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家坪村位于东梁乡的最东部,距县城22公里,距乡政府12公里,由杀虎、西沟、西寺、东寺四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属东梁乡政府管辖。
寺家坪坐落于管头山顶上,属高寒山区,牧坡很广,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全村共212户人,人口645口人,耕地面积1170亩。寺家坪村主要以山药、莜麦、荞麦,苦荞、豆类、谷子为主要特产,全村劳动力256人,粮食总产量275吨。全村总收入385万元,人均纯收入4140元。
省道双阳公路和京昆高速沿4个自然村通过,交通十分便利,伏天无酷暑,是避暑的好地方。村集体投资全村安上了路灯,水利局和村共同投资建水塔,准备给村民安装自来水,今年计划把全村的出村路硬化,使村民和城里人过上一样的生活,寺家坪村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愿有志之士来寺家坪村投资,我们给予大力支持。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322205 | 045000 | -- | 查看 寺家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梁村 |
东梁村是东梁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3公里、459户、人口1523人,耕地面积4699亩,其中坡地1127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4%。全村总劳力450个,东梁村以农业为支柱产业,主要种植:谷子、玉米、山药、豆类等,2010年粮食总产量105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7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2元。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来按照县委和乡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成立了领导组,做实了基础工作,营造了气氛,大胆实践运用。目前,全村和谐经济发展见到了明显实效。 |
辛庄村 |
辛庄村位于东梁乡东2.5公里处,紧靠双阳公路,交通便利。现有人口765人、247户,耕地面积4300亩,全村以种植业为主,晚季西瓜、马铃薯为辛庄村特色产业,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5元。辛庄村无工付企业,是西部地区典型的纯农业村。 |
西梁村 |
东梁乡西梁村位于东梁乡西1公里处,濒临盂太公路、太阳高速,交通便利;总面积19、8平方公里,耕地5673亩,总人口1390人,户数475户,年人均纯收入4496元;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体产业。盛产玉米、土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万寿菊种植、西瓜种植勃然兴起。谷子、小豆、荞麦等优质小杂粮生产加工业初具规模。交通运输业、外出务工等非农产业逐年增强。畜牧业跨越零散小型经营,向规模化迅猛发展。在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指引下,西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建设美丽的家园。 |
小湖村 |
东梁乡小湖村位于盂县西部,距离县城25公里,距东粱乡5公里,314省道北侧,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户数417户;总人口1100人;总耕地面积4532亩。村民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副,同时兼营运输业。村特产有土豆、反季节西瓜、茴子白等。特色农业为万寿菊。农业经济总收入330万元;养殖收入60万元;交通运输业收入40万元;全村经济总收入430万元,人均4376元,全村支柱产业为农业。 2007年投资8万元绿化了村庄环境。2008年投资125万元新建了900平米小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投资15万元打深井一眼:投资5万元在全村主街道安装了路灯:投资57万元硬化了4.7公里的通村公里和街道。2009年投资25万元建成了桔杆成型加工厂。2010年投资29万元新建了组织阵地:投资21万元扩建了文体活动中心。累计投资10万元解决和改善了4户五保、和困难户的住房:投资1万元组建了拥有35多名队员的锣鼓队、秧歌队。目前全村共有运输半挂车60余辆:轿车80辆,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都得到明显的提高。为继续繁荣和发展村民的文化生活,2011年小湖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准备新建舞台一座。 在新型和大型农机俱日益发展的今天为了便于村民农田作业不受阻,村支两委准备在开春后,对村通向基本农田的各条道路进行整修与扩展。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廉政建设为先导,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良好局面。2006、2008年连续两次被县评为“新农村建设红旗村”2009、2010年被县评为“红旗村”2011年被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
石窖村 |
石窖村属东梁乡一个行政村,距东梁乡政府以东14公里,全村现有人口251人,耕地面积77公顷。以种植谷子、土豆、以种植小杂粮为主,劳动力80人,2010年粮食总产量90吨,经济总收入210万元,人均收入4104元。 2010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建和谐社会和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解决村民人、畜饮水问题,投资8万余元打了一口大口井缓解了村民的吃水困难的状况。在2011年计划实施照明工程,安装路灯,重新硬化村街道户户通工程,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
南蒋村 |
南蒋村位于阳泉市盂县西部,素有盂县“西大门”之称,全村居住人口1024人,农业人口1000余人,居民户300户,拥有耕地4896亩,人均4.7亩。主要以山药、莜麦、荞麦,苦荞、豆类、谷子为主要特产,全村粮食总产量3182.4吨。全村总收入597万元,人均纯收入4823元。面对一无地下资源,二无地面企业,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支村两委一班人积极发掘农业潜力,充分利用土地肥沃,农村劳动力富裕等优势,实施小杂粮加工和肉驴养殖,以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整体推进南蒋村的全面发展。 南蒋村这几年来,整理街道,安装路灯,建设文体活动中心,新建健身活动场所,使南蒋村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有了较大的进步。 |
河底村 |
河底村是东梁乡政府的一个行政村,位于盂县的西部,距县城30公里,全村共有476人,170余户,劳动力207个,耕地面积99公顷,是一个纯农业村,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土豆和其他杂粮。2010年粮食总产粮23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259万元,农民收入4400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新建两委办公场所和村级文体活动中心。河底村村级办公场所和文体活动中心的建成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界群众的帮助。为村级办公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为村民提供了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平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 |
北蒋村 |
北蒋村位于东梁乡2.5公里处,距双阳古路仅一千米,交通便利,现有人口845人,316户,耕地面积5200亩,以种植业为主,以种植玉米为特产,晚季马铃薯为北蒋村特色产业,全年总产量为1474吨。全年总收入535万元,人均纯收入4320元。北蒋村无工副企业,是我县西部地区典型农业村。 近几年来,乡党委乡政府正确领导下,村支两委班子与村民共同努力,团结奋斗,奋力拼搏,建成了文体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改善了村委办公条件,并建起了红白理事会场所,受到了村民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在2012年准备完善户户通工程硬化通村出路,进一步创建文明和谐的新农业,让村民逐步过上幸福美满的好生活。 |
阳平望村 |
阳平望村是东梁乡的一个行政村,距县城25公里,有72户,人口278人。耕地面积520亩,全村总劳力69个,2010年,粮食总产量63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29元。推行“四议两公开”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乡政府的指示精神好和安排部署,成立了领导组,做实基础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大胆实践运用,见到了明显实效。 2010年,村委会投资万元,新建组织阵地、文体活动中心综合办公大楼,改善了办公条件和村民活动场所,受到上级好评。 2011年,党支部、村委会决心借省委、省政府号召的东风,在全村建设户通工程,并美化、绿化村庄,以改善村民的交通和生活条件,使村民心情舒畅搞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赶超红旗村,达到和谐发展,共迈全名小康。 |
温家山村 |
东梁乡温家山村位于盂县城西部,距乡政府约3公里,是全乡海拔最高的地方。全村现有370户,1070口人,党员32人(女党员2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800亩,是典型的纯农业村,主要农业特产有玉米、谷子、土豆、杂粮等,人均收入4290元,全村收入667万元,粮食总产量960吨。 |
寺家坪村 |
寺家坪村位于东梁乡的最东部,距县城22公里,距乡政府12公里,由杀虎、西沟、西寺、东寺四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属东梁乡政府管辖。 寺家坪坐落于管头山顶上,属高寒山区,牧坡很广,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全村共212户人,人口645口人,耕地面积1170亩。寺家坪村主要以山药、莜麦、荞麦,苦荞、豆类、谷子为主要特产,全村劳动力256人,粮食总产量275吨。全村总收入385万元,人均纯收入4140元。 省道双阳公路和京昆高速沿4个自然村通过,交通十分便利,伏天无酷暑,是避暑的好地方。村集体投资全村安上了路灯,水利局和村共同投资建水塔,准备给村民安装自来水,今年计划把全村的出村路硬化,使村民和城里人过上一样的生活,寺家坪村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愿有志之士来寺家坪村投资,我们给予大力支持。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