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市 >>崇明区 >> 向化镇 >> 米新村

米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米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米新村简介

  米新村位于向化镇境内中部,南与向化村和卫星村隔横河相望,北与齐南村隔界河为邻,西至渡港,东至六效大河。地域总面积4平方公里,可耕地总面积4301亩,水田面积1600亩,旱田面积300亩;全村人口3166人,总户数1417户。现有34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65人,党员105名,设10个党小组。因村内有一新米行镇,所以村名为米新村。米新村范围,在抗日战争时期称米新乡,抗战以后,-实行保甲制度,米新村范围属崇明县第四区向化乡的四保、五保、七保。新中国成立以后重新恢复建制,米新村属崇明县向化区米新乡的米新村、新东村和阜康乡的堤北村,1956年成立第三高级合作社,1957年大兵团作战时改称14工区和15工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称西14大队、东14大队和南15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米新大队改称米新行政村,14大队改成乐兴行政村,堤北大队改称堤北行政村。2002年上述三个村合并为米新村,下辖原三个村的34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米新村、乐兴村、堤北村组成。总人口3198人。其中:本村户数1476户,本村人口3133人,农保人口1330人,镇保人口178人,城保人口10人;外来人口65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4380.00亩,粮田3750.00亩,常年菜田450.00亩,林地30.00亩,鱼塘30.00亩,畜禽场0.00亩,竹园30亩,地膜60亩,大棚3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4.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200.0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10230107 202150 021 查看 米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米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米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向宏社区

  向宏社区:位于向化镇政府西侧。
  

渔业村

  崇明县向化镇六滧港渔业村位于向化镇正南方向,西南两面与长江相邻,北与南江村相邻、东至六滧港河为界,沿江所建造的一个村庄。崇明县向化镇六滧港渔业村位于向化镇正南方向,西南两面与长江相邻,北与南江村相邻、东至六滧港河为界。1983年,从开港渔业村搬迁而来。村民以打渔为主。从一开始的木质结构船只正在逐年的改善成标准化渔船。由自然村渔业村组成。总人口311人。其中:本村户数93户,本村人口311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238人,城保人口23人;外来人口0人。其他人口50人。耕地0.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6.96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888.00元。
  

北港村

  北港村位于崇明县向化镇最北端,南靠北沿公路,北靠农业科技园区,西靠百渡港。本村2001年由北港,齐北,齐西三个大队组成,共有人口2680人,面积5000多亩。由自然村北港村、齐北村、齐西村组成。总人口2680人。其中:本村户数1148户,本村人口2460人,农保人口461人,镇保人口3人,城保人口362人;外来人口22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5870.00亩,粮田1200.00亩,常年菜田1500.00亩,林地2500.00亩,鱼塘200.00亩,畜禽场2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8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0.00元。
  

齐南村

  齐南村位于向化镇中北部,由原齐南村和阜西村合并而成。本村南与米新村隔河相望,北与北港村相依为邻,东起老六效,西至渡港河,面积5.58平方公里,2004年至今村委会设在齐南村1021号。齐南村位于向化镇境内中北部,是因其在齐心沙南边而得名,新中国成立以后重新建制,齐南村地区为新河村、沿海村。1956年成立第一高级合作社,1957年大兵团作战时改称15工区(部分)、16工区,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称15大队(又叫阜西大队)和16大队(又叫齐南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齐南大队改称齐南村,阜西大队改称阜西村。2002年4月,上述两个村合并为新的齐南村村委会,下设28各村民小组,有村民1040户,2589人。2004年4月至今村委会设在齐南村1021号。由自然村齐南村、阜西村组成。总人口2719人。其中:本村户数1138户,本村人口2583人,农保人口810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465人;外来人口136人。其他人口1308人。耕地4187.00亩,粮田2543.00亩,常年菜田350.00亩,林地140.00亩,鱼塘1150.00亩,畜禽场4.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7.34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10.00元。
  

米新村

  米新村位于向化镇境内中部,南与向化村和卫星村隔横河相望,北与齐南村隔界河为邻,西至渡港,东至六效大河。地域总面积4平方公里,可耕地总面积4301亩,水田面积1600亩,旱田面积300亩;全村人口3166人,总户数1417户。现有34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65人,党员105名,设10个党小组。因村内有一新米行镇,所以村名为米新村。米新村范围,在抗日战争时期称米新乡,抗战以后,-实行保甲制度,米新村范围属崇明县第四区向化乡的四保、五保、七保。新中国成立以后重新恢复建制,米新村属崇明县向化区米新乡的米新村、新东村和阜康乡的堤北村,1956年成立第三高级合作社,1957年大兵团作战时改称14工区和15工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称西14大队、东14大队和南15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米新大队改称米新行政村,14大队改成乐兴行政村,堤北大队改称堤北行政村。2002年上述三个村合并为米新村,下辖原三个村的34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米新村、乐兴村、堤北村组成。总人口3198人。其中:本村户数1476户,本村人口3133人,农保人口1330人,镇保人口178人,城保人口10人;外来人口65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4380.00亩,粮田3750.00亩,常年菜田450.00亩,林地30.00亩,鱼塘30.00亩,畜禽场0.00亩,竹园30亩,地膜60亩,大棚3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4.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200.00元。
  

卫星村

  卫星村位于向化镇境西首,南与南江村隔南横运河相望,北以鲁东河为界与米新村相邻,西至渡港,东至向化公路,陈彷公路和陈海公路横贯全村,水路交通十分便捷!卫星村在-主政时期为向化乡五保地界,而卫星村村名起源于1958年11月建立的卫星田。当时在三垗头300亩土地上成立向化片卫星田指挥部,由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朱效熙任总指挥,农业局长龚秀成任支部书记兼任向化乡党委委员,带领骨干民工一千多人,来卫星田进行大兵团作战,大搞平整,深翻土地1.5——3公尺,力争在全县四个片中粮食高产放卫星。1960年,中央通知纠正浮夸风;1961年,东五工区合并到卫星田;1962年,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乡政府把卫星田改名为卫星大队。2002年,由原永春村与卫星村合并组建而成新时期的卫星村。由自然村卫星村和永春村组成。总人口2362人。其中:本村户数1074户,本村人口2320人,农保人口920人,镇保人口800人,城保人口501人;外来人口42人。其他人口99人。耕地2260.00亩,粮田1072.00亩,常年菜田260.00亩,林地150.00亩,鱼塘80.00亩,畜禽场198.00亩,5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2.3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23.00元。
  

向化村

  向化村位于向化镇镇区,东至六滧大河,与花仓村仅一河之隔,西至卫星村地界,南至南横运河,与南江村隔河相望,北与米新村以横河为界。向化村交通便捷,有陈海公路,陈彷公路经过,到长江遂桥仅需二十分钟。-主政时期,向化村属向化乡的四保。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乡时期,向化村曾经分别属于向化乡和米新乡。1956年成立第十、第十一、第十二高级社,1957年大兵团作战时期改称七工区和八工区,1958年向化乡成立人民公社时又改称向化大队、11大队和12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向化大队改称向化村,11大队改称向北村,12大队改称万龙村。2002年,向北村和万龙村与向化村合并,成立新的向化村。由自然村向化、向北、 万龙组成。总人口3582人。其中:本村户数1815户,本村人口3082人,农保人口471人,镇保人口700人,城保人口900人;外来人口5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500.00亩,粮田900.00亩,常年菜田947.00亩,林地260.00亩,鱼塘390.00亩,畜禽场3.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0.4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52.00元。
  

南江村

  南江村,位于向化镇南部,东至六滧大河,西至渡港河,南至长江大堤,北至横运河,我们村是江中“楼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雅的环境设施,交通便利。地域总面积6670亩,可耕地面积3728亩。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村还有以“南江风韵”为特色的度假旅游景点,并增设了老年公寓,方便四面八方男女老少前来观光旅游、度假。南江村,在-时期为二保。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保甲制度,这里东部叫六滧、西部叫南江村。原闸西1队、3队属向化区江滨村。1953年,六滧村分为一村和三村,今南江村中西部划分为二村、四村、五村。开凿南横运河以后,五村划归卫星村。1959年,建大队,东部为七大队,西部为九大对。1984年,七大队改称闸西村,九大队改称南江村。2002年4月,以上两个村合并,组建新的南江村,下辖32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南江村和闸西村组成。总人口3597人。其中:本村户数1612户,本村人口3552人,农保人口1880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805人;外来人口45人。其他人口867人。耕地3915.00亩,粮田2100.00亩,常年菜田350.00亩,林地560.00亩,鱼塘450.00亩,畜禽场5.00亩,草地1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3.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00元。
  

阜康村

  向化镇阜康村,地处向化镇北部,东临中兴镇胜利村,西至老六滧,南春光村接壤,北靠北港村。村区域面积约9200亩,是全镇规模最大的行政村。民国末期,阜康村为六保。解放初为阜康乡的阜康村和新圩村,合作化时期为阜康、新圩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后为阜康乡第四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为10工区,1959年分拆为第六生产大队和第八生产大队。1973年,为解决第六、第八大队中的远距离耕作现象,以方便农作物栽培耕作,经政府批准,新建齐东生产大队。1980年,第六生产大队更名为阜康大队,第八生产大队更名为新圩大队,齐东生产大队更名为齐东大队。1984年阜康大队建立阜康村民委员会,新圩大队建立新圩村民委员会,齐东大队建立齐东村民委员会。2002年4月,以上三个村民委员会合并为阜康村民委员会至今。由自然村阜康村, 新圩村, 齐东 村组成。总人口3503人。其中:本村户数1386户,本村人口3154人,农保人口2615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534人;外来人口349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5850.00亩,粮田3473.00亩,常年菜田1104.00亩,林地28.00亩,鱼塘1245.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8.69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00元。
  

春光村

  春光村东临中兴镇大公村,胜利村,西与向化镇米新村,齐南村相连,南和向化镇花仓村米新村毗邻,北部同阜康村仅一条横河相隔,东西宽1900,南北长3000米,约有6平方公里。春光村是2002年4月23日由春光,二堡,阜南3个村合并的。由自然村春光村,阜南村,二堡村组成。总人口3243人。其中:本村户数1389户,本村人口3093人,农保人口1837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1072人;外来人口150人。其他人口184人。耕地4431.00亩,粮田980.00亩,常年菜田3152.00亩,林地139.00亩,鱼塘16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83.72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00元。
  

花仓村

  花仓村位于向化镇东首,东至中兴镇镇界,西至六滧大河,南至南横运河,北与春光村隔横河相望。-主政时期,本村属崇明县第四区向化乡的一保(当时实行保甲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分别属米新乡和丰益乡;新中国成立后,属崇明县向化区六滧乡的鼎新村和米新乡的丕林村;1956年成立第一和第二高级合作社,1957年大兵团作战时改称七工区和八工区,1958年向化成立人民公社时期改称二大队和三大队;1984撤社建乡时,成立花仓行政村和丕林行政村;2002年两村合并为花仓村,下辖24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花仓村和丕林村组成。总人口3362人。其中:本村户数1392户,本村人口3176人,农保人口2923人,镇保人口85人,城保人口160人;外来人口186人。其他人口8人。耕地3007.00亩,粮田228.00亩,常年菜田1855.00亩,林地389.00亩,鱼塘378.00亩,畜禽场142.00亩,蔬菜交易15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7.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41.00元。
  

六滧村

  六滧村位于向化镇东南2.5公里,东同中兴镇七滧村接壤,南临长江,西至六滧港,北至南横引河。 截至 2012年底,本村共有村域面积 3950 亩,其中可耕地面积 2115亩,人均可耕地面积0.6 亩;村总人口 2282人,村总户数1030户,村民小组数 22个,村农业人口 1754人,村非农人口 528人,60岁以上村民668人,村域内企业 1 个,上年度村可支配收入 47.7万元,村劳均收入 0.76万元,村人均收入 0.6158 万元,党员总数113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65人,党小组6个,村干部 4 名,村级后备干部 1 人,大学生“村官” 1 名。近三年来本村曾被评为 上海市先进平安小区、崇明县生态文明村。 18-35周岁人数483人, 18周岁以下人数266人。全村有0员113人,分6个党小组。因其地理位置在六滧港东侧,故村名为六滧村。-主政时期,现六滧村范围属崇明县第四区向化乡的一保。新中国成立以后重新建制,六滧村属崇明县向化区向化乡江滨村、丰乐村。1956年这里成立第一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大兵团作战时期改称七工区,以后改称一大队,1960年以后分为南一大队和北一大队,后北一大队改称为闸东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一大队改称六滧村,闸东大队改称闸东村。2002年4月,两个村合并为新的六滧村,下辖22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六滧村和闸东村组成。总人口2282人。其中:本村户数1030户,本村人口2220人,农保人口500人,镇保人口200人,城保人口360人;外来人口58人。其他人口1120人。耕地2115.00亩,粮田1350.00亩,常年菜田460.00亩,林地50.00亩,鱼塘60.00亩,畜禽场4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3.98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36.00元。
  


米新村特产大全



    暂无数据


米新村景点大全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