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村隶属长治市城区常青办事处,位于城乡结合部,东依西一环路,西临西外环路,紫金西街穿村而过,北邻凯丰市场,南与站前路相接,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邱村现有户数380户,人口1800人,耕地面积500余亩,村集体资产总值2060万元,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100万元,集体收入80万元,上交税金35万元,人均收入5800元。村庄总面积1520亩,其中:村庄面积550亩,耕地面积520亩,公益用地:250亩,商业用地:200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将被国家大量征用,邱村作为城中村,依靠农业产业化发展邱村村经济的道路受阻。面对挑战,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所具有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与交通条件,抓住城中村改造的良好契机,把握机遇,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邱村于2008年被区委、区政府列为首批城中村改造试点村,邱村村上报的《长治市邱村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经市政府审定。
在邱村村城中村改造进程中,从规划、项目引进、建设、经营直至管理都紧紧围绕区“就业有渠道、收入又提高、住房有改善、生活有保障”的改造目标,为达到改变邱村现状、提高集体收入、村民得实惠,经济社会全面又好又快发展邱村村将付出不懈的努力!力求将城中村改造工程打造为惠及全体村民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千秋工程!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402009 | 046000 | -- | 查看 邱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长子门村 |
长子门村简介 长子门村地处长治市区西南隅,尧舜时代,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现在的长子县,赴任途中经过此地当地百姓搭建彩门迎送丹朱,故而得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容,长子门已融入城市之中。村东紧临六府塔;南邻近长晋高速南出口;西靠207国道、长治火车站;北邻五一桥。解放西街和长晋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长子门村现有村民960户,总人口3290人,可开发利用的土地600余亩,其中日光大棚140个,以种植各类蔬菜为主。有华南装饰市场、华南纸箱厂和德义兴钢材市场、丰田4S店、鹏骅物流仓储市场等企业。2009年全村总产值9556万元,村集体营业收入160万元,上交税金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543元,村庄占地面积3477亩,其中耕地面积417亩,租赁企业占地面积454亩,公益事业占地176亩。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全力抓好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以钢材市场和仓储市场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农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长子门党总支、村委会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奋力拼搏,积极拓宽引资渠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一致,奋力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总支”“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西南关村 |
西南关村隶属常青街道办事处,位于长治市市区的西南部,俗称“小南关”,曾建有八义楼,并建有城门,通往长治县八义镇,因处在旧城门的西南而得名。 随着城市发展,西南关已融入市区,东邻长陵公路;南与城南生态苑相接,天晚集南路、五针路穿村而过;西邻208国道,北依市区。 西南关村居住人口206户,850人,在册农村户173户,人口731人,党员28名,三委班子成员8人,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9.7岁。村内建有老年活动中心及集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小广场。通村道路已经全部以绿化,绿化面积达34.3%,形成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基本达到园林化村庄的标准。 西南关村土地总面积858亩,其中:村庄占地面积262亩,耕地面积383亩,租赁企业占地110亩,公益事业占地103亩。 西南关村将进一步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大力发展村域经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西南关村建设成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附城村 |
附城村简介 附城村位于长治市城区中西部,总占地面积16.37公顷,现有村民1472人。附城村周边的西一环路、府后西街、城西路均为城市主干道,距火车站仅1.6公里,与位于府后西街北侧的市客运中心,也仅一街之隔,对外交通优势明显。 近年来,附城村在市、区、常青办事处等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理论和“-”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集思广益,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模式,努力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新一届领导班子精心设计了附城村的发展前景,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韩小六同志带领三委人员及全体党员大胆地实施了弃农改商的发展思路,先后在府后西街南侧建设了旭源家居、毅博百货、银丰灯饰三大市场,为附城村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附城村已基本形成了以商贸经营为主的经济格局。 快速的发展,基于团结的领导班子,附城村三委在村民生活环境、综合治安、计生工作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多次获得各级政府的表彰。曾先后荣获“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城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常青计生工作红旗单位”、“城区先进性教育活动模范单位”、“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城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先进村”,并多次被常青评为“红旗党支部”和“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附城村将为上党地区添光加彩! |
邱村村 |
邱村隶属长治市城区常青办事处,位于城乡结合部,东依西一环路,西临西外环路,紫金西街穿村而过,北邻凯丰市场,南与站前路相接,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邱村现有户数380户,人口1800人,耕地面积500余亩,村集体资产总值2060万元,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100万元,集体收入80万元,上交税金35万元,人均收入5800元。村庄总面积1520亩,其中:村庄面积550亩,耕地面积520亩,公益用地:250亩,商业用地:200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将被国家大量征用,邱村作为城中村,依靠农业产业化发展邱村村经济的道路受阻。面对挑战,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所具有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与交通条件,抓住城中村改造的良好契机,把握机遇,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邱村于2008年被区委、区政府列为首批城中村改造试点村,邱村村上报的《长治市邱村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经市政府审定。 在邱村村城中村改造进程中,从规划、项目引进、建设、经营直至管理都紧紧围绕区“就业有渠道、收入又提高、住房有改善、生活有保障”的改造目标,为达到改变邱村现状、提高集体收入、村民得实惠,经济社会全面又好又快发展邱村村将付出不懈的努力!力求将城中村改造工程打造为惠及全体村民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千秋工程! |
紫坊村 |
◇基本概况紫坊村位于长治市主城区,是典型的城中村。南邻长治市客运中心,三纵三横的城市主干道穿村而过。全村面积1.6平方公里,15个村民小组,1464户,5462人。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共有固定党员155名,流动党员24名。 ◇工作理念紫坊党委、村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四宜”城区建设目标及常青街道办事处中心工作,坚持“阳光作业、民主决策、科学执政”,努力创建民主管理促发展型新农村。 ◇经济建设依托紫坊经贸园区,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走出了一条大商贸、大流通、大发展的兴村富民之路。通过自筹建设和招商引资,先后建起了农产品市场、凯丰市场、泰舸汽贸园、物流基地等一批上档次、成规模的专业市场,与紫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为集体经济的五大引擎。2012年全村实现社会总收入15885万元,上缴国家税金45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11749元。 ◇村镇建设积极改善村容村貌,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全面改造村内水网、电网;硬化绿化亮化村庄街道;建成一座全市农村最高标准的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及4处健身广场;兴建了老年公寓;普及了天然气;对学校、市场、办公等场所实行了集中供热,为广大村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 ◇社会保障全面开展社保工作。每年免费为村民办理合作医疗;为60岁以上老人办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按年龄段为村民发放生活补助和养老金;统一发放福利待遇;相继安排失地村民、下岗职工1万余人就业;对考取大中专学生进行奖励。 ◇荣誉称号先后被国务院表彰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村”。 ◇发展目标努力把紫坊建设成为都市商贸村、一流文明村、宽裕型小康村,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蓝图。 |
角沿村 |
角沿村位于长治市紫金西街中段,东邻长治市妇女儿童科教中心,西跨城西路,南接分水岭,北连太行西街。党校路穿村而过,距长治市市委市政府1000余米,距华北最大的八一广场仅800米,地处长治市中心黄金地段,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现有824户,2670人。人均耕地不足0.03亩,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居民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以出租房屋,从事第三产业为其主要经济来源。 角沿村因位于上党古城城墙的西北角而得名。角沿村在1950年—1984年期间与紫坊村、邱村屈家庄属一个行政单位,名为“紫坊菜场”,1984年体制改革后四村分治,角沿成为一个自治的自然村。2007年8月13日常青街道党工委联席会议研究同意,2007年12月15日城区党政联席会议批准,角沿撤村转居。 近年来,角沿两委班子在区委、区政府、常青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团结、稳定、发展、富裕、文明、和谐新角沿”为目标,依托城市创新理念,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主抓手,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居民福利待遇为落脚点,先后建设了角沿粮油市场、角沿再就业服务中心、角沿新花苑小区周转住宅楼、角沿临街商铺,角沿洗车城,先后成立了长治市城区老年大学角沿分校,为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活动平台;成立了长治市城区驿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提升了管理方面的水平;建成了角沿新花苑书店,现藏书10000余册,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闲暇时读书学习的好场所;实现了经济发展创新高,精神生活上档次。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殡葬改革,修建了“玖仙堂”骨灰堂;村民福利从无到有,逐年增长。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比往年提高了近千元。为了角沿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成立了角沿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一亿元,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008年角沿村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被市、区两级政府确定为城中村改造试点村,城中村改造详细规划已被市规划评审委员会予以通过,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已经长治市城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批复,先后出台了首批81户改造安置补偿协议、回迁安置协议等,建成用于拆迁改造的周转房全部投入使用。一大批拆迁户陆续搬入,标志着角沿城中村改造进入实质性阶段。 孤帆迎风能张翼,万木逢春展新姿。随着角沿城改工作有序、有力、又好的推进,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楼下是繁华的商业街区,一个现代化的“角沿”正在向我们款款走来,明天将更美好。 |
南关村 |
南关村地处城市南大门,城郊结合部,华北第一标志性的城南生态苑位邻南关村,总户数641户,其中农业户口528户,非农业户113户,总人口2004人,其中农业人口1652人,非农业人口352人,现有耕地74.36亩,村庄面积789亩,居民住宅占地287.8亩,人均居住面积49.8平方米,集体企业三产占地191亩。 村办六年制小学一座,医疗所一个,有农民书屋、老年活动室、休闲小广场各一处,人均绿地面积6.7平方米。盛烨装饰广场是新建的集贸、展销、仓储于一体的占地218亩的大型装饰建材市场,可营业面积11.8万平方米,中高档定位,众多知名品牌入驻,可满足顾客装饰新居的所有需求,也可为南关的失地农民提供就业的机会。 目前开工建设的周转楼为南关的城中村改造迈出了第一步,也将会给我们的人居环境带来更大的改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