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10230104 | 202150 | 021 | 查看 爱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江口社区 |
江口社区:位于庙镇东南4公里处。 |
猛将庙社区 |
猛将庙社区:位于庙镇以北3公里处。 |
庙镇社区 |
庙镇社区:位于庙镇政府所在地。 |
联益村 |
庙镇联益村位于崇明县城西北约五公里处,南临长江,北靠崇明陈海公路,东至万安港,西到鸽龙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现在的联益村2002年由长安、新立、联益三村合并而成的,区域面积为3.4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为3038亩,人口2363人,29个村民自治小组。由自然村长安、新立、联益组成。总人口2456人。其中:本村户数938户,本村人口2363人,农保人口996人,镇保人口56人,城保人口64人;外来人口93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3087.00亩,粮田2480.00亩,常年菜田90.00亩,林地430.00亩,鱼塘20.00亩,畜禽场2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00元。
|
南星村 |
南星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南侧、市级新陈海公路桥鼻港桥向南1公里,南临长江、背靠庙南村,东以鹗鸪港为界,与启瀛、鸽龙村隔河相望、西以桥鼻港为界,与庙港村一水之隔。2002年4月由原来的近江村、南星村和丁棚村撤三合一,建成现在的南星村。南星村有28个村民小组,党员人数134人,分为八个党小组。目前新一届村两委干部有5名,平均年龄46岁,我村设有警务室、卫生室、老年活动室等,近年来先后获得过市级安全村、县级卫生村等光荣称号。由自然村近江村、南星村、丁棚村组成。由自然村近江村、南星村和丁棚村组成。总人口2315人。其中:本村户数988户,本村人口2216人,农保人口1400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264人;外来人口99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3755.00亩,粮田2240.00亩,常年菜田700.00亩,林地200.00亩,鱼塘30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00元。
|
爱民村 |
爱民村村位于庙镇西南, 东至桥鼻港为界,南至桥鼻村,西至庙港大河,北 至深水河,新陈海公路横穿我村。全村村域面积4335亩。无由自然村爱民、高桥村组成。总人口1709人。其中:本村户数742户,本村人口1699人,农保人口460人,镇保人口56人,城保人口223人;外来人口10人。其他人口960人。耕地2342.00亩,粮田91.00亩,常年菜田45.00亩,林地1899.00亩,鱼塘6.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2.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20.00元。
|
庙港村 |
庙港村位于庙镇西南,庙港水闸东侧,东与南星村以桥鼻港为界,南临长江,西与三星镇近江村相望,北接爱民村,全村区域面积2.96平方公里。本村由原桥鼻村和新村大队2村合并一起。由自然村桥鼻村和庙港村组成。总人口1382人。其中:本村户数521户,本村人口1367人,农保人口909人,镇保人口146人,城保人口312人;外来人口15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624.00亩,粮田2262.00亩,常年菜田12.00亩,林地100.00亩,鱼塘25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2.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563.00元。
|
镇东村 |
镇东村位于崇明庙镇镇政府东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河道密布,内河航运较发达。陆路有三条公路横穿本村,由南向北,依次为宏海公路、陈海公路、庙港公路,多条公交线路经过,分别为南新线、南红线、南建线、南牛线、南海线。全村区域面积5287.5亩,其中可耕地面积为2912亩。本村是由两个自然村组成的,镇东村的由来是取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镇政府的东边吗?由自然村原镇东村、原双桥村组成。总人口2701人。其中:本村户数1104户,本村人口2626人,农保人口892人,镇保人口382人,城保人口321人;外来人口75人。其他人口956人。耕地1730.00亩,粮田1276.00亩,常年菜田15.00亩,林地15.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12.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7.78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917.00元。
|
民华村 |
庙镇民华村位于崇明县庙镇东首,东临宏达村,南靠宏海公路,西靠鹗鸪港,北至通济河,交通比较便利,全村共有2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为2637亩,在册总户数762户,农户已婚子女和非农户口计算在内共计870户,另有闭户和长期无人居住户6户,共计876户。总人数1860人,共有党员98人,共有公益林324亩,种植桑果林375亩,土地资源丰富。民华村的前身,解放前本地区被称为“七家村”,解放后我村是原济民乡一部分,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称为12大队和13大队,1987年改称民华村和丰华村,现在民华村是由原民华村和丰华村两自然村于2002年合并组成。由自然村民华村,丰华村,两村组成。总人口1730人。其中:本村户数764户,本村人口1730人,农保人口982人,镇保人口180人,城保人口36人;外来人口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602.00亩,粮田1622.00亩,常年菜田120.00亩,林地750.00亩,鱼塘60.00亩,畜禽场2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5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00元。
|
江镇村 |
江镇村位于崇明西三江口镇,江镇村村委会位于崇明县庙镇镇宏海公路293号,全村总面积2950亩,村委会下辖25个村民小组,五家民营企业,一所中心小学,一个集贸市场,总人口2415人。江镇村,隶属崇明西三江口镇,在2001年,庙镇、西三江口、合作三镇合并为庙镇。而原江镇村,下辖13个生产队,济民村下辖12个生产队,于2002年5月,合并为江镇村。由自然村江镇村、济民村组成。总人口2415人。其中:本村户数878户,本村人口2065人,农保人口840人,镇保人口63人,城保人口45人;外来人口350人。其他人口100人。耕地2130.00亩,粮田1020.00亩,常年菜田5.00亩,林地1065.00亩,鱼塘10.00亩,畜禽场3.00亩,水塘4亩,其他2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8.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00元。
|
庙南村 |
庙南村地处庙镇以南1公里,东至鹗鸪港,西至桥鼻港河,北与庙西村、庙中村接壤,南与南星村为邻,陈海公路、宏海公路贯穿全境,南横引河横卧我村腹部,水陆交通便捷。庙南村地处庙镇以南1公里,东至鹗鸪港,西至桥鼻港河,北与庙西村、庙中村接壤,南与南星村为邻,陈海公路、宏海公路贯穿全境,南横引河横卧我村腹部,水陆交通便捷。由自然村庙南、窑南组成由自然村庙南、窑南组成组成。总人口1854人。其中:本村户数835户,本村人口1824人,农保人口1224人,镇保人口438人,城保人口62人;外来人口3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440.00亩,粮田2200.00亩,常年菜田30.00亩,林地200.00亩,鱼塘1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00元。
|
鸽龙村 |
崇明县庙镇鸽龙村位于——庙镇东南面,处于长江下游,有着交好的水陆交通地理位置,东始鸽龙港,西至鹗鸪港,南靠长江,北接启嬴村。2002年由庆华、鸽龙、鸽星合并为现在的鸽龙村,现有25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庆华、鸽龙、鸽星组成。总人口2392人。其中:本村户数932户,本村人口2296人,农保人口1380人,镇保人口150人,城保人口70人;外来人口96人。其他人口696人。耕地3272.00亩,粮田2234.00亩,常年菜田18.00亩,林地480.00亩,鱼塘100.00亩,畜禽场50.00亩,林地0亩,其他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7.8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00元。
|
米洪村 |
米洪村位于庙镇西首,东至桥鼻港、西至庙港、南至白米沙洪、北至张家港。区域面积4590亩, 农业用地2442亩,其中林地面积1050亩,总人口1662人,总户数729户,有16个村民小组,党员95人。无由自然村米洪 村, 爱华 村组成。总人口1688人。其中:本村户数729户,本村人口1662人,农保人口350人,镇保人口200人,城保人口30人;外来人口26人。其他人口1082人。耕地2442.00亩,粮田1500.00亩,常年菜田100.00亩,林地700.00亩,鱼塘130.00亩,畜禽场5.00亩,其他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1.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64.00元。
|
万北村 |
崇明县庙镇万北村在2002年4月村级区划调整中,有原万北、江南两村合并而成,位于城乡结合部。北依市级南横运河,紧靠国家一级公路--陈海公路、南邻万安镇,与万安村为邻。西至万安港,与联益村隔河相望、东至元六港,与城镇桥湾南、新海村毗邻。南以沿江通道、北以陈海公路直达县城与南门码头,相距6公里,距镇政府5公里。目前,我村经济薄弱,缺乏投资,诚盼有识之士能够参与我村结对帮扶计划,造福农村。本村是庙镇比较大的一个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由于地理位置靠近崇明岛西北部,属于早期西沙的一部分,加之土地肥沃,万北村成村较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勤劳勇敢的先民在此生活。到了明清时期,西沙东沙融合成为崇明大岛,我村人口也逐渐增多了起来。解放后,我村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我长足的发展,尤其在经济方面,形成了农作物种植、水产养殖、禽畜饲养等多种经营模式共同发展的局面,农民收入逐年增加。2002年,原万北村、江南村合并,组成了现在的万北村,现下设村民小组31个。由自然村万北村、江南村组成。总人口2221人。其中:本村户数1108户,本村人口2196人,农保人口1540人,镇保人口260人,城保人口73人;外来人口25人。其他人口323人。耕地2670.00亩,粮田2269.00亩,常年菜田25.00亩,林地235.00亩,鱼塘34.00亩,畜禽场11.00亩,林木11亩,橘园1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7.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00元。 |
万安村 |
万安村村民委员会所管辖区域东接城桥镇元六村,西至鸽龙港,南至长江防汛大堤,北至万北村、联益村界河。2002年由原来的崇安村、万安村合并为新的庙镇万安村。由自然村原崇安村, 原万安村组成。总人口2538人。其中:本村户数1166户,本村人口2464人,农保人口954人,镇保人口122人,城保人口579人;外来人口74人。其他人口809人。耕地3045.00亩,粮田1250.00亩,常年菜田30.00亩,林地86.00亩,鱼塘10.00亩,畜禽场25.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4.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00元。
|
永乐村 |
永乐村:位于猛西村以东2公里处。 |
宏达村 |
宏达村位于崇明岛西部,隶属于庙镇,东邻港西镇双津村,西接庙镇江镇村,南与庙镇万北村接壤,北靠庙镇通济村,与南门港码头相距8公里,全村贯穿陈海、宏海、港庙三条公路。宏达村自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以后名为江口公社9大队,1982年江口公社9大队分割为宏达村和宏北村,到2002年江口、庙镇、合作三镇合并以后宏达村由宏达、宏北、江华三村合并为现在的宏达村。由自然村宏达、宏北、江华组成。总人口2785人。其中:本村户数1127户,本村人口2738人,农保人口1597人,镇保人口109人,城保人口35人;外来人口47人。其他人口997人。耕地3674.00亩,粮田781.00亩,常年菜田63.00亩,林地124.00亩,鱼塘39.00亩,畜禽场52.00亩,工业林2615亩。
|
猛西村 |
猛西村:位于猛将庙社区西北1公里处。 |
庙西村 |
庙西村村位于庙镇西首,宏海公路南侧,东与庙中村相邻,南接庙南村,西与三星镇庙港河为界,北接米洪村。全村区域面积8925亩,总人口3319人,总户数1255户,有29个生产队,党员161人。庙西村是原来的加禾村同庙西村两村合一的村.由自然村庙西村和加禾村组成。总人口3319人。其中:本村户数1255户,本村人口2936人,农保人口1230人,镇保人口810人,城保人口160人;外来人口150人。其他人口56人。耕地3368.00亩,粮田1896.00亩,常年菜田142.00亩,林地78.00亩,鱼塘20.00亩,畜禽场22.00亩,公益林121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9.5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00元。
|
启瀛村 |
启瀛村:位于庙镇以南3公里处。 |
白港村 |
庙镇白港村位于草棚镇西南角,属庙镇边远地区,东起新公路,西至长江边,南起三星镇洪海村,北至绿华镇原庙镇村,邻近明珠湖,全村总人口786人,总户数327户,共有14个村民小组,全村社会面积2.7平方公里,计划面积1980亩,其中在大小鱼蟹塘水面近700亩,折土地面积1000亩,经过几年来结构调整,柑橘面积已达280亩(其中生产桔树130亩),粮田650亩,其它作物面积50亩,本村交通便利,新陈海公路到我村白港公路已拓宽并已通车,本村常规水产品,河蟹资源丰富。近几年来,全村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和开发,以农业经济为重点,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在党支部、村委会的带动下,制订和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开展文明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由自然村白港村组成。总人口786人。其中:本村户数324户,本村人口776人,农保人口672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104人;外来人口1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980.00亩,粮田733.34亩,常年菜田100.00亩,林地280.00亩,鱼塘700.00亩,畜禽场6.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3.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00元。
|
通济村 |
通济村区域面积4593亩,可耕地面积2533亩,总人口1603人,总户数634户,有25个村民小组,党员86人,划分为4个小组。村主干道17公里,已全面改造成白色道路,泯沟22.5公里,全村30条泯沟条段、中心横界、社区服务中心搞好绿化工程的实施。居民住宅相对集中,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近70%。新建的社区服务中心开设了垃圾收集、沟河保洁、道路养护、夜间巡逻、农技推广、农业信息、医疗卫生等多项服务窗口。由自然村通济村、蜞镇村组成。总人口1603人。其中:本村户数695户,本村人口1570人,农保人口463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132人;外来人口23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3255.00亩,粮田2567.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46.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8.2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98.00元。
|
小竖村 |
庙镇小竖村位于庙镇东北角,属庙镇边远地区,东起港西东定村,西解放河,南起通济村,北至长征农场,全村总人口1567人,总户数688户,共有22个村民小组,全村社会面积3520亩,计划面积2267亩。近几年来,全村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和开发,以农业经济为重点,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在党支部、村委会的带动下,制订和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开展文明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由自然村小竖村和鸽东村组成。总人口1566人。其中:本村户数688户,本村人口1459人,农保人口105人,镇保人口5人,城保人口15人;外来人口17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267.00亩,粮田1560.00亩,常年菜田120.00亩,林地325.00亩,鱼塘18.00亩,畜禽场16.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5.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00元。
|
和平村 |
庙镇和平村位于崇明庙镇东北部,东邻解放河,南依通济河;西与窑桥村相邻,北接猛东村。全村总面积为2950亩,可耕地面积为2840亩,是庙镇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全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党员75人,划分为3个党小组,设置了六个职务岗位。近几年来,全村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和开发,以农业经济为重点,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在党支部、村委会的带动下,制订和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开展文明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平村起源于解放前,当时是江苏省南通专区崇明县江口地区和平乡。一九四九年十月崇明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化运动后,农民翻身有了自己的土地。到了一九五八年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崇明县 划归上海市,建立了人民公社,成立了生产大队,称为崇明县合作公社三大队,后又改名为和平大队。一九八四年党中央对农村进行深化改革,和平大队设立了村民委员会。直至2002年称为上海市崇明县合作镇和平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4月撤并乡镇,和平村划入庙镇,现名全称:崇明县庙镇和平村村民委员会。由自然村原和平村和四桥村组成。总人口1445人。其中:本村户数582户,本村人口1331人,农保人口456人,镇保人口35人,城保人口370人;外来人口115人。其他人口114人。耕地2840.00亩,粮田1837.00亩,常年菜田600.00亩,林地75.00亩(其中果林20亩),鱼塘5.00亩,畜禽场15.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00元。
|
窑桥村 |
窑桥村位于庙镇合作社区南首。东邻和平村,以塞沙洪为界;南与庙中村、民华村相邻,以通济河、张家港为界;西与周河村相望,以盘船洪河为界;北接猛东村。全村共有二十二个村民小组,常住户数772户,总人口1843人,有党员104名。全村地域面积2970亩,可耕地面积为2456亩,其中水稻面积2100亩,其他经济作物面积356亩。本村于2002年由原窑桥村和社南村合并而成。由自然村窑桥村和社南村组成。总人口1894人。其中:本村户数772户,本村人口1843人,农保人口1569人,镇保人口45人,城保人口5人;外来人口51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3300.00亩,粮田3135.00亩,常年菜田20.00亩,林地60.00亩,鱼塘15.00亩,畜禽场1.00亩,苗木2亩,其他1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0.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97.00元。
|
猛东村 |
猛东村位于崇明县庙镇合作的中部,东邻小竖村以解放河为界,北邻永乐村以北横河为界,西与猛将庙镇隔河相望,南至和平村与窑桥村。全村共分十八个生产队,区域面积2003亩。猛东村村委原座落于猛东村北首,于2005年6月迁至小星公路。由自然村猛东村、三桥村组成。总人口1374人。其中:本村户数593户,本村人口1331人,农保人口1167人,镇保人口89人,城保人口75人;外来人口43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898.00亩,粮田1751.00亩,常年菜田50.00亩,林地80.00亩,鱼塘8.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1.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00元。
|
周河村 |
周河村位于崇明县庙镇的西北部,东至盘船洪,北至二号横河,西邻望仓港,南至张家港,全村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周河村由自然村原周河村和原麒龙村组成,周河村由地处周家河头而得名周河,麒龙村由地处麒龙庙而得名麒龙。由自然村周河村和麒龙村组成。总人口1955人。其中:本村户数838户,本村人口1945人,农保人口1320人,镇保人口441人,城保人口120人;外来人口10人。其他人口64人。耕地3250.00亩,粮田2250.00亩,常年菜田50.00亩,果林地60.00亩,鱼塘10.00亩,畜禽场3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0.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28.00元。
|
合中村 |
合中村位于崇明庙镇北部,东至南红公路,南邻周河村,西到望仓港,北近小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河道密布,内河航运较发达。陆路有二条公路横穿本村,有两条公交线路经过,分别为南红线、南海线。村区域面积为455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为2660亩。无由自然村合中村和新保村组成。总人口1868人。其中:本村户数784户,本村人口1813人,农保人口1320人,镇保人口280人,城保人口158人;外来人口55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660.00亩,粮田350.00亩,常年菜田500.00亩,林地180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1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8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0元。
|
保东村 |
保东村位于庙镇合作社区西北部。东邻永乐村,以合作公路为界;南与猛西、周河相邻,以小星公路为界;西与海桥2大队相望,以望沧港为界;北接保安村。全村共有30个村民小组,常住户数826户,总人口1896人,有党员106名。全村地域面积3195亩,可耕地面积为3195亩,其中水稻面积1877.6 亩,其他经济作物面积 925亩。保东村位于保安镇东边,在解放初期是新保23公区,在58年-时期改为公社,互助组时期改为合作公社13大队,至1984年3月公社到乡,到1985年3月改掉了公社改掉了大队的称呼,从那时起13大队就改为了如今的保东村。由自然村由自然村原 保东 村,原 保西 村组成一个保东村。组成。总人口1845人。其中:本村户数827户,本村人口1845人,农保人口856人,镇保人口170人,城保人口69人;外来人口0人。其他人口30人。耕地4000.00亩,粮田3200.00亩,常年菜田70.00亩,林地636.00亩,鱼塘3.00亩,畜禽场6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7.3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20.00元。
|
保安村 |
保安村位于庙镇西北部。东邻永乐村,以合作公路为界;南与保东村相邻;西靠望沧港;北邻红星农场。保安村位于保安镇西边,在58年-时期改为公社,互助组时期改为合作公社18大队,至1984年3月公社到乡,到1985年3月改掉了公社改掉了大队的称呼,从那时起18大队就改为了如今的保安村。由自然村3. 由自然村原 保安 村,原 保民 村组成一个保安村。组成。总人口2880人。其中:本村户数1206户,本村人口2850人,农保人口1756人,镇保人口350人,城保人口69人;外来人口30人。其他人口675人。耕地4700.00亩,粮田3400.00亩,常年菜田300.00亩,林地900.00亩,鱼塘40.00亩,畜禽场3.00亩,其他57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7.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54.00元。
|
庙中村 |
庙中村位于祖国第三大岛崇明岛西部庙镇镇中心,东至鹗鸪港、北至张家港、南邻庙南村、西邻庙西村。崇明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明代抗倭斗争中,崇明“沙兵”以英勇著称。1921年秋,崇明西沙农民-,毛泽东在当时的0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上著文介绍这一壮举。1926年9月,0江浙省委特派员陆铁强、俞甫才回崇,建立了全国较早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长期革命斗争岁月中,许多崇明儿女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自然村庙中村和镇北村组成。总人口2278人。其中:本村户数982户,本村人口2153人,农保人口1586人,镇保人口318人,城保人口85人;外来人口125人。其他人口164人。耕地2150.00亩,粮田1820.00亩,常年菜田50.00亩,林地13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1.2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0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