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长治 >> 武乡县 >> 监漳镇 >> 禄村村

禄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禄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禄村村简介

  禄村简介
  禄村位于监漳镇西部4公里处。全村共196户,609人,分7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干部4名,党员29名,其中女党员3名。全村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5亩,荒地、河道面积300多亩。
  近年来,禄村村紧紧围绕全镇发展规划,抓住省委组织部帮扶的大好机遇,投资55万元完善村内道路硬化,筹集资金70万元进行了河道治理,同时利用整村推进扶贫资金50万元发展食用菌产业,新建食用菌种植大棚8座、办公房5间,建成占地面积30余亩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村民收入大幅提高。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98元,比2010年增加1438元,增长40.2%。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429103 046000 -- 查看 禄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禄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禄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皋村

  东皋村简介   东皋村位于监漳镇东南部,据镇5公里。全村共有耕地2340亩,276户,803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2975.5元。村委委员5名,支委委员5名。党员32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   2010年来,东皋村在省委组织部的帮扶下,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各项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基础设施方面,人畜吃水工程主管线及配套供电线路基本铺设完成,完成了通村公路沿线绿化工程;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西瓜、香瓜种植面积达到300亩,张杂谷推广面积400亩,核桃树种植1000亩,村民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3010元,比2010年增加1489元,增长49%。   

庙岭村

  庙岭村简介   庙岭村位于监漳镇西北部,全村共有423户,1323口人,下辖庙岭、禅窑、西岭、马池沟、朱家庄、后东坡、桥则上7个自然村,耕地面积3216亩。庙岭村共有支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50名,其中女党员2人,35岁以下7名,建国前老党员1名。全村低保户109户110人,五保户21户。   在省委组织部的大力帮扶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庙岭村以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重点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硬化了庙岭至西岭、庙岭至桥上公路6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发展核桃树套种花生400亩,发展蔬菜大棚13座,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001元,比2010年增加1489元。   

姚家庄村

  姚家庄村简介   姚家庄村位于监漳镇西北部6.5公里处,由马家垴、姚家庄、大申良沟、中申良沟和蒿庄5个自然村组成,共315户,总人口844人,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干部6名,党员35名。全村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2亩,荒地、河道面积500多亩。   近年来,姚家庄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省委组织部帮扶,硬化了通村公路和马家垴至西岭公路,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双千”工程,建成了千亩干果经济林和千亩无公害谷子基地,村民收入稳步提高,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比2010年增加1477元,增长49.2%。   

杨桃湾村

  杨桃湾村简介   杨桃湾村位于武乡中部,监漳镇东北部,浊漳河畔,西距县城25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较低,最低海拔802米。全村共有89户,310口人,耕地面积390亩。党支部共有党员18人,两委班子成员4人,村民收入主要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   2010年以来,杨桃湾村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的发展战略,在省委组织部的帮扶下,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硬化了杨桃湾至北社公路1公里,改造中低产田100余亩;根据杨桃湾村实际和村民发展意愿,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干果经济林、蔬菜、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通过租赁等形式发展大棚瓜菜种植,村民2012年人均收入达2827元,比2010年增加1300元,增长85.1%。   

冯家垴村

  冯家垴村简介   冯家垴村位于监漳镇西部,距离镇政府7.5公里,下辖冯家垴、南沟2个自然村,共136户,397人,耕地面积1040亩,荒山602亩。全村有低保户42户,五保户9户。支、村两委干部5名,大学生村官1名,党员17名。主导产业为种植业,以种植谷子、玉米为主。   2010年以来,冯家垴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帮扶下,投资37.5万元完成了冯家垴至马家垴通村公路硬化1.5公里,整修田间路11公里,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核桃树740亩,无公害谷子450亩,村民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4335元,比2010年增加1189元,增长27%。   

大河西村

  大河西村简介   监漳镇大河西村位于浊漳河西岸,紧临浊漳河、南沁公路,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由大河西、刘河西、赵河西、前申良沟4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231户,718口人,296个劳力,耕地面积1125亩,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适合农业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在省委组织部帮扶下,大河西村以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突出改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街道硬化2.6公里;户道硬化4公里;田间路拓宽23公里;新建文体广场1座;新修建刘河西漫水桥;砸坝、砌花墙400余米。在产业发展方面,大河西村集种养为一体,发展了核桃树经济林、食用菌、西香瓜、莲藕种植与生猪养殖五项产业。   大河西村漂流项目集大棚种植、采摘、农家乐、水上娱乐为一体,采取合作社经营,农户入股的经营模式,于今年成立了大河西旅游休闲专业合作社,由大河西村村民刘跃明牵头,入股农户51户。建设初期,完成了河道清理、停车场平整及码头等建设,于9月31日至10月10日进行了试运行。   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于今年5月份建设完工,用于发展莲藕种植,投资20万元,建设由莲藕池6座,占地面积8亩,成立了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入股农户10户。预计产量在2万斤,当前的市场价格在2元左右,由于今年种植比较晚,没有销售,计划于明年开春进行销售。   大河西村早春延秋大棚投资50万元,建设有大棚20座,于今年4月份完工。大棚建设资金由农户自筹和上级补助两部分组成,大棚第一茬进行西香瓜种植,西香瓜上市后,还可进行蔬菜种植,每棚收益在2万元左右。   大河西村育苗基地于10月份开工建设,投资280余万元,占地面积15亩,采取公司化经营。基地建成后,主要进行西香瓜、蔬菜等育苗,为监漳镇及周边地区提供瓜菜苗。正常运营时,可吸收劳动力30余人,带动村民增收。   大河西村移民工程投资300余万元,由扶贫办和发改委进行补助,扶贫办补助5000元/人,发改委补助7000元/人。四个自然村共移民21户。工程于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现主体工程已建设完工,全部为2层小楼。   

行道岭村

  行道岭村简介   行道岭村位于监漳镇西部,总面积4.1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0户,320口人,耕地面积812亩,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043元。行道岭村共有男女劳力180人,支村两委干部8名,大学生村官1名,党员17名,其中35岁以下1名。   行道岭村按照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汤涛同志提出的“远抓核桃,近抓猪和菌,不远不近抓果蔬”产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市委“五五”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扎实苦干,全村经济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深入开展“严纪律、正作风、强素质、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纪兰精神,全村党员干部作风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产业发展方面,狠抓了核桃、养猪和食用菌三大产业,先后种植核桃树300亩,发展养猪专业户38户,生猪存栏达800余头,成立德盛菌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食用菌菌种生产和示范种植基地,具备年产香菇菌棒10万棒和香菇栽培10万棒的生产能力。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00亩,完成人畜饮水工程、灌溉工程等水利设施和余盛庄桥、户户通水泥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43元,比2010年增加1515元,增长100%。   

禄村村

  禄村简介   禄村位于监漳镇西部4公里处。全村共196户,609人,分7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干部4名,党员29名,其中女党员3名。全村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5亩,荒地、河道面积300多亩。   近年来,禄村村紧紧围绕全镇发展规划,抓住省委组织部帮扶的大好机遇,投资55万元完善村内道路硬化,筹集资金70万元进行了河道治理,同时利用整村推进扶贫资金50万元发展食用菌产业,新建食用菌种植大棚8座、办公房5间,建成占地面积30余亩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村民收入大幅提高。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98元,比2010年增加1438元,增长40.2%。   

吴村村

  吴村简介   吴村位于监漳镇西部6.5公里处。全村共146户,总人口367人,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干部4名,党员30名。全村总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2亩,荒地、河道面积2000多亩,自然条件较好,主导产业是种植业,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   2010年以来,吴村村紧抓全镇发展机遇,不断开拓增收渠道,特别是在省委组织部的大力帮扶下,投资73万元建设了引水上山工程。新建了小米加工厂1座。利用整村推进扶贫资金50万元发展养羊,新建了一个养羊合作社,引资1500万元建设了武乡县兴华农林牧发展有限公司养殖项目,村民收入稳步提高,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3086元,比2010年增加1559元,增长50.5%。。   

南皋村

  南皋村简介   南皋村位于监漳镇西南8公里处,由南皋、南斗角、秋根底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102户,334口人,划为4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1319亩。党支部共有党员17人,两委班子成员7人。   2010年以来,在省委组织部的帮扶下,在班子建设上,强化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75万元修通了南皋至秋根底、南皋至田家坡、南皋至南斗角水泥路4.1公里,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室和文化广场,完成了移民新村建设,完善了人畜吃水工程;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上,香瓜种植面积达到200亩,进行了玉米、西瓜试种,取得了好的效果,2012年,南皋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96元,比2010年增加1363元,增长40.9%。   

成家庄村

  成家庄简介   成家庄位于监漳镇西部,辖区面积4.7平方公里,由成家庄、响水温、前庄、任村、洞则上、古楼角、胡家坡、武家岭8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335户,932人,耕地面积2417亩。两委干部共7人,党员37名,其中女党员2名。种植以玉米、谷子为主。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599元。   2010年以来,成家庄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省委组织部帮扶为契机,结合实际,坚持以农民增收翻番为目标,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为基础,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民生,修通了主村与自然村通村水泥路6.5公里,发展核桃树700多亩,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工程,手工挂面加工进一步发展,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村”、“市级平安村”,实现了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西川村

  西川村概况   西川村位于监漳镇东南部,全村共有107户、290口人,耕地面积800亩。现有支村两委干部6人,大学生村官1名,党员22名,35岁以下1名。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856元。   2010年以来,西川村党支部、村委会紧紧抓住省委组织部帮扶的大好机遇,围绕省委组织部汤部长提出的“远抓核桃,近抓猪和菌,不远不近抓果蔬”产业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先后发展核桃树160余亩,新建食用菌大棚19座,建成了节水灌溉工程,完成了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全村经济社会事业均有了长足发展。   

下北漳村

  下北漳村简介   下北漳村位于监漳镇南部,全村共有213户,689口人,耕地面积1212亩,下北漳村共有支村两委干部9人,大学生村官1名,党员40名,其中女党员1名。   2010年省委组织部帮扶以来,全村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党建方面,改建了村级活动场所,配备了办公设施,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基础设施方面,投资235万元完成了节水灌溉工程,新铺了通村道路1.9公里,完成了街巷和户户通工程2.1公里,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产业发展方面,发展日光温室大棚10座,春秋棚50座,莲藕种植试验田3亩,瓜菜产业初具规模。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928元,比2010年增加1441元,增长41.3%。   

监漳村

  监漳村简介   监漳村位于监漳镇中部,是镇政府所在地。全村由监漳、泉江、南庄、观庄、花莲角5个自然村组成,共520户,1635人,镇中学、中心小学两所校共有师生1295人,8个驻镇单位,耕地面积3464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粮食作物、蔬菜、杂粮、瓜果等种植和小杂粮加工为主。   2010年以来,在省委组织部的大力帮扶下,支、村两委干部团结带领全体村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培育壮大大棚瓜菜产业,各类大棚达到130余座;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行政村和郭南庄自然村户户通工程,维修改造了自来水工程和监漳滩灌溉工程;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新建了223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1座,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村民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93人,享受五保11人,领取养老保险人212人;新农保、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村民2012年人均纯收入4928元,比2010年增加1437元,增长41.2%。   

北社村

  北社村简介   北社村位于南沁线中段,全村共有200户,630口人,耕地面积922亩。现有党员36员,其中女党员4名,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班子共7人,其中支部成员4人,村委3人。北社村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296元,比2010年增加1413元,增长26.7%。   近年来,北社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的支持帮扶下,社会事业方面完成了村小学的修缮工作,逐步配套教学硬件,开展了生态村建设,沿浊漳河畔种植优质白杨5000余株;在产业发展上,村干部带头调整种植结构,建设蔬菜大棚30亩,带动村民增收,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良好成绩。   


禄村村特产大全




禄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