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北三家村位于长治市东12公里处,壶关县城北9公里处。村南通长李线,村东边有新建中南铁路东站,村北与东关壁、天池村为邻,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总人口1386人,其中农业人口1348人,非农业人口38人,其中男动力364人,女劳动力356人,耕地面积1868亩。全村设党支部1个,村委会1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党员46名,其中女党员1名,40岁以下党员4名,40—60岁党员27名,60周岁以上党员15名。村委会下设3个村民小组。
三家村现有1个村办企业,2个民营企业,以环保砖厂为龙头。有养殖业4家,养殖业以养鸡、养羊、养牛为主,现在牛羊养殖正在发展中,牛有5头,羊有60多只。农业种植以种植玉米为主。第三产业也发展迅速,商业、服务业、运输业遍布全村。在创环境方面成绩显著,在2010年被列为园林化村庄。中南铁路开通后,壶关车站落户三家村,给三家村带来了发展机遇,三家村发展潜力大,投资环境优越,欢迎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共同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427200 | 046000 | -- | 查看 三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逢善村 |
逢善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逢善村地处平顺与壶关的交界,位于青羊线路旁,交通便利。长安高速穿村而过,全村377户,总1013口人。其中贫困户36户,救济户12户,特困户9户,一般户293户。农业人口994口人,非农业人口19人,耕地总面积801.6亩,人均0.8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980元,是全县贫困村之一,列为2010年扶贫开发村。设有党支部1个,村委会1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党员26名,其中女党员3名,40—60周岁党员17名,60周岁以上党员7名。 村中有一小型予制厂,养殖业和种杆业正在发展。现有3户养羊专业户和50亩旱地西红柿。在通道绿化工程和园林化村庄建设的带动下,整个村子焕然一新,2011年村中修建了文化活动广场,新建了园林小区和安装了健身器材,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
东长井村 |
东长井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东长井村地处壶关西北端,距壶关县城4公里,壶关公路、平顺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人口1423人,其中农业人口1398人,非农业人口25人,男劳力510人,女劳力490人,耕地1266亩。设党支部一个,村委会1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党员40名,其中女党员4名,40岁以下党员10名,40——60岁党员19名,60岁以上党员11名。分为三个村民小组。 全村目前现有企业3个,主要生产预制构件加工。全村农民以种植业为主,生产玉米杂粮。经过几年努力,绿化面积达到25%,基本达到县园林化村庄要求。 |
东关壁村 |
东关壁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位于集店乡西北部,背靠老顶山,距乡所在地8公里,全村总人口1358人,农业人口1327人,非农业人口31人,男劳动力355人,女劳动力342人,有耕地2444.4亩,设有党支部1个,村委会1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现有党员40名,其中女党员4名,40岁以下的党员2名,40—60岁的党员17名,60岁以上的党员21名。分四个村民小组。 全村目前现有砖厂1个,主要生产机制砖,全村农民以种植业为主,生产玉米、旱地西红柿,绿化面积30%以上,庄河沟农林开发园区正在建设之中。 |
会龙庄村 |
会龙庄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会龙庄村地处县城北边,距县城8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新建的中南铁路火车站在会龙庄村东边。全村共有人口837人,其中农业人口810人,非农业人口27人,现有耕地576亩,设有党支部1个,村委会一个,支村两委健全。共有党员22名,其中40岁以下7名,40岁-60岁党员10名,60岁以上党员5名。 全村目前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谷子,现有大型养殖户1户,小型家庭养殖户6户,养殖业主要为养猪、鸡、羊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猛进,运输业遍布全村,各种车辆50余辆,在创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面貌整体一新,各方面都在提高,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县定为新农村推进村。 |
三家村 |
三家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北三家村位于长治市东12公里处,壶关县城北9公里处。村南通长李线,村东边有新建中南铁路东站,村北与东关壁、天池村为邻,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总人口1386人,其中农业人口1348人,非农业人口38人,其中男动力364人,女劳动力356人,耕地面积1868亩。全村设党支部1个,村委会1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党员46名,其中女党员1名,40岁以下党员4名,40—60岁党员27名,60周岁以上党员15名。村委会下设3个村民小组。 三家村现有1个村办企业,2个民营企业,以环保砖厂为龙头。有养殖业4家,养殖业以养鸡、养羊、养牛为主,现在牛羊养殖正在发展中,牛有5头,羊有60多只。农业种植以种植玉米为主。第三产业也发展迅速,商业、服务业、运输业遍布全村。在创环境方面成绩显著,在2010年被列为园林化村庄。中南铁路开通后,壶关车站落户三家村,给三家村带来了发展机遇,三家村发展潜力大,投资环境优越,欢迎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共同发展。 |
西庄村 |
西庄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西庄村地处县城正北四公里处,县城至辛村线从西庄村通过,南邻常平工业园区和山西煤炭运销公司长治分公司壶关煤运货站,西北有李东线和正在建设的中南铁路和长治东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西庄村总人口为2027人,其中农业人口1951人,非农业人口76人,男劳力490人,女劳力490人,耕地2554.48亩,属平川,荒山330余亩,退耕还林165亩。设有党支部一个,村委会一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支部共有党员53名,其中女党员5名,40岁以下党员8名,40-60周岁党员16名,60周岁党员以上23名. 西庄村现有私人企业3个,以建材和工艺品为主,经济合作社1个,以养殖业为主,耕地以种植玉米为主。 |
辛村村 |
辛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辛村村地处壶关县城北8公里处,距长治市15公里,省道青李线穿村而过。辛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分东、南、北三个街,有11个生产队,10个党小组,从2004年起小队核算,变为大队统一核算单位,全村总人口为1217户,总人口为29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9人,砂种土地2480亩,设有党支部1个,村委会1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支部共有党员80名,其中女党员4名,40岁以下的党员人数6名,40-60岁的党员为37名,60周岁以上的党员37名。 全村目前现有村办企业2个,民营和个体企业3个,主要以琉璃工艺品为主导,养殖种植业发展不断壮大。家庭养殖户40余户,养殖业以养鸡为主,存栏蛋鸡10万余只。农民种植的粮食以玉米、谷子、杂粮为主,第三产业发展也迅速增进。商业、饮食业、服务业、运输业遍布全村。大小商铺100余户。辛村村在创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现长安高速、中南铁路在建,地理环境优越,投资环境宽松。辛村人民热望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发展,共创和谐小康新农村。 |
集店村 |
集店村概况 集店村位于壶关县城西北方向,村中长壶公路,长平国道通过,村北有长钢通西安里矿区路过,交通方便,乡政府所在地。 集店村是集店乡政府所在地,地处壶关县城北4公里处,在长治市东10公里处。集店村交通便利,东西是地方铁路(长钢至西安里矿山),村西中南铁路南北通行;长壶公路村中通行,一马平川。村中地下水充足,人畜吃水方便。 全村总人口3399,其中:农业人口3129,非农业人口270,男劳力800,女劳力700,共劳力1500,现有耕地1921.7亩。 设有党支部一个,村委会本个,支村两委班子,共有党员86名,其女党员8名,40岁以下党员21名,40—60周岁党员43名,60周岁以上党员22名。是集店乡人口最多,流动量最大的一个村。 全村现有民办企业3个,陶瓷厂,预制厂,.荣鑫熔剂有限公司;集体砖厂1个;租赁企业4个,运行中的有环鑫源不锈钢厂和壁虎涂料厂,未生产的有神农化工厂和庄益通硅粉厂。 在养殖和种植方面更是人才济济。有养鸡,猪,牛,羊等等;种植业有旱地西红柿9亩,大多以种植玉米为生。 |
南皇村 |
南皇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南皇村地处县城北端,距乡政府4公里,李东线公路擦村而过,全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物产丰富。全村总人口1621人,其中农业人口1592人,非农业户口29人,耕地1748亩,设有党支部一个,村委会一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有中-员45名,其中女党员5名,40岁以下的党员6名,40岁—60周岁的党员25名,60岁以上口党员14名。村委会下设5个村民小组。 全村目前有民营个体企业2个。种植、养殖业发展不断壮大,有种植业10余户、养殖业10余户,主要以养猪、鸡为主,农业种植以玉米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商业、饮食业、运输业等遍布全村。在创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经过几年的努力绿化面积达到整面积的30%。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
东旺庄村 |
东旺庄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东旺庄村位于壶关县北部,和平顺县接壤,是集店乡最北的一个村,交通不畅,距集店乡9公里。总人口866人,其中农业人口842人,非农业人口24人,男劳力235人,女劳力229人,耕地1096亩。东旺庄村设党支部1个,村委会1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党支部共有党员26名,其中女党员2名,40岁以下党员2名,40-60岁党员18名,60以上党员6名。全村设村民小组3个。 东旺庄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养殖发展正在进一步扩大,全村约有养鸡专业户3-5家,存栏2万余只;养猪350余头,养羊380只,是典型的种植业村。在村干部的领导下,全村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措施,进一步推广和实施上级领导精神,全面把东旺庄村的经济和发展推向前进。计划在短时间内建设成文明富裕的小康村。 |
岭东村 |
岭东村简介 壶关县集店乡岭东村地处壶关县西北端,北距平顺县城东禅村仅4公里,西南距县城13公里。西距长治市19公里,岭东村土地排丘陵(梯田)占80%,有山地面积720亩,林地面积190亩。总耕地2566.8亩,其中粮田面积2297.3亩,果园面积169.5亩。总人口328人。其中农业人口322人,非农人口6人。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各一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全村共有党员14名,其中40岁以下党员1名,60岁以上党员5名,40—59岁党员7名。村集体无企业,只有果园收入13408元。村民的支柱产业是粮食、蔬菜种植和外出经商打工。 |
土河村 |
土河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土河村地处壶平两县交界处,长安高速纵横穿村而过。全村总人口1668人,农业人口1738人,非农业人口27人,耕地面积2240亩,果园面积600余亩。设有党支部一个,村委会一个,支村两委班子领导健全。共有党员40名,40岁以下党员6名,40至60周岁党员14名,60周岁以上党员20名。养羊专业户4户,养猪专业户1户,养鸡专业户1户。 |
桥西村 |
桥西村概况 桥西村位于壶关县正北方向,隶属集店乡,距离县城10公里,正在建设中的中南铁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桥西村耕地面积:1415.2亩,总户数410户,总人口1117人,其中农业人口1089人,非农业人口28人。设有党支部1个,村委会1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全村共有党员32名,其中女党员2名,40岁以下党员3名,40-60岁党员17名,60岁以上党员12名。 村内主导产业是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西红柿、薯类和大豆等农作物为辅。此外,村中有养鸡场一座、分散养殖户若干户。 |
天池村 |
天池村简介 壶关县集店乡天池村地处壶关县西北端,北距平顺县城东禅村仅4公里,西南距县城13公里。西距长治市19公里,天池村土地排丘陵(梯田)占80%,有山地面积720亩,林地面积190亩。总耕地2566.8亩,其中粮田面积2297.3亩,果园面积169.5亩。总人口1642人。其中农业人口1611人,非农人口31人。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各一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全村共有党员52名,其中女党员4名,40岁以下党员5名,60岁以上党员19名,40—59岁党员28名。村集体无企业,只有果园收入13408元。村民的支柱产业是粮食、蔬菜种植和外出经商打工。村里有壶关重要的文化遗产扛桩。每年三月十七都会有庙会,村民会有跳舞、秧歌、扛装、耍大头、礼佛、唱大戏等各种种样的形式庆祝。 |
乌集头村 |
乌集头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乌集头村位于壶关县西北部,北与平顺县相邻,西与郊区老顶山镇相邻。乌集头村以农业为主,是全县旱地西红柿种植基地。全村总人口1155人,农业人口1125人,非农人口30人,男劳力341人,女劳力289人,耕地2138亩,设有党支部一个,村委一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党员41名。其中女党员3名,40岁以下党员38名,40—60周岁党员3人. |
北桥上村 |
北桥上村概况 壶关县集店乡北桥上村地处壶关县最北端,与平顺县苗庄镇为界,省道长李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共有292户,839口人,其中农业人口825人,非农业人口14人,男劳力210人,女劳力208人,总耕地面积936亩。设党支部一个,村委会一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党员31名,其中女党员4名,40以下党员6名,40-60岁党员12名,60岁以上党员13名。党支部设有三个党小组。 全村目前有养殖10户,主要养鸡、猪、羊。种植主要有大棚40余户,占地48亩,农民种植的粮食主要以玉米、蔬菜为主,第三产业主要为运输服务业。在创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经过几年的努力,绿化面积达到了总面积的20%。政治、文化中心、被定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
西旺庄村 |
西旺庄村简介 集店乡西旺庄村地处壶关县最北端,距壶关县城12公里,距集店乡政府9公里,与平顺相接,全村拥有农业人口911人,非农业人口20人,流动人员200人,耕地1375亩,荒山320亩,共有党员32名,属全县贫困村之一。 目前现有合资企业1个,经济合作社2个,主要以制造、养殖、种植等为主导产业。养殖、种植业发展不断壮大,大型养殖、种植户5户,小型家庭养殖户10户。养殖业以养猪、鸡为主,经过历届支部的不断努力,全村完成了改善村民自来水、硬化路面、维修大坝等工程。在创环境方面成绩显著,争取把西旺庄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
北皇村 |
北皇村概况 北皇村地处长治市东15公里,壶关县北10公里,集店乡北5公里处,省道青羊路、平辛路穿村而过。土地平坦,交通便利。全村共有724户,2042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中1985人,非农业人口57人,1960亩耕地。设有党支部1个,村委会1个,支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党员63名,其中女党员7名,40岁以下党员11名,40—60周岁党员34名,60周岁以上党员18名。村委会下设六个村民小组。 全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玉米为主,养殖业以猪、羊、鸡为主,大型养殖户2户,第三产业发展也迅速猛进,商业、饮食业、服务业、运输业等集中遍布全村。在创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经过几年的努力,村中绿化面积大幅度上升,被全县定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