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阳泉 >> 平定县 >> 娘子关镇 >> 西塔堰村

西塔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塔堰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塔堰村简介

  西塔堰村概况
  娘子关镇西塔堰村位于平定县娘子关镇西五公里处,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0亩,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300户,896口人,石太线与白娘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2010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迅速推进,西塔堰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美化、净化、亮化、硬化、绿化为标准,全面系统的实施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
  “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面对国家确定山西资源转型的历史机遇,西塔堰村将加快发展,已百倍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争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生态文明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321106 045000 -- 查看 西塔堰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塔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塔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磨河滩村

  磨河滩村概况   磨河滩村地处娘子关腹地,是娘子关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之中心,阳井公路、石太铁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辖三区两片(绿苑小区、集贸小区、粮站小区、上河滩片、下河滩片),全村375户,现有人口1062人,党员41名,耕地120亩,宜林地580亩,村民代表19名,2010年人均纯收入6664元。   近年来,磨河滩村在村、支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先后被授予“小城镇建设先进集体”、“文明生态示范村”、“红旗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背峪村

  背峪村概况   背峪村位于娘子关镇府西南14公里处,东邻西武庄、西塔堰,西接巨城镇偏壤村、前壤村,南至下盘石村界,北连下董寨村。全村总面积2.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1亩。全村有46户,110口人。村民主要有任、武两大姓,另有王、郗、李、康等姓。   村内二月十九有菩萨庙,六月初八有黑龙庙,届时村民烧香纸供奉,祈求风调雨顺,出入平安。   背峪村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故名“背峪”。背峪村曾属西武庄村的一个自然村,1962年,正式划分为行政村。   背峪村山上全是灌木丛林,有一定储量的铝矾土资源。   近年来,村民的用水、交通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村内有卫生所一个。   

西武庄村

  西武庄村坐落在娘子关镇西部,白娘公路旁,北接背峪村,南与大社村接壤,西接下盘石村,东至东五庄村相邻,村域面积450亩,村居区沿河而落,在村前有桃河经过,水域面积已很宽广全村共有农户243户,总人口707人,其中农业人口687人,非农业人口20人,全村劳动力总数450人,从事农业生产的230人,从事工业的50人,外出打工的170人,其中城镇范围内外出劳动力40人。   西武庄村的农业产业主要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全村耕地面积625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500亩,占到耕地的80%,其余20%是谷子、高粱。2010年种植业总收入7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75%。全村主要从事畜牧业的有3户,畜牧业总收入3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15%。   

东五庄村

  东五庄村概况   东五庄位于娘子关镇西8公里处,桃河东岸。全村人口469人,面积5328亩,耕地887亩。种植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兼种小杂粮。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靠外出打工。   

程家村

  程家村概况   娘子关镇程家村位于平定县娘子关镇西7公里处,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0亩,全村5个村民小组,310户,788口人,石太铁路穿村而过,白娘路环村而行,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民风淳朴,资源丰富,有着广泛的的发展前景。   2010年,随着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步伐,全村因地制宜,科学安排,以亮化、硬化、绿化、美化为标准,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和谐新农村的创建活动。   全村党员干部以转型发展为契机,科学统筹,因地制宜地开拓创新,力争将程家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东塔堰村

  娘子关镇东塔堰村位于娘子关镇西南4.5公里处,石太铁路、白娘公路从村旁盘旋而过,交通便利,距程家火车站1.5公里,紧临桃河岸边,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全村共有人口455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7%,属于农业村,全村总面积约6655.95亩,耕地747.45亩,人均耕地1.64亩,大部分村民靠务农为生,现有部分养殖业兴起(养猪、养兔),将会成为东塔堰村的支柱产业。    东塔堰村与磨河滩村、背峪村、西武庄村、东五庄村、程家村、西塔堰村、新关村、旧关村、贤沟村、大社村、坡底村、吊沟村、河北村、娘子关村、关沟村、上董寨村、下董寨村、金窝庄村、三星村、井沟村、罗家庄村、逥城寺村、城西村相邻。  

西塔堰村

  西塔堰村概况   娘子关镇西塔堰村位于平定县娘子关镇西五公里处,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0亩,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300户,896口人,石太线与白娘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2010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迅速推进,西塔堰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美化、净化、亮化、硬化、绿化为标准,全面系统的实施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   “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面对国家确定山西资源转型的历史机遇,西塔堰村将加快发展,已百倍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争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生态文明村。   

新关村

  新关村概况   新关村位于平定县城东的35公里处,全村共有近200户,730多口人,共有耕地350亩,人均耕地0.48亩。在未修建高速公路之前(1993年之前),新关村有土地669亩,人均近一亩。省委省政府为了发展山西经济,在1993年修建了高速公路,修建期间征用了280多亩土地,后来的娘子关提水工程、乡办企业征用土地70多亩,三项工程合起来共征用土地350多亩,占全村原有土地面积的1/2还多。因此,现在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半亩。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村民逐渐脱贫致富。   新关村主要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一、旅游业   2000年新关村成立了“平定县固关长城旅游景区开发处”,主要以开发旅游资源、接待游览者、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为主,经过几年的开发,恢复了南北两段长城5公里,并修复了关楼、药楼、瓮城、衙门、西峰古寺等古建筑,又新建了服务楼、旅游停车场、百家碑廊等服务设施及景点,每年接待大量中外游客,从而带动了一方旅游产业。在企业接待游客的同时,村民为了增加收入,有的搞旅游工艺品,有的搞本地农产品加工,还有的为游客提供餐饮等服务。随着景区的不断完善,旅游业的不断繁荣,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旅游产业所带来的效益已超过100万元。   二、汽车运输业   新关村处于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处,是山西省的东大门,307国道和太旧高速公路跨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依靠这个交通优势,在村委会的指导下,许多村民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购置运输车辆从事运输行业。现在全村共有运输车辆60部,大部分的人靠养车跑运输为生,从业人员超过200人。每年仅运输收入一项就超过800万元。   三、其他产业   随着旅游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一些其他产业的形成,诸如餐饮业、零售业、汽车修理服务业等。这些行业的兴起,填补了旅游业和汽车运输业所留下的空白,并为这些支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旧关村

  旧关村概况   娘子关镇旧关村地处太行山中段,又名故关,历史上称为井陉关,井陉口土门关是著名的险关要隘,晋冀咽喉和通京大道,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据记载,战国汉初三年,韩信下赵加固重修易名旧关,距今两千余年,历史悠久,古老文明,而今307国道与太旧高速路绕村而过,交通便利,这里民风淳朴,信息灵通,发展边贸有着广阔前景,这里更是我省物流的重要通道。   旧关村总面积为11624.7亩,全村共625户,人口1752人,耕地面积1394亩,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起了汽车加油站,兴建了两处村卫生所,农家店10余个,特别是第三产业有了较大发展,现有汽车50多部,农用车20多部,汽修厂8处,餐饮服务10余家。   党的政策暖人心,-以来,全村干群一心,齐心协力,正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拼搏。   

贤沟村

  贤沟村基本情况   贤沟村坐落在娘子关镇东北部,距镇政府25公里,全村人口132人,5个党员,50个劳动力。分别居住在七个自然村庄。支部委员会由3人组成,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全村总面积9000余亩,种植经济林200亩粮食种植340亩。2010年人均总收入3600元。   

大社村

  大社村概况   大社村坐落在娘子关镇西部,白娘线公路旁,西接下盘石村,北与西武装村接壤,西接下盘石村,东与东五庄村相邻,村域面积450亩,在村前有桃河经过,水域面积已很宽广,全村有农户43户,总人口217人,其中农业人口197人,非农业人口20人,全村劳动力总数50人,从事农业生产的30人,从事工业的8人,外出打工的12人,其中城镇范围内外出劳动力9人。大社村的农业产业主要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全村粮田面积275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30亩,占到粮田面积的80%,其余20%是谷子、高粱等。2010年种植业总收入4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75%,全村主要从事畜牧业的有3户,畜牧业总收入15万元,占农业   总收入的15%。   

坡底村

  坡底村为娘子关镇所辖行政村之一,位于平定县城东部43公里处,地处晋、冀两省交界,是山西省的东大门。有温河、省道315(阳井公路)从西向东穿村而过,距307国道、太旧高速公路12公里,向东1公里为石太铁路线娘子关车站,村地理位置险要,交通极为便利。   坡底村现有人口1750人,701户,村域面积8.4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及公共设施占地面积1100多亩,耕地面积850亩。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产、生猪养殖,村现有鱼塘130余亩,净水面75亩,主要养殖有罗非鱼、鲟鱼等品种,年产量达100余万斤,水产品销往周边省、市及北京、天津等地。   

吊沟村

  吊沟村概况   娘子关镇吊沟村地处娘子关镇北部山区,距镇区12公里,全村总面积8239亩,耕地面积116亩,全村总户数95户,人口220人,其中外出劳务80人,全村无任何厂矿企业,粮食种植收入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2006年至今绿化荒山1000亩,现已初见成效,成立了红宏利花椒合作社,依靠山区自然优势,大力发展花椒种植,打造了娘子关红山椒品牌,今后,我们以-十七届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河北村

  河北村概况   河北村位于娘子关镇北1.5公里处,依山傍水,全村259户,1200口人,土地388亩,种植业和养殖业为河北村的主要产业,村里有养鱼场三个、鸭场一个、猪场一个是养殖业的主导产业,种植业以玉米,小麦种植为主,安置村劳动力的60%,40%劳动力外出务工。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完成了村户户通道路硬化,并配套了路灯照明,村边街道设置栏杆,实现了硬化、美化、亮化,完善了供水和排水设施,使村容村貌有了极大的改观。2010年在工程施工中,河北村意外发掘出一处溶洞,并上报有关部门,现正积极进行挖掘开发,力争为娘子关旅游再添光彩。   今后,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娘子关镇旅游发展为锲机,大力开发河北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旅游事业能成为河北村新型的产业支柱。   

娘子关村

  娘子关村概况   娘子关村位于平定县城东,地处晋冀两省交界。背靠群峦,雄踞险隘,襟山带水,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晋冀通衢,商贸集散地,更是景色迷人的旅游胜地。这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素有万里长城第九关和北国小江南之称。自然景色秀丽,田园风光迷人,关塞文化独特,民俗风情灵性,文化底蕴淳厚。被我省授予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A级景区。娘子关村拥有居民2020人,耕地639.52亩,有企业单位3个,其中石灰氮厂、轻钙厂转入私营制,景区开发中心为集体所有,村民养殖业有梅花鹿厂和鸭厂,新筹建俄罗斯鲟鱼养殖厂一处。   

关沟村

  关沟村概况   关沟村位于平定县娘子关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苇旧公路3km+5km处,全村有67户,240口人,整半劳力100个,总面积6075亩,其中耕地300亩(旱地),退耕还林地32亩,居民点52亩,国有矿建用地26亩,宜林地3045亩,荒山荒地2402亩,其它218亩。   关沟村有党员10名(1名村官),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关沟村地处山区,无矿山资源,无集体企业,集体无经济收入。无自来水源,人畜吃水全靠天雨。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经营运输业及外出打工。   

上董寨村

  上董寨村概况   上董寨村位于娘子关镇西北部,北接岔口乡,南与背峪接壤,西接巨城镇会里村,东靠下东寨村,距镇中心10公里,阳井线从村前经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农户320户,总人口788人,其中农业人口773人,非农业人口15人。2010年上董寨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目标,积极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团结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和计划,并且在工作中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了解了许多以前不了解的情况,加深了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   

下董寨村

  下董寨村概况   娘子关镇下董寨村位于娘子关西6公里处,温河流域的下游,村总面积为12.1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80米,村庄占地256.5亩,耕地面积1763亩,其中:水地300亩。现有住户389户,人口989人,现有基本设施学校,卫生所,农家店,饭店,健身场地齐全。   在村西温河峡谷段,建有容积为270万立方米的温河水库一座,并开区3000米,保障了村北山300亩水地的灌溉用水,村西大桥下有深井一个,村民每户都实现了旱井自来化供水,并达到了安全用水要求。   下董寨村交通便利,阳井线公路穿村而过,运输业较为发达,现有汽车运输队三个,修理部两个,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村民们在政府阳光政策的指引下,先后建立了复兴生态养殖合作社,养兔场,5000只养鸡场一个,合资经营万通石材厂一个,大大地增加了村民经济收入和改善了就业难的问题。   下董寨村历史文化悠久,据记载当年三国时董卓就在此屯兵,村内突兀奇险的龙潭景观绵延数公里,村中古庙成群,更有被列为重点保护的300米古街道,正在被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下董寨元宵节跑马活动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在-以来,全村干群齐心协力,共图发展,为建设一个美好的新农村努力奋斗。   

金窝庄村

  金窝庄村概况   金窝庄村位于平定县娘子关镇东北部,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420亩,全村3个村民小组,143户,358口人,共有党员28名,这里民风淳朴,资源丰富,有着广泛的的发展前景。   2010年,随着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步伐,全村共同努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业事业,全村目前已建成120亩苗木基地一处,同时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有效地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科学安排,以亮化、硬化、绿化、美化为标准,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和谐新农村的创建活动。   全村党员干部以转型发展为契机,科学统筹,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力争将金窝庄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三星村

  三星村概况   三星村位于平定县东部娘子关镇北公里,全村85户,农业人口182人,总占地面积8900亩,耕地面积385亩,实际可耕种面积360亩,村庄占地面积150亩,劳动力74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40人,村里从事种植业及闲散劳力34人。三星村辖两个自然村,无任何工矿企业,村民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个体等来增加农民收入,村有卫生所一个,无学校,村里70%的街道已硬化。2009年进行了封山育林绿化工程,现已初见成效,2010年投资30余万元修建蓄水池三个、水洞两个,是村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得到了保障。   三星村地处深山,环境优雅,闻名遐迩的张果老洞旧座落在此处,一年四季游人不断,为配合娘子关镇大力开发旅游产业的目标,三星村又投资修缮了张果老洞的上山石阶及山门,并增设洞内灯光设施,使张果老洞成为娘子关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景点。   今后,我们要以-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娘子关镇旅游开发为动力,大力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为旅游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井沟村

  井沟村概况   井沟村位于娘子关镇东北部山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5亩,实用面积410亩,全村辖六个自然村,50户,165人,党员6人。全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   近年来,井沟村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经济富村、生态美村、和谐新村”战略,充分发挥山区的自然条件和区位特点,成立了宏利花椒合作社,采取公司加农户、农户联基地的模式,建成了万亩花椒生产基地,创出了“娘子关红山椒”这一拳头品牌,并成为阳泉市场的紧俏产品。花椒产业目前已成为全村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今后,井沟村将继续秉承“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罗家庄村

  罗家庄村简介   娘子关镇罗家庄村地处娘子关镇北部,距镇区10公里,距平定县城60公里,全村60户,人口130人,其中:外出劳务50人,全村总面积6247亩,耕地230亩,可绿化荒山面积4000余亩,全村无任何厂矿企业,粮食种植收入为主要经济收入。   2006年至今绿化荒山800亩,现已初见成效,今后,我们以-十七届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快荒山绿化步伐,为娘子关的旅游事业添绿增彩。   

逥城寺村

  逥城寺村概况   逥城寺村位于娘子关镇东北部山区,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亩,实用面积270亩,全村50户,人口108人,党员12人,全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   近年来,逥城寺村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经济富村,生态美村,和谐新村”战略,充分发挥山区的自然条件和区位特点,成立了宏利花椒合作社,采取公司加农户,农户联基地的模式,和相邻村共建成了万亩花椒生产基地,创出了“娘子关红山椒”这一拳头品牌,并成为阳泉市场的紧俏产品,花椒产业目前以成为全村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今后,逥城寺村将继续秉承“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城西村

  城西村概况   城西村位于娘子关镇西一公里处,面积14.8平方公里,耕地850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450户,1470口人,东频桃河与风景秀美的娘子关接壤,北抵坡底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城西村努力开发利用山区资源优势,走“企业兴村,产业富民”的经济发展道路,实施“建设秀美山村,打造文明新村”的发展措施。全村共有企业3家,同时大力推进旅游业:复修后的老君庙、重新彩绘的古戏台,古色古香的城西乐楼,历史遗址承天军城都显示出城西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随着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开展,紧密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因地制宜,科学安排,从高起点规划,以高质量建设为要求,以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硬化为标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措施,全面系统地实施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达到经济稳定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充实,生存环境良好。广播电视通视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五保户供养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临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城西村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豪迈的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奋进。   


西塔堰村特产大全




西塔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