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8.5万人 | 2.2平方公里 | 310105004 | 200050 | 021 | 查看 新华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田渡社区 | 0 | 0 |
---- |
查看 田渡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牛桥社区 | 0 | 0 |
---- |
查看 牛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人民社区 | 0 | 0 |
---- |
查看 人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西镇社区 | 0 | 0 |
---- |
查看 西镇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杨宅社区 | 0 | 0 |
---- |
查看 杨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香花社区 | 0 | 0 |
---- |
查看 香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新华社区 | 0 | 0 |
---- |
查看 新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番禺社区 | 0 | 0 |
---- |
查看 番禺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左家宅社区 | 0 | 0 |
---- |
查看 左家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张家宅社区 | 0 | 0 |
---- |
查看 张家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泰安社区 | 0 | 0 |
---- |
查看 泰安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陈家巷社区 | 0 | 0 |
---- |
查看 陈家巷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东镇社区 | 0 | 0 |
---- |
查看 东镇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红庄社区 | 0 | 0 |
---- |
查看 红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幸福社区 | 0 | 0 |
---- |
查看 幸福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和平社区 | 0 | 0 |
---- |
查看 和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梅安社区 | 0 | 0 |
---- |
查看 梅安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华阳路街道 |
华阳路街道地处上海市长宁区的东北部,东起曹家渡,与普陀区、静安区交界;西到轻轨明珠,与本区周家桥街道接壤;南抵延安西路高架,与本区新华路街道相邻;北临苏州河,与普陀区隔河相望。面积2.04平方公里,现有居委会21个,居民2.5万余户,常住人口7.2万,外来人口1.1万。
华阳街道的特点是: 1、交通便捷:有地铁二号线中山公园站;轻轨明珠线长宁站、延安西路站等;地面有20余... 2、信息灵通:街道地处长宁、普陀、静安三区交汇处;长宁区委、区0所在地离街道办... 3、经济繁荣:中山商圈嵌入其中。辖区内有龙之梦,米兰广场等大型购物中心;有冶金... 4、知名度高:华阳街道以“凝聚力工程”而闻名全市,乃至全国,1996年被中组部评为全... |
江苏路街道 |
江苏路街道地处长宁区东部,与静安区、徐汇区接壤,是0长宁区委、区人大、区0、区政协机关所在地,是长宁区通往中心城区的门户。街道东起镇宁路、西至中山公园;南起华山路,北达长宁路、武定西路,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近6万人口,下设13个居委会。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江苏路第五小学、愚园路第一小学、区少年宫等一批市、区重点教育单位均在辖区内。 江苏路街道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是全市"花园洋房"较多的街道之一。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春潮的涌动下,辖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拓宽的江苏路、长宁路、东诸安浜路、宣化路、延安西路、华山路,新辟的昭化东路和新建起的延安路高架及地铁二号线,形成"一纵七横"的立体交通;一批批新崛起的高楼及多层住宅,使社区面貌日新月异,呈现出一派现代化都市的景象。 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推动下,从2001年以来,被命名为上海市文明社区,并连续多年获得上海市社区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双拥模范街道、上海市社区侨务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学习化社区实践基地、上海市一级卫生街道等荣誉称号。至2004年底,街道已建成市、区级文明小区 29 个,文明弄25个,已有近75%的居民生活在文明小区之中。 注:"一纵":江苏路 "七横":华山路、延安西路、宣化路、愚园路、长宁路、延安高架道路、地铁二号线 |
新华路街道 |
新华街道地处上海西南,长宁区东南部,与徐汇区接壤,东沿江苏路、兴国路,南临淮海西路,西至凯旋路,北接延安西路。市十佳景观道路——新华路横贯社区东西,是连接市、区通往国际机场的主要干道。辖区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居民2.2万户,8.5万人口,设17个居民委员会,以新华路命名的街道办事处坐落在古老的法华镇路中段521号。
这块古老淳朴的宝地,有着900多年历史,享有盛名的法华寺曾坐落在此地,解放前曾为法租界,解放后有上百家工厂迁入,一度成为上海市污染严重的三大地区之一。改革开放后随着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日益深入,居住环境和社区公共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社区功能得到提升。94年-市长亲自宣布新华社区率先摘除环境严重污染的“帽子”,95年新华街道荣获国务院民政部首批颁发的“中国街道之星”光荣称号,97年以来新华社区连续被评为市文明社区,2003年被评为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社区、市拥军拥属模范街道等荣誉称号。 在这块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宝地上,不仅有冠以“万国建筑博览”美称的新华路两边老式花园洋房群,还有不少别具一格的高级住宅区,幽静而典雅的生活环境已成为上海高层次人群向往的居住区,表演艺术家朱蓬博、汪齐凤等,著名作家杜宣、王小鹰等均寓居于此。 今日的新华社区洋溢着浓厚的现代文化气息。教育文化资源丰富,有交大分部、复旦中学、番禺中学等大、中、小学校15所,幼儿园(所)10个,还有上海民族乐团、上海轻音乐团、汉语大词典编纂社、少儿出版社等;科研医疗系统集中,拥有生物制品研究所、食品工业研究所等科研单位6个,八五医院、四五五医院、华山医院分院、中山医院分院等医院单位6个;休闲娱乐场所较多,有兴国宾馆、银星皇冠假日酒店、达华宾馆、上海影城等。 |
周家桥街道 |
周家桥街道位于长宁区北部,东起轻轨明珠线与华阳街道接壤;西至威宁路与北新泾街道相邻;南邻武夷路、玉屏南路、天山支路,和天山街道相连,北靠吴淞江(苏州河)与普陀区隔河相望。辖区1.95平方公里。人口55966人,设20个居委会。街道交通便捷,内环线在辖区横贯而过,71、69、54、88、67、73、224、765、825、909路等公交车辆和轻轨明珠线到达境内。街道办事处设在长宁路1618号。
自1998年始,经过大规模旧区改造(拆除旧房总面积超过54万平方米,动迁居民18600多户),由原先的棚户简屋为主的老城区转变为以中高档商品房为主、新社会阶层人士集聚居住的现代化社区。街道针对新建小区会所较多的特点和居民的需求,街道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入手,于2002年开始探索“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媒,沟通居民、凝聚人心”的会所文化活动。“会所文化”以贴近社区、贴近生活、贴近居民的特点,受到社区居民的喜爱。“会所文化”较好地改变了新建小区“门对门不相闻、同住小区陌路人”的现象,营造出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居住氛围,让没有经济关系、血缘关系、行政关系的中外居民,产生了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从而推动了社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天山路街道 |
天山路社区(街道)位于长宁区中部,与虹桥经济开发区隔路相遥,东起凯旋路轻轨明珠线、西至古北路、南起安顺路,北至云雾山路。辖区面积近1.93平方公里,下设18个居委会,共有2.83万户居民,8.8万户籍人口。天山路街道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距上海新客站10公里,距上海航空港仅6.5公里。地铁二号线向西延伸后横贯辖区,娄山关路站就位于辖区中央。内环高架路和延安西路高架路在此交汇,54、57、69、71、72、73、88、127、825、833等公交线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天山路街道办事处就位于遵义路185号。
由于天山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多年来的市政建设成就,目前已成为交通便捷,人气旺盛的西部商业中心。辖区内有芙蓉江电脑城、天山商厦、虹桥上海城、远东国际广场、上海市职业培训中心等多家企业单位以及区图书馆、天山电影院、东华大学等20多个事业单位。此外,还有“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3000多家。 辖区内气势恢宏的远东国际广场、安泰大楼、“上海城”等建筑群与毗邻的虹桥经济开发区内的国际贸易中心、太平洋饭店、扬子江饭店、新虹桥俱乐部等建筑浑然一体,此外辖区内长宁区科技中心、捷运、世创、紫虹、紫云、虹桥公寓等一大批颇具规模的商业办公楼宇、居住楼更为客商提供方便、周到、实惠的工作、生活场所。新建的虹桥天都、都汇世纪广场、鼎天大厦、鸿鑫大厦等楼宇正在招商之中,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作、生活环镜使天山地区目前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士投资经商的理想选择,成为商气浓厚的一块“黄金”宝地。 按照长宁区“拓展虹桥、提升功能、数字长宁、国际城区” 十六字发展方针,天山路街道依托大虹桥,努力发展经济,实施民心工程,构建和谐天山路社区。 目前天山路社区已建成市区级文明小区26个、文明弄15个。街道曾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社区、先进街道办事处、双拥模范街道、一级卫生街道、“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全国和市先进荣誉称号。 |
仙霞新村街道 |
仙霞新村社区(街道)位于长宁区中部,东起古北路,西至威宁路,南临虹桥路,北接天山路。街道于1984年10月建立,90年代中期基本建成。辖区面积3.97平方公里,下设23个居委会,共有2.97余万户居民,户籍人口7.9余万。
仙霞地区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地铁二号线延伸段、在建的地铁十号线分别位于仙霞地区两翼,区域内54、71、72、88、127、700、737、757、836等多条公交线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依托毗邻虹桥经济开发区和古北新区的优势,仙霞新村街道以“大虹桥”建设为动力,加快建设仙霞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便捷的新社区。 目前已拥有鑫达大厦、东方世纪大厦、嘉麒大厦、同诠大厦、现代广场等多幢高品质的商务楼宇,高科技企业云集的慧谷白猫科技园区也座落在仙霞。辖区内西郊四方花园、新城公寓、西郊华庭、中星雅苑、金楼银楼公寓、仙霞别墅等一批高档住宅区,吸引不少外籍人士和成功人士安家落户。上海国际耀中学校和奥伊斯嘉上海日本语幼稚园,为境外在沪工作者的子女就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上海仙霞国际网球中心以其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完善的功能设施,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网球爱好者,并成功举办了ATP国际网球比赛以及WTA女子国际网球比赛。 仙霞地区餐饮娱乐业集聚、人气兴旺,共有各类餐饮娱乐场所百余家。位于水城路的和平广场、洛城广场集聚了一茶一座、鼎泰丰等60多家中高档休闲场所;仙霞路餐饮娱乐一条街以各色风味小吃和休闲去处,闻名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散布各处的小店点缀着独特的都市风情……这些去处,营造了仙霞繁荣华彩的景象。银行金融业也纷纷把目光定格在仙霞,辖区内有各大银行14家,各地驻沪的证券交易机构10家,各类经济投资企业20余家。 仙霞地区教育资源丰富,包括上海外贸学院、工程技术大学、仙霞高级中学、长宁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在内的18所中小学、幼托院校,以及孔祥东音乐学校、周洁舞蹈学校等10余所业余进修学校,孕育了仙霞丰厚的人文底蕴。辖区内有虹桥迎宾馆、上海市档案局、东方出版中心、上海服装集团公司、长宁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长宁区市容管理局、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多家市区级企事业单位、0机关。此外,有“两新”组织共1056家。 按照长宁区“四个走在前列”的发展目标,仙霞新村街道加强社区建设,全面落实民心实事工程,努力构建祥和、文明、和谐的社区。目前,街道已建成市区级文明小区31个、文明弄14个。先后获得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优秀集体、上海市文明社区、上海市建设健康社区先进街道、上海市创建社区建设模范街道、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多项全国和市先进荣誉称号,连续两届获上海市老年教育先进集体称号,连续四届被评为市双拥模范街道,虹桥路文化景观街被评为上海市文明示范标志区域。 |
虹桥街道 |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
虹桥街道位于长宁区的西南部,面积4.08平方公里。设16个居委会,居民17957户,47843人。街道办事处在虹桥路1155号。 2003年,街道完成税收9500万元,整顿虚资企业,清理不良资产1500万元。规范2个居住小区“物业一体化”管理。改善3个居委会办公条件,改建3个居委会活动室,新建荣华涉外居委会活动室和荣华医疗服务点。社区“帮困送温暖”资金近350万元,为历年之最。社区青年活动中心探索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运作模式。开展各类群众文体活动1050余场次,参与群众3万余人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性、覆盖面、影响力不断拓展。健全司法调解、法制宣传、消防安全、特殊帮教等各类专项队伍。完善社区“两新”组织党建划片管理运作机制,组建社区专职党务干部队伍。建立3个党员服务分中心和16个居民区党员服务点。涌现荣华涉外管理特色、爱建民主自治特色、虹梅双拥特色、虹欣社区共建特色等一批居民区党建工作先进群体。 |
程家桥街道 |
程家桥街道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境西南部,东起俞家浜,折西郊宾馆东围墙、虹桥路、虹梅路;西至虹桥国际机场西围墙;南沿虹桥国际机场南围墙,折沪杭铁路徐虹支线;北临虹桥国际机场北、东围墙,折夏家浜、新泾港、淮阴路、西郊宾馆北围墙。截止2003年,面积7.6平方公里。设7个居委会,居民7092户,19639人。街道办事处临时办公点设在哈密路1721号。
-历史沿革 明末清初,渐成村落,村以唐泗泾上南北向石桥程家桥而得名。村民以种蔬菜为主。清末,居民日增,形成集镇。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国一侨民在程家桥建立老裕泰马房,民国3年(1914年),老裕泰马房主人病死,马房为怡和洋行、太古洋行、汇丰银行等8家大班购下,改建成高尔夫球场,名虹桥抛球总会球场(即今址上海动物园)。光绪二十七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强行越界辟筑虹桥路和罗别根路(即今哈密路)。国内外富商竞相在虹桥路两侧建造高级住宅,有沙逊别墅、朱家花园、孔家花园和顾家花园等具有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建筑风格的花园别墅。村民住房多为自建的砖木结构平房或2层楼房。 民国26年8月9日,发生日本侵略军官兵驾车直冲虹桥机场侦察、挑衅被击毙事件,引发八一三淞沪战役,全国进入全面抗战。 民国31年,日伪“清乡”期间,为数众多的小贩从青浦、松江等地贩米跨越“清乡”-线出售,形成米市。至解放前,有碾米厂1家,南货、烟杂等小商店37家。仅有小学1所。 解放后,人民0对总长10.18公里6条道路进行多次拓宽改建,对虹桥路进行9次修筑,哈密路进行4次拓宽和大修。1982年全线铺设下水道,铺筑沥青路面,沿新泾港砌石驳岸4.10公里;淮阴路、虹井路、虹梅北路及程家桥路均翻修成沥青路。1985年,在上海动物园门前建造上海最大的人行地道。 1981年11月~1992年底,新泾供销社在程桥一村建造52套工房,农口、轻工、虹桥国际机场等系统单位建工房4562套,总建筑面积22.37万平方米,形成程桥一村、二村、机场新村和上航新村等4个各具特色的住宅小区。另建有绿谷别墅、松园别墅及皇朝、明鸿等别墅群。1984年起,程家桥地区从300余户发展成为有7537户居民的生活小区。 1992年底,辖区内有宾馆7家。其中西郊宾馆先后接待过毛泽东、-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过英国女皇、日本天皇等外国首脑。还有中小饭店30余家。百货、五金交电、医药、文化用品等商店47家。个体工商户231家。 -基础设施 1992年,辖区内有上海动物园,展出动物380余种、3620余头。有上海农业展览馆1座。有托儿所4所,幼儿园3所,小学3所,中学2所,大专院校1所。还有程家桥地段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三医院。 -社会事业 1986年街道办事处建立后,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双拥生活服务中心,创建双拥馆和烈军属之家,并制订优抚工作制度,对所有优抚对象和现役军人建立档案,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63个项目。同时,成立社区文化教育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和家长委员会,帮助学校和部队、农村挂钩,把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相结合。 1987年,街道举办各种学习班,组织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交通法规、爱国主义及革命传统等方面的知识,发动青少年为孤老和伤残人员服务、参加保护地面绿化、打扫交通岗亭等劳动,充实学雷锋、学赖宁的社会实践,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
北新泾街道 |
北新泾街道前身是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北新泾镇,一九九六年七月经上海市人民0批准,撤销北新泾镇建制,建立北新泾街道办事处。
北新泾街道地处长宁区西部,东起双流路、西至淞虹路、南到新渔路与新泾镇相邻,北濒北翟路隔苏州河与普陀区相望。街道总面积2.22平方公里,下设13个居委会。目前有户籍居民16758户,户籍人口43839人。街道办事处设在蒲淞北路51号。 近几年,在区委、区0的正确领导下,北新泾全面的发展,街道的经济建设、市政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社区内住宅成群、道路畅通、交通便捷、生活方便。辖区内的新泾公园,为居民提供了休闲活动的场所;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点,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目前,已创建9个市级文明小区,3个区级文明小区,全街道69%的居民生活在文明小区中。北新泾正向着文明社区迈进,已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家园。 |
新泾镇 |
【概况】新泾镇位于长宁区西部,面积11.77平方公里,设30个居委会、5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镇0设在哈密路431号。
2008年,全镇各业总收入完成1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全镇各业增加值完成14.88亿元。各业税收完成1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1)引进企业214家,注册资金13.5亿元;引大引强项目41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横河电机(中国)有限公司、伊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完成撤制较早、原先收入分配较低的西陶浜一次性处置工作。全面开展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2)全面落实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成立工作组,制定实施意见,明确任务,社会动员、城市管理和窗口服务工作有序展开。通过镇财政适当补贴,对部分困难小区实施改造。为4个小区进行绿化综合改造,面积11598平方米;为2个小区翻修道路2850 平方米,疏浚下水道200米;为4个小区新建休闲凉亭。为3个沿河道小区建造亲水平台。对8座桥梁进行检测、维修。整治周家浜路小市政道路。修建小区垃圾箱房35座。完成北渔路、哈密路中小道路整治工程和天山路景观道路建设。创建成市、区级园林小区3个、安静小区2个,绿色环保小区3个。完善城区管理网络体系,案卷及时处置率达99%。开展食品卫生-。加强对自办酒席场所食品安全教育。为每个市场配备电脑,完善农副产品进货记录和检测制度。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宣传工作。对外来儿童全面排查,对外环线以西外来人口集中区域开展宣传和咨询活动。申报创建市级文明小区49个、区级文明小区13个,文明弄25个。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镇阳光心理工作室下沉社区和部队,举办面向老年人、儿童和部队官兵心理健康讲座。(3)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214个,为77户“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就业困难人员安置269人;扶持成功创业127人;新建就业援助基地3个,建立促进就业专项基金38万元。综合保险月均完成征缴11960人。推出“阳光边缘人群”帮扶救助工作,成立综合帮扶工作委员会和综合帮扶评估小组,发放综合帮扶经费9.42万元。全年发放各类救助1250万余元,受益46602人次。办理6起保险理赔,金额1.38万元。为1355名社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96名老人安装“安康通”,为160名老人发放“求助门铃”。开设2处老年助餐点。由镇财政出资22.12万元为全镇1万余名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对新泾敬老院进行全面装修改造。常住人口计划生育率96.03%,其中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为 99.80%,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92.73%。(4)举办“田野上的春天”大型文艺演出与“岁月如歌”图片展,出版图片集、VCD宣传片。举办“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外学生迎奥运冬令营、“新泾杯”乒乓球邀请赛等活动。在区第四届运动会上,镇代表团获金牌数、奖牌数和总分三项第一。镇图书馆创建成上海市特级图书馆。在7个居民区安装LED电子显示屏,一半以上小区创建成信息化小区,镇局域网实现光纤连接。(5)2008年全镇刑案同比下降8.4%。加大对治安复杂地区和“四小”服务场所整治。加大消防检查力度。全年接处群众来信294封,接待群众来访289批次,人民调解工作室接待法律咨询681件、849人次,受理调解各类纠纷1046件。镇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以来收到的79件代表书面意见全部按期办复。发挥网络视频特色服务开展咨询37期。投资300万元,在居民区安装监控摄像头212个。社区防范能力不断提升,据上海市零点公司测试,我镇居民公众安全满意率83.13%,列全区首位。组建各类社区群防群治队伍1.19万余人,占常住人口总数11.9%。完成奥运安保工作。2008年创建成市级平安单位10个、平安小区28个,新泾镇被评为市平安社区。(6)规范居委会工作考核,加强居务公开制度;推行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三会”制度,增强居民参与意识;完成3个居委会用房达标建设工作。4个居委会被市民政局评为和谐示范居委会。年内,发展党员9名,党员转正17名;招聘录用大学生4名。2008年,新泾镇获全国健身球之乡、上海市文明社区、上海市市容环境规范区、市级平安社区、市残疾人社去康复达标镇、市拥军优属模范街镇、市燃气安全示范小区、市“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