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庄村基本情况
下庄村位于沁源县城西北17公里处,沁洪线穿村而过。全村135户,356口人,1个自然村,两个村民小组,其中60岁以上老人43人,支村两委班子共4人,党员25人,其中妇女党员共8人,下设2个党小组。全村耕地570亩,森林面积7400亩,农民纯收入7500元,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附近的企业打工赚取。
近年来,支、村两委一班人在支部书记王志宏同志的带领下,精诚团结协作,强化亲民爱民意识、责任意识、廉政意识,真抓实干、积极关注民生,勤政廉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着力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二十字方针,从群众利益出发,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镇的前列,得到了镇党委政府及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及好评,带领广大村民走出一条富民兴村之路,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431104 | 046000 | -- | 查看 下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正义村 |
正义村简介 正义村位于李元镇西北8公里处,下郭线沿村边而过,立地条件较差,四周环山,属石灰岩干石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全村由10个自然村组成,共有在册农户168户,557口人。全村耕地面积666亩,林地总面积15162亩,全村共有党员34名,设2个党小组,4个村民小组。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约373万元。 正义村支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使全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村容村貌大为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村党支部连续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红旗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正义村两委的工作将继续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原则,不断加大普农惠农力度。 正义村坚持“五抓”的发展思路:抓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抓关键,培育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抓整合,推行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和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抓规范,健全重大村务民主决策机制;抓统筹,积极开展“城乡互联互建”活动;我们沿着人口向村镇汇集、资源向优化整合、经济向园区延伸、村民向小康迈进的发展道路,农、林、牧、工商统筹兼顾,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村与企业优势互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轨道,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
新章村 |
新章村简介 新章村位于县城七公里处,沁洪公路沿村而过,两个自然村庄组成,全村458户,1257口人,下设五个村民小组,五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3人,支部村委由7人组成。 新农村建设中,新章村全体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调研,主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问题着手,从环境卫生整治到街道及户户通路面的硬化,安装路灯等,大力推进农村其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为了进一步搞活新章村经济,增加村民收入,积极引导村民探索实行组织引领、党员引带、同步培训、逐步推进的模式。把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与鼓励引导党员创业结合起来,开展党员中的致富能手、种养大户与返乡农民工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创立适合新章村自身发展的经济组织,为村民造福。 |
马森村 |
马森村简介 李元镇马森村位于沁源县城西北10公里处,沁洪公路沿村边而过,全村总面积17490亩,总户数325户,人口1068人,总劳动力510人,耕地面积1405亩,森林面积6000亩,全村共有党员44名,设4个党小组,4个村民小组。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00元。 2011年支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使全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村容村貌大为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村党支部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党组织”、镇级“红旗党支部”。 2012年我支村两委的工作将继续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将坚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原则,不断加大普农惠农力度。马森村的发展思路是:人口向村镇汇集、资源向优化整合、经济向园区延伸、村民向小康迈进,农、林、牧、工商统筹兼顾,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村与企业优势互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贤友村 |
贤友村简介 李元镇贤友村位于沁源县城西北部,全村共有248户824口人。现有党员33人,设有3个党小组。支、村两委班子9人。2009年村集体收入5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余元。沁新集团5个企业驻设贤友村。村主导产业以种植、养殖业和就地转移劳力为主。是全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之一,也是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近年来,贤友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面实施镇党委、政府提出的“镇区融合、村企互动、和谐共进”三大战略,按照“党建共抓、文明共创、实事共办、稳定共建、资源共享、村企共赢”的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办社会事业、共促农村建设,共推企业发展。支、村两委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为重点,以劳动力就业培训为突破口,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为目标,狠抓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从而加快了基层组织网络化、党员管理规范化、基层民主制度化、增收机制多元化、发展理念生态化的步伐。 |
李元村 |
李元村基本概括 李元村位于沁源县县城西北15公里处,是农工贸并举发展的村,全村共有213户,农业人口830人,全村共有党员52名,三个党小组,共有支部村委干部7人,属省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始建于一九八二年,坐落在李元村的中心,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平方米,设有支部办公室、村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矛调室、警务室、图书室、党员服务点村的多功能综合办公。 |
马兰沟村 |
马兰沟村简介 马兰沟村位于李元镇西北2公里处,沁洪线沿村边而过,立地条件较差,四周环山,属石灰岩干石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全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共有在册农户68户,257口人。全村耕地面积366亩,林地总面积15162亩,全村共有党员19名,设1个党小组,2个村民小组。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约173万元。 马兰沟村支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使全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村容村貌大为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村党支部连续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红旗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正义村两委的工作将继续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原则,不断加大普农惠农力度。 马兰沟村坚持“五抓”的发展思路:抓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抓关键,培育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抓整合,推行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和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抓规范,健全重大村务民主决策机制;抓统筹,积极开展“城乡互联互建”活动;我们沿着人口向村镇汇集、资源向优化整合、经济向园区延伸、村民向小康迈进的发展道路,农、林、牧、工商统筹兼顾,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村与企业优势互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轨道,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
下庄村 |
下庄村基本情况 下庄村位于沁源县城西北17公里处,沁洪线穿村而过。全村135户,356口人,1个自然村,两个村民小组,其中60岁以上老人43人,支村两委班子共4人,党员25人,其中妇女党员共8人,下设2个党小组。全村耕地570亩,森林面积7400亩,农民纯收入7500元,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附近的企业打工赚取。 近年来,支、村两委一班人在支部书记王志宏同志的带领下,精诚团结协作,强化亲民爱民意识、责任意识、廉政意识,真抓实干、积极关注民生,勤政廉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着力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二十字方针,从群众利益出发,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镇的前列,得到了镇党委政府及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及好评,带领广大村民走出一条富民兴村之路, |
韩家沟村 |
韩家沟村位于沁源县县城西北10公里处,沁洪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厂矿较多。驻地有县龙头企业沁新集团总部,沁新煤矿、选煤厂、货运公司、加油站等,全村有176户537口人,有4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32名,设3个党小组,两委干部8人,支委3人,村委5人,交叉任职1人。面积约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8.4亩,属省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村两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党建网联工程,深入开展党员星级化管理。以创建“五好”支部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农民增收致富为前提,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坚持党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相结合,促进全村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按照镇党委、政府“转型跨越、强企富民”工作思路,大力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推动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依托驻地集团企业,积极发展相配套的小企业,种养合作社,运输、餐饮、住宿等三产服务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村企共建,互利双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上庄村 |
上庄村简介 上庄村位于沁源县城西北17公里处,全村135户,共850口人。支部0员共25名,其中妇女党员6名,下设2个党小组。全村耕地570亩,森林面积74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和劳动力转移到村附近的企业。两委班子成员共4名,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村两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强班子、建队伍、创机制”党建工作要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大力实施党建网联工程,深入开展党员星级化管理。以创建“五好”支部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农民增收致富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坚持党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与经济社会方针相结合,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相结合,促进全村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上庄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上庄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连年被镇党委评为“红旗党支部”“红旗单位”,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好评。 |
留神峪村 |
留神峪村位于李元镇西北5公里处,下郭线穿村而过,属典型的石灰岩干石山区.李元镇留神峪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76人,其中有党员19人.留神峪村村民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近年来,留神峪村党支部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强化党员思想教育,改善村级活动场所,引领群众发展经济,始终坚持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阵地作用,引导党,使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村党支部利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强化党员群众思想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
李城村 |
李城村简介 李元镇李城村243户,918口人,53名党员,4个党小组。是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2008年李城村投资40万元,对原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由原来的300多平方米扩展为680平方米,打造成为一个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一院式”综合活动场所,凸显了管理使用,彰显了服务特色。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强班子、建队伍、创机制”党建工作要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大力实施党建网联工程,深入开展党员星级化管理,不断拓展活动场所功能,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李城村进行议事决策、实施便民服务、开展文体活动的综合中心: ——加强党的领导和实现村民自治的议事决策中心 村党支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村民自治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将群众关注的农村低保等热点问题纳入议事范畴,贯彻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充分尊重党员群众意愿,科学规划村级发展,不断完善村级民主管理。通过民主议事,确定了护林防火工作人员及待遇,确定了享受农村低保人员,确定了两节期间的救济对象。通过民主议事,决策实施了寄宿制学校等十二项惠民工程:投资160万元完成了800米的深井勘钻建设工程,告别了几代人靠天吃水的“水荒史”;投资430万元进行了3.8公里的街巷改造,形成了“三纵四横”基础设施建设框架;投资530万元开发了新农村建设“居民新区”;投资120万元完成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的园林村建设,形成了“村在景中,身边有绿”的生态园林景观。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和密切党群关系的便民服务中心 依托村级组织设置,党员干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方便办事群众,提供便民服务。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和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先后引导扶持创办了山鸡培育基地、生态大棚基地等7个经济合作社。2009年投资320万元修建服装加工厂,投入使用后可解决李城村130名妇女劳动力就业,年实现增收40万元;引资1300万元兴办发酵床养猪基地,一期工程存栏可实现2000头,加快了村级经济转型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困难找党员”,依托党员服务点,设立了党员服务岗。三年来,党员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128人次,帮助村民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52件;改善了村级卫生设施条件,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医疗服务,解决了群众就医难;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章程,杜绝了铺张浪费,形成节俭纯朴的文明新风。修建了便民澡堂,缩小了城乡差别,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展示精神风貌的文体活动中心 村集体对剧场进行了改建,增设了文艺排练室、文化信息共享室、卡拉OK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等文体活动设施,组织开展村级文艺汇演;利用元宵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组织举办拔河、象棋、乒乓球等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竞赛活动,参与各类活动的群众累计达900余人次;邀请外地戏剧、歌舞等演出团体演出18场次;组织开展太极拳、扇子舞、健身操等全民健身运动,让老人、儿童、妇女都享受到了全民健身运动带来的愉悦。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使广大村民尽享农闲之乐,共享发展成果,密切了干群关系,凝聚了党心民心,激发了党员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念和热情。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