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镇北村地处盂县县城中心,北临金龙街,南靠东关街,是典型的城中村,一直处于盂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北村居民区占地面积600余亩,耕地面积650亩,现有常住人口60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670人。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支两委领导班子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北村人均收入为6600多元,北村村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村组公路硬化率达到100%,水利设施完备,教育、文化活动设施完善,在关注民生的前提下,关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五保、低保等惠农政策在北村村得到充分的落实。
在城镇化建设中,北村始终走在前列。北村村致力于转型发展,在不放弃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充分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通过几年的努力,成绩斐然,集体、私营经济稳步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业,龙泉苑小区项目成为标杆项目,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必将创造一个新型的金龙街商业圈。
在党建工作上,北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精诚协作,锐意进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基础,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狠抓党员干部教育,民主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北村村将进一步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北村村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宜商宜居、和谐安乐、稳定繁荣、整洁富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322100 | 045000 | -- | 查看 北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上南庄村 |
秀水镇上南庄村位于县城南4公里处,紧邻县城运煤专线,全村共有240户,690人,其中党员29人,是县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村里现有养猪专业合作社,蝴蝶加工厂,村民多以车辆运煤挣钱为主要经济来源,新班子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村级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全体村民正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十二五,建设新农村。 |
秀水村 |
秀水村位于盂县城东,交通便利,是典型的城中村。全村共有253户696人,“两委”干部13人,党员14人(其中女党员两名),村民代表14人,民主理财小组一个3人。 近年来,秀水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致力增加群众收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村庄治理上,新修了村内所有道路共14条11公里,开挖下水道3000米,整治坑塘4个,栽植各类风景树木800株;在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上,先后修建村民小康住宅60套,解决村民住房困难户;切实改进村级办公场所建设,投资60余万元新建520平方米集“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计划生育室、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标准化村级组织场所;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机遇,用足用活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逐年提高村民的福利待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秀水村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拉近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而且让群众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也让秀水村的村民更加的团结,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秀水村的未来将更加繁荣美好! |
东园村 |
东园村简介 盂县秀水镇东园村位于县城东城区全村2530余人面积约2平方公里。 东园村地理位置优越,北辖金龙街、南邻二级公路、西接县城繁华商业区、村东水神山路纵贯美丽的秀水河自西向东,从村中流过,沿河两岸,田园成片,成绿树成荫,似景飘香,五谷丰登,东园村历来是我县的蔬菜种植基地,历史上为我县的菜篮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我县城市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东园村已被划为城中村,东园村正按照县城规划的宏伟蓝图在发展,在建设。 |
北关村 |
秀水镇北关村现有930户,2311口人,耕地面积1300亩,已全部栽种核桃树,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670万元,人均总收入7927元。 北关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北关村现任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奋发向上,结合北关村的实际情况,依据上级各项优惠政策,围绕镇党委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北关村双千亩核桃种植园。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断完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 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大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日益高涨。 近几年,在秀水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两委班子的带头领导下,村内环境逐年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在今后,北关村还将继续努力,使老百姓获得更大的福利,早日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 |
西关村 |
秀水镇西关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现有610户,总人口1580人,村党总支下设1个支部,5个党小组。中共党员57人,其中女党员9人。土地面积670余亩,个体工商户63家。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新实惠。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村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面建立了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校舍维修的保障机制,在全县率先实现学杂费的减免。二是大力发展公共卫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建立新型医疗配置体系,解决农民看病难,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互助体系,解决村民看病贵的新路子,村民看病除合作医疗报销外的按50—70%给予报销,医疗覆盖率达100%。三是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政府就业基金,组织就业培训,劳务输出,全村新增就业377人,103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安排就业。100余困难人口得到政府救济和生活补贴,年满60周岁的村民集体发放退休金平均500元以上。“三节”每个村民每个节日发放350元的现金或物质。全村村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四是社会稳定。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解决机制,有专班专人负责。成立了治安联防队,队员日夜巡逻,无治安案件,群众安全感增强。民事调解及时有效,有专人的民事调解队伍,村无非正常死亡。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 |
南关村 |
秀水镇南关村位于县政府南,全村900户,2600人,耕地面积1100亩,党员70人(女11人),2010年全村收入1.4亿元,人均收入7500人。 南关村靠近县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对发展经济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南靠二级公路和太阳高速公路出口,交通方便。近年来,村支两委加大了投资力度,改善了投资环境,户户通了水泥路,加强了水利设施的完善。规划了2011-2015年的经济发展,准备旧村改造,预计投资五亿元,安排户数380户,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引进外资3亿元,自筹资金2亿元,南关村全体村民欢迎有识之士投资落户。 |
水泉村 |
盂县秀水镇水泉村是典型的城中村,现有在籍村民205户,530人,常住人口1500余人,其中党员25人,支委、村委各3人,大学生村官2人,耕地300余亩。截止2010年底,全村固定资产近1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7550余元。 近年来,水泉村多次被评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红旗村、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先进村。特别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推行,水泉村全体党员紧抓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心声、寻找解决办法,得到了群众的好评。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我们认识到,水泉村能够获得这些荣誉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村领导班子在农村廉政建设以及民主科学管理方面的努力,我们也总结出了一系列好的工作方法: 一是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做起,构建农村干部依规办事长效机制。 二是从群众想做难做的事情做起,构建干工程办实事促发展长效机制。 三是从反腐倡廉治本做起,构建党员干部素质提升长效机制。 四是从预防腐败的源头抓起,构建干部干净干事长效机制。 五是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民主管理机制。 我们不但维护了群众的利益、转变了干部作风,同时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发展。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充分利用城中村的优势,利用住宅楼底层商铺为平台,利用股份制形式,由全体村民入股,参股村民参与经营分红,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好的方法只有坚定不移的落到实处、严格执行才能生效,我们领导班子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行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要做到: 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抓好农村廉政建设,紧密联系群众开展农廉工作,为推动“4+2”工作法有效开展、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
南坪村 |
南坪村简介 秀水镇南坪村位于盂县县城金龙大街一百米处,全村共有农业人口1000人,常住人口1550人,共计约550户,耕地面积1200亩,全村总面积1800亩,东临水泉村,西南与北关村接壤,北面与北庄村近临。在2009年,南坪村被盂县规划局定为城中村。 |
水车湾村 |
盂县秀水镇水车湾村位于城南1公里处,现有125户,农业人口275人,党员14人,地面积173.3亩。水车湾村以种植蔬菜为主,玉米为辅。近年来,水车湾村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已基本建成以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新格局。2010年水车湾村农业收入50万元,人均收入5000元。 |
小横沟村 |
秀水镇小横沟村地处城南一公里处盂寿路旁,全村532人,户数200户。2010年人均收入7700元。土地464亩,总收入770万。 |
东兰村 |
秀水镇东兰村位于盂寿路县城南2.5公里处,全村总居住人口73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528人,现有耕地540亩,全村总面积455.400平方米。 村设立小学校一处,班级一至六年级,另加幼儿班教师9人。 医疗卫生院一处,目前医务人员1名。 水净化设备厂一处,专职监护人员1名。 两委办公室下设“一站一场两室”文化站、体育场、棋牌室、图书阅览室。“一厅一部两专栏”演唱厅、俱乐部、基层组织建设专栏、四议两公开专栏。各种档案专柜若干:土地管理专柜、综合治理专柜、养老保险专柜、医疗保险专柜、林权制度改革等专柜。 |
中兰村 |
盂县秀水镇中兰村位于城南3公里处,居东兰村西兰村之中,京昆高速贯村而过,交通非常便利。现有264户,总人口781人,党员19人,耕地面积749亩。近年来,中兰村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已基本建成以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
泥河村 |
泥河村共有347户,962口人,其中党员28人,两委班子共有8人。村里的经济收入主要以开办联系煤矿为主(去年已经关闭)。 投资173万元新建的学校,已于2009年11月1日竣工,师生们已迁入新校园;确定的13户危房改造已进行全部完工。而且在去年封冻前全部入住;今年年初开工的新农村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80户居民已迁入新居;以村中河道改造为中心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也已完工。 |
下南庄村 |
秀水镇下南庄村位于县城南部,紧靠秀水河畔,距县城3.5公里,平阳高速、京昆高速途径下南庄村,极大的方便了与外界的交流。全村总户数206户,总人口620人,耕地面积790亩。全村共有党员23人,村支两委成员4人。 按照市县建设生态文明村的总体安排部署,村党支部,村委会紧紧围绕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有关体系标准,做了全面的规划设计,积极实施工程建设。到目前为止,工程进展顺利,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现将下南庄村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调查结果做如下介绍: 继去年以来,下南庄村在过去的基础上,共投资160万元,有声有色的开展了道路的硬化、路旁以及山坡等的绿化、村子环境的净化工作,其中投资15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7千米,投资10万元实施村内绿化工程,共栽植塔松、杨树、柳树等3000余颗,花草若干。修建公共垃圾池2处,并组建了专业的环卫保洁队伍,定期清扫倾倒垃圾。现在,下南庄村拥有林木数量228000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7%,人均占有林木520株。到目前为止硬化、绿化、净化基本实现,达到了市县要求的标准。 |
南村村 |
南村位于秀水镇东南、县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典型的“资源型城中村”。全村共有720户,村民2110人,共有党员57人,耕地面积1118亩。一直以来,南村始终坚持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共同富裕为目标,逐步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农、工、商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全村共有集体村办企业8个,分别是煤矿、耐火厂、化工厂、商场、农场、供水站、富春园经济发展区、盂县城东综合批发市场。 南村作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从2005年开始,就确立了建立民主、清廉、富裕、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围绕“目标共创、制度共建、资源共管、利益共享”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利用资源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依靠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走上了民主、清廉、富裕、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2010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1.3亿元,全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7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542元。 今天的南村,经济发达、人民富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村里一片和谐景象。二十一世纪,给南村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南村人将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优势,为南村创造新的文明、新的辉煌。 |
南庄沟村 |
耕地面积174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0亩,46户,158口人,2010年人均收入6000余元,是一个土地较少的种植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赖农业。 |
秦村村 |
秀水镇秦村位于城东南1公里处,256户,657人,耕地面积45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2006年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严格贯彻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斥资300余万元铺设户通路3.5公里,绿化面积达到2000平米,新建村民住宅小区一处,新建村委会办公楼,新建文化广场一处,大力发展扶持村民种植、养殖和绿态农业工程。 |
姜村村 |
秀水镇姜村现有140户,368人,耕地面积606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47万元,人均收入7416元。 |
刘村村 |
秀水镇刘村位于县城东南的1.5公里处,150户,365人,耕地面积76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2006年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严格贯彻实施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斥资500余万元铺设户通路3公里,绿化面积达到平米,新建景点龙山公园一处,新建村委会办公楼,新建文化广场一处,天然气入户工程,大力发展扶持村民种植、养殖和绿色生态农业工程。 |
贺村村 |
秀水镇贺村有农业人口630人,农户有360户,耕地面积1103亩,党员有14人,在校学生58人。 |
西白水村 |
西白水村位于盂县县城西部,离城中心约5里处。西白水村有居民536户,1376人。有1500多亩耕地,土地比较贫瘠,农作物主要是玉米。西白水村的村民除土地收入外,主要靠打临时工获得收入。 |
南白水村 |
南白水村位于县城西1公里处,东临东白水村,北挨西白水村,西靠斜坪山。全村总户数306户,总人口1100人,耕地面积1080亩。全村村支两委成员共9人,党员27人,村民代表12人。全村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业与外出务工。 |
东城武村 |
东城武村位于盂县城东,交通便利,紧邻双阳线和铁路,是典型的城中村。全村共有2300多人,“两委”干部10人,党员65人,村民代表20人,民主理财小组一个3人。 近年来,东城武村发展迅速,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加群众收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村内新修了村内所有道路,开挖下水道,建设了新的村委,以及栽植各类风景树木上千株;在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上,修建村民小康住宅,解决村民住房困难户和拆迁户;切实改进村级办公场所建设,投资新建“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计划生育室、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标准化村级组织场所;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东城武村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拉近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而且让群众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也让东城村的村民更加的相信在村委以及乡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努力下,东城武村减快速提前过上富足优越的新农村现代化村! |
西城武村 |
西城武村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村占地面积200余亩、耕地面积1800亩、荒山面积2000亩,全村总户数560户,人口1700余人,有党员42名。 全年总收入10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3500元。西城武村盛产玉米土豆,畜牧业以养猪、养牛、养鸡为主。交通便利。新建铁路途经西城武村。 |
北庄村 |
秀水镇北庄位于县城以北1.5公里处,全村共有456户,1510人,耕地面积2640亩。2010年人均收入7400元,村内共有党员36人,两委干部6名,北庄村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果品生产是特色产业,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栽植-枣300亩,优质核桃500亩,是我县远近闻名的果品之乡。北庄村距阳泉北站0.5公里,双沿线绕村而过,交通便利,是城中城之一。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北庄村地质灾害治理避让工程全面启动,不久的将来一座美丽的新村将拔地而起。 |
东寨村 |
秀水镇东寨村位于县城北约1.5公里处,北依高神山,南临双沿线,东靠阳泉北站,西接阳石线,是典型的新农业村。全村共有238户,人口738人,土地1024亩,现有党员22人。 |
北村村 |
秀水镇北村地处盂县县城中心,北临金龙街,南靠东关街,是典型的城中村,一直处于盂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北村居民区占地面积600余亩,耕地面积650亩,现有常住人口60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670人。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支两委领导班子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北村人均收入为6600多元,北村村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村组公路硬化率达到100%,水利设施完备,教育、文化活动设施完善,在关注民生的前提下,关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五保、低保等惠农政策在北村村得到充分的落实。 在城镇化建设中,北村始终走在前列。北村村致力于转型发展,在不放弃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充分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通过几年的努力,成绩斐然,集体、私营经济稳步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业,龙泉苑小区项目成为标杆项目,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必将创造一个新型的金龙街商业圈。 在党建工作上,北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精诚协作,锐意进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基础,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狠抓党员干部教育,民主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北村村将进一步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北村村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宜商宜居、和谐安乐、稳定繁荣、整洁富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西兰村 |
西兰村位于距盂县县城南2公里处,共有417户,1210人,其中有党员41名;五保户有9户,低保30户;耕地面积1232亩,主要农作物是玉米,2010年粮食产量为420吨;养殖户有6户,其中养猪户4户,共养猪三百多头,养羊2户,共养羊约二百只;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6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7349元;全部村民均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情况良好,村办小学和幼儿园各一所,幼儿园设小班、大班,小学设1~6年级,现共有老师19名,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