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村位于李高乡西北部,全村总面积1213亩,耕地面积有892亩,共有农民130户,村民482名,党员21名,司徒村以种植玉米为主导产业。2012年人均纯收入9810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424200 | 046000 | -- | 查看 司徒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古城沟村 |
古城沟村基本情况 古城沟村归屯留县李高乡管理、与常金村、古城村、同乡,英才辈出,物华天宝,人勤物丰。 主要农产品:菠萝蜜、葡萄干、西葫芦、玉米尖 村内资源:磁赤铁矿、绿石、铁钒土、磁铁矿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61元。 |
司徒村 |
司徒村位于李高乡西北部,全村总面积1213亩,耕地面积有892亩,共有农民130户,村民482名,党员21名,司徒村以种植玉米为主导产业。2012年人均纯收入9810元。 |
李坊村 |
李高乡李坊村有4个村民小组,248户居民,总人口998人,党员31名,耕地面积2492亩。2012年,全村经济人均纯收入9111元。近年来,李坊村党支部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以发展与创新并举,在党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走出了一条“强堡垒、兴产业、聚民心、促发展,党群共建新农村”的新路子。村党支部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
古城村 |
李高乡古城村有6个村民小组,353户居民,总人口1358人,党员51名,耕地面积2896亩。2012年,全村经济人均纯收入9630元。近年来,古城村党支部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以发展与创新并举,在党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走出了一条“强堡垒、兴产业、聚民心、促发展,党群共建新农村”的新路子。村党支部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
王公庄村 |
王公庄村位居屯东线南侧距县城9公里处,全村1827口人,498户,耕地面积6607.6万亩,主导产业玉米、蔬菜、生态园。地方特色:大棚蔬菜。独特品种:各种优质花卉。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208元。 |
西六余村 |
西六余村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李高乡东南部2公里,是屯留县重要的蔬菜和粮食主产区,人均耕地面积达两亩以上,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种植的比例达到3:5,尤其是青椒种植面积更是有两千亩之多。耕地多为水浇地,便于蔬菜种植中对于水分的需求。交通便利,与长治市两条高速路的距离不超过五公里。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131元 |
东酪余村 |
李高乡东酪余村位于屯留县东部,全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东酪余村交通便利,东临太长高速,全村现有340户,1356口人,是以优质玉米、绿色蔬菜种植和生猪、鸡等养殖为主导产业,以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 |
南送渡村 |
南送渡村隶属于屯留县,边上有东六余村、南宋村、北宋村、人勤物丰、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英才辈出。 主要农产品:玉米、青椒、尖椒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87元。 |
西鸣水村 |
西鸣水村简介 西鸣水村地处屯留县城东约8公里处,全村185户,550人,耕地面积1430亩。共有2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3名。2012年人均收入为9999元。 今年以来,以尹建民为班长的村支“两委”干部,结合西鸣水村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暖民心、合民意、调结构、促增收”为工作落脚点,主动跑部门找领导,加大争取项目力度,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基础实施建设: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我们制定全村三年规划方案。今年投资8万元,完成了村级活动场所办公配套实施及园内地面硬化,结束了党员活动无阵地,为民服务无场所的历史;投资20万元,新建村民休闲广场一处,内设假山、健身器、篮球场等;投资21万元新建村中游园一处,有凉亭、绿色长廊、景观石、草坪等;投资50万元,硬化主街道2条,共计800余米。硬化巷道4条,共计500余米;这些基础实施的建设,使群众健身有去处,休闲有场所。 二、改善人居环境:结合县“三项工作”的开展,全村开展村容村貌大整治活动,集中人力、物力对路两侧、街道口及农户房前屋后的柴草、生活垃圾、笆篱等进行了清理整治。设立了垃圾点20处,清除残垣断壁17处,清除院外笆篱110余处,基本实现了杂物摆放整齐、门前自清的目标。同时,加大日常保洁力度,保洁员对卫生进行全天候保洁。村中绿化工作,街道绿化配套建设,种植杨树、国槐、核桃树、侧柏、雪松、柳树、龙爪槐、云杉、桧柏等共计2040株。庭院绿化130余户。在绿化的总体规划上,做到了点上绿化成景、面上绿化成荫、线上绿化成林,乔灌花果科学搭配,田林路网合理布局。 三、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支村“两委”干部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日光温室种植蔬菜,计划三年内建设一处占地500亩的蔬菜基地。今年投资76万元,新建成17个日光大棚,占地60余亩。 四、体育设施建设上:今年新建篮球场一处,乒乓球场一处,安装健身器材10件,篮球架2个,乒乓球台2个,场地面积1800余平米,总投资25余万元。 |
东鸣水村 |
李高乡东鸣水村位于屯留县东部,东距长治市区20公里,西到屯留县城8公里。全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现有耕地2592亩,鱼塘百余亩。东鸣水村交通便利,南有屯东线,东临太长高速,西到屯留连接线仅2公里,未来的长临高速也将穿村而过。全村现有330户,1280口人,是以优质玉米、绿色蔬菜种植和生猪、鸡等养殖为主导产业,以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454元。 |
北宋村 |
北宋村是屯留县一个自然村、相邻南宋村,人杰地灵,水美,人勤物丰。 主要农产品:玉米、土豆、青椒、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46元。 |
西李高村 |
西李高村受李高乡管辖,相邻常珍村、古城沟村、古城村、空气清新、英才辈出、人杰地灵。 主要农产品:玉米、青椒、白菜。 村内资源:煤炭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458元。 |
下李高村 |
李高乡下李高村地处屯留县城东南10公里处,全村共有265户、986人,32名党员,耕地1883亩,且全部为水浇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小杂粮等。由于产业单一,村民很难尽快富裕起来。 |
东李高村 |
李高乡东李高村,位于屯留县的东南部,全村550户,2024人,耕地面积4113亩,主导产业是蔬菜、玉米。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950元,其中蔬菜种植就达到7000余元。近年来,全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上下团结一心,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发扬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实绩到位的东李高村精神,坚持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不断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使全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东李高村两个文明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为避免过去喊在口上、挂在墙上的空对空的做法,党支部、村委会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勤政为民,村级领导班子带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村支部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考核。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青年、妇女、民兵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专门负责指导、组织、协调、检查全村的精神文明工作。同时,努力营造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设置政策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使新思想、新观念得到了普及,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优化载体,重在参与。 1、开展生动活泼的创建活动是村支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特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建活动,使全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花似锦。自东李高村建立远程教育后,村支部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有关先进文明思想、法制道德理念、优生优育政策、科学种田技术、外来人口遵纪守法等内容的培训活动。 2、利用广播、横幅向群众宣传党的各个时期政策、生活(健康)卫生知识,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对广大村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确立了高尚的先进文明意识。 三、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定社会环境。 1、东李高村积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落实,开展“创安”和“严打整治”行动,加大综治工作的力度,加强治保工作的领导,并实施定期分析和检查东李高村不安定因素的制度,把各种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2、对刑释回归人员发挥村帮教领导小组作用,采用定期上门帮教,结合当地企业牵线搭桥适当安排工作,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领略到社会的关爱。 3、加强信访工作,建立社员内部矛盾与纠纷排查调处制度,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矛盾,为全村的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以计划生育为主线,创建移风易俗新氛围。 东李高村一直把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当作文明村创建工作的重头戏来抓。为强化依法管理,把计生工作列入《村民自治章程》,使东李高村全村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指标控制数都处在全乡领先水平。广大村民随着计生观念的转变,形成了优生优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加大投入办好实事,服务群众,营造文明新风。 1、村支委针对东李高村道路脏乱等问题,并实行全村主要道路清扫的“一日清”制度。改变了全村的卫生环境状况,消除了脏、乱、差的老问题,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2、积极推进农村医疗统筹保险工作,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3、积极加大文化阵地建设,为老年人安装了建身器材,建设了中老年人活动场所;组织全村妇女学健身操,并多次在去县里,市里进行表演。 创建文明村活动,既极大地促进了东李高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推动了东李高村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两个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今后东李高村将紧紧依靠群众,立足实际,以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干好工作为落脚点,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扬团结拼搏、开拓进取、顽强向上的精神,再接再厉,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争取把东李高村建设成为省级文明村。 |
南宋村 |
南宋村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境内,地处山西东南端,全村719户,2632口人。年工农业总产值8000余万元,上交国家税收120余万元,是享益上党、闻名全省的市县“文明村”,省级“文明村”,是公认的全县电话第一村,上交国家税收第一村,经济发展首富村。 南宋村交通发达,信息灵通,地下水资源、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村中有闻名全国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凤楼,全村有集体企业18个,生产种类包括煤炭、饮料、制鞋、矿山修造、建筑材料、羊绒系列产品,高档办公用品等七大类、120个品种,煤矿年产3号原煤20万吨,质优价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用户青睐,饮料厂生产的心水牌果茶,是天然果肉型保健饮品,1996年荣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荣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该产品属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食品,是全市惟一绿色食品饮料。 南宋村发展经济面向全国、全世界,近几年来,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客商来村投资办企业,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南宋村的花灯在上党一带很有名气,制做考究,样式繁多,已成为每年正月闹花灯的主要产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