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寺乡申则村位于牛寺西部,包括高家庄一个自然村。全村57户,182口人,共有15个党员;村总面积18000亩,其中林区面积3200亩,耕地476亩,核桃面积231亩,挂果的有70亩。以发展核桃产业为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430203 | 046000 | -- | 查看 申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牛寺村 |
牛寺村 牛寺古代曾用名牛寺铺上,在村东曾出土大量残存的瓦片,明末清初,村西修建“白晋公路”来往行人车辆较多,交通便利。各种店铺逐渐发展起来,村北建有“圣诞寿庙”。每年的农历3月8日为庙会,因庙会时买卖牛的数量比较多,“牛寺铺”更名为牛寺村。 |
上峪村 |
牛寺乡上峪村位于牛寺西北部,全村42户,126口人,共有10个党员;村总面积20000亩,其中林区面积4200亩,耕地400亩,核桃面积70亩,挂果的有30亩。以发展畜牧产业为主。 |
西峪村 |
牛寺乡西峪村位于牛寺西部,包括双尖、摇尾沟两个自然村。全村43户,143口人,共有10个党员;村总面积24000亩,其中林区面积1350亩,耕地425亩,核桃面积80亩,挂果的有50亩。以发展畜牧产业为主。 |
申则村 |
牛寺乡申则村位于牛寺西部,包括高家庄一个自然村。全村57户,182口人,共有15个党员;村总面积18000亩,其中林区面积3200亩,耕地476亩,核桃面积231亩,挂果的有70亩。以发展核桃产业为主。 |
桃园村 |
桃园村 桃园村大约有8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从山东省迁来的龚氏三兄弟在此种植桃树、杏树等得名。1969-1970年在当地领导的指挥下,挖掘地道1000多米。 |
走马岭村 |
走马岭村基本情况简介 走马岭村位于牛寺乡北部,距离乡政府7公里,因远古为上党驿站出口而得名。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共108户320口人。全村共有耕地760亩,林区600亩,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2648元。连续多年被沁县县委、县政府评为红旗村、先进村,2010年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 村党支部现有13名党员,7名村“两委”班子成员,1名流动党员。在去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大学生村官王鹏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目前村里主要种植玉米、沁州黄、优种核桃种植、苦参等,主导产业是核桃经济林,共发展种植300亩,已挂果200多亩,全年销售收入约2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800元。近年来,在村党支部、村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人民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创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投资5万元完成了1900米街道路硬化,投资4万元安装路灯30盏,投资1万元改造残墙断壁100米、白化墙壁4000平方米,投资4万元种植各种树木200株,投资12万元高标准建成65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投资1.2万元建成10座沼气池、4个垃圾清洁池,投资4万元在村中央建起了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建起了农家超市、卫生所,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新的一年,村“两委”班子将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放胆争先、开拓奋进,紧紧围绕县委打造全国百万亩有机农业第一县的发展战略和乡党委打造“中国核桃之乡”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村人民,抢抓机遇谋转型、创先争优促跨越。一是全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今年再发展种植100亩核桃经济林,壮大主导产业;二是积极改善农村生活用水条件,今年打一眼深井,完善自来水户户通,对原有水泥路进行改造;三是投资2万元对村活动场所进行修缮;四是大力招商引资,规划开发村内保存下来的2000米地道,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
西汤村 |
牛寺乡西汤村位于牛寺北部,全村112户,398口人,共有16个党员;村总面积8400亩,其中耕地653亩,核桃面积120亩,挂果的有10亩。 |
李家窑村 |
牛寺乡李家窑村位于牛寺北部,全村52户,180口人,共有19个党员;村总面积8500亩,其中耕地400亩,核桃面积50亩,挂果的有30亩。以发展核桃产业为主。 |
王泉村 |
牛寺乡王泉村位于沁县西北角,与沁源、平遥接壤,含南王泉、北王泉两个自然村,全村47户,136口人,共有9个党员;村总面积15000亩,其中林区面积11000亩,耕地221亩,核桃面积2000亩,挂果的有1800亩。以发展核桃产业为主。 |
南牛寺村 |
南牛寺村简介 南牛寺村地处沁县牛寺乡最南部,仙鹤山脚下,是乡政府所在地,208国道穿村而过,总面积9平方公里,共162户430口人,耕地面积724.6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6亩,林区总面积2483亩。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共有21名党员,其中2名女党员。全村经济收入以种养业为主,共有主要种植玉米和小杂粮,主导产业是核桃经济林种植,目前共种植2000亩核桃经济林,其中与山西佳美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种植1500亩,已挂果1000亩,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3000元,村另发展一个养鸡大户,年养殖5000只,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611元。村内内有寄宿制小学校一所。 近年主要工作成绩在支村两委的领导下,南牛寺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6年完成全村巷巷通工程,柏油路3500米,安装路灯11盏;2007年建成现代化组织活动场所一座;2008年建成配有健身器材的文化广场1处;2009年建成标准篮球场1个;2010年新发展核桃面积200亩;2011年打150米的深井一眼,全村村民用上自来水。 远景规划一、做大做强南牛寺核桃产业。种植面积3000亩,引进一个核桃深加工龙头企业。二、发展旅游品牌。引资1000万元,对龙珠寺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完善配套设施。成为附近一个观光、休闲好去处。 |
后峪村 |
后峪 后峪村位于沁县北二十二公里的一个小山村,隶属牛寺乡管辖,与松村乡古台村接壤,村庄座落于山谷狭长地带,基本分为两块,里后峪和外后峪,号称四岭、八坡、九道沟。 据说最早来后峪的是一姓杜的人家,其余有后来迁来的韩、李、黄、王、董等杂姓。后峪有个地方叫余坪上,农民劳动时在地里曾发现过箭和镖,据说为晋国时候的东西。抗战时候余坪上死过一将军,有将军坟,原有的清泉河改为将军河,余坪对面的沟改为将军洼。此外,还在此地发现过打仗用的行军锅,证明此地是有过战争。 |
辉坡村 |
辉坡村 辉坡位于牛寺乡政府东2.5公里处,西与牛寺接壤,东与西安庄、里庄接壤,北与武乡故城镇连接,交通便利。 全村共有45户,147口人,耕地面积500亩。盛产西瓜、南瓜等,口味极佳。村内现有山关庙,大雄宝殿,龙王庙,土地庙,文常庙,土地庙等。 辉坡村早在明末清初有个“灰尘会”的传统庙会,辉坡村被称为“灰坡村”,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富河村,但没有流传下来。因全村居民住在阳坡上,号称“冷牛寺,热辉坡”,灰坡改为“辉坡”,沿用至今。 |
西安庄村 |
西安庄村位于牛寺乡东2公里处,全村62户,198口人,828亩耕地,2010年人均纯收入2480元。西安庄村党支部由3人组成,共有党员21名。近年来,西安庄党支部立足实际,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聚民心,抓发展、惠民生,不断书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 |
里庄村 |
里庄 里庄村隶属沁县牛寺乡,距离县城24公里,与武乡县故城镇接壤,县道松牛线穿村而过,交通比较方便,地理位置优越。里庄全村165户,580余人,现有耕地1700余亩,土地肥沃,地平水浅,村南的八宝泉,喷涌而出,是优质的天然矿泉水。 里庄村历史悠久,村东有古建筑复初寺,寺内有里庄主山----盘古山及建筑盘古大殿、关帝殿、伽蓝殿。有不同年代的重修石碑四座。碑文记载:复初寺不知修建于何年何代,改建于清朝康熙六十一年。 地名有教坊坪、寨则圪垯、槽碾上。 教坊坪、寨则圪垯:都是从前驻扎部队的地方。 槽碾上:有能够连接的圆形石槽,据传说古代用来造纸。 村内还有石碓,据说是古代捣米面用的,村外还有些古墓,有待考证。 |
川沟村 |
川沟 川沟村原有官家平、骡子沟、城家沟组成,位于沁县牛寺乡北部,在很久以前,传说川沟村有几户人家。早上一开门,有两头骡子在门口,而背上有四箱金子,户主感觉很奇怪,但几天来也没有人问。这户人家把骡子和金子据为己有,这户人家在当地因此成为大户,富甲一方。解放后这四个村成为现在的川沟村。 |
南涅水村 |
南涅水 南涅水位于沁县北部,沿涅河而居,因位于涅河南岸而得名,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定居,并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石器工具等。南涅水村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在北魏时曾经盛极一时,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存有大量的北魏石刻,在中国石刻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北方当时的佛教文化。在沁县发展史其发展历程最具代表性。历史上曾经设立过都城、县城等。在明代再次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明代洪教院为证。村内遍布历史名胜古迹,北魏石刻出土遗址、洪教院,水阁凉亭等都是旅游的绝佳去处,石碑石刻众多。解放后曾经长期作为乡政府所在地。现为牛寺乡最大的行政村。 |
秦家庄村 |
秦家庄 秦家庄得名于很久以前,一姓秦的农户长期在此居住,境内有奶奶庙,菩萨庙等遗迹保留至今。 |
韩家庄村 |
韩家庄 很久以前,有个叫韩文翁的人在此开荒种地,因其姓韩,命名为韩家庄。境内有龙天土地庙等。乾隆37年,从洪洞大槐树下搬来一姓崔的农户,逐步发展壮大,而姓韩的人家逐步减少,村名则沿用下来。崔姓也成为主姓。 |
东安庄村 |
东安庄 东安庄地处龙王山脚下,距县城30多公里,古代曾有一名叫郝宇庆的人在此开荒种地,光绪年间,村庄规模和人口逐步扩大,成为现在东安庄的雏形。 |
北牛寺村 |
牛寺乡北牛寺村位于牛寺北部,全村39户,151口人,共有10个党员;村总面积5600亩,其中耕地380亩,核桃面积20亩,挂果的有10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