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岩村位于壶关县桥上乡东南部,全村辖7个自然村,有农户256户,人口851人,耕地458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有劳力352个(其中男劳力187个,女劳力165个)。因地处山区,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很差,长期以来,村民经济收入来源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人均年收入仅910元,有贫困人口130余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
丁家岩支村两委围绕旅游发展,立足于丁家岩村实际,积极探索脱贫致富之路,通过考察研究,利用“支部+合作社”的形式,于2009年5月动工建设中华鲟生态化养殖示范基地,将现代养鱼业和旅游业结合,开发乡村休闲旅游。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于2010年5月份建成50个高标准生态养鱼池和2个高品位休闲垂钓区,并于7月份开始购进鱼苗进行喂养,主要养殖品种为鲟鱼、虹鳟鱼、鲤鱼等,目前已有成鱼近3万余斤。预计今年全面投产后,可年产商品鱼30万斤以上,通过为大峡谷及周边各大宾馆、饭店提供优质食用鱼,以及为广大游客提供休闲垂钓服务,预计年获毛收入可达600余万元。在该项目带动下,丁家岩村成立多家养殖专业合作社,除养鱼外,初步形成规模的还有肉兔养殖,养殖户达10余户,养殖规模达到600余只。目前,特色养殖业已成为丁家岩村的主导产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427206 | 046000 | -- | 查看 丁家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丁家岩村 |
丁家岩村位于壶关县桥上乡东南部,全村辖7个自然村,有农户256户,人口851人,耕地458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有劳力352个(其中男劳力187个,女劳力165个)。因地处山区,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很差,长期以来,村民经济收入来源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人均年收入仅910元,有贫困人口130余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 丁家岩支村两委围绕旅游发展,立足于丁家岩村实际,积极探索脱贫致富之路,通过考察研究,利用“支部+合作社”的形式,于2009年5月动工建设中华鲟生态化养殖示范基地,将现代养鱼业和旅游业结合,开发乡村休闲旅游。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于2010年5月份建成50个高标准生态养鱼池和2个高品位休闲垂钓区,并于7月份开始购进鱼苗进行喂养,主要养殖品种为鲟鱼、虹鳟鱼、鲤鱼等,目前已有成鱼近3万余斤。预计今年全面投产后,可年产商品鱼30万斤以上,通过为大峡谷及周边各大宾馆、饭店提供优质食用鱼,以及为广大游客提供休闲垂钓服务,预计年获毛收入可达600余万元。在该项目带动下,丁家岩村成立多家养殖专业合作社,除养鱼外,初步形成规模的还有肉兔养殖,养殖户达10余户,养殖规模达到600余只。目前,特色养殖业已成为丁家岩村的主导产业。 |
桥上村 |
桥上村地处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区腹地,是壶关县桥上乡党委、政府所在地,又是大峡谷游客接待集散中心、土特产销售中心,是个环境优美、人文和谐的小镇。桥上村共辖3个自然村,有农户163户,527口人,耕地面积260亩,人均年收入仅890元,有贫困人口90余人。 2006年,桥上村围绕桥上乡旅游产业这条发展主线,以发展旅游接待服务业为方向,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客栈,截至目前,共发展旅游客栈50余户,床位达到1000张,直接间接从业人员150余人,建设资金达到100多万元,可接待游客1600人次/日,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0万,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万元,“农家乐”接待服务已成为桥上村的主导产业。2010年,桥上村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对农家乐客栈实施规范升级,提高接待服务档次,并聘请省旅游局培训中心老师,对旅游服务业人员进行培训,有效提高了农家客栈服务人员的素质,提升了服务水平。通过积极规范发展农家乐客栈,桥上村“农家乐”客栈作为旅游发展的典型参与到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