阳胜村 |
北阳胜村隶属张庄镇管辖,位于政府西12公里,距平定县城20公里,东邻夏庄村,南靠南阳胜村,西接北后峪村,北至白家掌村。全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村庄顺河以北分布,有丰富的煤炭、紫砂陶、水资源,对发展采矿、建材、工业及水域养殖业、交通运输加工业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全村总面积2.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6亩,总户数209户,共482人,全村共有党员39人。近年来,党支部、村委会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经济,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43万元,人均纯收入7290元,跨入了小康行列,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北阳胜村正在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
土岭头村 |
土岭头村位于平定县东南部,与昔阳县相邻。全村总面积2358亩,村民居住面积756亩,耕地面积1418亩,全村402户,总人口1150人,全村总劳力276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97万元,人均纯收入7758元 |
南阳胜村 |
南阳胜村位于平定县城西南15公里处,张庄镇西北部,海拔912米,全村总面积7.41平方公里,东邻西城村,西邻左家村,北邻北阳胜村,南与药林寺森林公园接壤。距207国道7公里,太旧高速公路9公里。 村域属太行山向华北平原过渡的倾斜山麓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土壤为褐土类黄土质和砂土质,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全村土地面积2810亩,其中耕地面积2284亩,主要种植玉米,谷子、高粱等,此外还种植油葵、杂粮等约80亩,退耕还林263亩,果园地220亩,香花槐苗木基地231亩,蔬菜200亩,人均耕地面积2亩。 全村共有农户535户,总人口1225人,全村劳动力总数675个,其中第一产业种植业从业人员190人,全村粮田面积2224亩,其中玉米1875亩,薯类、豆类等杂粮349亩,村里有蛋鸡养殖场一个,从业2人,养鸡2500只。第二产业为工业,村里有弘盛远工贸有限公司,东升集团阳胜煤矿,从业200人,有宝宏蔬菜种植基地150亩,从业30人。第三产业为餐饮、服务业,规模较小,其中有商业网点13个,经商45人,有理发店3个,饭店5个,从业24人。全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17%,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53%,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30%。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村参加医保人数1303人,参保率达99%。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00人,享受低保28户,享受五保的18人,有独生子女户80户,双女绝育户1户。 村里有健身场所、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各1个,村里有镇卫生院阳胜分院、有南阳胜农村信用分社、还有村卫生所一个,占地60平方米,医生2名,病床6张,基本满足村民医疗需求。村建有标准化小学一所,小学教师12名,幼儿教师2名,学生人数18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村委会位于村庄中心地带,是独立的三层办公大楼,办公设施基本齐备,支委5人,村委5人,共由10人组成。党员60人,两委班子团结一心谋发展,深得群众信任,曾多次获得“特色文化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村建有商品房包括小二楼、排房共计7100平方米,现已有60户村民搬入,其余房屋为砖混结构,少数为窑洞,全村95%的村民搬入新居,部分房屋历史悠久,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2012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1708元,人均纯收入8268元。 南阳胜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村里有四处遗迹名胜,即东阁、西阁、老君庙、财神庙,每到庙会时间,免费为村民放映电影,组织村民进行文娱活动。传统庙会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三日。阳胜人忠厚勤劳,待人友善,阳胜村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地下水资源充沛,阳胜河从西向东经村流过,有水池2个,大口井5个,水井130至140眼,总容量3200立方米。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以煤炭和陶土为主。植被资源有杨柳树、国槐、松柏树,果树有苹果树、核桃树、柿子树等。 在党的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阳胜人民焕发空前的生机与活力,经济实力有了长足发展,村容村貌有了根本改变,全村道路硬化10.5公里,环村南种树3000余株,。主干道路还安装了路灯,生活用水全部实现自来水入户,村民用水不收费。村里有移动、联通信号塔,通讯方便。当下,阳胜人民正以高昂的热情,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
郭家垴村 |
郭家垴村位于平定县城东南25公里处,东浮山脚下,张东线贯穿而过,全村330户,850人,总劳力310个,全村总面积6675亩,耕地面积1234亩,退耕还林面积236亩,果园30亩,现有村小学一所,卫生所一所,饭店一家,农家店一家,小卖部6家,个体型煤厂2个,矿产资源有浮石,碳石等,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42万元,人均总收入7628元。 |
郭家山村 |
郭家山村位于平定县东南,东浮山脚下,在昔阳县李家庄乡安阳岑村以北,两村土地相连,张东路横贯郭家山村,交通便利。郭家山村总面积为2500亩,399户人口,1050人,劳动力总数为450人。耕地总面积为2024亩(其中退耕还林182.4亩)。农村经济总收入为949万元,人均收入为7309元,郭家山村养羊一户现存栏70头,养奶牛一户现存栏15头,养猪一户现存栏70头。 |
岳家山村 |
岳家山村位于原古贝乡东浮山南脚下,海拔1100米,东至牛角沟村,南至昔阳县,,西至郭家山村,总面积7737亩,总户数344户,总人口778人,耕地面积2099亩,粮食面积2246亩,总劳力370人,总收入8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84元,第二产业主要有矾石,村内有土楼4座,个体农运车6辆,主要以运输为主,2012年第二、三产业净收入104万元。 |
牛角沟村 |
牛角沟村共有耕地面积1579亩,400户,820人,420个劳动力,其中100个常年外出务工,2012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896万元,人均纯收入7335元。 |
有金岩村 |
有金岩村位于县城东南部,与县城相聚30公里,总面积4700亩,耕地面积1072亩,共有295户,741口人,其中劳动力数380人,2012年全村经济收入855万元,人均纯收入7302元,村中有黑白铁加工厂2个,年产值60万元。 |
白家掌村 |
白家掌村坐落在平定县城南20公里处,全村71户,118口人。其中男64人,女50人,男劳力32人,女劳力31人。全村总面积2243.55亩。其中:耕地464亩,建设用地59.1亩,经济耕地213.3亩,林地及其它宜耕地105.45亩,宜耕荒山995.1亩,二轮承包地38户,464.2亩。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6万元,人均纯收入7256元。 |
新村村 |
新村村位于平定县城南15公里处、阳胜河流域。全村总面积7.65平方公里,总户数1300余户,总人口3050人,劳动力总数1260多人。耕地面积3796亩,境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近年来,村党总支、村委会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努力践行“-”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村党员干部思想受到了洗礼,增强了科学发展的信心,推进了新村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2012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7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36元。 为了使村民的生活从根本上有所改善,必须在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近年来,村支两委帮助村民建立特种兔养殖场1个、养鸡场1个、养猪场2个,使村民生活进一步提高。 2012年,围绕解决民生问题,维护村的稳定、团结、和谐,前期投资4000万元的益鑫胜洗煤有限公司,年洗煤200万吨,前期工程基本完工。2012年3月,新村村荣获市、县新农村建设标兵单位、镇红旗单位,以上工作离不开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以保民生为重点,努力将新村村的各项工作搞上去,建设一个和谐的新村村。 |
王家坪村 |
王家坪村概况 一、总户数:328户 二、总人口:769人 三、劳动力:380个 四、总面积:9500亩 五、耕地面积:1319亩 六、2012年粮食产量:70万公斤 七、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3万元 八、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62元 九、集体总资产122万元 |
贾家掌村 |
贾家掌村位于平定县张庄镇东南15公里处,距离东浮山5公里,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村民居住分散,由十多个自然村组成,东南处与昔阳县边界相连村北边界与张东线相连,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村总面积为10772亩,耕地面积为1211亩,总户数21户,总人口446人,劳动力20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488万元,人均纯收入7308元。 贾家掌村与北后峪村、范家掌村、圣堂村、崔家村、左家村、西城村、夏庄村、史家山村、北阳胜村、土岭头村、南阳胜村、郭家垴村、郭家山村、岳家山村、牛角沟村、有金岩村、白家掌村、新村村、王家坪村、平垴村、赵家庄村、西古贝村、东古贝村、鸦洼村、宁艾村、张庄村、新城村、上马郡头村、下马郡头村、神峪村、桃叶坡村、石洼村、井芝峪村、南后峪村相邻。 |
平垴村 |
平垴村位于县城东部25公里,全村总面积1509亩,耕地面积332亩,村现有104户,总人口304人,劳力数114,其中男劳力80,女劳力34,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67万元,人均收入7246元。 |
赵家庄村 |
赵家庄村位于平定县城东南25公里处,总面积5580亩,全村360户,总人口850人,耕地面积1571亩,退耕护还林面积434.3亩,劳力总数400人。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12元。 |
西古贝村 |
西古贝村位于县城东南部,离县城25公里,总户数355户,总人口860人,耕地面积1612亩,退耕还林941亩,现有种植面积1612亩。其它荒地114亩。劳力总数450人。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36万元,人均收入7780元,现有千头猪场一个,存栏300头,小型猪场3个,存栏200头,养羊专业户一户,存栏28只,蔬菜大棚4个。 |
东古贝村 |
一、总户数420人。 二、总人口:920人。 三、劳动资源数640. 四、总面积4.1平方公里 五、耕地面积1300亩,退耕还林719亩。 六、2012年经济总收入868万元。 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82元。 东古贝村与北后峪村、范家掌村、圣堂村、崔家村、左家村、西城村、夏庄村、史家山村、北阳胜村、土岭头村、南阳胜村、郭家垴村、郭家山村、岳家山村、牛角沟村、有金岩村、白家掌村、新村村、王家坪村、贾家掌村、平垴村、赵家庄村、西古贝村、鸦洼村、宁艾村、张庄村、新城村、上马郡头村、下马郡头村、神峪村、桃叶坡村、石洼村、井芝峪村、南后峪村相邻。 |
鸦洼村 |
鸦洼村位于平定县城南部,全村总面积4400亩,其中耕地面积998亩,全村127户,人口284人,劳动力180人,鸦洼村2012年经济总收入593万元,人均收入7590元。 |
宁艾村 |
宁艾村位于平定县南部,隶属于张庄镇,紧邻昔阳,地处阳胜河中游,距太旧高速公路平定出口10公里、207国道1公里,阳涉铁路横贯境内并建有“宁艾车站”。全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总户数2230户,居住人口4523多人,其中农业人口4338人,耕地面积3790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2012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31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37元,是平定县较大的一个行政村。 改革开放以来,村党总支、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相继拥有煤炭、化工、建材、印刷、铸造、养殖、加工等企业10多个,餐饮、运输、修理、零售、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因煤炭行业受到国家政策宏观调控,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以种植无公害蔬菜为主线,积极与山西瑞盛种植有限公司、平定县鑫源世纪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建成无公害日光温室1000余亩;引进雨润集团3000万只肉鸡加工项目,同时完成了饲料加工厂、种鸡场等相关配套产业的招商引资,使宁艾村形成种、养、加一条龙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产业链,带动农户1500余户,安排劳力2000余人,为我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了“世纪惠民工程”:开发新建小二楼115套,新建了办公住宅为一体的综合大楼14500平米,底商商铺24个,80%的村民住上高标准住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村街道实现了“四化”标准,完成了改厕改水及垃圾场建设工程,新建大桥两座,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建成净化水厂,提高了饮用水质量;在居民较集中地段,修建集文体、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广场4个,建设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农村文化网络室,极大地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完成了学校校舍加固改造,全部实现了电化教学,获阳泉市“文明学校”,平定县“先进乡镇中心幼儿园”称号;村卫生所获平定县“达标村卫生所”,村民就医、保健、防疫方便及时。建立健全了村民社会保障制度:幼儿学杂费等全部免除,60周岁以上老年人享受生活补助,因病住院就医的村民按比例享受医疗补助。 2005年获山西省(2004—2005)文明村称号;2006年获阳泉市文明生态创建先进村;2007年获山西省(2006—2007年度)“文明和谐村”称号;2009年获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年又获中央精神文明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先进村镇”称号;2010年获全国“巾帼示范基地”称号。 宁艾村的发展宗旨是“只求攀登不问高”,我们将继续努力,创造宁艾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
张庄村 |
平定县张庄镇张庄村位于平定县城南15公里,张庄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总面积4.78平方公里,耕地2102亩,共有居民1800户,3258人,其中:农业人口2800人,劳动力1800人。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张庄市场”经济繁荣、百里闻名。1993年实现“小康村”,1996年被评为全市小城镇建设示范村,1998年被山西省命名“省级文明村”,2000年列为省级小城镇建设示范村,党总支2002年被0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先进集体”,2008年被山西省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2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201万元,人均收入8740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张庄村率先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在完善以家庭联产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党总支、村委着重在二、三产业上创新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加强全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建设,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张庄集贸市场,硬化市场面积30000多平方米,修建大型超市、酒店5000多平方米,并招商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建设商业一条街,使各类商业网点达到120多家,经营类型涉及衣服、小商品批发、饮食、加工、维修等20多个领域,运输户达到80多户。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了以兴发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养殖企业,带动和促进了全村的各类养殖业的发展;林业发展方面,以梨枣、核桃等新型产品为模式的益农果品基地也走出了一条独特之路,成为张庄村十二五规划发展的典型;在工业发展上,鼓励和支持个体积极多元发展,为私营积极发展积极提供便利条件,促进了以煤炭深加工为主体的各类产业的发展,全村冶炼、建材、煤炭、服装、机械加工业都有长足发展,使全村各类年产值达100万元,企业达到8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以创建和稳定和谐新农村为主,开展三城同创建设,2009年至2010年,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张庄镇文化中心的建设、张庄文化广场建设、张庄中心小学的建设,使张庄村各项事业都走在了镇的前列。 |
新城村 |
新城村位于平定县城南10公里处的阳胜河上游,交通设施齐全,地势平整,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地下有丰富的煤水资源。主村坐落在南北两河之间形若弯月,村中道路平坦,三条大路东西走向,横贯全村,五条大街南北相连,四通八达,主要街道全部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形成了环村林带,全村总面积为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6亩,总户数601户,有劳力800个,现有50亩二代阳光温室,三亩连栋大棚,200亩大田蔬菜,年存栏120头奶牛养殖基地。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36万元,人均纯收入7369元。 |
上马郡头村 |
上马郡头村位于平定县南部,药林寺山底,距207国道5公里,全村总面积6599亩,其中村庄居住面积1100亩,山坡河道2850亩,耕地面积2650亩,耕地中1291.24亩口粮地及自留地落实到户,591.37亩退耕还林,337.82亩由9个种粮大户经营,2011年11月基建规模为110亩的核桃树基地1个。全村446户,总人口1500人。劳动力总数900人,其中男劳力500人。女劳力400人。现有集体企业3个,平定县腾达化工厂,主导产品二硫化碳;平定县平阳棉织厂,主导产品棉布;平定县盛民养殖有限公司于2008年9月份投产,投资450万元,年出栏商品猪1万余头,销售收入1200万元。全村现有党员76人,支村两委机构成员9人,2012年社会经济总收入7931万元,人均纯收入8740元。上马郡头村交通便利,两个文明建设成绩显著,村民安居乐业,是张庄镇生态文明村。 |
下马郡头村 |
下马郡头村位于平定县南部,南接昔阳县,距离县城16公里,207国道横穿下马郡头村,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在籍户数880户,总人口2260人,劳动力820人。全村总面积6.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00亩,近年来,村支两委班子紧密团结,共谋发展,打造了“种,养,商,外出务工”的块状经济模式。2012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368万元,人均纯收入8459元. |
神峪村 |
张庄镇神峪村位于平定县城东部,综地面积11380亩,村占地面积588亩,耕地面积1807亩,粮食面积1807亩,粮食总产量60万公斤,总人口1505人,458户,其中农业人口1505人,劳动力808人,外出劳动力398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86元。村内有小学(一至六年级)一所,共有学生120多人,卫生所两所,农家店一个,石灰厂两个,石厂一个。 |
桃叶坡村 |
张庄镇桃叶坡村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距离张庄镇2.5公里。南邻上下马坊,西邻张庄村,东邻郭家山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现有农户591户。总人口数1438人。劳动力672人。2012年经济总收入2690万元,人均收入8159元。 |
石洼村 |
石洼村位于平定县东南部,距离张庄镇2.5公里,跟昔阳县石坪村交界,西邻土岭头村,东邻郭家山村,全村总面积约为3700亩,耕地面积为1386木,户数347户,总人口839人,劳力410余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45万元,人均纯收入7725元。 |
井芝峪村 |
井芝峪村全村231户,556口人,总耕地面积791亩,其中粮田791亩,退耕还林666亩。全村劳动力258人,其中男142人。经济总收入764万元,人均纯收入7303元。井芝峪村五任何矿产资源,地理位置偏僻,是全县较为贫困村之一。 |
南后峪村 |
平定县张庄镇南后峪村位于县城南部23公里处,毗邻风景名胜药林寺,青山环绕,绿树成荫,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村405户1085人,其中农户347户,非农户24户,劳动力760人。全村耕地总面积1472亩,2012年年总收入2029万元,人均纯收入8744元。改革开放以来,村集体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狠抓农林业,兴建300亩果品经济林;90年代大搞规模养殖业,新建万只鸡场和千头猪场;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村支两委认真调研市场形势,果断决定大力推动以药林寺森林公园为主体的旅游业,拉动全村经济的再一次腾飞。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村民们从根本上达到了梦寐以求得生活目标,过上了吃水不用挑,叫人不用跑,电视不用调,行路不泥脚的小康型生活。目前,支、村两委班子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正在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