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街道办事处秦家庄村地处平川,东与惠丰厂接壤;西同信义村为邻;南临北董村、长治县科技工贸园;北靠淮海电厂、马坊头村,拓宽的长陵公路及新开通的长丰路分别由村西和村南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0亩。全村540户,总人口2450余人。
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抓好稳定和发展两个主题,着重治理杂物乱堆、垃圾乱倒限、污水乱流的“三乱”现象,搞好环境净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的“四化”建设。积极奔走,招商引资。目前引进东华机械有限公司、潞安府腊驴肉制品有限公司、同诚机械有公司、西林工贸、银鹭电力电杆厂、澳瑞特跃马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入驻城南工业园区,带动了本地的经济发展。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荣获2006年度先进集体,创建国家园林卫生城市先进村,2006年度招商引资先进项目单位等光荣称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402010 | 046000 | -- | 查看 秦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马坊头村 |
马坊头村位于长治市城区南郊,东临淮海、清华、惠丰三大厂,西接长陵路和城南生态苑,南与秦家庄村毗邻,北接华东菜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新修的连接清华厂至长陵路的华陵路和市延安南路分东西、南北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城中村。 马坊头村现有302户,1210人,耕地面积425亩,现有企业5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9名,下设4个党小组,党支部、村委会实行交叉任职,两委班子由四人组成,平均年龄40岁。以党支部、村委会为核心的村级各种组织健全,其职能能够充分发挥。 近几年来,马坊头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第三产业为导向,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大力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农户发展农业合作社或农产品加工公司,进一步培育规模化养殖,其中有养牛场、养兔场、养猪场等产业初具规模,经济效益良好。2010年全年总收入达到216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509元。 如今的马坊头村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两委干部正带领全村人民着手进行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工程将是马坊头村自谋发展,自寻出路的一次大胆探索,通过城中村改造的完成,实现马坊头村长远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
喜峰村 |
五马街道办事处喜峰村位于长治市南部,近邻国营淮海、清华、惠丰三大厂。村庄坐落于市塔岭山风景区,市东外环路贴村而过,村西主路接市区环东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发展优势得天独厚。现有村民184户,623口人,耕地面积100亩,现有集体、民营企业8个,全村总收入3234万元,人均纯收入5700元。 喜峰村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尤其是近几年来,支村两委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围绕“五区”建设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确立了“重工稳农、兴企活商”战略,以建设村东“工贸商业区”,村西“绿色经济园区”基地为重点,形成主导产业经济支柱。在村镇建设中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以硬化6条主路、建设村民住宅楼为重点,结合“五化”配套,使喜峰村发生巨大变化,成为一个村容整洁,美观靓丽的新喜峰。 |
焦家庄村 |
五马街道办事处焦家庄村地处长治市城区南部。城东路、延安南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电等基础设施齐全。东至中山头村,南至惠丰厂,西至秦家庄村,北至清华厂。现全村共有住户530户,1530人,其中农户385户,1385人,非农业人口145人。村域面积950亩,其中耕地面积485亩,养殖业占地25亩,种植业占地485亩,工商业占地30亩,居民点面积435亩。 焦家庄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硬化村内道路90%以上,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大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添置了卫生设施,主街实行全天候保洁,使村内卫生得到极大改观;重大事务、重大开支由村民代表议事会决定,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 |
秦家庄村 |
五马街道办事处秦家庄村地处平川,东与惠丰厂接壤;西同信义村为邻;南临北董村、长治县科技工贸园;北靠淮海电厂、马坊头村,拓宽的长陵公路及新开通的长丰路分别由村西和村南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0亩。全村540户,总人口2450余人。 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抓好稳定和发展两个主题,着重治理杂物乱堆、垃圾乱倒限、污水乱流的“三乱”现象,搞好环境净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的“四化”建设。积极奔走,招商引资。目前引进东华机械有限公司、潞安府腊驴肉制品有限公司、同诚机械有公司、西林工贸、银鹭电力电杆厂、澳瑞特跃马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入驻城南工业园区,带动了本地的经济发展。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荣获2006年度先进集体,创建国家园林卫生城市先进村,2006年度招商引资先进项目单位等光荣称号。 |
北董村 |
北董村有村民1128户4125人。全村耕地面积1924亩,其中果树面积640亩。村民主要从事二、三产业,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300元,村集体可用财力达近15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10万元。 近年,北董村以创建独具特色的都市经济辐射区为载体,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十多民营企业入驻园区,为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 北董村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创环境为突破口,以保农村稳定为出发点,先后投资千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教学大楼、村办公楼和农民文化大院。还投资改造供水管网,硬化大街小巷,安装有线电视,修建排水网道,绿化美化村容,成为远近闻名的园林化示范村。 北董村党总支部连年被市委和区委评为“红旗党支部”,是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省、市两级卫生村。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模范单位”。 |
小山头村 |
小山头村简介 小山头村位居我市城区东南端,东靠磨盘脑、砣杆岺,西邻北董村、惠丰厂。南与长治县北天河搭界,北是南山头村。东外环路与南外环衔接拐弯穿村而过。现有居民208户,756人,耕地530亩。 小山头村村东紧傍东山,山名磨盘脑、砣杆岺,为东山余脉断头处。据传磨盘脑内有金牛拉磨,夜深人静时能清晰听闻,并流出黄金豆粒。波斯胡人破而擢去,从而无从闻声。砣杆岺又名落箭岺,相传为北宋时名将法登镇守潞州,番将金兀术久攻潞州不下,转而绕道河北河南经安阳林县穿越小西天,大峡谷至黄崖山,焚毁庙宇林木,一箭射至落箭岺,登岺则潞安府尽收眼底,潞州因无险可据遂破城陷落,潞州宋将法登城破自刎,遗有襁褓中幼子陆文龙,为金兀术所掳去收为义子,遂成为脍灸人口历史故事故并被广泛编为戏剧《双枪陆文龙》和评书段子《王佐断臂》。黄崖山的摩崖石刻和庙宇已先后在日寇进攻和文革中被毁,无数石刻遗像和碑铝已荡然无存,森林古道亦被日寇侵占时焚毁,悠悠历史灿烂文物已成为人们口头传诵的故事。 小山头村,单从字面讲,顾名思义,小也。抗日战争前户不足四十户,人不过两百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却有四座辉煌的雄伟建筑,村东山麓有祖师庙,座东朝西依高就低筑成上下三院落,间有百余级石梯雕栏平台迥栏,配以古松苍柏,奇花异草,可说是美伦美焕,鬼斧神工,人工天成绝无尽有,可惜于日寇占时已拆毁殆尽,现尽存鼎形香炉,上铸铭文庙为汉末初建,历朝均有修膳,遗址也于文革时毁坏,嗟呼可叹。 村中建有微形袖珍《关帝庙》一座,独立路旁,形制虽小,其建筑之精美可说少见,其木雕和石雕龙为罕见,可惜于解放初期为拓宽道路拆毁,现无史料可考。 村西口座西面东有观音堂一座,东高西低四面石砌筑成高台,上建庙宇,其构思之奇攻建筑之壮观可谓叹为观至,与现存郊区梁家庄观音堂相比则有过之而不及,现存古磬一尊,上铸庙为隋唐遗存,已于文革后期为阔大通途改善村容环境而拆除,如今已形骸无存。 村西口路北,建有《清牛庵》一座,座北向南,山门为飞檐挑角五间,中为戏楼,两侧为钟鼓二楼,三级石梯以上二进东西厢房各三间,想来为僧尼休息之所,内三进为三孔精美窑洞,外建包厦明柱,形制勘称古林庄严,中窑供奉老子骑青牛出函谷的三尊道教师祖,清牛庵纯属道教庵堂,民国间尚有女尼数人与人做道场,可惜这一文化精髓也于合作化时期攻做饲养班,并随着社会变迁和村形改扩而不复存在,仅有的数座巨形石碑也为文革时期的闯将所砸,不过老年人还是记得碑文中记述此庙为五代南北朝时兴建,余则无考。清牛庵崖头崖顶上建有三皇庙,可谓楼上楼,庙上庙,景观殊为雄宏,亦被日寇焚毁,其西侧尚有土地庙一座,亦被合作化时所毁。 小小不满八百人的小村,居然有多座庙宇,其文化底蕴之深,沧海桑田可见一斑。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小山头村地处东山边缘,是长治通往壶关的必由之道,而地下抗日壶长联县政府在于川底禾登,太行独立旅及县大队武工队来长治活动必经小山头村,并时有抗日武装人员驻村,成为抗日根据地的前哨,因而小山头村成为接受党的较早村庄,并有杨天锁、张六保、王过计、王转柱等人于三七年即接触-等老一辈革命家投身革命活动,并有张六保在四二年即被日伪残杀,为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牺牲贡献,成为小山头村光荣历史和激励后人的典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发展,小山头村村容环境建设明显改善,特别是外环路穿村而过,为小山头村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使小山头村经济腾飞插上了有形的翅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山头村一、二、三产业齐全,有30%的人口从事第一产业,有50%的人口从事第二产业,有20%的人口从事第三产业。现有驻村企业7家:分别是城区炬丰型材有限公司、工农印刷厂、晋华印刷厂、亨得利馍片加工厂,日兴材料厂、彩砖厂、恒通食品加工厂,企业目前正在日趋完善,特别是2008年随着东山旅游路的开通,经济效益日益渐进,沿山果林和景观林带将为日后市民消闲旅游提供必备条件,相信不日将成为极富魅力的文明新村。 |
南山头村 |
五马街道办事处南山头村位于长治市城区东南,东外环路从村西穿过,与惠丰机械厂只有一墙之隔。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全村有187户,670人,耕地309亩,果林151亩。 全村村民分新旧村两片居住。几年来,通过历届两委班子不断努力,在新村居住的村民由原来的80户增加到目前的160多户,。现在新村的林、路、管道,各种硬件实施已基本齐备,村容整洁,面貌一新。 南山头村与马坊头村、喜峰村、焦家庄村、秦家庄村、北董村、小山头村、中山头村、北山头村、南石槽村相邻。 |
中山头村 |
五马街道办事处中山头村位于长治市城区东南部,东依秋谷山,西与惠丰机械厂相邻,东外环路从西村口贯穿而过,市内301公交车可达村。土地肥沃,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土地总面积1830亩,村庄占地面积337亩,耕地面积780亩,其中果园面积400亩,总户数365户,总人口1523人。 全村大街小巷硬化95%以上,电网、水网也基本完善,达到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标准,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社会稳定,村风良好。村民按照村委会制定的村规民约办事,已形成意识规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均达到了指标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富裕、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环境。 |
北山头村 |
北山头村简介 北山头村东依秋谷山,南靠城区城南工业园区,西邻长治市大型国有企业惠丰机械有限公司,北接长治市著名的旅游开发区塔岭山。全村现有村民280户、1200人,总耕地576亩,其中粮田396亩,果园面积180亩。全村党员37人,村民代表22人。现有驻村租赁企业8个,分别是鑫瑞建材有限公司、山西泰林钢结构有限公司、照江蜂蜜园、山西澳驰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味思特食品厂、京美食品厂、山西科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晨翔山庄。 根据实际情况,北山头村提出引资上项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积极发展养生文化旅游业。科技示范园坚持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园区计划引进、应用并推广药用植物培育高新技术。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坚持以“高科技、高起点、高效益”为宗旨,以“名、特、优、新”为主攻方向,农产品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提高档次、多次增值的方向发展,同时突出其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突出健康养生旅游的特色。结合北山头村当地的梯田地形,形成市场—科技—开发—生产—加工—观光—生态相互结合的系统工程链,组建良性循环的高效生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产业。 |
南石槽村 |
五马街道办事处南石槽村,位于长治市东南部,东以塔岭山为界,南与北山头接壤,西邻清华、淮海,北同北石槽相连,属城乡结合部。全村村域面积3136.6亩,其中村庄占地约为700余亩,耕地700余亩,全村现有人口约2045人。 村域内分布着以石佛寺塔、碧霞宫、太上老君堂、朝天宫、祖师庙等为景点的旅游观光区,以及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山西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和“-工厂厂部”旧址等。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南石槽村将旅游业确立为主导产业,力争建设一个集生活区、旅游区、休闲娱乐区为一体的新型农村,同时,秉承“发扬炎帝文化,重铸潞商辉煌”的理念,力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努力实现南石槽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