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10230102 | 202150 | 021 | 查看 彷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向阳一村社区 |
向阳一村社区:位于向阳路堡港路交口。 |
虹宝苑社区 |
虹宝苑社区:位于博园东侧。 |
解放街社区 |
解放街社区:位于解放街西侧。 |
电业新村社区 |
电业新村社区:位于达山路堡镇中路交口。 |
向阳二村社区 |
向阳二村社区:位于工农路堡港路交口。 |
向阳三村社区 |
向阳三村社区:位于向阳二村西侧。 |
工农新村社区 |
工农新村社区:位于工农路石岛路交口。 |
交通友谊社区 |
交通友谊社区:位于向阳二村北侧。 |
为民街社区 |
为民街社区:位于解放街社区南侧。 |
博园新邨社区 |
博园新邨社区:位于大通路南侧。 |
正大街社区 |
正大街社区:位于向阳一村东侧。 |
玉屏社区 |
玉屏社区:位于向阳一村西侧。 |
新港社区 |
新港社区:位于新港路北侧。 |
化工路社区 |
化工路社区:社区办公地址位于化工路15号。 |
光明街社区 |
光明街社区:位于正大街社区南侧。 |
米行村 |
堡镇米行村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堡镇最东部,东靠渡港与向化镇为界,西到四滧河与小洋村为界,南靠南横运河,北与傍彷村接壤,陈彷公路贯穿本村东西,到在建上海长江大桥8公里,土地资源丰富。在解放前,米行村的米行镇长1.5公里,中间有船只进出的米斜河,二边是商业街道,是苏北与江南的大米经营集中地,而取名米行镇,是崇明岛最大的大米经销场所,商业非常发达,在八年抗战中,由于米行村人民不屈服于日本侵略者的欺负,采取积极抗战,埋下地雷,炸毁日军载人军用车2辆,炸死侵略者20多名。后遭到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报复,把整个米行镇付之一炬,欠下了我们米行村人民的一本血泪账。新中国成立后,米行村称为东兴乡,1958年改为米行村和瀛洲村,在2002年区域合并后称为米行村,全村社会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38亩,人口3188人,户数1408户,分33个村民小组,我全村现有0员144名,分十个党小组,人文景观美丽,有着攸久的历史。由自然村东1组至21组、瀛1组至12组组成,共33个村民小组组成。组成。总人口3278人。其中:本村户数1536户,本村人口3251人,农保人口1863人,镇保人口275人,城保人口750人;外来人口27人。其他人口300人。耕地3138.00亩,粮田1958.00亩,常年菜田600.00亩,林地150.00亩,鱼塘31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00元。
|
菜园村 |
堡镇菜园村位于崇明堡镇北路城郊结合部,东靠堡镇北路,西至堡镇港大河;南至大通路,北至陈海公路。区域面积1800亩,可耕地面积285.5亩;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340家农户、770人,是个典型的城中小村。由自然村菜园村组成。总人口822人,总户数340户。其中:本村人口770人,农保人口528人,镇保人口30人,城保人口8人;外来人口52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85.50亩,粮田154.00亩,常年菜田31.50亩,林地80.00亩,鱼塘20.00亩,畜禽场0.00亩,花卉0亩,苗木0亩,其他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9.6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00元。
|
花园村 |
堡镇花园村位于崇明堡镇北路东首,南靠市级环岛运河,北邻堡镇营房村,东至堡镇小漾河,东西长度为3000米,南北长度为1200米,区域面积3.6平方公里。2002年花园村、漾西村合并为花园村村。由自然村花园村、漾西村组成。总人口2295人。其中:本村户数902户,本村人口2200人,农保人口1089人,镇保人口120人,城保人口941人;外来人口65人。其他人口20人。耕地2500.00亩,粮田450.00亩,常年菜田400.00亩,林地300.00亩,鱼塘300.00亩,畜禽场25.00亩,芦稷105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00元。
|
营房村 |
堡镇营房村位于崇明县堡镇油车湾南首,南靠堡镇花园村,北倚陈海公路,东至堡镇小漾河,西与菜园村相邻。全村区域面积为3400亩,可耕地面积为1800亩,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650户人家,人口1580人。营房村党支部有党员83名,划分为6个党小组,设党员议事会代表13名。村级可支配收入在64万元左右。2006年被评为市级“平安小区”先进单位。1988年堡镇乡6大队改为凯风村,堡镇乡8大队改为营房村,在2002年由于区域规划,营房村和凯风村合并为营房村至今。由自然村7个组成。总人口1580人。其中:本村户数650户,本村人口1500人,农保人口1100人,镇保人口57人,城保人口150人;外来人口78人。其他人口180人。耕地1800.00亩,粮田1129.00亩,常年菜田50.00亩,林地145.00亩,鱼塘65.00亩,畜禽场6.00亩,蟹塘402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4.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00元。
|
桃源村 |
崇明县堡镇桃源村位于堡镇港西首。辖区范围:堡镇港大河西,小竖河东,九号横河南,堤岸北。本村共有村域面积5000亩,其中可耕面积3600亩,人均可耕地面积0.94亩;村农业人口3690人,村总户数1736户,村民小组数37个,村农业人口3340人,村非农业人口350人,60岁以上村民810人,村域内企业6个。江边村有17个队,堡闸村有10个队,桃源村有10个队,2002年4月江边、堡闸村、桃源村合并为桃源村37个组。由自然村江边村、堡闸村、桃源村组成。总人口3820人。其中:本村户数1736户,本村人口3690人,农保人口1700人,镇保人口450人,城保人口870人;外来人口130人。其他人口670人。耕地2791.45亩,粮田1826.45亩,常年菜田500.00亩,林地60.00亩,鱼塘400.00亩,畜禽场5.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8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00元。
|
财贸村 |
财贸村位于崇明县中东部,临近堡镇镇区。东起堡镇港大河与堡镇堡兴村和菜园村相依,西到小竖河张涨港与竖新镇堡西村和惠民村相隔,南起堡镇九号河与堡镇桃源村交界,北至财工河与堡北村相接。团城公路堡镇段横穿全村中部,市级河道南横运河贯穿村北部东西,全村总面积267公顷。前称堡镇公社十二、十三大队,而后改称堡镇乡,后乡镇合并。2002年由原堡镇财贸村11个生插队和堡镇石桥村12个生产队合并,改建为堡镇财贸村23个生产队。由自然村财贸村、石桥村组成。总人口2760人。其中:本村户数1217户,本村人口2660人,农保人口1864人,镇保人口50人,城保人口446人;外来人口100人。其他人口300人。耕地2642.00亩,粮田1276.93亩,常年菜田589.00亩,林地346.07亩,鱼塘43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9.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00元。
|
堡北村 |
堡镇堡北村位于堡镇的西北部,东邻港沿公路,南与财贸村相邻,西与人民村接壤,北与港沿跃马村为邻,陈海公路贯穿本村,村域面积4380亩。1949年后堡北村属堡镇乡高级社,1958年属堡镇乡人民公社,1984年底改建为行政村, 1984年十四大队更名为工农村,下辖12个生产队,十五大队更名为堡北村,下辖15个生产队。,2004年4月工农村、堡北村合并为堡北村。共有27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工农村、堡北村组成。总人口2435人。其中:本村户数1037户,本村人口2315人,农保人口364人,镇保人口251人,城保人口348人;外来人口120人。其他人口1352人。耕地3100.00亩,粮田1500.00亩,常年菜田395.00亩,林地712.00亩,鱼塘20.00亩,畜禽场2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0.69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0.00元。
|
人民村 |
人民村位于崇明县堡镇西北部,西邻竖新镇,北接港沿镇。辖区面积4500亩。全村28个村民小组,1168家农户,2588人口。党支部有党员120人,划分13个党小组。1949年后,人民村当时名称为堡北村二村。1956年名称为堡镇23高级社。1961年名称为堡镇人民公社-队,下辖12个生产队,,及1个畜牧场。1984年10月改称为堡镇人民村,下辖13个生产队。2003年人民村和槐荫村合并为人民村,下辖28个生产队。由自然村人民村槐荫村组成。总人口2650人。其中:本村户数1168户,本村人口2588人,农保人口630人,镇保人口150人,城保人口58人;外来人口52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3392.00亩,粮田1500.00亩,常年菜田400.00亩,林地1300.00亩,鱼塘3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00元。
|
永和村 |
崇明县堡镇永和村地处堡镇中路东首,东临小漾河,南部紧靠堡港村地域,西至堡镇中路镇区,北至南横运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耕地2970亩,有31个村民小组,全村有1479户,约有村民3250人。 近几年来,随着崇明生态岛的定位、堡镇地区开发和新农村的建设,我村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牵头下,以“-”重要思想的指导,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加快经济建设,构建和谐永和村。2002年,原永和村与堡东村合并,形成新的永和村。是时,永和村共有31各生产队,其中属于原永和的有19个生产队,原堡东12个生产队。由自然村永和村与堡东村组成。总人口3600人。其中:本村户数1700户,本村人口3200人,农保人口2500人,镇保人口500人,城保人口100人;外来人口400人。其他人口100人。耕地2800.00亩,粮田1600.00亩,常年菜田150.00亩,林地500.00亩,鱼塘200.00亩,畜禽场50.00亩,其它5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5.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00元。
|
堡兴村 |
堡镇堡兴村位于崇明堡镇中路西首,东靠堡镇中路,西至堡镇港大河;南至崇明发电厂,北至大通路。1960年成立堡兴农场,由15各生产队组成,全村人口2300人,可耕地面积1500亩,农业主要以种植蔬菜及花卉苗圃、畜牧场(养鸡场、养殖奶牛)为主,供应镇区内的居民。工业方面创办了三个工厂,(新工场、农修工厂、胶木工厂)1975合并为堡兴综合厂,1980年又创办了堡兴玩具厂这是堡兴农场最为兴旺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堡兴村地理位置处于城镇边缘,大量土地和人口被征用,原有15个生产队征地撤队4个生产队,有3个生产队并入菜园村,现有6个生产队。1984年改名为堡兴村。由自然村堡兴村组成。总人口177人。其中:本村户数104户,本村人口143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78人,城保人口65人;外来人口34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44.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144.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9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元。
|
堡渔村 |
堡渔村位于崇明县中南部,堡镇南水闸西首,是一个以捕捞业为主的专业渔民村,目前拥有海洋渔船33艘,长江渔船57艘。全村区域面积110.5亩。1958年成立高级互助组,1960改名为渔民合作社,并分成了4个小队,当时的渔民都以船为家。直到1966年,出现了陆上定居户,渔民在陆地上盖上了房子,逐渐形成了规模。 1984年底改建为行政村,改名为堡渔村。由自然村堡渔村组成。总人口1412人。其中:本村户数562户,本村人口1412人,农保人口5人,镇保人口1207人,城保人口200人;外来人口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0.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3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0.00万元,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00元。
|
南海村 |
堡镇南海村位于堡镇东部,堡向公路横贯村中心,东与向化镇交界,西靠瀛南村,北至南横运河,南接长江堤岸。1949年后南海村属五效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五效人民公社管理。1987年五效人民公社后,一大队改名为南海村后,下辖有19个生产队。由自然村南海村组成。总人口2091人。其中:本村户数934户,本村人口2036人,农保人口453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571人;外来人口55人。其他人口1012人。耕地2004.00亩,粮田990.00亩,常年菜田150.00亩,林地420.00亩,鱼塘350.00亩,畜禽场0.00亩,94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1.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35.00元。
|
瀛南村 |
瀛南村位于崇明县堡镇镇区东部,南邻长江,东至南海村,北邻与五效村隔河相望,西与四效村隔河相望,向堡公路贯穿全村,全村区域面积2.34平方公里。1949年后瀛南村属五效高级社,境内有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四大队、自然村落。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五效人民公社管理。1987年五效人民公社后,二大队改名为瀛南村后,下辖有21个生产队。由自然村瀛南村组成。总人口2707人。其中:本村户数1089户,本村人口2618人,农保人口580人,镇保人口351人,城保人口426人;外来人口89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014.00亩,粮田1206.5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53.50亩,鱼塘25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9.37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14.00元。
|
四滧村 |
四滧村位于堡镇东南角,靠近崇明岛长江口南海边缘,东至南四滧港,西至小洋河,北至南横运河。全村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四滧村位于堡镇东部,2002年2月由四滧村、滧村村合并,新村名为四滧村,区域范围:东至南四滧港,西至小洋河;南靠长江大堤,北至南横运河,向堡公路、合五公路贯穿全村东西,南北交通便捷。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300亩,有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3650人,总户数1610户。全村共有0员169人,有三峡移民3户。由自然村四滧村、滧村村组成。总人口3628人。其中:本村户数1668户,本村人口3540人,农保人口2035人,镇保人口262人,城保人口658人;外来人口88人。其他人口585人。耕地3300.00亩,粮田2700.00亩,常年菜田150.00亩,林地300.00亩,鱼塘20.00亩,畜禽场5.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00元。
|
五效村 |
五效村是原五效乡的商业、企业、文化中心所在地。东至米行村通往南海村的联通道路,西至小洋河,南至南横引河,北至四号横河。全村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1.4公里,东西向白色道路”堡效路”横贯整个村,南北向有“合五公路”交通便捷。2002年堡镇五效村由原五效乡五效村、登沄村合并而成,我们堡镇五滧村位于堡镇东部,原五滧乡政府所在地,区域范围东至米行村通往南海村联通道路,西至小洋河,南至南横运河,北至四号横河,全村东西总长3.7公里,南北总长1.4公里,南北中间水泥白色道路“堡滧路”横穿整个村,东西中间有“合五公路”交通便捷。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900亩,有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3260人,总户数1500户,已种植水源涵养林730亩,全村共有在编党员157人,共有三峡移民8户,我村是原五滧金融、商业、企业、学校、文化中心所在地的村。由自然村五效 村, 登沄 村,组成。总人口3580人。其中:本村户数1500户,本村人口3260人,农保人口1066人,镇保人口630人,城保人口330人;外来人口320人。其他人口1234人。耕地2900.00亩,粮田1750.00亩,常年菜田50.00亩,林地800.00亩,鱼塘100.00亩,畜禽场2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00元。
|
堡港村 |
堡镇堡港村位于堡镇镇区东首,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东靠永和村,南至长江,西临堡镇中南路,北至达山路。交通十分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区域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村委会座落于石岛路107号。1958年后更名堡镇公社2大队,1984年10月撤销原生产大队,建立堡港村村民委员会,下辖14个生产队。2002年由堡港、三育两村合并为堡港村村民委员会,现下辖25个生产队。由自然村堡港 、三育组成。总人口4700人。其中:本村户数1820户,本村人口3900人,农保人口600人,镇保人口1200人,城保人口400人;外来人口800人。其他人口1700人。耕地2450.00亩,粮田1250.00亩,常年菜田500.00亩,林地300.00亩,鱼塘390.00亩,畜禽场1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0元。
|
彷徨村 |
堡镇彷徨村位于崇明县堡镇东北角,南靠陈彷公路,北倚港沿镇界河,东至港沿镇梅园村和堡镇米行村,西临小洋港,陈海公路贯穿其中。东西长度为3600米,南北距离800米,全村区域面积为2.8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为2328亩。1983年撤社建乡,后改叫彷徨村。2002年4月,经崇明县人民政府崇府发(2002)37号文批准,撤销原彷徨村,原瀛北村,建立新的彷徨村,该村2000年12月前属五滧乡管辖,后属堡镇管辖。由自然村彷徨村、瀛北村组成。总人口2359人。其中:本村户数1047户,本村人口2289人,农保人口751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798人;外来人口70人。其他人口740人。耕地2328.00亩,粮田1008.00亩,常年菜田492.40亩,林地217.20亩,鱼塘80.00亩,畜禽场60.00亩,牛蛙养殖46.8亩,泥鳅养殖4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00元。
|
小漾村 |
堡镇小漾村位于陈海公路以南,西靠小漾河,东至四滧河,南邻堡镇五滧村。现在的小漾村是于原小漾村同漾东村在2004年4月合并而成的。在人民公社时期,小漾村为原五滧人民公社的12大队和3大队,在1987年初恢复乡村的建制时,将十二大队更名为漾东村,三大队更名为小漾村。由自然村由堡镇漾东12大队、小漾3大队……组成组成。总人口2403人。其中:本村户数1046户,本村人口2367人,农保人口518人,镇保人口323人,城保人口134人;外来人口36人。其他人口1356人。耕地2264.00亩,粮田1800.00亩,常年菜田160.00亩,林地200.00亩,鱼塘100.00亩,畜禽场4.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3.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0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