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村概况
振兴村位于长治县东南雄山南麓,东望上党名胜“天下都城隍”,西临陵川,南壤高平,北依雄山,四面环山,风景怡人。离省道长陵线5公里,距县城35公里。
近年来,振兴村支村两委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振兴新区的大力扶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按照“统一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建设、配套完善”的原则,高起点规划设计建设生态富民新村,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好评,先后获得了县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市级文明和谐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等殊荣。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树立良好卫生习惯。
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振兴新区牛书记正确领导下,挖土方1060592立方米,用资1590.888万元;挖矸石579332立方米,用资1158.664万元;修河道2000米,投资460万元,迁坟181座,支款44.55万元。经过三年的努力,共投资1.7亿元,建成了欧式别墅136栋、支村委办公楼、寄宿制振兴小学、卫生所、商业集贸市场、文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敬老院,村内实现了“三化”(道路硬化、院内绿化、村中亮化),农户实现了“四供三通”(四供: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集中供水、集中供电;
三通:通网络宽带、通数字电视、通程控电话)。
同时,为了确保村容村貌保持整洁卫生,还新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同时村委会还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并成立了村容村貌整治领导小组,配备了专业的环保人员,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杜绝了村道脏、乱、差的现象,引导和帮助农民重点解决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问题,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村容整洁。
二.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增强群众幸福感。
新建振兴小学,改变了学生学习环境;招聘优秀大学生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建立健全了助学金、奖学金等相关制度,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教。安装了有线电视、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新建了卫生所,加强医疗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环境;聘请了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护士,提高医疗质量;建立健全福利制度,新建养老院,为老年人发放福利。同时积极实施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村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今天,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超常发展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村风文明。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下工夫建设好村民夜校、图书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2009年9月,建民了“农家书屋”阅览室,图书涵盖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在内的各个方面书籍;组建村秧歌队、锣鼓队,在文化大院,闲时娱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促进群众关系保持融洽;不断拓展文明建设载体,积极开展好婆媳、好母亲、五好文明家庭等等评比活动,做到移风易俗,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良好风气,促进了振兴村文明和谐建设。
四.加强民主管理,构建新的村民参与平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户代表会议等村民参与平台,逐步健全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并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并成立由群众推选出的人员担任“三务”公开监督小组,拓宽村民参与渠道和途径,使村民切实享有选举权、罢免权和监督权,以及对村内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增强村民对振兴村建设的关联度、依存度。
同时为了确保社会稳定,村上成立了综治信访领导小组,定期组织专人查访民情民意,及时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及早化解矛盾纠纷,定期组织村民,结合村规民约,自找自查,发现好人好事,及时予以表扬奖励,及时制止危害社会的坏风气,做好后进青年的帮扶教育工作,全村没有出现-案件,没有出现刑事案件,也没有人员参加反动-组织。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振兴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但也有许多不足,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以改进。努力把振兴村建成为魅力的文化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新村,和谐稳定的文明新村,高度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421400 | 046000 | -- | 查看 振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向阳村 |
向阳村概况 向阳村位于长治县东南山区,西火镇西南振兴新区管辖内,全村共有92户,281口人,粮田面积246.7亩,退耕还林76.6亩,一个村民小组。近年来,向阳村两委始终围绕区党委、管委会的中心工作,在准确把握自身工作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群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全村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围绕新农村建设、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新和谐小区建设等主题,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政周围,增强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以树立工作品牌为载体,立足于“党政工作之所急、广大群众之所需、党组织之所能”,实施了一对一帮扶活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青年岗位能手、“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双学双比”等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切实把群团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到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以创新工作方法为切入点,有效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体制,不断加强群团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扩大群团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形成了“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的群团工作新格局。 向阳村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围绕大局,按照全县“四个发展”战略,结合振兴新区“四推五培”发展机制,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当作当前工作重点。加快转型发展,认真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向阳村建设成全国低碳示范村、文明村、让老百姓过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我县冲刺百强县打下坚实的基础。 |
郜则掌村 |
郜则掌村概况 郜则掌村位于长治县东南部雄山南麓,东临壶关,南接陵川,西壤高平,北靠雄山。全村共 有70户,共有农业人口320人,耕地面积339亩,这里依山傍水,四周群山环绕、翠绿掩映,交通 便利。 郜则掌村与向阳村、振兴村相邻。 |
振兴村 |
振兴村概况 振兴村位于长治县东南雄山南麓,东望上党名胜“天下都城隍”,西临陵川,南壤高平,北依雄山,四面环山,风景怡人。离省道长陵线5公里,距县城35公里。 近年来,振兴村支村两委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振兴新区的大力扶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按照“统一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建设、配套完善”的原则,高起点规划设计建设生态富民新村,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好评,先后获得了县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市级文明和谐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等殊荣。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树立良好卫生习惯。 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振兴新区牛书记正确领导下,挖土方1060592立方米,用资1590.888万元;挖矸石579332立方米,用资1158.664万元;修河道2000米,投资460万元,迁坟181座,支款44.55万元。经过三年的努力,共投资1.7亿元,建成了欧式别墅136栋、支村委办公楼、寄宿制振兴小学、卫生所、商业集贸市场、文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敬老院,村内实现了“三化”(道路硬化、院内绿化、村中亮化),农户实现了“四供三通”(四供: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集中供水、集中供电; 三通:通网络宽带、通数字电视、通程控电话)。 同时,为了确保村容村貌保持整洁卫生,还新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同时村委会还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并成立了村容村貌整治领导小组,配备了专业的环保人员,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杜绝了村道脏、乱、差的现象,引导和帮助农民重点解决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问题,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村容整洁。 二.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增强群众幸福感。 新建振兴小学,改变了学生学习环境;招聘优秀大学生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建立健全了助学金、奖学金等相关制度,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教。安装了有线电视、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新建了卫生所,加强医疗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环境;聘请了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护士,提高医疗质量;建立健全福利制度,新建养老院,为老年人发放福利。同时积极实施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村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今天,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超常发展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村风文明。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下工夫建设好村民夜校、图书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2009年9月,建民了“农家书屋”阅览室,图书涵盖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在内的各个方面书籍;组建村秧歌队、锣鼓队,在文化大院,闲时娱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促进群众关系保持融洽;不断拓展文明建设载体,积极开展好婆媳、好母亲、五好文明家庭等等评比活动,做到移风易俗,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良好风气,促进了振兴村文明和谐建设。 四.加强民主管理,构建新的村民参与平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户代表会议等村民参与平台,逐步健全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并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并成立由群众推选出的人员担任“三务”公开监督小组,拓宽村民参与渠道和途径,使村民切实享有选举权、罢免权和监督权,以及对村内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增强村民对振兴村建设的关联度、依存度。 同时为了确保社会稳定,村上成立了综治信访领导小组,定期组织专人查访民情民意,及时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及早化解矛盾纠纷,定期组织村民,结合村规民约,自找自查,发现好人好事,及时予以表扬奖励,及时制止危害社会的坏风气,做好后进青年的帮扶教育工作,全村没有出现-案件,没有出现刑事案件,也没有人员参加反动-组织。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振兴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但也有许多不足,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以改进。努力把振兴村建成为魅力的文化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新村,和谐稳定的文明新村,高度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